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粮油价格上涨原因的调查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5126236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期粮油价格上涨原因的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近期粮油价格上涨原因的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近期粮油价格上涨原因的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近期粮油价格上涨原因的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近期粮油价格上涨原因的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期粮油价格上涨原因的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期粮油价格上涨原因的调查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期粮油价格上涨原因的调查报告 学号:123456987 姓名:啊啊啊 近期,全国各主要城市粮油等农副产品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安庆市粮、油、肉禽蛋及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也普遍上扬,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了关于做好粮油供应工作稳定粮食市场的通知。笔者对安庆市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情况及社会各界的反应进行专题调查。一、粮油价格指数、零售价格高位运行(一)消费价格指数创新高,其中粮油价格影响较大。2007年6月份,由于食品类价格涨幅明显,我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4%,为2007年以来的最高涨幅。在居民消费八大类中,呈现“八类齐涨”的态势,其中食品类涨幅最高,同比上涨5.9%。

2、与上月相比,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7%,涨幅比10月份高0.9个百分点。主要是由于粮、油、肉、禽、蛋等价格的上涨,对价格总水平的影响较大(见表1)。表1:安庆市2007年6月份食品类价格指数 (%)价格指数食品类粮食肉禽及制品油脂同比105.9102.6112.693.3月环比101.6102.4103.8103.0(二)粮油、肉禽蛋价格大幅上扬。1、粮食:2007年6月份,我市小麦收购价从每公斤1.34元上涨至1.5元,涨幅约11.9%;小麦粉(特制一等粉)零售价从每公斤2.20元上涨至2.40-2.60元,涨幅约14%;籼米价格从每公斤2.6元上涨至目前的每公斤3.0元,涨幅为15.4%

3、;玉米价格从收购初期的每公斤1.16-1.22元涨至目前的每公斤1.38-1.44元,涨幅约18%(见图1)。2、食用油:我市市场上的散装大豆油(中等)价格由2007年6月中旬前后每公斤6.40元上涨至目前的每公斤7.90元,涨幅为23.4%;散装色拉油价格由每公斤6.00元上涨至每公斤7.50元,涨幅为25%;超市中金龙鱼牌大豆油(5公升装)价格由38.50元涨至45.40元,涨幅为17.9%。3、肉禽蛋:2007年6月底,我市市场上的肉禽蛋类价格全面上涨,其中猪精肉价格为每斤9元,涨幅约13%;鸡蛋每斤3.6元,涨幅约16.2%;老母鸡(土鸡)价格为每斤11.50元,涨幅约21.1%。二、

4、宏观、市场、气候等多种因素影响粮油价格上涨此次粮油等农副产品价格上涨过程中,粮食尤其是小麦的价格上涨较早,涨幅较高。粮食价格的大幅度上涨引发了诸如饲料、食用油加工等下游行业的连锁反应,生产成本增大,价格普遍出现了上涨。(一)粮食价格变动简析1、宏观因素:托市收购使得市场粮源大幅度减少,导致粮食供应暂时性偏紧。在国家大力扶持粮食生产政策的支持下,2006年我市粮食总产量为445.9万吨,比上年增加71.82吨,增幅为19.2%。全年粮食增产已成定局。但为保护农民利益和种粮积极性,2006年国家最低收购价格政策不仅继续把小麦和稻谷都纳入收购范围,而且启动时间早,农民售粮积极性高,收购进度快,收储数

5、量大,远超出各方预期。由于粮食收储入库数量较大,农民手中的余粮不多,流通领域的商品粮大大减少,而10月份以后是粮油尤其是小麦生产加工和消费的旺季,商品粮的需求较多,最终导致2006年10月和11月份市场粮食供求偏紧,粮食特别是小麦价格上升较多。2、市场因素:国际粮价大幅上扬、国内市场流通偏紧共同拉动粮价上涨。国际市场:世界粮食减产推动国际粮价上涨,带动国内粮价上升。受干旱少雨等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除中国外2006年世界主要粮食生产大国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粮食都不同程度减产,导致世界粮食减产1.6%。与此同时,因人口增长、饲料和工业用粮增加,2006年世界粮食需求量平稳增加,比去年增长1%

