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5093521 上传时间:2023-01-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1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1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1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1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天津市高考语文试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天津市高考语文高考真题(天津卷)语文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卷1至6页,第卷7至11页。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卷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9分)阅读下面一段

2、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古往今来,最使人们感到( )莫测的客观存在就是时间了。尽管在物理学家和哲学家那里,空间也是一个缠夹不清的概念,但对于普通人来说,空间毕竟是容易感觉和理解的。时间则不同了,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呀?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它( ),却又千金难买。伏尔泰在哲理小说查第格中编了一个谜语:“世界上哪样东西是最长的又是最短的,最快的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又是最受惋惜的;没有它,什么事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东西归于消灭,使一切伟大的东西生命不绝?”谜底就是“时间”。在时间的各项性质中,_。孔子在河边叹息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后代的诗人也( )地用滔滔东

3、流的河水来比喻时间。唐代的韩琮甚至认为只要听听流水的声音就能感受到时间的消逝:“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选自莫砺锋诗话,有删节)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 神奇 一文不名 异曲同工B. 神妙 不值一钱 异曲同工C. 神奇 不值一钱 不约而同D. 神妙 一文不名 不约而同2. 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最使人们无能为力却又感到切肤之痛的就是它的飞速流逝且永不复返B. 最使人们感到切肤之痛却又无能为力的就是它的永不复返且飞速流逝C. 最使人们无能为力却又感到切肤之痛的就是它的永不复返且飞速流逝D. 最使人们感到切肤之痛却又无能为力

4、的就是它的飞速流逝且永不复返3. 下列与“时间”相关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出自语录体散文论语,孔子用这句话抒发了对时间流逝、永不停歇的感慨。B. 逍遥游中的“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揭示出生命长短的相对性。“晦”“朔”分别指阴历每月第一天和最后一天。C. 孔雀东南飞中的“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两句,写出了由天色已暗到夜深人静的时间变化。D. 滕王阁序中“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意思是:虽然时光已逝,但珍惜将来,为时不晚。“东隅”“桑榆”分别表示早、晚。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中国文旅产业在高质量发展中蓄积变革力量,稳中有进。各个城

5、市的文旅融合实践,通过挖掘城市文化特色,在区域整体规划中统筹文化潜力、融合科技力量、盘活文化资源、创新文化场景,基于文化内质进行多维延伸,全方位赋能城市旅游产业发展,逐步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整体格局。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的数字创意智慧旅游、“文化+IP+数字消费”的互联网智慧旅游等新业态发展迅猛。约翰菲斯克说:“交换和流通的不是财富,而是意义、快乐和社会身份消费者在相似的商品中做出选择时,通常不是比较其使用价值,而是比较其文化价值;从诸多商品中做出一种选择,就成了消费者对意义、快乐和社会身份的选择。”由此可见,游客群体对以文化为内涵的数字创意文旅产品存在消费诉求,这也反映出对凝结文化精粹并融

6、入科技元素的创意型产品所彰显的文化价值的肯定。在对产品的期待与消费后,消费者间接地完成了对社会身份的选择。材料二:数字技术创造智慧文旅新形态。伴随5G技术开始步入商用,VR、AR、区块链等技术频频介入文旅产业应用。目前,国内已有1000多家景区开通了线上游览服务。通过“虚拟景区”“云机游”“旅游+直播”“智能地图”等模式,利用VR、AR、全景影像等技术,在内容创造、虚拟运营、智能服务、交互体验等方面推出了更多的玩法,实现了景区的智慧化、数字化升级。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开通了“Zoo直播”,直播内容包括动物日常活动、饲养员工作、答网友问并科普相关知识等,使游客足不出户“云”游动物园。据统计,累计

