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之导论

上传人:吴总 文档编号:545131962 上传时间:2024-06-17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哲学史之导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西方哲学史之导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西方哲学史之导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西方哲学史之导论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西方哲学史之导论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哲学史之导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哲学史之导论(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方哲学史之导论导论哲学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便茫然不解了。奥古斯丁忏悔录242页6/17/2024需要处理的问题哲学的基本规定哲学产生的条件关于哲学的争论哲学思维的特点哲学的分类方法谈6/17/2024A.哲学的基本规定爱智慧philosophyphilein(爱、追求)-sophia(智慧)最早的表述:“爱”是指事物之间的和谐一致、相互适应的意思。“智慧”是指所有存在的东西(存在者)都在存在之中,都属于存在,都集合于存在之中,存在(又译作“是”,在希腊文中是及物动词“聚集”、“集合”的意思)把存在的东西(存在者)集合为一。也就是说,“一”(整体)统一着一切的东西

2、,一切存在的东西都在存在中统一为一个整体。所以“爱智慧”在赫拉克利特那里,就是指人对万物合而为一的一种和谐一致的意识。赫拉克利特,前赫拉克利特,前540年前年前480年。年。古希腊哲学家、爱非斯派的创始人。古希腊哲学家、爱非斯派的创始人。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赫氏语)智者派智者派在市场上需要对所有的东西做理智的说明和解释,以便能为大家所理解和接受,于是理智性的、概念式的东西成了智者派的追求目标,而理智性的、概念式的东西是和先前“爱智慧”所讲的对万物统一的爱的思想相矛盾的,它背离了这种思想,因为对万物统一的爱是人和万物合一,人和存在合一,而对概念的追求则是把人与概念

3、看成是彼此外在的东西。为了拯救和保护“智慧”,希腊人开始“反击”智者派的“理智的进攻”,于是,存在者统一于存在的思想,即“智慧”,也变成了一种概念式的追求,变成了一种为人们所“渴望”的东西。由“爱”到“渴望”的转变是一种由人与存在合一、和谐一致到人与存在的相互外在性的转变,通过这种转变(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爱智慧”就变成后来的“哲学”,即对哲理的渴望与追求,或什么是存在者?哲学变成了以进入抽象概念王国为最终目标的学问,这种概念哲学在西方统治了几千年,直至黑格尔死后,情况才有所改变。对抗性世界的经验在多大程度上支配着哲学范畴的发展,哲学也就在多大程度上生存于一个破裂的领域双向度的领

4、域之中。(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115页。)赫伯特赫伯特马尔库塞马尔库塞,1898-1979。德裔美籍哲学家和社会理论家、美学家、法兰克福学派左翼主要代表,被西方誉为“新左派哲学家”。著有:爱欲与文明、单向度的人、论解放、审美之维等。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马克思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要消灭哲学、否定哲学并在现实中实现哲学。后哲学时代后哲学时代:反对和批评那种独立于人之外的概念王国,主张哲学应从抽象的天国回到具体的人世和现实生活;反对主体与客体

5、二分,强调人与世界合一、物我交融的生活世界。中国的哲学境况中国的哲学境况:“哲”智也,见尔雅、说文解字及孔氏传。19世纪日本学者西周首次用汉语“哲学”,晚清思想家黄遵宪1896将日本哲学引入到中国。中国典籍中一些同古希腊哲学与西方哲学相似、相通内容的先秦的“诸子之学”、魏晋的“玄学”、宋明清的“道学”、“理学”、“义理之学”等亦为哲学是也。西方哲学史上对哲学的三种界定西方哲学史上对哲学的三种界定:第一个阶段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前古希腊早期思想家们的回答:哲学是爱智,即一即一切,人与万物融合为一。第二个阶段是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黑格尔几千年的传统哲学的回答:哲学是把存在当作独立于人以外的概念来加

6、以追求的学问。虽然此间的诸多哲学家对哲学是什么的问题众说纷纭,各有特点,但上述对哲学的这种界定在这个时期占居主导地位。第三个阶段是黑格尔死后现当代哲学家们的回答:哲学是讲人与世界交融合一的生活世界的意义的学问。主要讲的是人文主义思想家们的回答,不包括英美分析哲学的回答,虽然英美分析哲学家们也和欧洲大陆的人文主义思想家一样反对传统的抽象概念的形而上学,但角度不相同。B.哲学产生的条件亚里士多德的经典界定:闲暇、惊奇、自由。闲暇源自古希腊城邦与分工;惊奇产生于人类智慧有剩余、是对无知的自察、是个人或民族生命力的表现;思想的自由是哲学起始的条件。(黑格尔)马克思的批判:“黑格尔认为,世界上过去发生的

7、一切和现在还在发生的一切,就是他自己的思维中发生的一切。他以为他是在通过思想的运动建设世界;其实,他只是根据自己的绝对方法把所有人们头脑中的思想加以系统化的改组和排列而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08页)C.有关哲学的争论有关哲学的争论哲学的教科书式定义 哲学是关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概括与总结,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的学问。参阅: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贾泽林的新浪博客中关于“哲学教科书与教科书哲学”的博文。I.无定论抑或有定论v陈修斋之哲学无定论19211993,浙江磐安人。著名哲学史专家、莱布尼茨专家、翻译家。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西方哲学博士生

8、导师。关于哲学本性的思考,1988年2月,武汉大学学报。v霍布斯的论调 人类天生是利己贪婪的,支配人的行动的根本原则是“自我保存”。这种每一个人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天性也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的自由,就是人的“自然权利”。当处于“自然状态”中,每一个人都只顾自己的利益、不惜侵犯他人,于是“自然状态”就变成了“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1588-1679,英国人,欧洲启蒙运动时期的杰出人物,政治家、哲学家。15岁进入牛津大学学习,后做过培根的秘书。代表作:论政体、利维坦、论人。v黑格尔之论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德国哲学家。代表作:精神现象学、逻辑学、

