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圆形剪贴画.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5121024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作圆形剪贴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制作圆形剪贴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制作圆形剪贴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制作圆形剪贴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制作圆形剪贴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作圆形剪贴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作圆形剪贴画.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背景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 圆形剪贴画是三年级的内容,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将圆形变形成基本图形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如果我们仅仅让学生停留在基本图形的变形上是远远不够的,而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思维,开拓他们的思路,既然我们要做的是一幅作品,那么就可能出现图形的叠加和组合,这样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我将此活动放置在四年级,已创作一幅画为任务驱动,以创作为情境。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数学就已经能够用圆形进行基本图形的变形,而且在中年级美术课上学生也运用了折、剪的方式进行了一些图形的变形,只是,变形的条件有所不同,在活动中需要学生进行一个分析与归纳。二、活动准备:

2、1.教师准备:课件、圆形、录像、剪贴画及设计图。2.学生准备:各种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圆形、事先小组合作制作的设计图、剪刀、胶水等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 以任务驱动的方式激发学生制作的欲望,通过项目制作类型活动的方式实现此活动。四、教学目标:1. 学生通过观察、动手实践和小组内的讨论归纳,了解圆形变形成基本图形的方法可以通过:画、折、剪的方式改变圆的变形。2. 通过实现设计图中复杂图形的变形,学生了解叠加和组合等变形的方式进行变形的方法。3. 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了解到圆形可以通过折、剪的方式变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4. 学生通过观察其他学生制作圆形变形的过程归纳圆形

3、变形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归纳能力。5.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圆形变形的规律一起动手制作圆形剪贴画,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使学生体验通过合作最终获得成功的快乐。6. 学生通过全班同学帮助各组解决变形中的难题,开阔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助人为乐的快乐。五、活动重点和难点:1、重点:学生通过观察其他学生制作圆形变形的过程归纳圆形变形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制作能力以及创造能力。2、难点:学生通过观察其他学生制作圆形变形的过程归纳圆形变形的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制作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学习方法: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实践归纳圆形变形的规律进行创造与制作。六、活动过程:师

4、: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图画,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看谁能发现这些美丽的图画是怎么做出来的?(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小组总结后进行汇报)生:作品都是通过对各种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圆形进行变形做出来的。(预设:如果此时学生没有看出来这些图画全是由圆形变形做出来的,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提示:可以将桌面上老师提供的作品拆开再拼装上,通过这一过程,学生能够发现作品都是由圆形通过折、剪的方式变形成其他图形后粘贴得出来的。)师:你们能用圆将它们变形出来吗?(预设:如果学生说不出来,老师可以给一些基本图形,你能用圆变形出来吗?如果还不能就让学生拆一些老师事前变形好的基本图形。)生:汇报自己小组变形的结论。师

5、:哦,同学们真聪明,那你们能不能通过这种方式来制作一副属于你们自己的美丽的作品呢?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形剪贴画的世界。要做一副作品,我们首先应该有设计图。每个小组桌面上都有两张我为卡通狂活动中同学们自己画的卡通形象设计图,请大家仔细观察,研究一下怎么能用圆变形完成,有什么图形需要大家帮你想办法解决?生:(观察自己小组的设计图,并进行讨论)师:汇报一下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先说说自己小组对于设计图的变形,再提出需要帮助的图形变形问题。)(预设1:学生提出了需要大家帮助变形的图形。)(预设2:学生没有提出需要帮助,这是教师可从学生的设计图中找较复杂的图形,请全班同学一起帮忙变形。)师:通过制

6、作,有没有发现什么变形的规律呢?(小组进行讨论)生:我们可以现在圆形中画上要变形成的图形,画的时候图形的顶点要画在圆周上,再在多余部分的中间位置剪一下,注意不要剪断这个圆,然后把多余的部分通过折的方式藏在要变形成的图形的背后。(预设:教师在学生讨论时要进行巡视,如果发现学生不能够顺利发现规律,教师就要给予提示,播放其他学生将圆形变形成心形和五角星的过程,例如:师:老师这里有其他班同学在对圆形进行变形的录像,大家可以来观察一下,再继续你们的讨论。)师:刚刚我们讨论的是比较简单的图形,比较复杂的图形我们又有哪些变形的方法呢?(教师从学生的设计图中找到较复杂的图形,需要用到叠加和组合的图形,引导学生

7、发现圆变形的方法还有叠加和组合。)师:(适当掌握时间,如果有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如果没有时间,可以放到下一课时。)下次活动我们一起来制作大家的剪贴画,开一个我们的小小剪贴画展,让我们共同期待画展的成功举办!七、活动设计思路及反思:1、 活动主题要活用:我做了三个调整: 根据活动难度与学生情况进行活动年级的适度调整。l 圆形剪贴画是三年级的活动,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做一次剪贴画是非常简单的,而基本图形的变形学生做起来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在活动中我发现如果要做复杂图形的变形对于我们学校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所以我们把活动放置在四年级来进行。 根据本年级本学期活动情况进行活动准备的适度调整。l 每

8、一位活动课教师都知道,每次活动前准备的材料是非常多的,在四年级活动中,有一个我为卡通狂的活动,我们学生是分小组设计自己喜欢的卡通图案,这些卡通图案是由比较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所以在设计时我就要求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卡通图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经自己小组最喜欢的卡通图案在小组内画出一幅草图,那么这一幅草图就可以做为圆形剪贴画的活动准备来用。 根据活动特点与学生情况进行活动思路的适度调整。 在圆形剪贴画活动当中,我将此活动设置为任务驱动型活动,要求学生完成一幅剪贴画,而制作方法就是通过对圆的变形,通过任务驱动,使后面学生所有的活动都出自于任务的需要,使任务的目的性和实用性得到加强。在我们的活动资源包内

