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诗歌之人物形象.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5108203 上传时间:2022-11-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鉴赏诗歌之人物形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鉴赏诗歌之人物形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鉴赏诗歌之人物形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鉴赏诗歌之人物形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鉴赏诗歌之人物形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赏诗歌之人物形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课型复习课年级高三班别主讲教师时间教学目的1、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切入点;2、巩固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答题技巧。教学重点巩固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答题技巧;教学难点掌握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切入点。教具多媒体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教学过程一、 导入:古人有云:“诗言志”,这句话告诉了我们,诗歌的创作是为了表达人们的志向与愿望。而孔子曾说过:“立象以尽意”,让我们明白了诗歌中的情感是通过形象来表达的。由此可见,鉴赏诗歌形象十分重要,这是我们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途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鉴赏诗歌形象中的人物形象。二、 作业点评:课前作业: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题葡萄图 徐

2、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皆佳,然终生不得志于功名。【参考答案】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步骤1)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步骤2)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步骤3)儋州市第一中学教研教改课方案2011-2012 学年度 第 一 学期 语文 科组教导室制教学过程1、多媒体展示学生答题,让学生点评;2、教师归纳小结

3、:(1)解题切入点:a注意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b对于诗人自身的分析要注意结合作者的处境和写作背景,要知人论世。(2)答题步骤第一步:概括形象特点。第二部: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特点。第三步:概括出形象的意义或蕴涵的作者感情。三、学以致用:习题一:请结合诗歌的内容,简要赏析本诗人物形象。 (第一、二组学生解答)出 塞 马戴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 【参考答案】这首诗塑造了信心百倍、斗志昂扬、机智勇敢、英勇无畏的戍边将士的形象。首联通过衣着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用“金带连环”束“战袍”,刻画出了戍边将士们那种全副武装、神采奕奕的风姿;颔联以天气恶劣、行军艰难

4、来突出戍边将士们勇往直前的精神;颈联以“卷旗夜劫”的行动表现了戍边将士的有勇有谋;尾联 “乱斫胡兵”和“缺宝刀”既表现了战斗场面的激烈,更表现了将士们奋力杀敌、拼死搏杀的无畏精神。从而表达出作者对戍边将士由衷的赞美之情。习题二: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第三、四组学生解答)寻陆鸿渐不遇 皎 然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参考答案】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骤1)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

5、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步骤2)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步骤3)1、学生定时答题,教师巡视;2、让两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答案,其他学生讨论评价;3、教师点评。四、总结:通过这节课,我们明白了鉴赏诗歌人物形象应从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及作者的写作背景入手;懂得了解答此类题时应按答题步骤规范答题。但大家更要铭记“熟能生巧”的古训,只有肯下功夫,勤学苦练,反复实践,才能练出过硬的本领。五、作业: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诉衷情 陆 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