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吉林高考文综真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5119611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1年吉林高考文综真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01年吉林高考文综真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01年吉林高考文综真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01年吉林高考文综真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01年吉林高考文综真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1年吉林高考文综真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1年吉林高考文综真题及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1年吉林高考文综真题及答案第卷(共140分)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图1图1中阴影表示黑夜。读图1判断12题。1图示的时刻前后数日内( )A漠河的白天比广州长B南极长城站处于极昼时期C密西西比河处于枯水期D硅谷地区天气干热2图示的时刻,北京时间是( )A8时20分B20时20分C9时40分D21时40分 下表中人口数、GDP、铁路长度为1999年资料。读下表,回答38题。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人口(万人)4192371036182543510GDP(亿元)18569121488932238铁路长度(km)187316

2、54194123231092年均降水量(mm)100015001100140050010003086020700面积(万km2)38171939723按人口密度从大到小排列,各省依次是( )A青海、甘肃、陕西、贵州、云南B贵州、陕西、云南、甘肃、青海C陕西、云南、贵州、甘肃、青海D云南、贵州、陕西、甘肃、青海4各省人均GDP远低于全国人均6350元的水平,其中( )A云南的人均GDP约为5500元B青海的人均GDP最接近全国平均水平C贵州的人均GDP仅达全国平均水平的50%D陕西的人均GDP约为4100元5各地区降水存在差异( )A青海因海拔高且多山而少雨B陕西的纬度介于云、贵和甘、青之间,故

3、降水量也居中C云、贵秋季有丰沛的西南季风雨D甘肃部分地区处于非季风区,故降水量较少6交通一直是限制这些地区发展的因素。青海省单位面积铁路线为15km/万 km2,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30%,为改变此状况,“十五”期间将建成( )A青藏铁路B青新铁路C兰青铁路 D川青铁路7要改变上述地区经济发展的落后状况,地方政府应当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这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源泉和目的C发挥意识的主观能动作用D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8为促进上述地区的经济发展,国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强行政管理职能B加快基础设施建设C大力吸引外部资金D组织劳力外出

4、打工30.5(纬度)QYXP120E135E150E图2图2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读图2,判断912题。9PQ线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B南半球,西半球C北半球,西半球D南半球,东半球10下列四项,属于X地所在国的是( )A大堡礁B泰姬陵C好望角D格林尼治天文台11北京一年中雨量最多的季节,X地( )A每月降水量在10毫米以下B盛行东北季风C时逢干季D气旋活动频繁12Y地所在国( )A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东岸附近海域有寒流流过C是世界主要的小麦生产和出口国之一D是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国之一 中国教育有着辉煌的历史,自孔子兴学以来,教育发展与社会

5、变迁息息相关。根据相关历史常识,回答1317题。13宋代教育的特点是( )A书院在教育体制中占据重要地位B严格控制思想,不允许学生发表不同见解C学校教育未受变法运动的影响D道德培养与能力培养并重1419世纪后半期,中国教育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A新式学堂成为培育人才的主要形式B废除了科举制度C科学与经学并重D开辟多种途径培养科学技术人才1520世纪初,中国出现“负 留洋”热潮,下列关于其社会影响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突破了中国传统教育模式B促成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C西方政治思想开始传人D带动了国闻报、时务报等报刊的出现16新文化运动时期,教育家蔡元培提倡“兼容并包”的宗旨是( )A推动体育

6、、智育、美育、德育均衡发展B鼓励各种学术观点在大学里自由发展C打破地域界限聘任人才D提倡学科之间的综合1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其体现在( )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的理论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完善了教育立法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ABCD 历史上的重大社会改革,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根据相关历史知识,回答1822题。18在战国变法运动中,提出了“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理”的思想家是( )A墨子B孟子C商鞅D荀子19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精神,对官僚和大地主特权加以限制的改革是( )A汉武帝改革B北魏孝文帝改革C唐代

