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策略.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5107376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策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策略.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策略广东省徐闻县第一中学侯志坚老师侯志坚:就职于广东省徐闻县第一中学。教授过新老教材,历经三次高考改革,连续担任过五届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教学、教研效果显著。大气运动教学设计获广东省新课程改革教学论文二等奖。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策略的探究等教育教学论文市、县获一、二等奖。近年来,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育、广东教育、高中地理、中学生学习报、考试报等报纸上发表文章、试题200多篇(套),其中浅析“宇宙中的地球”实验与探究题的设计等发表于中等教育核心期刊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信息的提取与处理典型例析发表于全国优秀期刊地理教育并收录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主编

2、广东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高效备考2011年广东中考总复习、初中同步训练中图版七年级下册、中图版八年级下册、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参编2009年高考复习地理高效备考等初高中教辅资料。记:今天很高兴请到广东省徐闻县第一中学老师,谈谈如何把握好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的问题。侯老师,您好!现在我们的学生即将进入高三二轮复习阶段,请介绍一下地理学科二轮复习的时间安排及目标。侯:尽管各地各学校复习内容安排不一致,但一轮复习一般3月初基本结束,开始二轮复习。时间安排一般为2个月,即到5月份结束. 一轮重知识,二轮重能力。二轮复习过程以考纲为依据,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进行知识的横向梳理和综合,突出重点

3、,把握主干,最终提高学生的能力。复习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巩固第一轮复习成果,加强对知识薄弱环节的突破,并对知识进行重组,形成重点知识点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联系;二是专题的突破,形成对不同问题的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其目的是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使知识得到升华,能力得到提高,应遵循“巩固、完善、深化、提高”的原则。记:一轮复习后同学们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知识缺漏,在二轮复习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侯:二轮复习切不可过分依赖教材,变成一轮复习的翻版。二轮复习也必须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但复习又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将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和已具备的基本技能结合起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将基础知识进行纵向梳

4、理和横向延伸,以求达到点线面相结合的知识网络的建立和完善,并有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形成具有地理特点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记:二轮复习中为了提高复习效率和成绩,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知识整合与组织备考呢?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1)构建知识网络,提升对知识的调动与运用能力将课本知识重新打碎,以知识专题的形式把相关考查知识按其内在联系重组、归类,构建一个以由点、线、面为网络的完整知识框架体系。“点”即知识点和考点,是高考命题的基本元素和复习的基石,逐个落实考点,夯实基础。“线”即人地关系这条主线,也可以以自然地理各要素、人文地理要素、时间或空间等为线索设置专题,把有关的同类知识集合起来。例

5、如,以时空分布和时空变化为线索,把地球运动、大气环境、海洋和陆地环境等自然地理知识联串起来,并进一步联系到农业、工业、商业等生产活动及城市人口分布等人文地理知识。“面”即把一个区域中把各要素进行有机结合,使知识“点成线,边成面,结成网”,形成条理清晰的“知识树”,这样能够把多方面的主干知识联系起来,抓住问题的本质,将所学的知识与新试题形成快速准的联系,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提升对地理知识的调动与运用能力。(2)加强地理技能训练,提高综合解题能力近年来,高考加大了对地理技能的考查,如图表判读、空间定位、地理计算、等值线判读等,特别是图表判读能力。如近三年的广东高考题不仅图像丰富,而且类型

6、多样,有坐标图、经纬网图、原理图、分布图、等值线图、结构图、区域地图、景观图、模式图等,并有一定的创新性。试题一般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图表材料来叙述地理现象和特征,并进行分析、判断、归纳和总结,甚至一些问题的解答只需要有基本的读图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就可直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找到答案。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必须加强技能型专题训练,如将技能型专题分为图像和图表专题、等值线专题、地理计算专题、区位问题专题等逐个落实。技能型专题可与知识型专题穿插进行,可巩固知识专题中的知识点,提高解题的综合能力,也可节省时间。用于训练的题不宜过多,也不要刻意求新,但一定要“精典”,具有代表性,其目的是掌握方法,而不是做题。

7、(3)关注热点、重视区域分析思路与方法高考不回避社会热点,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成为试题的切入点已成为一大趋势。但其最终落脚点还是考查地理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因此要积极寻找教材知识与社会现实的结合点,用学科的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储多问题。“区域”成为高考命题的“载体”,许多地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只有落实到某一区域中才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高考涉及的社会热点也具有地域性。分析近三年广东地理高考题不难看出几乎每道综合题都是在区域背景下考查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因此掌握区域分析方法至关重要。能够从地理位置、地形与地质、气候与水文、植被与自然带到各种人类活动(工农业生产、城市与交通

8、)、人地关系的逻辑顺序归纳概括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及其成因,比较区域差异,分析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记:二轮复习期间,全国各地市都有大量的模拟试题。因此许多同学热衷于做各地的模拟试题,侯老师是如何看待这个种现象?侯:第二轮复习时间紧,搞题海战不可取,要形成正确的试题观。在复习中重视每节课或每个专题围绕核心内容精选典型例题,掌握该类问题的分析思路,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和答题的基本“公式”。典型例题可以是高考题、以前的错题等。特别要以近三年高考题为重点,详加分析,提炼解题技巧和方法,提高应变能力。通过练习确实提升考试能力。习题重在质而不在量,必须加强对于“弱点”的针对性训练。所谓“弱

