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扩建工程施工测量.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5108575 上传时间:2023-02-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码头扩建工程施工测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码头扩建工程施工测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码头扩建工程施工测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码头扩建工程施工测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码头扩建工程施工测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码头扩建工程施工测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码头扩建工程施工测量.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概述 浙江长兴捷通物流有限公司码头扩建工程,分部、分项工程较多,在本工程的施工中,为了方便施工放样,便于施工测量控制,拟在业主提供的首级测量控制网点的基础上,根据工程实际施工需要,进一步建立工程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工程测量控制网在布设、施测之前需编制详细的工程测量控制网布设、施测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2 工程测量微网的布设、施测及平差计算2.1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布设1 、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布设依据 (1)业主提供的首级工程测量控制网; (2)本工程施工平面图; (3)有关的工程测量规范。 2 、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布设 工程测量控制网根据现场情况布设成闭合导线或符合导线。闭合点或符合

2、点为业主提供的首级测量控制网点。 工程测量控制网的点位布设密度以能够满足施工现场的细部放样要求为准。导线边长大致相等。 (1)埋建测量标志 导线网点选在通视良好、交通方便、地基稳定且能长期保存的地方。视线要避开障碍物。对于能够长期保存、离施工区较远的点要考虑到图形结构和便于加密。直接用于施工放样的控制点要便于放样。 布设控制点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控制点是否便于施工,现场的通视情况是否良好,点位地基是否稳定、可靠、不易发生位移、沉降以及不易被破坏、便于保护等因素。 施工过程中,可根据工程施工需要,需增加临时控制点时,其精度也应满足相应的等级要求。 (2)高程控制控制网的布设 高程控制网与平面控制

3、控制网同步布设。为了便于保护,水准点尽量与平面控制点一致。 3、点位埋设 : 工程测量控制网的点位埋设采用预制或现浇混凝土桩,埋深不小于 8Ocm 。混凝土桩顶部预埋带有十字刻划的铜质或瓷质标志,标志顶面为半球型。 2.2工程测量 控制网的施测工程测量控制网在施测前,首先对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核,确保起算数据的准确性。并将复核情况形成书面报告报监理工程师。 平面控制控制网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观测,全站仪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 项目测角误差 测距误差 仪器型号TPS400 1.5 2 2ppm 采用全站仪进行施工控制测量,不但简便、速度快,并且能提高测量精度,减少误差,同时还能与微机联系进

4、行内业计算和资料的储存、整理。平面控制网的施测参照一级导线的要求控制。 测距注意事项 : 测线宜高出地面和离开障碍物 1.3m以上,以减小折光影响。测线避免通过发热体(如散热塔、烟窗等)和较宽水面上空。测站应避开受电、磁场干扰的地方,应离开高压线5m以外。测距时避免背景部分有反光物体。 高程控制网采用 DS3 水准仪,按四等水准仪测量的要求进行施测。 施工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和精度按照水运工程测量规范( JTJ203-94 )执行。 2.3 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平差计算1资料准备 (1)画出平面控制网的示意图,标上真实点名,并标出已知点、已知方向和固定边。 (2)把已知数据、观测等级、测距仪精度等抄

5、记在示意图上。 (3)从水平角观测测站平差数据中抄取每个点各个方向的方向观测值,写在示意图上。 (4)从边长改正计算表中抄取各观测边的改正后的平均边长,写在示意图上每边的中间。 (5)按已知点在前、未知点在后用1、2N的顺序给网点编号。 2平差计算 (1)按准备好的示意图和数据,以文本格式编写数据文件。不同软件要求的内容、格式不一样,计算人员一定要按照软件使用说明进行编写。 (2)启动平差软件,按程序要求输入数据文件名和结果文件名,自动计算。 (3)根据提示的出错信息,修改数据文件,再启平差程序计算。这个过程可能要重复多次,直到完成计算。 (4)打开结果文件,检查验算结果和平差结果。 3整理资

