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人物描写的一组.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5111908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2人物描写的一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2人物描写的一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2人物描写的一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2人物描写的一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2人物描写的一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2人物描写的一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人物描写的一组.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语文 学科教(导学)案课 题22.人物描写一组审核人魏娟芳课型精读年 级五(1)主备人赵晓莉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由3个独立的片段组成,这3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凤辣子三个人物形象,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可以说这3个片段是人物描写的经典。 学情分析 本教学设计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讨论,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阅读能力。旨在通过品读语言,感悟人物形象,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等描写人物的方法,达到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提高写作能力的目标。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祖宗、可怜

2、、精神抖擞、手疾眼快”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过程与方法1.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重点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人物形象。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教法指导点拨引导法 创设情境法学法指导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教学准备(教具)1.了解小兵张嘎儒林外史红楼梦的故事梗概。(师生)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课 时两课时教 学 过 程学 案二次备课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祖宗、可怜、精神抖擞、手疾眼快”等词语

3、。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一【引入新课(复习引入)】出示课题人物描写一组,说说以前学过的课文或读过的课外读物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引导初读课文。二【揭示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祖宗、可怜、精神抖擞、手疾眼快”等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三【出示自学提示】1.自学字词,整体感知。2.深入研读,感受人物形象。四【自主合作学习】一、自学字词,整体感知。1.引导自由读课文,疏通字词。2.组织学生画出印象深刻的段落,多读几遍。并组织小组交流读了课文后的感受。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字词掌握情况。4.引导全班汇报读书感受。

4、二、深入研读,感受人物形象。1.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描写片段,认真品读,尝试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1)在短文中找出特别能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词句,画下来,反复朗读。(2)你所阅读的短文中的人物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标注在相应的文字旁边。五【展示交流讲解】1.交流字词学习情况2.引导选择同一篇短文的同学自由组成小组,相互讨论研读成果。六【提升达标检测】1.形近字组词。扳( )板( )郎( )朗( )怜( )冷( )帕( )怕(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 )(2)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3)快再休提前话。(

5、 )3.本文由三个独立的片段组成,分别描写_、_、_三个人物形象。七【拓展】1. 用人物描写的方法来说说你的同桌。2. 小结。3. 作业:抄写22课的生字词语。八【板书设计】 22.人物描写的一组 小嘎子 严监生 王熙凤(1) 关于生字。“擞”,应读su,不要读成shu;“绽”,应读zhn,不要读成zn,也不要读成dng;“扳”,应读bn,不要读成bi。另外,“别”是个多音字,可读bi,还可读bi,在“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这个具体的语境中应读bi。(2)结合查找工具书和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精神抖擞、破绽、下冷绊子”等词语。学生自主完成习题,教师解答疑难。【课后反思】 教学时,我采用完全让学生自

6、己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读完课文后,自己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的句子,在书上把自己的理解写下批注,绝大部分同学写得差不多的时候,让他们互相交流一下,然后再在全班作汇报。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自己的学习主人。第二课时学 案二次备课【课时目标】1.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一【引入新课(复习引入)】1.出示词语,引导学生开火车认读。2.引导自由交流对文中人物的初步认识。二【揭示目标】1.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肖像、

7、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三【出示自学提示】1、展示成果2.感悟写法四【自主合作学习】1. 组织交流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学习情况。 小嘎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并说说你是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来的,说说你对这些词句的理解。 读读这些句子,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组织交流临死前的严监生的学习情况。 (1)引导学生说明严监生的动作描写,体会其临死前必有牵挂。 (2)引导学生对比第一次读出其牵挂之强烈。 (3)教师导读,再次猜错后严监生的焦急和固执更让人费解。 (4)教师导学:到底是什么让临死前的严监生百般牵挂而不去呢?当谜底揭开时,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讽刺、可笑) 3.组织交流“

8、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学习情况。 (1)引导学生学习人物的外貌描写 教师随机指导学生准确找到文中的外貌描写。教师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汇报。二 感悟写法1.启发思考:你认为哪个人物形象在你头脑中留下了最鲜明的印象?为什么?2.提问:怎样运用恰当的描写方法?(教师点拨并提炼各种描写方法的要领。)3.小结。五【展示交流讲解】 指导学生学习王熙凤的语言描写部分。 指导学生找出描写王熙凤语言的句子。 教师组织全班交流汇报。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和点拨王熙凤的性格特点,同时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六【达标提升检测】1.判断下面的句子各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只填序号。A.神态描写B.动作描写C.心理描写D.语言描写(1)两个

9、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 )(2)他把两眼睁的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3)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2.试着讲讲小嘎子与胖墩儿的摔跤过程。3.严监生临死前的神态动作令人发笑。你有什么想对他说的?4.选择“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中的一处王熙凤的语言描写,简单品析。七【拓展】1.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人物,设想一个具体的生活情境,描写一个人物活动的片段。2.组织展示、评议。3.课堂小结。4.作业:完成大练习册22课。八【板书设计】(1) “起初,小嘎子精

10、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从这里面的一系列动词中可以看出小嘎子的机灵和“狡猾”。(2)想象句子所描写的形象,并有感情地朗读。(1)大侄子猜测是不是有两个亲人不曾见,严监生把头摇了两三摇。(2)二侄子猜测是不是还有两笔银子不曾吩咐明白,严监生把头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3)奶妈猜测是不是因二位舅爷不在跟前,严监生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对比第二次,体会严监生的执着,顽固。)(4)赵氏猜对了严监生是因为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恐费了油,严监生见灯草挑掉一茎,点一点头,把手垂下。(1)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的描写符合人物的身份。(2)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特定的情境相结合,突出了人物形象。(3)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很典型。学生自主完成习题,教师解答疑难。【课后反思】 这三个片段从不同的侧重点来刻画人物。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着重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来学习。我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句并划出来,先自己体会,然后交流汇报。临死前的严监生作者主要抓住了人物的动作、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形象。教学时,我采用完全让学生自己学习的方式。而“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侧重于外貌和语言描写,我分别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品评,学生很快就发现了每个片段的独特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