9、点”大致有两种类型:知识性弱点和非知识性弱点。知识性弱点,就是学生学习中有缺陷的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对这样的知识,尤其是每次考试学生必定失误的弱点知识,除加强相关的课本知识复习外,还必须针对弱点强化练习。非知识性弱点,主要指学生的考试习惯和考试素质。如书写不规范,审题不认真、粗心大意,表达不清楚,术语不规范,心理紧张等导致考试失误频频。这必须通过大量的训练考试,心理辅导才能得以解决。因此要结合班情和学情编制练习。重视解题后的反思,对于综合题特别要注意寻找自己的答题与标准答案存在差距,认真分析总结,从而提高文字表述能力。记:地理复习知识容量比较大,而复习的时间比较短。请问侯老师在二轮复习时应该

10、如何设置专题呢?侯:专题的设置非常关键,按照什么样的线索和思路将所有知道串联起来进行系统复习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我一般从知识专题和技能型专题两个方面组织专题复习:1、知识型专题 该类型专题把教材中相关联的内容归纳为相应的知识系统,专题中的内容可能分属不同的单元,但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经过系统归纳总结之后,把相同的知识归类、不同的知识重组,相似的知识迁移、相关的知识联系。知识型专题的数量多少、每个专题内容覆盖面的大小,一定要因学情、考情而定,主要针对今年高考的必考模块以及学生的知识薄弱环节设计,因此专题的数量可多可少,内容可细可简,其确定的原则是:立足双基,突出重点,抓住主干,瞄准关键,充分利

11、用有限的时间,不搞面面俱到。巩固、完善,查缺补漏。对第一轮中的薄弱环节(知识点),可在此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以弥补缺陷。知识型专题:(1)地球与地图专题(2)大气专题(3)河流专题(4)地质地貌专题(5)地理规律和原理(6)城市专题(7)产业活动专题(8)区位分析(9)人口、资源、环境问题(10)区域差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11)自然灾害专题技能型专题:空间定位、信息提取、计算、原因(对策)分析、规律总结等题型是近年来地理高考试题的主要题型,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应考技能型专题的训练。主要专题设置如下:(1)空间定位(2)地理计算(3)图表专题(4)选择题解题技巧

12、 (5)综合题解题方略 (6)地理探究题专题以上专题当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减。例如热点专题、乡土地理专题等。记:侯老师,能给我们谈谈第二轮专题复习中一些具体的做法吗?侯:1、看要点、想内容。每个专题已把相关联的知识点归纳在了一起,看知识要点,采用“过电影”的方式,在脑海中再现相关内容,一是温故知新,二是对其中薄弱环节可查缺补漏、有针对性地加强。这样,既省时又省力、效果好、针对性强。 2、看图、想空间(想原理)。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知识和信息的载体,近年的高考几乎是无图不成题,所以,每天都应要求学生坚持抽时间看图,变手中的图为“心中的图”,以强化空间概念和图文转化能力。 3、看典例、想思

13、路。“典例”可以是以前的错题,可以是薄弱知识环节的典型例题,也可以是经典的高考题。把它们归在一起,经常翻看,总结、分析解题的思路,有利于相关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4、看思路、找方法。每节课或每个专题教师都要围绕核心内容精选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题,通过典型例题的解题分析,一方面指导学生掌握核心知识的灵活运用,另一方面通过例题的分析掌握该类问题的分析思路形成规律性的解题模式。在课堂上要注意加强运用例题分析归纳的模式对学生进行解题模式的训练和巩固,使学生牢牢掌握。 5、做真题、找感觉。第二轮复习时间紧,搞题海战不可取。但必须适量地做一些“真题” (高考题、经典模拟题或例题),及早找到高考考场感觉,对新情

14、境题型,还要总结解题技巧,寻找对策,以提高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记:有些学生只顾做题,对做过的或做错的题却不再回顾,请问如何将以前的试题、错题发挥其最大功用呢?侯:许多地理考生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建“错题集”,把历次练习、测试中做错的题目抄录下来,以弥补知识上的缺陷,纠正错误,克服遗忘,使知识掌握得更牢固。好的错题集就是一笔“财富”,是通向成功的捷径。根据本人在教学中的观察,要使“错题集”的功效提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讲究质,控制量许多同学在建错题集时喜欢把平时在练习、测试中做错的题目全都抄录下来,不久后便有了几本厚厚的错题集。这样一来,摘抄错题花费了不少时间,还有可能占用学习时间

15、,再者错题多了,看的任务也重了,过犹不及。因此在建错题集时主要是把典型的、有针对性的、易错的题目摘录下来,不宜泛滥。2分门别类,有利于查找当达到一定数量时,分门别类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在收集时可根据错因,如知识错误、思维方法错误、审题失误、记忆错误、理解错误、计算错误、粗心大意等,也可按照知识点或章节进行收集,形成一个系统,这也可以说是对自己错误的整理。3采用剪贴式,讲究美观相对其它科来说,地理科抄录试题不太容易,因为试题中往往有大量的图表,有些地图是画不出来的,即使画出来,也不规范,而且相当费时。再者手抄本往往在后期会使人产生厌烦感。高三试卷多,平时可将试卷中的典型性错误找出来,把错误的习题

16、从讲义或试卷上“剪切”下来,取其精华,整理编辑并“粘贴”在错题集上,这样看起来美观,用起来舒服,岂不两全其美。4反复看,多写题后感许多同学的错题集成了摆设,建的时间长,用的时间短,显然是不合算的。建错题集的目的本是节约时间,这样一来在无形中浪费了不少时间。错题集建立后,要充分利用,定期翻看,进行思维重组,重新认识,“温故而知新”。并在贴试题时留出空档,在空档处写题后感、解题思路、纠错补救方法等,加深印象,以免下次再犯同类错误。5交换错题集,互通有无错题集可以说是一种学习成果,同学们花费了不少心血。为了达到最大效果,同学之间交换阅读,这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交流方式。从中可以了解其他同学哪些题容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