6、料 整编平面控制测量的原始记录手簿、测站平差资料、边长改算资料、展点图、点之记、验算资料、精度数据、成果表以及技术设计、技术总结、验收报告。 施工控制测量作业完成后,进行平差计算及内业资料整理,并将成果上报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审批后作为各项工程定点放样和高程测量的依据。 2.4 测量控制点的复核、复测 1 、复核、复测范围 : 测量控制点的复测范围包括 : 用于工程施工控制的由业主提供的首级工程控制网点,以及施工单位后期布设的工程测量控制网。 2 、复测周期 : 该工程由于工期较短,正常情况下工程测量控制网不需要复测,但当个别点位产生预期破坏,或对个别点位产生疑问时,应立即进行复测,并及时将复

7、测成果书面形式向监理工程师报告。 2.5 测量控制点的保护 工程测量控制网布设施测完毕,应采取设置明显标志、围护等措施, 对工程测量控制网以及施工范围内的首级工程测量控制网点进行保护,确保施工过程中准确、完好。 若出现有偏倒、毁坏等现象 , 除了要追查原因外要及时进行恢复,并将检测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校对、签证验收后方可继续使用 3 施工测量放样 3.1 施工测量放样工艺流程图 本工程拟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样,用 S3 水准仪进行高程控制。放样流程图如下所示: 施工放样流程图: 3.2 施工测量放样作业方法及要求1、测量放样前,应从合法、有效途径获取施工区已有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成果资料。 2、根据现

8、场控制点标志是否稳定完好等情况,对已有的控制点资料进行分析,确定是否全部或部分对控制点进行检测。 3、已有控制点不能满足精度要求应重新布设控制,已有的控制点密度不能满足放 样需要时应根据现有的控制点进行加密。 4、必须按正式设计图纸、文件、修改通知进行测量放样,不得凭口头通知和未经批准的图纸放样。 5、根据规范规定和设计的精度要求并结合人员及仪器设备情况制定测量放样方案。其内容应包括:控制点的检测与加密、放样依据、放样方法及精度估算、放样程序、人员及设备配置等。 3.3 放样前准备 1、阅读设计图纸,校算建筑物轮廓控制点数据和标注尺寸,记录审图结果。 2、选定测量放样方法并计算放样数据或编写测

9、量放样计算程序、绘制放样草图并由第二者独立校核。 3、准备仪器和工具,使用的仪器必须在有效的检定周期内。给仪器充电,检查仪器常规设置:如单位、坐标方式、补偿方式、棱镜类型、棱镜常数、温度、气压等。 4、使用有内存的全站仪时,提前将控制点(包括拟用的测站点、检查点)和放样点的坐标数据输入仪器内存,并检查。 3.4 全站仪坐标法设站极坐标法放点 1、在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并对中整平,初始化后检查仪器设置:气温、气压、棱镜常数;输入(调入)测站点的三维坐标,量取并输入仪器高,输入(调入)后视点坐标,照准后视点进行后视。如果后视点上有棱镜,输入棱镜高,可以马上测量后视点的坐标和高程并与已知数据检核。 2

10、、瞄准另一控制点,检查方位角或坐标;在另一已知高程点上竖棱镜或尺子检查仪器的视线高。利用仪器自身计算功能进行计算时,记录员也应进行相应的对算以检核输入数据的正确性。 3、在各待定测站点上架设脚架和棱镜,量取、记录并输入棱镜高,测量、记录待定点的坐标和高程。以上步骤为测站点的测量。 4、在测站点上按步骤1安置全站仪,照准另一立镜测站点检查坐标和高程。 5、记录员根据测站点和拟放样点坐标反算出测站点至放样点的距离和方位角。 6、观测员转动仪器至第一个放样点的方位角,指挥司镜员移动棱镜至仪器视线方向上,测量平距D。 7、计算实测距离D与放样距离D的差值:D=D-D,指挥司镜员在视线上前进或后退D。

