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农业区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5120384 上传时间:2024-03-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旱作农业区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旱作农业区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旱作农业区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旱作农业区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旱作农业区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旱作农业区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旱作农业区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旱作农业区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关于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实践与思考省委副书记、省长 刘伟平甘肃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省份,也是全国重要的旱作农业区。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针对70%的耕地是山旱地、近80%的农村人口生活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实际,积极探索和大力推广旱作农业发展新技术,有力地促进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旱作农业发展新路。实践证明,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我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意义重大 影响深远甘肃常年干旱少雨,自然灾害频繁。全省86个县(市、区)中有67个属于旱作农业区。如何从根本上改变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低而不稳的局面,是省委省

2、政府一直着力破解的重大问题。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是全省上下精心探索的结晶,大面积推广应用引发了一场旱作农业的革命。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增强了农业的稳定性和可控性。甘肃的山旱地绝大多数分布在黄土高原沟壑区,正常年景山旱地的小麦平均亩产只有一二百斤,一遇旱灾往往是“种了一坡,收了一车”,甚至颗粒无收。为了摆脱小旱小灾、大旱大灾、年年抗旱、年年受灾的被动局面,我们在顺应天时和作物生长规律、建立避灾型农业结构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和推广旱作农业新技术,着力构建变被动抗旱为主动抗旱、变单一技术为综合技术、变传统技术为现代技术的科学抗旱体系,形成了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一整套旱作农业实用技术,不仅较大幅度提高了单位

3、面积产量,为彻底改变广种薄收的局面创造了先决条件,而且为从根本上解决靠天吃饭的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使旱作农业发展实现了质的飞跃。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推动了种植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农业的发展过程,也是结构不断调整和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过程。在过去很长一个时期,旱作农业区的群众为防止干旱绝收,往往是什么都种一点、什么都形不成气候。随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种植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马铃薯、玉米等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符合旱作农业区特点的产业带初步形成,我省已成为全国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和加工基地,进入玉米生产大省行列。尤为可喜的是,与种植结构调整相适应,农业生产的技术含量

4、和装备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步伐明显加快,以玉米和玉米秸秆转化为支撑的草食畜牧业以及加工业不断发展壮大,正在成为旱作农业区的支柱产业,昭示着旱作农业区将形成种养加互促共进、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实践证明,运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玉米,比相同条件下的平膜半铺增产35%以上;种植马铃薯比露地栽培增产30%以上,抗旱增产效果十分明显。截至去年底,全省累计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和马铃薯面积3150多万亩,亩均增产粮食150公斤以上,累计增产粮食400万吨以上,不仅为十年九旱的我省实现粮食生产“八连增”和突破1000万吨大关做出了积极贡献,而且为提高农业比较效益、

5、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重要支撑,更为重要的是,为实现全省粮食较高水平的动态平衡奠定了坚实基础。综合措施 抓实见效任何一项技术的革新或发明都绝非易事,而要使之推广应用、见到实效,更需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甘肃作为发展旱作农业技术的先行者,正是经过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创造和大力推广了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开辟了旱作农业发展的新天地。一是着力集成创新,完善技术体系。针对降雨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与农作物生长期错位的特征,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力求降水期和作物需求期相融合;针对水资源总量和有效降水不足的实际,千方百计蓄住“天上水”、保住“土壤水”、用好“地表水”,将梯田、水窖、地膜等多项抗旱技

6、术组装配套、综合运用;针对以往半膜覆盖存在的缺陷,将覆盖方式变为全膜覆盖,将种植方式由平铺穴播变为垄沟种植,将覆盖时间由播种时覆膜变为秋覆膜或顶凌覆膜,从而形成了集地膜集雨、覆盖抑蒸、垄沟种植为一体的抗旱保墒增产效果明显的新体系。二是坚持典型引路,加快推广步伐。全省先后在不同类型的旱作农业区建立集中连片示范点和科技示范户,培育了一批具有示范作用的典型,带动了早作农业技术在更大范围的推广应用。在工作推进中,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合理布局,统筹考虑降雨时空分布和各地的地理条件、普及能力,将年降雨量在300-400毫米的地区作为优先和重点推广区。同时,将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作为为民富民的实事,制定全省

7、旱作特色农业项目实施方案,既注重把推广任务落实到具体项目、农户和地块,又及时召开现场观摩会、经验交流会和部署动员会,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农民群众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行政推动与技术推广双向互动的工作机制。三是突出技术培训,做好各项服务。推广伊始,组织动员省市县各级农业科技人员,深入旱作农业生产第一线,面对面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和服务。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现场观摩、举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组织技术人员和干部群众,学习技术操作规程和标准,努力使主推技术为农民所掌握、主栽品种为农民所接受,有效提高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同时,及时做好信息服务和农膜、良种、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储备调运工作

8、,使服务贯穿于旱作农业发展的全过程。四是强化资金保障,确保任务落实。资金投入是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关键环节。针对旱作农业区也是我省相对贫困地区的实际,我们按照“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思路,采取“渠道不乱、用途不变、集中投入、各记其功”的办法,以发展旱作农业为平台,积极整合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资金,着力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省直有关部门按照规划和年度任务,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共同推进项目实施,以实际工作成效争取国家部委支持;旱作农业技术推广重点县以方案定项目、以项目定资金,切实把资金用在“刀刃”上;相关部门定期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确保资金安全、高效、规范使用。与此同时,逐步建立

9、起以群众投劳为主、财政补贴为辅、社会各方支持的多渠道投入机制。据统计,自2007年以来,全省累计投入旱作农业技术推广资金28.58亿元,其中中央、省级财政投入6.6亿元,市县投入8.87亿元。启迪深刻 前景广阔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推广应用,既提升了全省农业发展水平,又促进了现代农业发展;既使我们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迪,又充分展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第一,必须把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作为根本举措。甘肃旱作农业发展能有今天这样的局面,是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力度不断加大的结果。要确保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必须把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作为第一生产力来抓。应清醒

10、地看到,我省农业发展的科技贡献率还比较低,依靠科技推进农业发展的潜力还很大。要立足基本省情,遵循经济规律,把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作为主要目标,把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作为基本要求,着力解决好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和技术扩散“最后一道坎”的问题,努力使科技在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的支撑作用得到最佳发挥。第二,必须把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主攻方向。旱作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提高比较效益和整体竞争力。要立足现有资源条件,以市场为导向,坚持从战略性主导产业、区域性特色优势产业、地方性特色产品三个层

11、次出发,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切实把马铃薯、优质林果、草食畜牧业等作为主导产业来培育,尤其要以旱作农业技术推广应用为切入点,加快推动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不断壮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业,大力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努力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第三,必须把加强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作为重要保障。农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我们绝不能因为农业比较效益低就放松农业,绝不能因为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就忽视农业。在目前农业经营规模小、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保障农民的经济利益,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和

12、兑现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更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一方面,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总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另一方面,要在进一步完善政策和操作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和农机具购置等生产环节的补贴力度,确保新增补贴向主产区、种养大户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倾斜。再一方面,要加大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发展村镇银行和农村担保公司,持续增加农村信贷投入,不断提高农业支持保护水平。甘肃旱作农业发展的成功实践,受到了财政部、农业部等国家部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正在由省级实践层面向国家战略层面延伸。目前,财政部、农业部已正式确定在甘肃建设国家级旱作农业示范区,带动和促进全国旱作农业加快发展。可以预见,随着这项技术在我国北方9个旱作农业省区的大面积推广应用,将有效激发和释放粮食增长的巨大潜力,打造粮食生产新的增长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景十分广阔。(甘肃日报)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