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需课培训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5104911 上传时间:2023-03-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公需课培训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公需课培训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师公需课培训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师公需课培训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师公需课培训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公需课培训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公需课培训心得体会.docx(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师公需课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公需课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连续教育公需课培训心得体会 今年暑假,我参与教师连续教育公需课培训,内容包括师德修养与廉政建立和建立广东文化强省等,培训虽然时间不长,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培训过程中,我仔细观看课件,仔细完成作业,并积极参加发帖争论。 经过培训学习,我更坚决了自己“教书育人”的思想,更懂得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去做,完善自己。要坚决不移地喜爱自己的教育事业。真正把教师这一个职业当作一份自己的事业来完成。 1、首先要培育自已作为一个教师的历史使命感。 “做一天蜡烛,就要发一天的光;做一只春蚕,就要吐一寸丝。”千万不能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种不负责任、逍

2、遥懈怠的思想。通过培训,使我深深懂得:教师的工作是神圣的,也是艰难的,教书育人需要感悟、时间、精力乃至付出自己全部的心血。这种付出是需要以剧烈的使命感为根底的,要以剧烈的责任心为前提。一个喜爱教育事业的人,应当勤勤恳恳,无怨无悔。这也是师德的首要条件。 2、其次要喜爱自己的学生。 教师的爱,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鼓励学生奋进的催化剂,是师生之间到达心理相融的接触点。教师需要关爱学生,敬重学生的人格,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安康进展。通过培训,我懂得了怎样去爱一个学生。“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作为教师。今后我需要努力做到能爱,善爱,去关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笑的闪光

3、点,要爱他们具有巨大的可塑性,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敬重,信任为根底;“爱”要一视同仁,持之以恒。 3、在自己的教师道路中,肯定要明白“学无止境”。 在教师岗位上,自己要大量的充电,不管是对理论方面的学问还是实践方面的学问,都要向老教师虚心请教,向新教师学习新学问,使自己永久有一桶满满的水,把自己的水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全面进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4、加强“师德”的培育。培训内容中,对加强师德师风建立的课程内容也让我有颇多的感受。究竟什么是师德师风?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则是教师的行为标准。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特

4、殊重要,由于教师是学生行为的标杆。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随令不行。”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其实这些都是师德师风的一种表达。 5、做一个不断提高自身幸福感的教师。 那么教师的幸福是什么?我想不仅仅在于教师是太阳底下最荣耀最高尚的职业,也不仅仅是教师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艳羡与敬重,它更应当是教师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的那份真实的体验与感觉。这种幸福的体验与感觉可以来自学生的成长与信任。一个成绩落后的学生在你指导下进步了;一个违纪的学生在你的教育下改正了;由于你的点拨,使学生想出了更为简便、快捷的解题方法;由于你的帮忙,使学生变得积极进取了;由于你的辅导,使学生在各种竞赛中取

5、得了好成绩这些无不闪烁着你制造性的才智的火花,在这一切中,你真实而深刻地体验与感受着来自另一个生命所带给你的幸福。 总之,这次培训令我受益匪浅。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会多阅读一些好的教育理论,多看一些名师讲座和优质课堂,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使自己在各方面都有新的提升,真正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奉献。 扩展阅读:教师连续教育公需课培训心得体会 教师连续教育公需课培训心得体会 师德是教师人生的根本,是引领教师职业行为的内在灵魂,是教师职业人生幸福的心灵根基,优良的教师职业道德将教育引向和谐、美妙。这次参与201*年东莞市专业技术人员连续教育公需课培训,通

6、过喻忠恩博士等几位专家的指导,以及自我师德剖析,相互发帖沟通,使我进一步了解到教师职业的神圣,同时也感责任重大。下面我谈谈我的学习心得: 教师职业是以育人为核心的职业,教师职业的根本指向是启迪人的精神,培育人的灵魂。这意味着教师职业不是简洁的技术,不是按部就班,照章行事,而是一种艺术,是一种生命的实践,是教师全身心的投入。离开了教师自身人格的根底,教师的教育行为就成了没有真实生命内涵的空洞形式。教师职业的尊严不仅来自神圣的责任感与对教书育人天职,更在于把这种使命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成为教师个体的内在德行,正是教师德行的引导,直接成为教育实践的根底,成为引领学生精神起点的内在依据。 师德的表现又

