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综合治税管理系统税源管理税收分析建设方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5106392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159.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综合治税管理系统税源管理税收分析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综合治税管理系统税源管理税收分析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综合治税管理系统税源管理税收分析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综合治税管理系统税源管理税收分析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综合治税管理系统税源管理税收分析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综合治税管理系统税源管理税收分析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综合治税管理系统税源管理税收分析建设方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综合治税管理系统建设方案1 系统建设背景 12 系统建设目标 32.1 建立财政经济大数据中心 32.2 为财政治理提供数据依据 42.3 建立数据利用维护机制 42.4 实现财经数据贯通 53 系统建设原则 63.1 符合大数据建设思路 63.2 符合相关法规及技术规范 63.3 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加快建设进度 63.4 分期分步骤建设 74 系统建设内容 84.1 制度建设84.2 数据采集及加工 84.2.1 数据采集与加工的总体要求 84.2.2 数据采集与加工的过程 94.2.3 数据脱敏与加密134.3 系统架构134.3.1 系统架构要求134.3.2 系统架构设

2、计134.4 分析主题 154.4.1 收入分析154.4.2 宏观分析174.4.3 综合为:寸比174.4.4 税收动态监管174.5 主题数据库 184.6 数据仓库184.7 数据规整194.8 数据资源管理 204.8.1 数据资源管理总体要求 204.8.2 数据资源管理实现 204.9 数据质量监控 254.9.1 数据质量管理总体要求 254.9.2 数据质量监控手段 264.10 系统开发294.11 数据服务机制 294.12 非业务性需求 304.12.1 安全性需求304.12.2 性能需求 30在我国,伴随着大数据技术和思维方法的迅猛发展,“用数据说话”已经成为政府广

3、泛认同的决策依据。大数据 作为未来政府管理主要工具的发展趋势已经确立。但目前政府部门数据利用更多的是停留在查询统计的 层面上,而且统计分析基本上是以业务为界,业务谁负责, 信息谁拥有,数据谁分析,数据的贯通融合与共享程度较低, 对于数据的综合利用程度不够。主要原因是部门间横向协作 不充分造成的。随着 2015年9月5日国务院印发的促进 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推由,限制大数据建设的短板在未来 必将最终得以解决。同时,我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经济转型期。在这个大背 景下,财政部门必须开源节流,加强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哪些领域还有增收的潜力,在哪些领域还有节支的可能, 每一笔财政支生都能否在合理性、合法

4、性上经得起各级人大 和社会大众的推敲,能够通过绩效评价切实发现财政资金使 用当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都是财政部门需要解决的当务之急。随着大数据应用的由现,多维度的数据能够更好地展现 财政形势、税收潜力、预测财政收支,因此大数据及相关技 术将成为解决以上问题不可或缺的工具。政府积极响应国务院的战略,于 2015年12月29日,正式印发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开展综合治税工作实施方案 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提由“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 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法律、法规,推进财税与经济协调发 展,建立部门间涉税信息高度共享、相互印证的财税管理机 制,提高政府财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基于云计算及大数据技术构建综合

5、治税系统则成为响 应中央及要求,综合、深化运用财政经济数据、提升管理水 平的一个具体案例。2系统建设目标大数据中心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成全省一个统一的财 政经济数据共享库,为各级政府、各部门及社会公众服务。 而综合治税系统涉及的全省涉税数据则作为财经数据的一 部分统一存在大数据中心内。综合治税管理系统本身的建设目标则是建成基于以上 财政经济大数据中心和云计算技术的综合涉税管理平台,充 分利用大数据中心内的各部门涉税数据进行全面、综合、有 深度的数据价值挖掘,进一步为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发 挥更好的经济调节作用、提升政府服务水平贡献应有的作用。系统建设应具体实现如下目标:2.1 建立财政经济大数

