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5122924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感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精辟概括,内涵深邃,提出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要求,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新发展。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的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总和,是教师素质的核心部分。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师德,如:“当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等等。这些都是广大教师必须传承的优秀传统。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师德建设赋予了新的内涵

2、、新的要求、新的任务。与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个为荣,八个为耻”的精辟概括相对应,教师有教师八荣八耻。它增强了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不仅体现在对教师职业道德的一般要求上,还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交往最密切的教学活动上,体现在教师自身人格的不断提升和追求上等等。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目前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如何理解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由何体现?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与社会主义荣辱观又有何联系呢?教师应在敬业奉献中体验成功与快乐,职业幸福感应和教师自身的荣辱观、师风师德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是远离功利的,并可以使我们从生活的喧嚣和浮躁中解脱出来,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充实的一种精神感受。教师

3、的职业幸福是教师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让孩子们身心健康的成长,其特征是生命性、创造性、与时俱进性。对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认识教师作为一种特殊的专业,其专业性不仅体现在传播知识文明的功能上,不能等同于医生医好病人和工人创造财富。他在发挥其专业性能的同时,更多的表现在他承载着创造社会价值和构建人文思想的基础,即人的塑造的任务。这就需要教师真正把教育当作自己职业生涯的一项艰巨而伟大的事业,用事业观定位自己的职业,用专业性完善自己的职业。简单说,就是用职业化的工作特点,不断更新和完善全面的有效的专业技能,来打造一生的光辉事业。一、在教育知识的更新和教育能力的领先等方面充分体现教师的专业性。很长时间以来,由于

4、教师所传授的只是在性质上属于人类已有的知识,被公认的真理,教师在其间只担负了知识的过渡和引桥作用,因此教师的职业被认为是传递型而非创造型的职业。这种认识的久远和普遍已达到了比较深刻的程度,已成为社会公众认识和教师自我认同的定位。在实际工作中,多数教师只把自己的业务发展局限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科常识,甚至于照本宣科、死逼硬灌以提高所谓的教学成绩等方面,不能承担起“授人以渔”和“引人登堂入室”的责任。而实际上,教师职业的本质,其专业性的表现是创造人的精神文明,是利用传授有形知识的手段和方法,来实现促进人的发展和成长的目标。这也正所谓“教书”是表象,是过程,是手段,“育人”才是真正的目的。而且,无论是

5、教书还是育人,都离不开教育者本身教育教学知识的渊博和更新,以及教育能力的全面与领先,这也正是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所在。那么,如何实现教育知识的更新和教育能力的领先呢?这首先要解决教育者思想上的问题。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知识以斗转星移的速度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昔日的知识依然有用,今日的知识不断发展。教育在今天,不能仅仅停留在完成传递旧有知识和技能上,停留在让学生只知学习和继承,不思创造、不会创造的水平上。把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激发起来,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让他们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的人生,推进文化知识向更高层次发展,是我们教师这一特殊职业的真正生命价值所在。而这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教育者本身

6、的知识内涵和教育技能。也就是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教师本人的必要发展需要。只有当教师自己有了这种思想和需求并朝着这样的目标迈进的时候,只有当教师下意识的参与到专业化发展中来,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实践努力,具备了一定的思想高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才有望真正实现。解决了思想上的问题,就是一个专业发展的方向和过程的问题了。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应是伴随自己的工作实践和学生的成长过程,不断实现的。也就是一个学习、实践、反思的过程。教师应成为一名真正的学习者,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职业发展的需要,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备途径。教师要通过不同的方式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学生学习,向身边的同志学习,向熟悉人和

7、陌生人学习,向一切事物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发展自己的教育技能。然而,更重要的是要将学到的知识消化吸收,迅速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发展,进而转化为自己的专业技能、专业特长。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前提下加以反思,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则更能把握教育实践的根本,更能有的放矢的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从而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促进和保障学生的充分发展。正所谓,当大家的手中拥有了铁锤、扳子、刀枪剑戟的时候,我们就会遇钉就砸,见丝则拧,工作路上的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二、在职业道德的完善和社会文明的奠基高度上充分展现教师的事业观。教师不仅仅是职业,职业仅是生存的手段。教师也

8、不仅仅是专业,专业重要的是表现出专长。教师还应是事业,是用爱心和责任撑起的灵魂。这是一项特殊的工程,需要这个群体用一生的时间,用心灵深处的东西,用所有的情感去打造的工程。他没有终结,没有顶端,没有最好,只需更好。教师的事业观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使命为幡。使命是一种责任,唯有自强不息,遇难而进这才能不辱使命。教师的使命就是用自己的才识和良知,启迪智慧,传播文明,化融坚冰,改造顽劣,培养和造就能够担负起民族和国家振兴,能够促进文明和进步的下一代。这应是教师不懈的追求,同时愿为实现自己的使命做一生的努力。以师德为魂。任何职业都有其恒定的法则。教师的规则是源于对这种特殊职业的感悟。培养人才不是加工

9、产品,错了可以重来。教育是一种精雕细做的艺术,是一种春风化雨的创造,是心与心的交互,是人与人的认同和感悟。教师只有满含对教育的深情,用自己的事业心、上进心、爱心、关心以及恒心,把教育视作为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才能源生出最为恰切的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以师爱为源。爱是教育的源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事业的活水,一切缘于爱的方法都是有效的。爱是超能量的,它能够化腐朽为神奇。爱又是相互的,付出爱将收获更大的爱。但爱不是无原则的,只有建立在责任的基础上,用事业观的理念,采取恰当有效的方法,才能真正实现爱的真谛。以学生为本。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落脚点还是学生。教师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身心健康有保障,安身立命有本领,成长发展有成就,一生幸福有准备,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发展观,遵照做人的法则,尊重发展的规律,授生以渔,使其终身受用。同时,辩证的对待学生的差异,让各层次的学生能在自己最佳的人生路上到达最高的终点。总之,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事业观和专业性影响和左右一代人的发展。它应是一剂良药,需要我们以高超的文化素质、专业技能和高尚的道德素养做药料,以心灵、情感和人格的完美做药引,以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心态作药灶盛着,再用爱心的火苗用一生的时间去烹煎,才能迸发出伟大的力量,真正显现教师职业的瑰丽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