9、,圆变形只有短短的半页内容,根据对活动的分析,我觉得圆变形应该为后面所有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所以我把圆变形做为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来做,引导学生先进行研究。2、 “探宝”活动来导入: 活动一开始,我请学生观察老师带来的剪贴画作品,并且要求他们边看边思考,这些图画是怎样做出来的,这些图画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有了观察的目的,学生观察的非常仔细,学生观察后说这些图画是通过剪和贴的方式来做的,大部分是由圆形来做的,此时老师就很神秘的跟同学说,这里还有一个很小的小秘密,你们没有发现,这时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了,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于是他们对老师提供的作品进行了拆和复原,(录像)在拆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就

10、已经惊喜的喊出了:“都是圆!”学生的拆和复原的活动中,实际上就已经融入了圆变形的概念。通过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动手,使学生对圆变形的概念能够通过动手实践来理解,符合综合实践活动的“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教育理念。学生在课后对我说:“老师,您知道我在拆和粘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吗?我就觉得像小时候爸爸妈妈有一个箱子经常上着锁,有一天他们忘了锁上了,趁妈妈不在家,我就去翻里面的宝贝,特别的刺激!”我觉得老师先预设出一个情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兴趣就会特别的高。3、 基本变形是基础: 学生拆作品之后,我要求学生对基本图形来进行变形,变形中提出了一个要求,不改变基本圆形的基础上进行变形,就是说在你完成

11、作品后进行恢复的时候还能够恢复成圆形,学生在用圆变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是都是非常简单的,虽然简单,但这是后面对复杂图形变形的一个基础。4、 思路扩展有难度: 仅仅停留在对简单图形的变形是远远不够的,在活动开始前,学生手里都一幅设计草图,就要求学生按照设计草图上面的图形来进行变形,这里面就含有复杂的图形,这时我们就请同学提出自己小组认为变形有困难的图形,请全班一起帮他们想办法进行变形,(录像)学生提出对草莓宝宝头发这一部分的图形进行变形是他们组觉得有困难的,有个学生是用一个圆形在做变形,另一位同学也在做变形,但她是用两个圆形来做,用三角形和半圆进行组合来制作,通过剪和折是对图形进行简单变形的方

12、法,根据设计图讨论时,学生发现还有另一种方法,通过叠加和组合来进行变形,这是学生自己发现的,这是因为学生在拆作品时发现有些作品中运用了叠加和组合的方法,这样就扩展了学生的思路。5、 寻觅规律很重要: 学生不仅仅是会进行圆变形,更重要的使寻觅变形的规律,“我该怎样才能快速的将圆变形成我所需要的图形呢?”学生概括了三步,先是“画”:将要变形成的图形最大限度的画在圆中,使要变形的图形的四边尽可能的与圆形的边缘贴合;第二步是“折”:将多余部分运用折的方式,使它们完全藏在我们需要的图形的后面;还需要用到“剪”:在多余部分的中间剪开,注意不要剪断。以上都是学生在活动当中自己总结出来的。在这一过程中,有一位

13、学生提出,他在上奥校班的时候,老师教过为了画正图形,可以将圆形对折两次,找到圆心,再画图形。6、 课前预设好处多: 我个人认为课前能够有预设好处是比较多的,一般在教案中,教学过程里都会写上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例如:学生提出需要全班帮助变形的图形这一环节中,如果学生能够提出固然好,但万一学生提不出呢?这时教师就应该有事先的准备,教师可以请同学来帮助一下自己,进行复杂图形的变形。 “教学预设”的定义:“教学预设”就是对课程教学所做的的设计,或“预先设定”,或“预先设计”。它是建立在对教材深入的解读和对学生准确分析的基础上,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等所做的方案。教学计划、教案等都是预设

14、的产物。 此次活动中,体现出预设的三个好处:1.学生可能知道了什么,知道了多少,又有哪些是可能不知道的、“未知”的,教师做到“心中有数”,有利于活动的顺利进行。2.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充分准备,有利于教师的随机应变,也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活动中也确实有此类事件出现。3.有了多方面的预设,教师活动前所需要的准备也能一目了然,便于老师进行系统的准备。 在活动的制作期间以及活动的后期是否应该请美术教师做专业的指导?我在活动后反复思考了这一问题,实际上,在活动的制作期间,有些学生已经像美术教师进行了请教,我觉得后期可以请美术教师进行一下评价,这样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另外专业人员的点评也有

15、利于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但此处切忌让美术老师打分,而是重点以点评为主,以免打击能力较弱的学生的积极性。专家观点: 圆形剪贴画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简单的。基本图形的变形学生做起来是比较容易的,做复杂图形的变形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所以教师将活动放置在四年级来进行。在四年级活动中,有一个我为卡通狂的活动,学生是分小组设计自己喜欢的卡通图案,这些卡通图案是由比较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教师要求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卡通图案设计为一幅草图,做为圆形剪贴画的活动材料准备来用。活动当中,教师将活动设置为任务驱动型式,要求学生完成一幅剪贴画,而制作方法就是通过对圆的变形。通过任务驱动,使后面学生所有的活动都出自于任务的需要,使任务的目的性和实用性得到加强。圆变形应该为后面所有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所以教师把圆变形做为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来做,引导学生先进行研究。 活动一开始,教师请学生观察剪贴画作品,要求他们边看边思考,这些图画是怎样做出来的,这些图画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又有了观察的目的,学生观察的非常仔细,并利用拆解和复原方法,学生观察到这些图画是通过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