6、据中心为了达到深挖潜在收入增长点,发现潜在节支点的目的, 常规单维度、单部门、单业务、单行业的数据查询统计已经 无法实现。必须以大数据的数据应用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大数据的特点并不仅仅是数据量大,更主要是数据的维 度多、种类多、来源多。通过多来源、多维度的数据分析验 证、对比碰撞,得到数据背后反应的本质。为了能更好的开 展数据应用,必须建立一个有能力对各部门数据进行统一处 理的平台,即财政经济大数据中心。财经大数据中心除了对 众多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融合、分析利用之外,还提供数据资源管理和数据质量管理的配套功能,如: 授权管理、规则设置、质量报告、日志查询等。综合治税系 统则基于该

7、中心实现自身的分析模型建设、涉税主题挖掘等 功能。2.2 为财政治理提供数据依据当前财政部门对大数据应用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常规 查询和统计,更多摆在财政部门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财政 资金使用效率,如何发掘财政收入的潜在增长点,如何发现 可节约的支由,从而既能配合政府的财政政策,又能为经济 平稳过渡保驾护航。这就要求综合治税系统能提供实实在在 的、可靠的、有效的数据依据,增收挖潜,提高财政治理的 水平。23建立数据利用维护机制为了保证作为财政治理依据的数据是真实、及时、准确、完整的数据,必须保证数据应用系统正常运转,所以大数据 应用是个长期的工作。必须建立一套数据协调、采集、维护 的工作机制,配

8、合系统的自动化手段完成长期的数据运维工 作。数据利用维护机制要包括对于数据运维人员的安排、外 部数据采集的协调工作机制、前置机及接口维护的机制、系统检测乃至数据导入导生的安排等一系列维护机制,保证大 数据应用工作的持续顺利开展。24实现财经数据贯通随着各地市区县财政及其他部门多年的信息化建设过 程,各地已积累了大量的业务数据,将这些数据有效的利用 起来是实现全省范围财经分析的前提条件,因此,除了省本 级拥有的财经数据之外,还需要采集各地市区县的纵向数据, 从而在事实上促进各级政府的数据贯通共享。3系统建设原则综合治税系统的建设基于财经大数据中心,系统结构要 与财经大数据中心建设要求及思路保持一

9、致。3.1 符合大数据建设思路综合治税管理系统的建设要基于财经大数据中心,结构 上要与大数据中心保持一致,充分利用统一的大数据共享库 来实现治税主题的挖掘和分析利用。综合治税系统本质上就 是大数据应用的一个落地案例。32符合相关法规及技术规范综合治税系统建设必须遵从相关法规及技术规范,确认 符合国务院、财政部及相关要求。其中包括2015年9月5日 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开展综合治税工作实施方案、2015年财政部引发的财 政业务专网网络安全规范(财信办20151 2号),及财政 业务基础数据规范、综合治税信息共享目录等。系统数 据要做到口径一致、标准统一、编码规则相

10、同,确保数据能 够顺畅交互。33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加快建设进度综合治税系统的建设要充分借鉴外省或省内已建设地市的经验,方案、成熟模型、已建成系统几方面都可以考虑 采购付费引入,目的是为了缩短研究周期,加快进度。34分期分步骤建设综合治税系统建设涉及的环节很多,其中包括:各部门 各类数据的采集整理;各类应用主题的规划和建设;平台系 统本身的开发完善;大数据使用、维护、协调机制的建立等 分析应用主题的挖掘也需层层深入,不可能一蹴而就。大数 据应用本身就是一项长期工作。因此,为保证系统建设顺利进行,必须采取分期分步骤 建设的思路。先建设有具体需求、可落地的分析主题,后挖 掘未来的分析方向。每达成一个阶

11、段,就要见到一个阶段的 实用效果,然后再进行下一个阶段。分析模型方面,在平衡 难易度及重要程度后,先选几个突破口,快速见效果,如房 地产、医疗、烟草、驾校等,以后每年选择一些方面持续挖 掘,保证模型的持续发展。4系统建设内容4.1制度建设综合治税系统需要的涉税数据要自多级政府、多个部门 的方方面面获取,涉及部门多、业务多,需要协调的难度和 工作量都很大。因此需要首先在制度方面建立工作协调机制, 确保各部门数据交互的顺畅与可持续。这方面的工作,由省财政厅税政处牵头协调多部门成立 综合治税领导小组,于 6月前完成制度层面建设,为后续工 作顺利开展做好制度保障。主要的制度包括日常工作机制、信息管理制

