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导学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5136478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 页数:75 大小:4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上册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九年级上册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九年级上册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九年级上册导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九年级上册导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上册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上册导学案(7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平陌镇初级中学课程类型:国家课程,必修课设计教师:慎福梅日 期:2013年8月30日适用年级:九年级课时数:60课时【课程目标】1、教育目的: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使学生懂得语文对生活的服务关系,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2、教育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3、课程目标:初步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确运用语

2、言文字来进行交流表达,把课本中感受学习到的有关人的语文素质的东西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4、教学目标:了解课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生词的音形义。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读文言文课文,要了解内容,背诵一些基本篇目,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程内容】1、课程结构:这套教材的主要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四点

3、:一是比较全面的体现了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各项要求;二是建立了具有整体综合语文教学效应的“单元合成,整体训练”的新的语文教材编排体系;三是设计了比较完备的助学系统,利教便学;四是坚持了教学内容的质和量的统一,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九年级语文的学习,是初中学习过程的第三个阶段,也即最后阶段。教学重点上升为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使学生懂得语文对生活的服务关系,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同时,还要培养学生文学欣赏的能力。2、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让学生感受诗歌中的自然美景,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第二单元是议论

4、文单元,在感受人类精英活跃的思维、丰富的情感、闪光的思想的同时,体会口语和书面语的差异,品味不同场合、不同背景下口语运用的技巧。第三单元为小说,欣赏这些作品,能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和艺术的享受。第四单元是议论文,进一步掌握议论文的常识,提高认识水平,丰富文化素养。第五单元是名著,要通过人物的言行,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并能对各篇课文的语言特色有一定的体会。第六单元是古文阅读,认识古代社会,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3、呈现方式:整体综合语文教学效应的“单元合成,整体训练”的新的语文教材编排体系。【课程实施】1、方法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

5、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富有生活气息,灵活命题,形式多样,多写随笔,读书笔记,尝试互批共批,以改促写,有效提高作文水平

6、。引导鼓励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培养合作精神,开展互助互帮,实行一帮一学习语文,帮助中下生提高学习兴趣和成绩。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利用竞赛、学科活动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报告会,故事会,朗诵会,演讲会,办手抄文学报,锻炼能力,提高兴趣。课前一分钟演讲,包括自我介绍,新闻消息,小故事,成语解说等,锻炼表达能力。 教会学生学会分析归纳的能力,在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让他们成为一个学习上“会思考”的人,能和老师一起从大量练习题中归纳出答题的规律和技巧,真正拥有答题的

7、绝招。 组织形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课程评价】采用多元评价(定性、定量或两者相结合)。课程评价,一是学生学业的评价,二是课程本身的评价。1、评价内容 (1)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模式,道德课堂的态度。 (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态度、方式。 (3)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交流表达的能力。 2、评价形式 (1)学生自评:学生自我对照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自我表现,自己对自己评价。内容包括: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默读的习惯,阅读速度,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2)教师

8、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训练实践的态度(投入程度),运用技巧的能力,给学生适当的评价。教师可以用档案袋、成绩册、记分等方式对每位学生的表现简单记录,作为评价依据。(3)学校评价:可以是学校了解本课程情况的方式,也可以是学生在学校某些活动中特长发挥,得到学校的认可、肯定。 (4)学生评价:学生根据被评价者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给予认为合适的评价 。(5)他评:指家长、社会等对学生的评价,如参加社会实践后,调查、了解学生语言文字运用情况。(6)本校本课程将学生的参与过程与态度情感作为评价首位,设置“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级。九年级 语文(人教版)上学期第一单元(章)课程纲要学校名称平陌镇

9、初级中学课程类型必修课程设计教师慎福梅适用年级九年级总课时8设计日期20138.30俄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本单元是继七八年级诗歌单元学习基础上进行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新诗的兴趣和能力.本学期将继续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综合能力.教学时,应指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文本,体会作者情感,陶冶学生情操.利用班班通资源补充必要的优秀新诗进行比较阅读,鼓励学生进行课外新诗搜集和诵读.进一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水平。课程目标1. 熟读背诵,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情感美,意境美和韵律美.2. 品读诗歌的关键诗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艺术表现手法3. 感悟诗歌的表达技巧,掌握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及其表达效果.4. 尝

10、试着创作新诗课程内容实施内容课时安排沁园春雪2雨说2星星变奏曲1外国诗两首2综合性学习1课程实施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利用工具书、辩论会、师生互动交流,广播电视等方式进行语文学习。利用导学案,通过自主预习,小组交流,挖掘可利用资源进行语文学习。在小组学习中,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探究,学会合作。有效性评价1.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状态,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2.学生自评和互评,并进行教师评价,作出综合评定。3.要引导学生养成自学、合作和倾听、大胆质疑的学习的习惯。4.课堂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小黑板等教学资源。第1课 沁园春 雪 导学案编写人:姚慧峰 审核组长:慎福梅 时间:2013年9月1日第一课

11、时【学习目标】1、会说出诗歌大意。 2、体会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特点。【学习重点】理解词意,把握词作的主旨【学习难点】体会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特点。【学法指导】诵读法: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细致感知词中的形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给划线字注音分外( ) 妖娆( ) 竞折腰( ) 稍逊( ) 成吉思汗( ) 数风流人物( ) 2、解词:惟余 折腰 红装素裹 风骚 3、文学常识填空词兴起于 ,盛于 ,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 。宋词有 派和 派。豪放派气势豪放,

12、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沁园春 雪的体裁是_,其中“沁园春”叫_,题目是_。4、了解写作背景:1936年2月,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东北三省以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则迎合日本帝国主义的要求,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秋。与此同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准备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命笔,写下了这

13、一首豪放之词沁园春雪。二、整体感知1、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这首词的上下两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三、小组合作1、上阕分几层意思?理出写景顺序。2、前三句从哪个角度写雪景?所写景物有何特点?3、“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四、班级展示1、“顿”字可否删去?为什么?2、“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五、达标测试1沁园春 雪的体裁是_,其中“沁园春”叫_,“雪”是_。上下阕的过渡句是_ 。全词的主旨句是_ _ _。上阕中具体写景时,运用比喻、对偶化静为动的句子是_ 。2、欣逢

14、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青年学子深情地说“ , ”。(用沁园春 雪中名句填写)第二课时【学习目标】 1、继续理解词的内容2、会辨别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重点】这首词的写景、议论、抒情是怎样结合的。【学习难点】会辨别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学法指导】1、诵读法 2、想象法。【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朗读课文,说说下阕可分几层?二、小组合作逐层理解下阕内容: 为什么说前两句是过渡句?它的作用是什么?“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怎样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请简要说明。分析这首词的主题思想。三、达标测试1、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