7、是多方面的,教师常常与学生在一起,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对社会的看法,甚至行为举止等等,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我们要时刻标准自己的行为举止,做好表率。如上课精神饱满,不行将个人丝毫的不良心情表现在课堂上,更不行在课堂上发牢骚,埋怨学校或贬损其他教师。否则,不仅会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正 1 人先正己,育人比教书更重要,学问的缺乏可以后天弥补,但一个人的道德观、世界观一旦形成,就很难再转变。所以,教师的责任绝不是仅仅是讲几节课,我认为教师应当具备:1、教师要具有无限的爱生之心 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技能全部神秘就在于喜爱每个学生。”教

8、师要时刻想着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对待学生要温柔,要以情动心,要学会与学生进展心与心的沟通。 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喜爱学生,敬重学生,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是教师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气,受到学生的敬重与爱戴。假如教学中忽视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教学的灵魂。教师在授课中的关爱学生的情感以及语言,不仅能激活学生听课的心情,而且能增加说理性,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足的效果。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2、教师要具有

9、爱岗敬业的决心 我们要喜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应当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熟悉,才能彻底去除“拜金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正如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 2 3、教师要有人格魅力的教育 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标准,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特征表达。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标准、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师的人格魅力来源于对事业的忠诚,他们不是仅仅把教书看成谋生的手段,而是毫无私心杂念地投身其中,

10、以教书育人为崇高的职责,并能从中享受到人生的乐趣。他们以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学生的真诚,以自己的正直去构筑学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纯净去塑造学生的纯净,以自己人性的美妙去描绘学生人性的美妙,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育学生高尚的品德。他们应是最能以身作则的人。教师时时到处要以大局为重,克制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榜样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肯定要用自己端庄的仪表,得体的举止感化学生的行为。4、教师要有传道、授业、解惑的本事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育成为全面进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需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学问。自己要大量的充电,不管是对理论方面的学问还是实践

11、方面的学问,都要向老教师虚心请教,向新教师学习新学问,使自己永久有一桶满满的水,把自己的水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到德智体全面进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在学问的海洋里,教师犹如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抱负的此岸。 5、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身幸福感 3 教师的幸福是什么?这次师德培训倾听了韦筱青教授教师的幸福感的讲座,如沐春雨,细润心田,心中豁然开朗。韦筱青教授针对教师的幸福绽开了深入的阐述,而让我受益最深的是对心态的论述。心态能打算人生,由于一个人的心态便是他对生活的态度,态度打算行为,行为打算习惯,习惯打算成败。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越丰富,他看到的世界就

12、越丰富;内心世界越光明,看到的世界就越光明;内心世界越深刻,看到的世界就越深刻;内心世界越美妙,看到的世界就越美妙。我们的美妙人生是从心开头的,有心的地方就有发觉,有发觉的地方就有观赏,有观赏的地方就有爱,有爱的地方就有美,有美的地方就有自由,有自由的地方就有欢乐,而幸福欢乐就是我们心驰神往的地方。我想教师不仅是太阳底下最荣耀最高尚的职业,也不仅仅是教师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艳羡与敬重,它更应当是教师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的那份真实的体验与感觉。这种幸福的体验与感觉可以来自学生的成长与信任。在这一切中,你真实而深刻地体验与感受着来自另一个生命所带给你的幸福。 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更有信念怀着“爱与责任”,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去从事教育这项神圣的职业,同时更加仔细学习,努力实践,不断反思。师德需要培训,需要教育,更需要自我修养!让我们以良好的师德,共同撑起教育的蓝天! 4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教师公需课培训心得体会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教师公需课培训心得体会: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