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管理研究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5108470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管理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校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管理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校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管理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校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管理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校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管理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管理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校信息化建立网络平安管理研究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遍应用和开展,高校信息化建立也得到广泛推广和完善,全面推进智慧校园建立将信息技术应用到高校教育教学、科研创造和运行管理等详细业务中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与此同时,由此引发的网络平安问题也越来越得到重视。因此,本文探究分析了高校信息化建立中网络平安管理的相关问题和应对策略,以期为高校网络平安管理提供有效参考。关键词:网络平安技术;高校网络平安;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中的广泛应用,极大促进了我国高校转型创新开展,优化高等教育形式。然而,由于网络平安意识薄弱和专业人才短缺等原因造成在高校网络平安管理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和缺陷,这将直接影响网络

2、运行平安,因此,针对高校网络平安管理进展分析和对策讨论显得愈发重要。1高校信息化建立中网络平安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1网络平安管理意识缺失。伴随网络技术深化各行各业,带有各种目的的网络攻击和恶意入侵也层出不穷。高校信息化建立程度越高那么教育教学和日常工作对网络依赖程度也越高,相应地,高校网络也受到平安系数不高,大部分网络管理者和用户网络平安管理意识不强,缺乏平安防范技术导致不能及时有效应对攻击者利用网络系统存在的破绽对网络进展的黑客攻击、病毒入侵或其他平安威胁,仅依靠防御软件抵御外部攻击,为高校网络正常可靠持续运行埋下隐患。2网络平安技术人员装备缺乏。大部分高校的信息化建立已初具规模,但未充分重视

3、网络平安管理人员的合理配置。网络平安技术人员是校园网络平安的守护人,但由于他们的网络专业技术程度普遍不高和管理意识淡薄,只能处理常见的简单平安问题,甚至很多高校没有设置专人负责管理,造成难以及时处理、解决发现的网络平安风险,导致出现更为严重的平安事件。3网络平安防御机制不健全。在高校信息化建立中,各个信息系统的网络构建认证机制互相独立,没有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平安防御机制,难以做到统一维护造成平安联动管理被无视。在缺少不同层级的反响机制下,很难实现有效的网络平安防御联动,这也是高校网络平安管理中容易出现平安防御问题的薄弱点,进而容易导致信息平安问题。2高校信息化建立中主要网络平安技术应用分析高校网

4、络平安应是在保护现有资源的根底上,利用成熟的平安防御技术和手段,确保实现网络平安的目的。网络平安技术种类多且交互性强,为顺利解决不同的平安目的和场景下的平安问题,就要求高校进一步进步网络平安管理技术。网络平安技术主要有:1防火墙技术。高校网络建立中应用最多的是防火墙技术,在校园内部网和外部互联网之间设置阻隔。防火墙技术是用来阻挡外部不平安因素影响的内部网络屏障,其目的就是防止外部网络用户未经授权的访问。防火墙是当前网络平安管理中应对黑客攻击、消除系统潜在风险的重要的隔离技术,它主要包括信息传送技术、包过滤技术、代理技术等,作为维护网络平安的关键设备和屏障将威胁阻隔在防火墙之外,防止危险行为入侵

5、。从工作原理来看,防火墙对网络异常数据访问进展监测和拦截,从而防止信息的泄漏和盗用,同时它支持线速处理,可在不影响网络运行情况下实现无缝对接到现有的网络。2身份验证技术。高校网络建立中的身份认证常用于多系统、多用户、多终端中解决认证系统接口、访问权限控制及应用系统认证问题。身份认证技术是验证被验对象是否真实和有效的一个过程,其根本思想是通过验证被认证对象的属性来到达确认被认证对象是否真实有效的目的。它是保护网络平安比较常用的技术,当系统用户进展系统访问时,需要对系统身份信息进展验证,以此来判断用户是否属于合法访问,对保障网络平安和确保信息资源不受外部损害具有重要作用。3数据加密技术。高校网络建

6、立中为了防止信息泄露和盗用,保障数据传输平安,必需要对数据进展加密以保证数据平安性。数据加密技术是网络信息平安的保障,其原理是将计算机网络信息运用加密钥匙和加密函数进展数据加密,将一条信息转变成数据密文,密文的接收者需通过输入正确的数据密码及解密钥匙才能将密文重新复原成网络信息文件,即信息文件收发双方运用数据密钥进展文件加密解密的过程。根据密钥的分类不同,具有代表性的有专用密钥、对称密钥、公开密钥以及非对称加密技术。4病毒防护技术。由于计算机病毒隐蔽性强、传播速度快、繁殖才能强,往往造成较大损害。高校网络病毒防护系统可根据不同类型病毒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降低计算机病毒给高校网络带来的威胁。病毒

7、防范技术通过建立病毒防范系统对运行中存在的病毒进展去除,抵御病毒和恶意代码的频繁攻击,防止病毒蔓延或扩散从而提升网络系统的平安稳定,是网络环境平安下病毒防范的主要手段。5入侵检测技术。高校网络建立中,入侵检测技术是可以有效地识别和发现网络平安风险行为的方法之一,是对计算机和网络资源的恶意使用行为进展识别和相应处理的系统,提供实时监测或纠正恶意的网络入侵和意图控制的行为。通过对网络行为和活动的检测分析,及时地提醒存在的风险和破绽,从而提升高校网络平安防护才能。3改善高校网络信息平安管理的有效对策随着高校信息化建立日趋完善,日常各项教育教学活动对网络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网络信息平安问题不容

8、无视,因恶意破坏、非法入侵等行为而导致重要信息泄露或丧失,严重影响高校网络正常运转。如何建立健全高校网络信息平安防御机制和体系,是信息网络平安管理研究中不容无视的重要问题。1提升网络平安技术的可靠性。为了保证网络信息平安稳定,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加强网络平安技术防护以提升网络平安技术的可靠性。通过施行网络访问平安控制技术,对网络用户进展有效的限制与管理,遏制内部攻击及非法访问等事件的发生,为网络平安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这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从高校自身而言,必须高度重视校园网络平安问题,建立由专门的网络技术部门负责运行维护,从而实现网络运行平安。2完善网络平安管理制度的可行性。构建平安稳定的

9、网络环境是高校推动信息化建立的根底之一,健全完善标准制度和风险处理机制是做好网络平安管理工作的根源和保障,是势在必行的。这要求高校应在现有的制度根底上进展优化和改进,制定网络平安问题的应对策略和应急预案,在网络平安管理过程中细化责任流程,坚决杜绝制度落实不到位或制度不符合实际的情况,以确保教学、科研和日常管理等工作的有序运行。3进步网络平安技术人才的专业性。网络平安技术专业人才始终是影响高校网络平安运行的根本因素之一。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复杂变化,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技能与经历兼具、年龄构造合理的网络平安管理专业队伍对高校网络平安运行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完善人员组织架构、合理人员装备、注重人才培养和建立良好的协同合作等方式维护网络平安,此外,还需要提升技术人员的平安意识和风险责任意识,增强网络平安管理工作的综合分析才能、判断才能和执行才能,实在维护网络平安。4小结综上所述,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高速开展,在推进高校信息化建立的同时,网络平安管理中存在的平安问题也日益突出,面对问题挑战要求,高校要充分重视网络平安和信息化工作,加强网络信息平安防御体制建立,营造平安稳定的网络环境,从而为高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管理与效劳以及高质量办学提供重要保障支撑。参考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