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公司建设项目建设环境评估报告书(专业报告).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511881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印刷公司建设项目建设环境评估报告书(专业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印刷公司建设项目建设环境评估报告书(专业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印刷公司建设项目建设环境评估报告书(专业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印刷公司建设项目建设环境评估报告书(专业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印刷公司建设项目建设环境评估报告书(专业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印刷公司建设项目建设环境评估报告书(专业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印刷公司建设项目建设环境评估报告书(专业报告).doc(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归档资料,核准通过。未经允许,请勿外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广州市增城日报印务限公司建设单位(盖章): 广州市增城日报印务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2004 年 9 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

2、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止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广州市增城日报印务有限公司建设单位广州市增城日报印务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黄卓夫联系人汤子进通讯地址增城市增江街东区高科技工业园联系电话13902333331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增城市增江街东区高科技工业园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

3、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印刷业C23占地面积(平方米)104661.0绿化面积(平方米)33596.2总投资(万元)15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33%评价经费(万元) 1.0预期投产日期2005年3月工程内容及规模:增城市位于广州东部、东莞与深圳西部,区位优势明显,自1993年撤县建市以来,市场经济发展较快。与其他许多行业相比,印刷业的发展却相对滞后,尤其是高档彩色印刷业,投资者甚少。目前在增城市注册的印刷企业已基本不能满足和适应市场的需求,高档印刷几乎为零。此外根据考察,广州地区的印刷厂中,有八色轮转报刊机的只有广州日报印务中心、羊城晚报印务中心和南方日

4、报印务中心三家,但因为其报社生产量比较大。向市场拓展空间的能力有限,这就给新办彩色轮转机的印刷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市场空间。因此,为适应市场的需要,拓展公司的生产规模及业务范围,广州市增城日报印务有限公司拟投资建立股份制印刷公司。股份制公司建成后,预计初期年产值即可达到1500万元以上,不仅经济效益显著,也可大大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1、生产规模本项目投资1500万元,产品年产值可达2000万元以上,产品有报纸(对开)5900万张/年,彩色宣传海报(对开)3560万张/年,彩色包装盒300万个/年。2、工程建筑指标(见表1、表2)表1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总用地面积(m2)104661.0建筑占地

5、面积(m2)30860.0总建筑面积(m2)68740.0建筑密度(%)29.5容积率0.66绿地率(%)32.1表2 建筑物明细表建筑编号建筑类型起始层终止层占地面积(m2)总面积(m2)生产类别耐火等级A1厂房1156005600丙级三级A2厂房1167206720丙级三级B1仓库1132003200丙级三级C1办公楼1316805040二级C2办公楼1316805040二级D1停车库1116801680二级E1餐厅1216803360二级E2餐厅1212002400二级F1宿舍158404200二级F2宿舍158404200二级F3宿舍158404200二级F4宿舍158404200二级

6、F5宿舍158404200二级F6宿舍158404200二级F7宿舍158404200二级F8宿舍158404200二级G1超市137002100二级合计30860.068740.03、主要生产设备(见表3)表3 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型号产地数量金额(万元)1进口八色轮转机美国2座10002对开进口四色平印机日本1台500 3对开双色北人机中国1台604晒版机日本 1台55冲版机日本1台56进口叉车/日本1辆77国产小货车/中国2辆 15 8电脑设备中国4台49胶装机中国1台1010烤片机日本1台411切纸机德国1台54、原、辅料用量表4 项目原、辅材料用量 单位:t/a序号名称年用量

7、备注1新闻纸2100 2铜版纸、双胶纸、书写纸3503油墨44PS版2700盒/a40张/盒5冲版液50L/a5、给排水、能耗项目生产、生活用水由市政供水管网供水,厂区给水管从自来水管网接入。排水系统实行清污分流,雨水采用明沟排水,生活污水排至厂内污水处理设施,经处理后排入下水管网,去向为增江。本项目不设锅炉和发电机,项目水耗、能耗见表5。表5 项目水耗、能耗表序号名称年耗量单位1供水38325m32电力144万kWh6、劳动定员及生产班次该公司一期全员包括生产工人、管理人员共36人,二期建成后将有300人。公司年生产天数365天,每天生产8小时。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1、

