流体阻力实验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5142356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体阻力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流体阻力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流体阻力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流体阻力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流体阻力实验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体阻力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体阻力实验(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一 流体流动阻力的测定 一、 实验目的和任务 1.了解流体流过管路系统的阻力损失的测定方法;2.测定流体流过圆形直管的阻力,确定摩擦系数与流体Re的关系;3.测定流体流过管件的阻力,局部阻力系数; 4.学会压差计和流量计的使用方法; 5.识别管路中各个管件、阀门,并了解其作用; 二、实验原理流体的流动性,即流体内部质点之间产生相对位移。真实流体质点的相对运动表现出剪切力,又称内摩擦力,流体的粘性是流动产生阻力的内在原因。流体与管壁面的摩擦亦产生摩擦阻力,统称为沿程阻力。此外,流体在管内流动时,还要受到管件、阀门等局部阻碍而增加的流动阻力,称为局部阻力。因此,研究流体流动阻力的大小是十分重要

2、的。 I直管摩擦系数测定 流体在管道内流动时,由于流体粘性作用和涡流的影响产生阻力。阻力表现为流体的能量损失,其大小与管长、管径、流体流速等有关。流体流过直管的阻力计算公式,常用以下各种形式表示: 或 式中hf 以能量损失表示的阻力,Jkg; Hf 以压头损失表示的阻力,m液柱; Pf以压降表示的阻力,Nm2 L管道长,m d管道内径,m; u流体平均流速,m/s; P流体密度,kgm3; 摩擦系数,无因次; g重力加速度,g一9.81m/s2。 为直管摩擦系数,由于流体流动类型不同,产生阻力的原因也不同。层流时流体流动主要克服流体粘性作用的内摩擦力。湍流时除流体的粘性作用外,还包括涡流及管壁

3、粗糙度的影响,因此的计算式形式各不相同。层流时,利用计算直管压降的哈根泊谡叶公式: 和直管阻力计算公式(3),比较整理得到的理论计算式为 由此式可见,与管壁粗糙度无关,仅为雷诺数的函数。 湍流时,由于流体流动的复杂性和管壁粗糙度的影响,的计算比层流复杂,是利用因次分析和实验得到计算公式。将影响阻力的许多因素表示为压降的函数,即 通过因次分析得到以下准数函数式, 也与计算直管阻力的公式(3)相比较,整理得到: 由此式可见,湍流时直管摩擦系数,是流体流动Re和管壁相对粗糙度d的函数。此函数的具体形式通过实验确定。 许多学者实验研究了上述函数关系,其中较简单的是柏拉修斯(Blasius)公式: 此式

4、适用于光滑管,Re在25001105范围内。对粗糙管与Re的关系,可见化工原理教材上册摩擦系数与雷诺数Re及相对粗糙度/d的关系图及其他学者的计算公式。 本实验是利用水作实验,在管长、管径和管壁粗糙度一定的条件下,改变水的流量,测定直管阻力,即流体压力降Pf=P1P2,然后分别计算和Re值,考察两者的关系。 2局部阻力系数测定 流体在管路中流过管件如阀门、弯头、三通、突然扩大或突然收缩等处时,产生涡流形成阻力,习惯称为局部阻力。其计算式表示为 式中,称为局部阻力系数,无因次。它与管件的几何形状与Re有关。当Re大到一定时,与Re无关,成为定值。管件的局部阻力系数也都是由实验测定的。 三、实验装

5、置 四、实验要求1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和流程拟定实验步骤2根据流量范围和流动类型划分,大致确定实验点的分布。3经指导教师同意后,可以开始按拟定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先排气,再测定数据。4在获取必要数据后经指导教师检查同意后可停止操作。将装置恢复到实验前的状态,做好清洁工作。五、操作方法 1熟悉实验装置及流程。观察U型(倒U型压差计)与实验管道和管件上测压接头的连接及位置。弄清楚排气及平衡旋塞的作用和使用方法。2检查实验的管路上各阀门是否处于正确状况: U形管压差计上的平衡阀及相应的测压阀是否打开?若未打开,则将其打开。排气旋塞是否关闭和管路出口阀是否关闭?若未关闭,则将其关闭。3根据离心泵的安装位置

6、判断是否需要灌泵?若需引水灌泵,则打开引水阀和泵体放气阀,观察到有水从泵体放气阀溢出,表示气体被排尽,关闭放气阀和引水阀。启动水泵。(注意在泵出口阀关阀的情况下,泵转动不可过久,以防其发热损坏)。4系统排气慢慢打开出口阀,让水流入实验管道和测压导管,排出管道和测压导管中的气体。排气时可以反复调节泵的出口阀和有关管道上的其他阀门,使积存在系统中的气体全部被流动的水带出。 (1) 总管排气:先将控制阀开足然后再关闭,重复三次,目的为了使总管中的大部分气体被排走,然后打开总管排气阀,开足后再关闭,重复三遍。 (2) 引压管排气:依次分别对每个放气阀,开、关重复三次。 (3) U型压差计排气:关闭平衡

