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文学名著阅读的有效策略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511640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文学名著阅读的有效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谈谈文学名著阅读的有效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谈谈文学名著阅读的有效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谈谈文学名著阅读的有效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谈谈文学名著阅读的有效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谈文学名著阅读的有效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文学名著阅读的有效策略(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谈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西充县天宝初中 文光焰德国诗人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中学生课外阅读中外文学名著,就是在和一位位文学大师对话。他们创作的名著,纵贯古今,横跨中外,大浪淘沙,沙里淘金,成为我们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供我们一代一代分享下去。在学生时代通过阅读大量的名著,对于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名著是学生扩展视野结识文学形象的窗口,是提高写作水准拓宽思路的捷径,更是陶冶性情塑造心灵的胜地。但由于时代的久远,当今快餐文化的流行,很难对名著产生阅读的兴趣。如何让学生喜欢名著?如何让名著成为学生语文的“本钱”?因此,让学生走进名著,亲近名著,热

2、爱名著,融入名著,学生们定会获益匪浅。这也是我们广大语文老师所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我从读前、读中、读后三个阶段,为老师们提供一些策略以供参考。读前准备策略(一)、科学制订计划中学生存在明显的升学压力,名著阅读必须协调好与学科学习的关系。科学的计划可以让学生做到阅读名著与学科学习的有机和谐。制订一个学期的阅读计划,明确一个学期阅读名著的数量、品种、进度安排等,把阅读名著这一必修内容贯穿到学期学习的全过程,既不影响学科学习,又能够开展阅读活动,实现升学考分与涵养性情的“两手抓”,共同促进。制订每一天的阅读计划。每一天有哪些时间可用于阅读,每一天读多少,应该切实、具体地安排。这样一天一天读下去,每

3、天那个时间就是我读书的时间,那个时间我的任务就是读书。这样,日积月累,慢工出细活,读书的习惯就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名著阅读也就在不知不觉中落实了。制订寒暑假读书的计划。寒暑假时间集中,除了对学科知识进行强化提升,参加社会实践以外,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就应该是读书,应该进行合理的安排。老师应该对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读书要求,并且要在开学检查落实情况,这样才能保证读书的效益。(二)、开发阅读资源要求中学生阅读近30部名著,首先必须要有书可读。而许多家庭特别是农村家庭还不富裕,因此,学校和教师应该想办法开发阅读资源,丰富阅读渠道,给学生提供原著,让学生有书可读。学校应该建设好图书馆,并向学生全面开放。学校图

4、书馆,要求阅读的近30部基本名著,单本书的数量应该达到一个年级学生人数的数量,有条件的学校应该人手一册,条件不具备的学校,至少应该三五人一册,这样才便于教师有计划组织开展阅读活动。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购买名著。购买的办法很多,比如读什么就买什么,既便于集中精力和时间一部一部读完,又便于分散经济压力。也可以组织学生交叉购买,即你买这一部,我买那一部,你读这一部时我读那一部,然后交换。这种做法有利于降低经济成本,但不便于统一阅读进度。为降低购书成本,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集体批发。网上阅读和书店阅读可以降低经济成本,但阅读条件和时间可能会受到限制。(三)、激发阅读兴趣激发阅读兴趣十分重要,俗话说“兴趣是

5、最好的老师”。有阅读的兴趣,才能产生阅读的欲望,阅读活动才能起步。激发兴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对作家、作品有较多的了解,对作品的价值、阅读的意义有较深刻的认识。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学生的阅读活动开展起来才相对容易且富于成效。开展活动,营造氛围。读书节、名著阅读读书笔记评选、名著阅读征文、名家讲座、名著阅读演讲比赛、名著阅读板报比赛、参观书展、参观或参与签名售书等等,是学校营造名著阅读氛围的有效方式。这些方式的采用,代表着学校的舆论导向,起着营造氛围的良好作用,会产生具有“磁力作用”的“磁场”,会吸引学生自觉加入名著阅读的行列,激发学生产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二、读中引导策略(一)、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力

6、很多学生对名著有畏惧感,阅读不能坚持下去,有的甚至半途而废,特别是对文言作品。究其原因,名著凝聚着作家对人生、对社会、对时代、对自然的严肃思考和独特看法,主题重大,意义深远,往往显得沉重,让学生产生害怕的心理。快餐文化没有培养起深层阅读的兴趣,反而培养了学生对浅阅读的习惯性接受,加之学科学习任务重,时间紧,影响学生对名著阅读的持久兴趣和顽强的意志力。为此,教师应该在阅读意志力培养上做足文章。教师应该培养学生静下心来读书的心态。读名著,需要沉静的心态,需要一边读一边思考,需要玩味体会作品精妙的语言,深邃的思想,高尚的人格。学生拿到一部名著,也许不能坚持读下去,这是正常现象,但我们得让学生明白,静