12、度、信息员 管理制度、考核通报制度等。42数据采集及加工4.2.1 数据采集与加工的总体要求对涉税信息集中在省直部门的,由省财政厅负责组织采 集;没有集中在省直部门的,由市县财政部门负责组织采集, 并按统一标准规范上报省数据中心,作为全省财政经济数据 共享库的一部分。数据源的采集,应以自动化手段为主,人工维护为辅。 以自动化手段从各部门获取数据时,技术实现上应在双方部 署前置机,避免直接连接生产系统。朱秉甫*数据需方I界面卜载)4.2.2 数据采集与加工的过程为了实现数据碰撞、融合后的价值挖掘,综合治税系统 不仅需要组织内的数据,更需要组织外的数据,甚至非结构 化、半结构化的数据。因此,综合治

13、税系统所需的数据源包 括财政生产系统如预算、集中支付、非税系统、资产系统、 财税库银系统等所产生的组织内数据,也包括其他部门如工 商、国地税、统计局、发改委、公安、房管、车管、人事、 社保等的数据。组织内数据源的获取,需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遵循统 一规范,挖掘数据潜力,避免重复建设。组织外数据源的获取,需要从三个层面来规划:一是制 度层面,需要解决部门间数据交换共享的法律法规、安全许 可等问题;二是技术层面,需要制定数据交换标准(依托财 政业务基础数据规范和标准存储规范),实现技术层面的一 致标准,同时解决非结构化数据存取利用问题;三是需求层 面,需要以实际需求来圈定外部数据范围,一锅端拿来既

14、不 现实也无必要。同时需要建立专门的工作机制和队伍来对数 据源的有效性进行定期检查。具体的获取手段分为接口调用和人工导入维护两种:对 于组织内可直接利用的数据应采取程序调用自动获取的方 式,而组织外结构化数据应按约定好的交换标准在统一规范 基础上通过接口调用获取,且接口不直接与外部生产系统连 接,而是通过双方架设前置机的模式处理;组织外无系统或 者调用接口用困难的,再考虑通过人工整理,导入或者报送 综合治税系统加以利用,优点是简单、易实现,支持基于界 面的数据上传,由数据供方自行准备数据,并按照约定的模 板格式生成文件,手动上传文件。在圈定数据源之后,需要对获取的数据进行清洗、 转换、 加载,

15、完成数据的整理融合,为进一步的分析提供基础。通 常的过程如下:1、格式分析:定好应用系统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后, 需要对每一个字段的存储格式进行分析。需要分析字段在数 据库中的存储类型,包含数据所对应的数据类型,如果需要 转换,则需要确定转换函数。例如,有些业务应用中的日期格式为 YY-MM-DD而有些 业务应用系统中的日期格式为MM-DD-YY或DD-MM-YY对于 所有的这些日期格式,在进行数据集市前都需要进行统一的 转换,形成一个统一的格式。如果数据存储在外部文件中, 则需要确定外部文件类型,并确定能将数据从外部文件中抽 取由来的具体方法。在这一步,需要形成格式分析文件。在 文件中,列由每一个字段在应用系统中的实际存储类型,需 要的实际类型,并确定每一个字段的转换函数。如果有外部 文件,则还需要包含外部文件类型,数据抽取方法。2、更新频率和存储周期: 确定数据源的物理范围后, 需 要确定数据源的更新频率。这一步可以和数据源格式分析并 行进行。数据源的更新频率是指数据在应用系统实际运行时的 更新频率。通常更新频率可以分为随时更新、每月定时更新、 很少更新、从不更新几类。在这一步,需要形成更新频率文 件,针对每一个数据表确定其更新频率。针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