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5132285 上传时间:2022-11-05 格式:DOC 页数:168 大小:19.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8页
学校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8页
学校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8页
学校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8页
学校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智能化弱电系统设计方案(1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中学新校区智能化数字校园设计文件XXX中学新校区智能化数字校园设计文件设计研究院二一七年一月目 录第1章项目概述31.1、项目简介31.2、设计原则及依据41.3、总体设计5第2章综合布线系统72.1、系统概述72.2、系统设计目标72.3、系统设计原则82.4、综合布线系统设计8第3章计算机网络系统183.1、系统概述183.2、系统设计目标183.3、系统设计原则183.4、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203.5、校园无线网络22第4章安全防范系统254.1、系统概述254.2、系统设计目标264.3、系统设计原则264.4、安全防范系统规划设计274.5、视频监控系统设计284.6、周界防范

2、子系统304.7、入侵报警子系统324.8、无线巡更子系统33第5章一卡通系统345.1、系统概述345.2、系统设计目标345.3、系统建设原则355.4、校园一卡通系统设计355.4.1、门禁管理系统355.4.2、考勤管理系统385.4.3消费管理控制系统405.4.4、水控管理系统43第6章背景音乐与紧急广播系统486.1、系统概述486.2、设计原则486.3、背景音乐与紧急广播系统设计49第7章智慧课堂系统567.1、系统概述567.2、系统设计目标577.3、系统设计原则587.4、系统组成设计59第8章信息发布系统688.1、系统概述688.2、系统设计原则688.3、信息发布

3、系统设计69第9章多媒体会议系统739.1、系统概述739.2、系统设计原则739.3、多媒体会议系统设计749.4、舞台灯光设计769.4.1、设计原则769.4.2、舞台灯光灯位布置说明78第10章图书管理系统8110.1、系统概述8110.2、系统设计目标8110.3、系统设计原则8210.4、系统设计83第11章多媒体教学系统8511.1、系统概述8511.2、需求分析8511.3、建设原则8611.4、系统设计86第12章校园能效监测系统9212.1、系统概述9212.2、系统设计目标9212.3、系统设计原则9212.4、系统设计93第13章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系统9613.1、系统

4、概述9613.2、需求分析96133、系统建设目标98134、系统总体设计10013.5、系统内容功能描述102第14章机房工程11414.1、系统概述11414.2、系统工程范围11414.3、机房工程内容11414.4、总体设计原则11514.5、设计规范及依据11514.6、机房环境设计目标11614.7、系统设计思想11714.8、设计宗旨11714.9、机房整体规划11714.10、内装修设计12114.11、电气部分12414.12、防雷系统12814.13、空调系统13314.14、通风系统13514.15、综合布线系统13614.16、机柜工程13614.17、动环监控系统13

5、8第15章弱电管网工程14215.1、系统概述14215.2、用户需求14215.3、弱电管网系统设计依据和规范14215.4、设计要点说明14315.5、综合管路系统设计的主要要求14315.6、综合管路系统设计中的技术要点144第16章各主要系统重要设备参数要求145第1章 项目概述1.1、项目简介新校区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县镇。新校区占地175亩,建筑面积约5万多平方米,可容纳学生2400人;主要建筑包括A、B教学楼,C教学楼及实验楼,图书科技楼,男生宿舍楼,女生宿舍楼,食堂综合楼,行政办公楼,风雨操场,东大门,西大门和400米综合田径场等。新校区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数字

6、化校园”是以校园智能化弱电系统为背景而构建的集办公、教学、管理、娱乐为一体的一种新型智能化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1.2、设计原则及依据1)、设计原则 智能化建设的定位新校区智能化系统建设总体定位为:建设成全省一流的数字化校园。在设计中采用国内先进、成熟的技术和产品,使整个智能化系统满足当前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管理及运行要求。 立足数字化教学应用,对建筑智能化进行整体规划新校区智能化系统建设是个庞大、系统的工程,需要分步骤实施。智能化工程是数字化教学和办公的基础,为了保证智能化系统最后能够满足新校区更高的使用要求,故需要以数字化校园应用的高度,对智能化工程进行整体规划。 实用性建设原则选用

