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丛林变色龙.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5131623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9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越南丛林变色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越南丛林变色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越南丛林变色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越南丛林变色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越南丛林变色龙.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越南地处东南亚地区,长期的战争岁月为它造就了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其勇敢顽强的战斗作风和机动灵活的战术水平,令对手不敢小视。而号称越军精华的特工部队,更是以其娴熟的作战技能和神出鬼没的作战特点勇冠全军。他们曾与强大的美军进行了长达10年的丛林恶战,是一支地地道道的让美国人谈之色变的丛林变色龙。丛林变色龙 - 简介 越南特种部队越南特工部队组建于1964年,并在10年的抗美战争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在战争期间,他们对美军展开了长期的游击战,给美军的首脑机关、重要军事设施、后勤系统以沉重的打击。一名曾参加过越战的美军士兵这样描述道:“在越南,如果在山中丛林碰到一个衣不掩体,蓬头垢面,赤着脚板的越南人,

2、你千万不可大意,否则在你回头后,他会从背后射来一梭子弹或猛然插来一把匕首。”因此,人们形象地把越南特工部队称为“丛林变色龙”。 丛林变色龙 - 训练情况 丛林变色龙战争结束后,越南为满足其政治外交的需要,不断扩大和强化特工部队,发展成拥有13个特工团,1个空降旅,总兵力达2万人的庞大特工部队。越南特工部队的训练是十分严格的,年训练时间高达200多天,训练内容包括方方面面,如射击、擒拿格斗、爆破、排雷、破障、伪装、识图用图等等。他们的作战技能堪与美国的“绿色贝雷帽”相媲美。因为他们是在实战中诞生的,接受过战争的洗礼,作战经验十分丰富,同时又十分重视平时的训练。他们善于独立作战和伪装,并有极强的生

3、存能力。在执行任务时,一般只带23天的食物,其余的要就地采集以填饱肚皮。在战术运用上,注重灵活多变,通常采用“袭、变、溜、藏、骗”等各种手段来达到目的。做到能“袭”就出其不意,险中求胜;会“变”就变得面目全非,蒙混过关;快“溜”就马上化整为零,溜之大吉;深“藏”就藏得无影无踪,上天人地;善“骗”就骗得对方信以为真,吃亏上当。所以它是一支地地道道的“丛林变色龙”。1丛林变色龙 - 编制情况 丛林变色龙越军特工部队是直属于总参谋部管辖的一个独立兵种。其现行的最大编制是团(旅),每个团编员为1600余人,下辖3个特工营以及侦察连、火力连、军医连、警卫排等分队。每营编员为400余人,下辖3个特工连及火

4、力排、侦察排、通信排等。每个特工连编员为100余人,下辖3个特工排,每排编有3个战斗班,班是越南特工部队执行作战任务时的基本单位。 丛林变色龙 - 装备特色 越军特工部队的装备也颇具特色,主要包括:82毫米无后坐力炮、82毫米迫击炮、60毫米迫击炮和反坦克炮;掷弹筒、单兵火箭筒、轻机枪、冲锋枪、狙击步枪;各种型号的手雷及地雷,以及2瓦报话机、15瓦短波电台及超短波步话机等各种轻便通信器材。 丛林变色龙 - 作战能力 越军特工部队编制灵活、高效且精干,他们强调独立指挥,独立行动,战斗中一般不与上级联络,也不互相支援,各战斗单位自行其事,各自为战,任务完成后各自撤离,具有极强的独立作战能力。他们的

5、行踪飘忽不定,生存能力极强。 丛林变色龙 - 战术手段 丛林变色龙越军特工部队经过长期的战火考验,总结出了一套颇具特色的战术手段,使其战术水平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这些手段主要包括: 袭,就是用奇袭、偷袭、奔袭等方式,出其不意地攻击对方,以求攻敌不备,险中求胜。 变,就是在处于危险或劣势的情况下,迅速脱下军装,埋好枪支,化整为零,化军为民;或者伪装成对方人员,以求鱼目混珠,借机脱身。 溜,就是在目标暴露或作战企图泄露之后,部队决不恋战,而是迅速化整为零,利用有利的地形和天气条件溜之大吉,以图来日再战。 骗,就是在取胜无望的情况下假装受伤、装死甚至投降,一旦对方不备,便突然发难,力求一击得手,反败为胜。 伪装是越军特工部队的拿手好戏。为了达到战斗的突然性,越军特工除了利用黑夜、大雾、阴雨等不良天候和复杂的地形条件作掩护外,还非常注重伪装。当他们潜入敌战区时,经常化装成对方的军人或者当地的老百姓,使用敌国的语言,神出鬼没地出现于敌方的后方纵深,袭击敌要害,获取情报。正如一位美军特种部队的丛林战专家所言:在越南,如果在山中丛林碰到一个衣不遮体、蓬头垢面、赤着脚板的越南人,你可千万别大意,否则在你回头时,他会从背后射来一梭子弹或猛然刺来一把匕首,他们是那种令人恐惧的丛林变色龙!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