11、8、重复过程7,直到D小于放样限差。(非坚硬地面此时可以打桩) 9、检查仪器的方位角值,棱镜汽泡严格居中(必要时架设三脚架),再测量一次,若D小于限差要求,则可精确标定点位。 10、测量并记录现场放样点的坐标和高程,与理论坐标比较检核。确认无误后在标志旁加注记。 11、重复610的过程,放样出该测站上的所有待放样点。 12、如果一站不能放样出所有待放样点,可以在另一测站点上设站继续放样,但开始放样前还须检测已放出的23个点位,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 13、全部放样点放样完毕后,随机抽检规定数量的放样点并记录,其差值应不大于放样点的允许偏差值; 14、作业结束后,观测员检查记录计算资料

12、并签字。 15、测量放样负责人逐一将标注数据与记录结果比对,同时检查点位间的几何尺寸关系及与有关结构边线的相对关系尺寸并记录,以验证标注数据和所放样点位无误。 16、填写测量放样交样单。 3.5 金属结构、设备安装测量放样 金属结构、机电设备安装测量的测站点(包括后视点和检查点)必须是专用的安装控制网点、控制轴线点和高程基点。加密安装控制网点、控制轴线点和高程基点,必须采用等级平面控制和等级水准测量方法进行。测站点或控制轴线应在整个安装过程中保持不变。金属结构、机电设备安装测量放样应选用满足精度要求的经纬仪、水准仪、经过检定的钢尺、钢带尺及测针、精密水准尺等。 轴线放样时,最好将仪器架设在轴线

13、一端 A点上,瞄准轴线另一端B点,直接放样AB轴线上的点。如果需要旋转角度进行放线时,必须盘左、盘右两次放点取平均位置定点。 3.6 高程放样 1、选择满足精度要求的水准仪和水准尺(或钢板尺)。 2、在适当位置安置水准仪,整平。 3、水准仪分别照准二个以上已知高程基准点读数并报给记录员,记录员记录并回报以验证记录无误; 4、记录员计算仪器的视线高程;计算的视线高程之差应满足放样点的精度要求,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测站仪器的视线高程。 5、在需要的安装部位测定并标注高程点。 6、再次检查基准点测量记录计算数据及标注数据是否正确。 4 沉降、位移观测1 沉降位移观测计划 工程开工前,根据工程需要,必要时

14、编制详细的沉降位移观测计划。沉降位移观测计划中包括观测点位布置、点位埋设方法、观测周期、记录格式及数据处理等内容。设计对沉降、位移观测有要求时,点位设置、观测周期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2 沉降、位移观测点的埋设 设计有要求时,沉降、位移观测点的埋设按设计要求进行埋设;当设计没有要求时,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施工进度情况,选择便于观测、便于点位保护的位置,及时埋设沉降、位移观测点。施工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保护,保持观测点的完整性,待工程竣工时将沉降、位移观测点连同竣工资料一同移交给业主。 3 沉降、位移观测 各观测点除定期观测外,在荷载发生变化时应及时进行观测。必要情况下,应进行加密观测。沉降、位移观测必须连续,不能间断。 4 记录及数据处理 沉降、位移观测记录填写应清晰、整洁,每进行一次观测及时进行数据分析,以指导后期施工。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向业主、监理工程师汇报。 工程竣工后沉降、位移观测资料应作为竣工资料的一部分,与其他资料一起编制、归档移交业主。 5 测量仪器配备及测量仪器管理 5.1 测量仪器配备 根据工程需要,该工程拟投入以下测量仪器设备 : 仪器名称 型号 数量 生产国 全站仪 TPS400 1 瑞士 经纬仪 DJ2 4 中国 水准仪 DS3 4 中国 50m 钢尺 2 中国 30m 钢尺 2 中国 5.2 测量仪器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