7、阀,依次分别打开2个放气阀,此时眼睛要注视着U型压差计中的指示剂液面的上升,防止指示剂冲出,开、关重复三次。(4)检验排气是否彻底是将控制阀开至最大,再关至为零,看U型压差计读数,若左右读数相等,则判断系统排气彻底;若左右读数不等,则重复上述(2)(3)步骤。5确认系统中的气体被排净后,关闭平衡阀,准备测取数据。装置二 倒型压差计的处理。关闭泵的出口阀14,小转子流量计出口阀2和202mm实验直管入口阀8然后再慢慢打开小转子流量计阀2,此时可以看到倒型压差计玻璃管中的水被排出,液面下降,当液面降到最低位置时,关闭阀2接着关闭上部的排气旋塞17,以切断与大气的连通,此时如果打开泵的出口阀14因玻

8、璃管内空气被压缩,其水面会上升到适当的稳定位置。如果水面不断上升以致充满整个玻璃管内,说明排气旋塞没有关闭或未关严,排气失败,需要关闭水泵的出口阀,重新排水处理。6实验数据测定用管路出口阀调节流量,注意阀门的开度,在最大流量范围要合理分割流量,进行实验布点。测量完成后,打开各测压计的平衡阀。7改测另一条管路; 打开第二条管路上相应的阀门及测压阀,关闭第一条管路上的相应的阀门及测压阀。8实验结束后,关闭泵的出口阀,停泵。请指导教师检查实验数据,通过后停止实验,将装置恢复到实验前的状态,做好清洁工作。六、注意事项1、在排气和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开关顺序,因若操作失误,就可能发生冲走水银的事故。2、实验

9、开始与结束后,都应关闭泵的出口阀,检查各压差计两管读数是否相等,否则是排气过程气泡没排净或实验过程有气泡进入测量系统。3、实验时需选择管路实验顺序,并开关相应的阀门。4、装置一直管测量段管长都为2m;装置二1 42mm直管的测量段管长为1.1m,202 mm直管的测量段管长为1.5m。5、数据测定时,层流由于流量范围较小,只要取三组数据;湍流一般应取8l0组数据。6、要注意分清各压差计的连接位置和压差计所用的指示液,不能混淆;数据记录时要注意有效数字和单位。7、注意两直管管路包括引压管都要排气。8、由于系统的流量采用涡轮流量计计量,其小流量受到结构的限制,因此,从大流量做起,实验数据比较准确。

10、9、改变流量后须等流量稳定后再测量数据。10、若发现流量显示仪读数达不到零,可采用将调节阀开至最大,再快速关闭调节阀,流量显示仪读数将为零,可能此读数不久还会上升,仍为正常现象,上升的数据不采集,以零计。此时其余的仪表读数不随显示仪读数而变。六、原始实验数据 装置一管径_ 直管两测压接头间长度_ 水温_涡轮流量系数_序号流量计读数/sec粗糙管阻力压差计读数cm螺旋槽管阻力压差计读数cm管件阻力压差计读数cm阀门阻力压差计读数cm左右差值左右差值左右差值左右差值12装置二管子内径 mm 直管两测压接头间距离 m 水温 1、直管阻力序号流量计流速um/sRe压差计读数mmH2O或mmHgPN/m

11、2摩擦系数备注L/hm3/h左右差122、阀门局部阻力球心阀两测压接头间距离 m 闸阀门两测压接头间距离 m序号流量流速Re球心阀阻力压差计读数mmH2OPN/m2阻力系数球心阀阻力压差计读数mmH2OPN/m2阻力系数m3/hm/s左右差左右差12七、实验报告要求1、数据整理结果表2、计算示例以其中一组数据的计算举例。3、作图并讨论实验结果根据测定的数据,计算Re和值,在双对数坐标纸上标绘二者的关系,并与教材上的图线相比较。或按经验式关联并与层流理论式和湍流柏拉修斯公式比较。4回答下列思考题、。(1)型压差计的平衡旋塞和排气旋塞起什么作用?怎样使用?在什么情况下会冲走水银?如何防止?(2)如

12、何检验测试系统内的空气已经排除干净?(3)U型压差计的零位应如何校正?(4)倒U型压差计读数与压差之间的换算式与U型压差计有什么不同?倒U型压差计一般适用于什么场合?实验二、孔板流量计的流量校正一、实验目的 (1)、熟悉孔板流量计的构造、性能及使用方法;(2)、学会流量计流量校正(或标定)的方法。(3)、通过孔板流量计孔流系数的测定,了解孔流系数的变化规律。(4)、学会压差计、流量计的使用方法以及识别管路中各个管件、阀门的作用。二、基本原理 流量计的种类和型式很多,本实验是研究差压式流量计的校正。差压式流量计也称速度式流量计,是用测定流体的压差来确定流体的速度,常用的有孔板流量计,文丘利流量计

13、以及毕托管和喷嘴等。 本实验用的孔板流量计如图所示,是在管道法兰间装有一中心开孔的铜板。我们可用流体流动规律导出孔板流量计的计算模型。当流体通过孔板时,因流道缩小使流速增加,降低了势能,流体流过孔板后,由于惯性,实际流道将继续缩小至截面2为止,形成一缩脉(即流动截面最小处),此处流速最大,引起的静压降也最大。截面l和及截面2可认为是均匀流。暂时不计阻力损失,在此两截面间列伯努利方程,得 由于缩脉处(即截面2)的截面积A2无法知道,但孔口的大小是知道的,因此工程上以孔口速度代替上式中的,同时,两侧压孔的位置也不在截面1和截面2处,而且实际流体流过孔口时有阻力损失,实际所测得势能差不会恰巧是(p1p2)/,因此引入一校正系数C来校正上述各因素的影响,则(3)式变为 按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