7、下心来读完了肯定会大有好处,就得冲着读完的好处,努力读下去,按自己的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读完。我们还得让学生明白,读名著要细嚼慢咽,不能希望每天的阅读都一定有收获,欲速则不达。读名著需要字斟句酌,眉批旁注,赏阅玩味,最后才能消化吸收,这样的阅读才会让读者拥有获得知识的乐趣和得到精神世界的陶冶。这样慢慢引导,学生逐步进入作品的境界,与高尚的人格对话,与作家的心灵对话,完整读完一部名著后,学生阅读名著的意志力,自然会培养起来。(二)、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铺垫学生读名著有困难,因为他们与名著有时代距离,语言和形式可能会有隔膜,外国文学名著还会有文化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铺垫,便于

8、学生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进入当时的时代生活中来阅读理解作品。读名著与评论结合,有利于学生丰富名著的知识背景,深化对作品的理解和认识。文学名著的原著很精彩,很多的文学评论家对于这些文学名著的解读也很到位。文学评论家的这种解读,实际上是教学生如何去品读这部名著。所以我们老师可以向同学推荐一些著名的文学评论家评价名著的文章,学生在自己初读的基础上,有名家的指点,会更深入地理解原著。评论家的相关评论可能有不同的观点,有给予肯定的,也有提出批评的,让学生也去了解,在比较中学会鉴别,区分高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辩证地看待某部文学名著,进而形成自己对名著的独特认识。从这个角度来讲,提供这样的知识铺垫是很

9、重要的。读名著与影视作品结合,可以让学生丰富作品的文化背景。学生正处于读图时代,虽然读图不能代替文字的书的阅读,读图也很难获得书本阅读那种独有的效果,但图像资料特别是影视作品,经过导演的再创造,重现的时代文化背景,对学生理解文学名著,特别是理解有历史距离、文化差异的文学名著,是有帮助作用的。不过,我们提倡读名著,要读的是文字的书,绝不能用影视作品来代替文字的书,也切忌在阅读一开始就完整地让学生观赏影视作品,我们还要切记让学生观赏影视作品,需要的仅仅是影视作品提供的文化背景。(三)、指导阅读的方法实践早已证明,“不动笔墨不读书”是读书获得实效的重要经验和方法,是积累知识、练习写作、涵养性情的好方

10、法。因此,在读名著的过程中动笔,是阅读名著的重要策略。批注的方法。金圣叹评点水浒传,脂砚斋评点红楼梦,早已成为历史佳话,这些评点文字早已成为研究名著本身的重要参考资料。我们有必要启发学生在读书时随时拿着笔,在字里行间随时记录自己的点滴感受。笔记的方法。名著中经典的场景,精彩的比喻,富于启发性的议论性语句,如果能够进行摘抄或制作成卡片,既代表着阅读的收获,也是很有意义的积累。厚积才能薄发。三、读后评价的策略名著阅读要追求实效,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进行评价,否则名著阅读活动可能流于形式或限于肤浅。当然,名著阅读的效果不一定是显性的、及时的,它可能是隐形的、延时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评价,反而

11、应该以评价为导向,跟踪阅读活动的实情,强化阅读活动的效果。(一)、开展展示活动读书交流会或名著故事会、主题班会、名著故事片段表演等等,都是很好的展示活动。既可以了解学生实际的阅读状态,展示阅读的成效,也可以促进阅读活动的深化,促使学生产生阅读成就感,增进阅读效果。(二)、小论文写作研究性论文写作,是名著阅读高层次、高要求的评价活动。要真正独立完成名著的研究性论文写作,必须集中一个点,进行反复阅读、反复思考、反复研究。(三)、与中考、高考对接在应试教育的社会大背景下,社会的思维是以考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我们必须正视这一现实,我们要利用中考、高考的正面导向作用。所以名著阅读应该与中考、高考对接,

12、而且只有在中考、高考中体现出读名著阅读的好处来,家长、学生的观念才会转变,学生才会下功夫去阅读,阅读的效率问题、时间问题才会解决。我们希望降低名著阅读的重心,让名著阅读成为日常学习的对象,成为语文基本素养提高的主阵地之一,通过名著阅读来提高中考、高考语文成绩,借中考、高考来促进名著阅读。长篇名著是历史的经典,艺术的精华,它沉淀了民族的文化,催开了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鲜花。阅读名著,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荡涤灵魂,陶冶情操,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一定要多用心,多实践,努力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引领学生在拥抱阅读,让名著阅读成为学生放飞“自由的读书灵魂”的精神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