8、本项目位于增城市增江街东区高科技工业园,拟建用地南、西、北三面均为道路,东面为规划空地,拟建光碟厂。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无原有污染,所选厂址为预留工业用地,土地平整已经完成。项目建成后,植被覆盖率将会有大幅度提高,可使局部的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2、区域所在地的主要环境问题是厂区南面的府前路,西面的一环路和北面的纬二路的噪声。3、该区域城市排水管网较完善,但尚无城镇污水处理厂,增江为项目受纳水体,废水的排放会对局部水环境有一定影响。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拟建项目位于增城市增江街东区高科技工业园。

9、南、西、北面均为道路,东面为园区控制用地,拟建光碟生产厂。地理位置及厂区平面布置详见附图一和附图二。2、气候地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据广州市气象台历年资料统计:气温:多年平均气温21.8。最低月平均气温(1月)13.3,最高月平均气温(8月)28.4。历年极端最低气温0,极端最高气温38.7。日照:全年达1906h。7月份日照最长,平均日照为240260h,4月份因天阴日照最短,平均为78.9h。全年日照率为42.9%,其中10月份可达55%,4月份只有21%。降雨量:全年降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800mm,最大年降雨量为2516.7mm,最小年降雨量为1158.5mm。降雨集中在

10、49月份,以5、6月份降雨量最多,月平均降雨量为293.8mm,最少12月份,月平均降雨量仅有24.7mm。历年46月份为梅雨季节,79月份为台风季节。季风变化明显。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多出现于8月份至次年3月份,频率为16%。其次是东南风,主要出现于48月份,频率为9%。全年平均风速为2.4米/秒。极大风速35.4m/s。静风频率为29%。年平均气压为1012.4mbar,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年平均蒸发量为1575.5mm。总的来说,本区气候特点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夏热冬暖,时有酷热,偶有低温,夏长冬短,四季常青。3. 地貌项目所处区域地势平坦,地表起伏不大。本区属珠江冲积

11、平原,地层上部为新近沉积的淤泥和粉沙、细沙,10m以下为红色砂岩风化的亚粘土,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4. 水文增江河为东江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新丰县七星岭,经从化市至龙门县县城附近转向南流,在正果镇流入增城市东部,经小楼、荔城、三江及石滩等镇(街)于石滩镇孙家埔流入东江。增江上游河道比降较大,水流湍急,河床以砂、卵石为主,河流迂回于山丘之间,河道曲折,峡谷较多,水力资源丰富。增城正果以下,河谷渐宽,至小楼附近,与派潭、二龙两河汇合,水量大增。沙塘以下,进入三角洲冲积平原地带,流速减慢。石滩以下河段,河床为中、粗砂质河床。增江流域多年平均径流深1297mm,年径流量39.68109m3,年平均流量

12、125.8 m3s,变差系数Cvy0.35。河段丰水期在每年47月,平水期在每年的810月,枯水期在11月次年3月。石滩突子岭以南河段受潮汐影响,以北为非感潮河段。5. 土壤、植被植被及农作物以前主要有竹、荔枝、香蕉等,也种各种蔬菜。随着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农田面积逐渐缩小,自然生态环境逐步被人工生态环境所替代。该项目将新建厂房宿舍等,均位于厂区中部,周围主要植被为厂区人工绿化植被。区域植被以人工种植的乔、灌、草及各种花卉为主,动物以少量的鸟类、鼠类、蛙类、蛇类以及各种昆虫等小型动物为主。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增城市人民政府驻地荔城街,全市土地面积1741.4平

13、方公里,全市总人口7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47.9万人。2004年,行政区划作了调整,设6镇3街:新塘镇、中新镇、石滩镇、小楼镇、派潭镇、正果镇,荔城街、增江街、朱村街。2002年,增城市工农业总产值382.9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78.07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1835元。固定资产投资38.5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2。经济结构一、二、三产业的比重已调整为12.37:59.07:28.56。传统工业如纺织服装、汽车摩托车及其配件、化工等支柱产业初步形成,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不断提高。全市工业总产值347.93亿元,农业总产值34.97亿元,蔬菜、畜牧水产和速生丰产林发展较快。商贸和房地产成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18亿元。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2002年全市财政总收入14.94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46亿元,财政支出8.74亿元。2002年末全市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98.12亿元和116.45亿元。2002年外贸出口总额4.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