6、。在粮食供求关系偏紧的形势下,近期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上扬。在世界最大的农产品期货市场芝加哥期货市场(CBOT)上,主要粮食品种的期货价格大幅攀升,目前主要大宗粮食品种的期货价格处于全年高位,小麦和玉米价格创2002年以来的新高,稻谷价格大幅回升。在国际粮价的带动下,国内粮价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国内市场:前期国内加工企业预期小麦等粮食价格会出现下跌,而没有进行大规模的采购,其库存量只能维持10天左右的生产加工。近期,随着“两节”的来临,市场对面粉、食用油等的需求增强,加工企业加大了对粮食的采购,而市场粮食流通量不大,根本满足不了企业的生产需要。从而使得国内市场粮食供求偏紧,使得粮食特别是小麦价

7、格上涨较快。3、气候因素:不利气候强化价格上涨预期。10月份为我国小麦的播种期,而2006年10月-11月份中旬,我市气温持续偏高、降水偏少,持续干旱严重影响了小麦播种和生长。人们预期下年小麦产量不会太高,农民惜售小麦心理加重,使得小麦市场供给偏紧,价格大幅上涨。(二)食用油价格变动简析2006年11月-12月份我市食用油价格出现了大幅度上涨,其中散装大豆油价格较前期上涨了23.4%,色拉油价格上涨了25%。主要由以下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近期国际期货市场大豆、豆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带动了国内油脂价格上升,全国市场的食用油价格普遍进行了上调,我市也不例外。而近期我国进口的大豆、菜籽的成本上升,则有

8、力地支持了国内油脂价格的上扬走势。二是我市本地市场销售的各类食用油基本上来自外地,受国内市场价格影响较大。据了解,由于国内食用油整体性原料短缺,导致各大油厂库存不足,市场供求趋紧,供需关系失衡直接影响到厂家的供货价,进而对零售终端产生影响,也使得我市的食用油市场价格随之持续攀高。三、社会各界反映强烈1、居民反应较为强烈。对于粮油等农副产品的涨价,居民反应普遍比较强烈。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的一项有11118人参与的调查显示,81.1%的人明显感觉最近一个月来粮油价格正在上涨,77.1%的人表示,粮油价格上涨使他们“生活压力增大”,84%的人认为,生活成本比一年前又有增

9、加。据调查,安庆市居民主要以面粉、大米为主食,每人每月消耗量合计约为10公斤,食油消耗量为1公斤,以户均人口4人及居民普遍食用的籼米、豆油价格计算,粮油涨价后每户家庭用于粮油方面的支出每月增加约20元。由于粮油作为居民的基本生活资料,它的上涨带动了面制品、肉禽蛋、蔬菜等其他生活资料不同程度的涨价,另外如餐饮等与粮油相关的行业也会涨价,这些都将导致居民日常生活支出的增加。据安庆市中支对500户家庭的调查,由于粮油涨价而导致每户其他支出增加为70元左右。两项合计由粮油涨价导致每户家庭月开支增加90元左右。有近70%的居民表示,自己的收入本来就不高,面对目前基本生活用品价格全面、连续上涨的情况,只能

10、通过别的途径来缩减费用开支,生活质量将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部分居民甚至认为粮油价格几个月来连续不断上涨,可能会存在通货膨胀的风险。2、低收入群体认为增加了较大的压力。安庆市享受低保人员月均收入不足700元,由于粮油涨价导致开支增加在收入所占的百分比为12.8%,可以看出粮油涨价对低收入群体的影响较大。每月支出增加90元左右相对一个普通家庭来说可能会微不足道,他们可以通过减少其他方面的支出,调整家庭消费结构来控制支出,从而减少粮油涨价对家庭开支带来的影响,但对于低收入困难家庭来说,他们一个月的消费支出主要以食为主,家庭收支与生活消费基本相抵,粮油支出的增加无疑给家庭的消费支出带来压力。由于近期

11、粮油价格持续不断上涨,低收入群体对此心存忧虑,担心今后粮油价格持续上涨,其他消费品也随之涨价。3、经营户表示随行就市。在调查过程中,部分经营户反映,其实早在二季度就得到涨价的市场信号,农副产品价格上涨,肯定会增加经营利润,但对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掌握不准,以临泉县一家小型食用油批发经营户反映,临泉县每个月销售的大豆油在20吨左右,由于价格不断上涨和双节即将来临,纷纷高价储存了大量的豆油和色拉油,一旦市场价格出现回落,将受到不小的损失;现在的价格也不受他们控制,厂家、运输商都提价了,如果供应商提高价格,他们也只能随行就市,虽然出售价格一直较高,但利润空间有限。4、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认为加大了对流动性