7、杨炎“两税法”改革D宋代王安石变法20康、梁维新派提出向西方学习,推动“百日维新”,但真正得以实施的措施是( )A按西法编练新军B设制度局,为新政立法C进行地方官制的改革D撤并政府机构,裁汰冗员21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先进知识分子强调科学与民主并重,在政治上实行( )A民主共和制B君主立宪制C苏维埃体制D人民民主制22改革开放初期,“真理标准”讨论所否定的错误观点是( )A“两个凡是”论B“党内新生资产阶级”论C“以阶级斗争为纲”论D“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论“瘦西湖是扬州的风景区,它利用自然的地形,加以人工的整理,由很多小园形成一个整体,其中有分有合,有主有从,互相因借,虽范围不大,而

8、景物无穷,尤其是摹仿他处不落因袭,处处显示出自己的面貌,在我国古典园林中别具一格。由此可见造园虽有法而无式,如果我们能掌握因地制宜与借景等原则,那么高岗低坡,花庭水榭,随宜安排,皆有法度可循,而风花雪月自然光景常新了。”据此回答2325题。23瘦西湖之所以“范围不大,而景物无穷”、“处处显示出自己的面貌”,是因为园林艺术家( )注意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注意在处理局部的风景时照顾到园林的整体风格注意系统中不同景点之间的互相呼应注意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ABCD24造园艺术中的“借景”原则生动地体现了(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

9、原理D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25中国劳动人民不仅创造了完美的园林艺术,而且善于吸收国外建筑艺术成就。被誉为“万图3 圆明园某建筑遗址园之园”的圆明园,荟萃了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图3所示建筑表现的艺术风格是( )A巴罗克B洛可可C哥特式D罗马式19世纪末,美国政府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得到西方各国不同程度的支持。根据相关历史知识,回答2629题。26该政策的含义是( )A清政府向西方国家“开放门户”B清政府与各国之间相互“开放门户”C西方国家在华势力范围向美国“开放门户”D列强在华势力范围相互“开放门户”27该政策受到各国支持的主要原因是( )A列强无法与美国抗衡B列强需要协调,以

10、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C该政策不影响列强各自在华的主要利益D列强在华利益趋于一致28“门户开放”政策规定:“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政府现行税率征收关税”。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A承认中国关税主权B防止各国在势力范围内实施关税壁垒C协调各国在华关税政策D肯定列强各自在华的特殊经济利益29100多年后的今天,美国仍以“自由通过”为名在我国近海频繁进行侦察飞行,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这表明( )A美国坚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美国奉行政治经济全球化政策C美国坚持“门户开放”政策D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根据相关经济学知识,回答3032题30改革开

11、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对家用电器的需求量和拥有量迅速增长,家电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 )A消费促进生产B消费决定生产C生产创造消费D生产决定消费31近年来,接连发生日本东芝笔记本计算机纠纷、日航班机风波、三菱汽车事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中国消费者要求日方采取必要的措施消除不良后果。这是基于消费者的( )A自由表达权B索取赔偿权C自主选择权D质量监督权32我国消费者的维权行为主要说明了消费者( )A权利意识的觉醒B个人意识的强化C消费需求的提高D消费习惯的改变200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重奖了吴文俊、袁隆平院士。袁隆平提出的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

12、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现在,我国杂交水稻的优良品种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平均增产20%。根据相关知识,回答3335题。33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杂交水稻良种的培育和推广,这说明政府应当履行( )A调控宏观经济的职能B协调各方利益的职能C参与经济活动的职能D维护公共财产的职能34为了保护育种者的权益、保障使用者的利益和规范经营者的行为,促进种子产业的健康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0年7月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这表明人大常委会是在通过立法( )A行使经济管理职能B行使市场监督职能C为政府管理提供法律依据D为市场主体提供法律保障35传统理论认为水稻、小麦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

13、,而袁隆平等科学家在实践中观察到的现象与此不符,于是大胆创新,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三系杂交稻。这说明( )A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有重大指导意义B理论必须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C原来正确的理论随着时间的发展会逐渐丧失合理性D通过实践,总会发现以往认识中的错误第卷(共160分)二、本卷共6小题,共160分。36某山区的一所学校,拟组织学生对附近公路的交通流量进行调查,读图4,完成下列要公路小路房屋图4HGFE求。(15分)(1)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 。(2)试用地形剖面图解释你所做的判断,并作简要说明。图画在下面的框内。 说明: 。(3)经该公路从山区外运的物产主要有茶叶、柑橘、毛竹等,该学校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