9、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等。v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论 意在否定事物之间存在客观的共同性关系,以此消解传统哲学中的“本质主义”。难道不是也存在着这种情况吗?其时“我们一边玩,一边制定规则”?甚至还有这种情况,我们一边玩一边改变规则。(哲学研究83)哲学问题具有的形式是:“我不知道出路何在”。(哲学研究123)你在哲学中的目的是什么?给捕蝇瓶中的苍蝇指明飞出去的途径。(哲学研究309)18891951,出生于奥地利,后入英国籍。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语言哲学的奠基人,20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代表作:逻辑哲学论、哲学研究。II.万能论与无用论哲学万能论 全民学哲学,全民用哲学。国内某个特殊时期的田

10、间地头哲学、板凳哲学、桌子哲学、斗争哲学等。远离功利目的的哲学无用论 普鲁东的贫困的哲学与马克思的经济矛盾的体系,或哲学的贫困(1847年)恩格斯“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庄子无用之大用逍遥游三、四,P16 黑格尔:小逻辑,导言5,P46III.永恒论与终结论永恒论与终结论摧毁形而上学,迎来哲学的终结超越的毁灭解构同一性思维,解构形而上学以至哲学德里达罗蒂后哲学文化时代海德格尔列维纳斯v真正的哲学是满足少数评判者的,它有意地避开群众。因为对于群众,哲学是可厌的、可疑的。所以假如任何人想要攻击哲学,他是很能够得到群众赞许的。名哲之言:没有诚实,哪来尊严。如果一个人

11、能对着天上的事物沉思,那么在他面对人间的事物时,他的所说所想就会更加高尚。给青年人最好的忠告是让他们谦逊谨慎,孝敬父母,爱戴亲友。西塞罗西塞罗,公元前10643年。古罗马最杰出的演说家、教育家,古典共和思想最优秀的代表,罗马文学黄金时代的天才作家。他的典雅的拉丁文体促进了拉丁文学的发展,从而影响了罗马以及后来欧洲的教育。著有:论共和国和论法律等。v哲学乃是对把世界(包括人在内)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的这样一种最大最高的普遍性问题的惊异。v“哲学以思想、普遍者为内容,而内容就是整个的存在,什么地方普遍者被认为无所不包的存在,则哲学便从那里开始。”黑格尔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三联书店,年,第页。

12、v“当有人提出一个普遍性问题时,哲学就产生了,科学也是如此。提出普遍性问题就是哲学和科学的开始。”罗素罗素:西方的智慧上,文化艺术出版社,年,第、页。D.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特点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特点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谁是第一引出唯物唯心;二者有无同一性引出可知与不可知;是否互动辩证统一引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哲学思维的特点哲学思维的特点a.致极性b.超越性:从纵向超越到横向超越a)从表面的直接的感性存在超越到非时间性的永恒的普遍概念中去b)从当前呈现的东西寻找未出场的东西梵高的油画【农鞋】冯友兰把哲学视为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的大学问,提出人生

13、四境界说(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克尔凯戈尔人生道路三阶段(审美阶段、道德阶段和宗教阶段);尼采的(骆驼、狮子、婴孩);曾国藩的人生三境:少年经不得顺境、中年经不得闲境、老年经不得逆境。王国维的学问三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人间词话c.问题性 善疑者,不疑人之所疑,而疑人之所不疑。(明)方以智东西均疑何疑篇d.反思性以思想的本身为内容,力求思想自觉其为思想。e.时代性哲学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它的时代。(黑

14、格尔)f.批判性批判的问题是关于价值的价值问题,是产生价值的评价的问题,因而也是价值创造的问题。(德勒兹)g.实践性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提纲十一哲学与人类把握世界的其它方式哲学与人类把握世界的其它方式哲学与神话哲学与常识哲学与科学哲学与宗教(感性表象&概念推理;外在权威&理性)哲学与艺术(科学是我们,艺术是我。雨果)E.哲学的分类西方主要哲学家的分类法斯多噶物理学(伊奥尼亚)伦理学(苏格拉底)逻辑学(柏拉图辩证法)逻辑学(柏拉图辩证法)亚里士多德理论学科实践学科创造性学科托马斯阿奎那物理学数学神学笛卡尔笛卡尔形而上学(树根)物理学(树干)包括伦理学的各门科学包

15、括伦理学的各门科学(树枝)(树枝)黑格尔逻辑学自然哲学精神哲学一般流行的分类法本体论(ontology)关于存在本身的理论或研究。关于存在之本性的问题,从本体性质上分,有唯物论、唯心论、中立论、合一论等;从本体数量上分,有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关于宇宙之起源、生成的问题,可分为机械论或决定论和目的论。认识论(epistemology)关于人类认识的来源、能力、范围、限度和真伪标准的研究。从认识能力来分,有独断论、怀疑论、实证论,或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从知识之来源来分,有理性主义、经验主义、批判主义;从知识之真伪标准来分,有反映论、融贯说、实用说,如此等等。价值论(axiology)关于事物对满足人的需要、兴趣和目的的意义的研究。F.方法谈方法谈原著原著谁要是向往哲学,就得亲自到原著那肃穆的圣地去找永垂不朽的大师。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世界第二版序兴趣兴趣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论语雍也雍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勤勉勤勉如果你有许多东西要塞到一天里去,那么它就有如果你有许多东西要塞到一天里去,那么它就有100个个口袋让你去塞。口袋让你去塞。尼采人性,太人性的尼采人性,太人性的529条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