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167].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5123888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罐和铁罐[16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陶罐和铁罐[16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陶罐和铁罐[16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陶罐和铁罐[16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罐和铁罐[167].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陶罐和铁罐教学目标:1. 认识本课8个生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3. 基本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教学重点(一) 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 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教学准备:有关图片教学时间: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二)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三)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给课文分段。1 小声读全文:本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这则寓言说的是陶罐和铁罐之间的一件什么事?让学生认真地读,边读边思考,只要搞清楚写

2、的是件什么事,那么对分段就有所启示。并且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2 指名汇报。本文写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看不起陶罐,经常奚落陶罐,埋在地下多年之后,陶罐仍然光洁如新,而铁罐却氧化不存在了。3 分段。课文哪部分是写铁罐经常奚落陶罐?哪部分是写两个罐埋在地下之后的情况呢?(四) 细读课文。1 细读第一段。(1)提示: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陶罐的态度是怎样的?要求带着以上三个思考题,细读第一段,联系上下文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把你理解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2)同学之间互相读课文,读自己的理解。(3)指名读。在汇报过程中,要指名学生朗读,要读出铁罐那种傲慢,不讲理的语气,读出陶罐

3、那种自尊、善良、和蔼的语气。老师适当范读。本课是阅读课文,内容容易理解,要让学生自己去悟,只要读出了语气,说明就已经读懂了。(4)归纳段落大意:根据前两课总结的方法:写人的文章,用“谁,干什么,怎么样”的句式归纳段意。写事的文章,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来归纳段意。本文是寓言,把铁罐和陶罐拟人化。本段段意是:铁罐看不起陶罐,并且经常奚落陶罐。2 细读第二段:想:多少年之后(当铁罐和陶罐埋在地下)两个罐发生什么变化?(1)用以上学习第一段的方法学习这段。(2)出示句子:“谢谢你们!”“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了。”从这句话看出什么?虽然铁罐看不起陶罐,并且还经常奚

4、落陶罐,但是陶罐不和铁罐计较,它很善良,对铁罐很友好。我们要向陶罐 学习,宽厚待人。 (3)归纳第二段的段意。 让学生自己归纳,小组汇报,最后指名回答。段意:许多年过去了,埋在地下的陶罐完好如初,而铁罐却氧化不 存在了。 (五)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利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加 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读出两种罐的不同语气。 (五) 讨论寓意。 1 自己默读全文,想想寓意。 2 小组讨论寓意,即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3 指名汇报。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六) 学习了这课你有什么体会。 可以结合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谈体会。 (七) 【板书设计】 陶罐和铁罐 古代 现代 陶罐 易岁-永久 铁罐 坚硬-氧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