12、资金的需求。据对太湖县几家米厂和面粉厂的调查,这些厂规模较小,日加工小麦、稻谷大都在5万斤左右,80%的销售对象是熟食加工作坊,15%销往粮油店。受资金和仓库条件、仓容的限制,库存量不大,一般在20万斤左右,毛利仍在30元/吨40元/吨,对其利润空间影响不大,但是对流动资金的需求有所增加。小麦、玉米价格上涨,增加了生产成本和库存资金占用,增加了企业资金需要量,一旦流动资金不能及时注入运转,容易造成流通销售环节资金链出现断裂,从而给经营发展带来压力。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反映,近年来,国家对发展农业、农村经济采取积极态度,并接连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06年夏粮收购中,国家委托中储粮采取保护价收购,

13、加之部分农民外出打工无法存粮,急于销售,农民卖粮积极性高。如:2006年中储粮在太湖县收购小麦25万吨,约占总产量的50,由于粮食企业代收代储,无权销售,粮食加工企业减少了粮食来源,造成供求紧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粮食价格上涨。5、农发行:加大了对收储点的监管难度。据对农发行的调查,由于2006年夏粮收购由中储粮托市收购,委托的收储点仍是委托收购粮食的管理主体,但只是代收代储,不能自行销售,但面对市场粮价的不断攀升,且销路较好,收储点私自外卖的风险加大,也加大了农发行对收储点的监管难度。为此,农发行增派了信贷员加大对收储点的监管力度,以降低农发行的信贷资金风险。6、农村信用社:价格上涨,有利有弊

14、,需密切关注,积极应对。一方面,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为农村信用社经营带来发展机遇。一是有利于农村信用社增加存款,壮大资金实力,拉动农村信用社存款和股金迅速上涨。二是有利于农村信用社以种粮、种菜及养殖户为重点,及时收贷收息,清收盘活不良贷款。三是有利于发展优质客户群。据部分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反映,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拉动了贷款需求,近期提出贷款要求的涉农个体经营业户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明显增多。如某农村信用社在两个月内新发展从事农副产品收购、加工、运输等优质客户20多个,带动存款额、收贷收息额迅速增加。四是有利于农村资金回流,提高农村信用社资金反哺能力。如果农副产品价格能在较长时间里维持较高水平,可进一步

15、提高农民收入预期,增加农业投入,社会各方也会相应增加对农业、农副产品加工等相关产业的投入,使游离于农业之外的资金回流,农村信用社的资金实力也会相应增强,将有更多的资金反哺农业,支持“三农”发展。另一方面,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也对农村信用社经营造成的负面效应。一是信贷供求矛盾突出,容易引发民间借贷,冲击农村信用社的正常经营。由于申请贷款的个体经营户或农户增加较多且集中。且大都抱有短期获利心态,如果农村信用社难以满足其贷款需求,很可能会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筹措资金,从而产生“示范”效应,使民间借贷行为在一定范围内迅速扩大,冲击基层农村信用社的正常经营。二是农村信用社信贷投向把握不准极易产生信贷风险。对此

16、次农副产品价格上涨,不少农副产品经营业主或个体加工企业存在继续看涨预期,投机心态严重,出现争购、屯积以等待时机高价抛出的现象。据调查,个别经营大户一天就收购粮食10多万斤,屯积等待出手时机。如果农村信用社不加区别盲目提供信贷支持,市场形势发生变化,就会引起信贷风险。三是农副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联动效应和屯积行为如不及时加以引导,会扰乱农村的发展环境。据调查,物价上涨已出现联动效应,由农副产品到农业生产资料,现在已扩展到河沙、料石、砖瓦等建筑材料。如不及时加以引导,极易干扰农村的发展环境,从而对农村信用社的经营造成不利影响。7、农民心存疑虑,担心无法得到实惠。粮油价格上涨,从购销两旺的粮油市场,看到了农民得到实惠的前景。但在对100户农民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民普遍心存疑虑,认为粮油涨价的利益没有真正落到农民手中。一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