7、的产品或设备的功能与性能指标都应适度超前。非预埋或隐蔽的开放性设备(如交换机等)应当根据当前管理与应用的需求,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设备。同时充分考虑系统的扩展预留。 成熟性与先进性结合原则系统设计采用成熟的或经过工程检验的先进技术,最大限度地满足现在和未来的需要。在满足成熟性的前提下,技术适当超前。 安全性与保密性原则管理系统具有对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控、分析、优化、故障监测及在线排除、设备和部件的容错等功能,以提高系统自身和信息传递的安全性。2)、设计依据 新校区相关建筑图纸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314-2015)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13)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

8、GB/T50311-2007) 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07) 国际综合布线系统标准(ISO/IEC11801) UTP布线系统现场测试标准(ANST/TIA/EIATSB-67) 集中式光纤布线系统标准(ANST/TIA/EIATSB-72) 开放式办公室布线系统标准(ANST/TIA/EIATSB-75) SPC135P标准(BACnetNASI/ASHRAE)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48-2004) 安全防范报警设备安全要求和实验方法(GB16796-2009)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17565-2007) 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9、50198-2011)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2001)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 视听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GB/T 15644-1995)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13) 通风与空调工程及验收规范(GB50243-200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

10、3-201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防静电工程技术规程(DG/TJ 08-83-2009)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GB/T 2887-2011) 防静电活动地板通用规范(SJ/T 10796-2001)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民用建筑电线电缆防火设计规程(DGJ08-93-200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1995(2001版)) 业主的使用功能需求1.3、总体设计通过本项目的建设,为教学、科研与管理提供一流的基础设施,实现信息数字化校园的目标。

11、1. 建设以高速校园网为基础、覆盖全校主要楼宇及公共设施的数字化网络信息平台,满足实现数字化图书馆系统、数字化教学系统、校园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等的要求。2. 建设覆盖全校楼宇及室外空间的通讯网络,满足实现有线及无线通讯系统、校园一卡通、校园公共广播及背景音乐播放系统、校园安保监控系统等的要求。围绕“所有的硬件建设应该围绕学校应用” 的原则建设数字化校园,全面提升校园信息化建设内涵。充分考虑新形势下教育特色,营造科学、规范、先进、合理、简捷、实用的网络环境,搭建合理网络应用平台,建设以网络教学为中心平台的完善的网络应用体系,通过选用相应的网络设备和软件。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3. 智能化系

12、统设计,应保证建成后的新校区能适应21世纪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相应的软、硬件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科学管理和网络信息集成。4. 系统设计应立足于高起点,采用成熟、先进、实用的技术,进行系统的优化集成设计。按照以人为本,按需设置,量体裁衣的方针,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提出系统近期的实施方案、中期的扩容方案和远期的发展规划。5. 系统软、硬件配置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结构,以适应系统灵活组网、扩展和系统能力提升的需要。6. 系统配置应采用有长期动态寿命的产品,回避使用短期过渡性技术产品。使系统既能满足当前的需要,也能适应科技的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其现代化程度也不断提高。7. 实现各个子

13、系统有机互联系,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响应能力;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实现现代化的科学管理。8. 设备配置在保证系统可靠性、先进性的同时,应本着经济、实用、合理的原则,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容错性和易维护性,同时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本次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如下子系统:1. 综合布线系统2. 计算机网络系统3. 安全防范系统4. 校园一卡通系统5. 校园背景音乐与紧急广播系统6. 智慧课堂系统7. 信息发布系统8. 多媒体会议系统9. 校园图书管理系统10. 多媒体教学系统11. 校园能效监测系统12. 数字化校园管理平台系统13. 机房系统工程14. 弱电综

14、合管网工程以下章节是对各系统详细介绍。第2章 综合布线系统2.1、系统概述为了能给校区内部办公人员和学生提供语音、数据、图像、宽带信息传输的物理链路,充分保证计算机网络的高速、可靠的传输要求并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无阻塞信息传输,因此需要一套先进的高质量的综合布线系统作为物理通讯线路基础,承载大楼的数据、语音业务,为语音、数据、图像信号提供高性能传输通道。方案从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干线子系统、管理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思路、产品选型及结构特点,采用了成熟、先进、实用的技术,进行系统的优化设计,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的结构,以适应系统的灵活组网、扩充升级的需要,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科学管理。2.2、系统设计目标新校区要建设成为一流的数字化校区,它必须具有强大的信息化系统以支撑它的多种的上层应用,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下面简称PDS 系统)作为数据传输的基础设施,就必须为各个子系统的建设提供必要的支撑。我们对整个系统的需求分析如下: 多应用:支持宽带多媒体业务、为教学及科学研究提供先进平台、为学术交流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