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山泉的心愿》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5113398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山泉的心愿》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山泉的心愿》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山泉的心愿》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山泉的心愿》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山泉的心愿》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山泉的心愿》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山泉的心愿》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山泉的心愿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山泉的心愿原文 已经是春天了,可春雨却迟迟不来。大家都到山上取水,一孔小山泉每天都要被人们舀得露出泉眼。 一天夜里,有只跑来喝水的野兔对小山泉说:“你真不幸啊,竟碰上这么多贪心的人!” 小山泉说:“野兔哇,你不了解我的心愿,我储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取用,为人解渴。假如我终日闲着,没有人需要我,那才是不幸呢!”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山泉的心愿教案 学习目标: 1、熟悉“石字旁”;熟悉生字10个;描写“碰、取、闪、闲” 2、积存11个词语和2个句子;用“心愿”说一句话。 3、正确朗读课文。 4、知道小山泉的心愿,初步懂

2、得为别人效劳是幸福的事。 重点和难点: 1、能把握9个生字,11个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小山泉的心愿,初步懂得为别人效劳是幸福的事。 教学过程: 一、听录音,提醒课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让我们来听听一年级小朋友玲玲的心愿。) 1、听录音。 2、出示句子:假如我能给大家带来欢快,大家都需要我,那就是我的心愿! 3、指名读,学生齐读句子。师:“心愿”就是,心里盼望实现的美妙抱负或愿望。(板书:心愿) 4、学习“愿”。师:今日我们要学的课文中,小山泉也有一个心愿。(补充课题:小山泉的) 5、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听教师读课文,听准字音。 2、轻声读课文,圈诞生字

3、,出示“迟、取、幸、竟、碰、解、闲、需”。 3、在小组内沟通学习生字的好方法。 4、“我问你猜”沟通反应。 5、将生字组成词语,开火车读。 三、学习课文,指导朗读 1、接龙读课文,正音。 2、看图(或幻灯),说说你看到的小山泉是怎样的?熟悉“泉眼”。 3、齐读第1节。 4、指名读第2节。 5、指导朗读“你真不幸啊,竟碰上这么多贪心的人!” 6、挑战读,比读。过渡:被野兔认为不幸的小山泉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6、请一名学生读第3小节,用“”划出小山泉的心愿。 7、个别读,小组读。 8、师生互读。 10、男女生分角色读,或同桌两人分角色读第2-,3小节。 四、复习稳固 1、抽读生字词语(开火车检查)

4、。 2、嬉戏:手拉手、做朋友。 五、说话训练 1、请你用“心愿”来说一句话。(任选其中的一个句式说) 2、学生反应。 六、写字练习 1、学写石字旁。 2、指导写左右构造的字:碰、取。 3、书空:闲。 4、指导写半包围构造的字。 【篇三】小学一年级语文小山泉的心愿教学反思 小山泉的心愿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小山泉和野兔的对话,说明了小山泉的心愿。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抓住小山泉和野兔的对话,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什么是“不幸”,什么是“幸运”的,从而让学生感悟到只有大家都需要自己了,才能表达出自己存在的价值,心中装有他人了,才能为别人效劳,这才是幸福的事。 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表

5、达在一个“读”字上,读是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手段,是培育学生语文综合力量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无视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育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教学中,我对每一次的朗读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使学生明白读什么,该怎样读。 首先,课堂导入揭题后,我让学生自由读读课文,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特殊是生字的读音。再读课文时,要求学生思索:小山泉的心愿是什么?在争论答复后,重点指导朗读小山泉的话:“我储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人取用,为人解渴。”使学生理解了小山泉的心愿。接着再读小山泉的全部话语,提问:“小山泉为什么会说野兔不了解自己的心愿呢?野兔说什么话了?”答复后,

6、理解读第一节。最终第三次细读课文时,要求想想野兔说小山泉不幸,可小山泉却说野兔不了解它的心愿,那小山泉是不是认为自己是不幸的呢?它是怎么想的?再次去读小山泉的话,这样学生不仅很快理解了小山泉说的话,更能读出感慨句的语气。结合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有所感悟,并在读后沟通读后感想,说说读懂了些什么,使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获。 三次读文不仅提出有明确的要求,而且层层推动,学生通过朗读,很好地理解了课文,体会了小山泉的感情,做到了语文教学中的重情感、重体验,重感悟。 不过这节课上完后有一点我觉得有点圆满,就是在指导学生进展评价时,指向还不够明确。比方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朗读时,应当让学生明确评价的内容,毕竟是评价音准还是评价语气、语调,这样学生在倾听时就会有明确的目标,发言也就会相对集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