7、观看量达到190多万人次。可见,影响受众选择的不仅是事实本身,更是它扩散和传播的方式。材料三:夜间经济成为文旅产业的重要板块。中国的夜间经济早在汉代就初见端倪,夜市在宋代拥有了合法地位,商品交易和娱乐活动异彩纷呈。东京梦华录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热闹非凡。如今,夜间经济成为城市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其繁荣程度代表着一个城市的经济开放度和活跃度。无论国家还是地方都认识到夜间经济的重要意义,并将其上升至战略高度。2018年11月,天津市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集中打造具有天津本地特色的夜间经济示范街区。2019年4月,上海市发布关于本市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8、,旨在加快国际消费城市建设。指导意见界定了“夜间经济”的概念,即从晚7时至次日6时在城市特定地段发生的各种合法商业经营活动的总称,指出夜间经济是都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夜间经济所带动的创收指数是城市文旅的重要量化指标,也是文旅消费评价体系的新维度。(以上三则材料取材于司若主编中国文旅产业发展报告(2020)材料四:(取材于2019年北京市夜间消费调查报告)4.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城市文旅融合实践充分调动文化、科技等要素,全方位赋能城市旅游产业发展。B. 数字创意智慧旅游和互联网智慧旅游等新业态在科技力量助推下发展迅猛。C. 消费者看重商品文化价值,在消费过程

9、中完成了对自身社会身份的直接选择。D. 国内大量景区应用数字技术,推出更多服务,实现了智慧化、数字化升级。5. 下列与“夜间经济”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自古以来就存在夜间经济形态,到宋代其繁盛度和开放度达到巅峰。B. 津沪两地先后出台了促进夜间经济发展的相关文件,打造城市经济增长新引擎。C. 要对城市文旅消费进行评价,需要引入夜间经济所带动的创收指数作为参考。D. 据图表,四十岁以下人群是夜间消费的主力军,“00后”受访者月均消费最高。6. 下面对材料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云直播、云旅游等模式主要依靠技术手段提升用户体验,吸引了大量年轻用户。B. 大众只关注

10、事实的扩散传播方式,掌握影响群体期待的手段就能引导大众。C. 夜间经济已被提升到发展战略高度,但也需要根据城市文化特色稳步推进。D. 北京市“70后”受访者月均消费频次最低,可见夜间消费不适合“70后”。三、(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世之所谓智者,知天下之利害,而审乎计之得失,如斯而已矣。此其为智犹有所穷。唯见天下之利而为之,唯其害而不为,则是有时而穷焉,亦不能尽天下之利。古之所谓大智者,知天下利害得失之计,而权之以人。是故有所犯天下之至危而卒以成大功者,此以其人权之。轻敌者败,重敌者无成功。何者?天下未尝有百全之利也,举事而待其百全,则必有所格,是故知吾之所以胜人,而人不知其

11、所以胜我者,天下莫能敌之。当汉氏之衰,豪杰并起而图天下,二袁、董、吕争为强暴,而孙权、刘备又已区区于一隅,其用兵制胜,固不足以敌曹氏,然天下终于分裂,讫魏之世,而不能一。盖尝试论之。魏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刘备有盖世之才,而无应卒之机。方其新破刘璋,蜀人未附,一日而四五惊,斩之不能禁。释此时不取,而其后遂至于不敢加兵者终其身。孙权勇而有谋,此不可以声势恐喝取也。魏武不用中原之长,而与之争于舟楫之间,一日一夜,行三百里以争利。犯此二败以攻孙权,是以丧师于赤壁,以成吴之强。且夫刘备可以急取,而不可以缓图。方其危疑之间,卷甲而趋之,虽兵法之所忌,可以得志。孙权者,可以计取,而不可以势破也,而欲以

12、荆州新附之卒,乘胜而取之。彼非不知其难,特欲侥幸于权之不敢抗也。此用之于新造之蜀,乃可以逞。故夫魏武重发于刘备而丧其功,轻为于孙权而至于败。此不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之过欤?嗟夫!事之利害,计之得失,天下之能者举知之。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宋苏轼魏武帝论,有删节)观曹公明锐权略,神变不穷,兵折而意不衰,在危而听不惑,临事决机,举无遗悔,近古以来,未之有也。虽复名微众寡,地小力穷,官渡受围,濮阳战屈。然天下精明之士,拓落之材,趋若百川之崇巨海,游尘之集高岳。故有荀彧、郭嘉等,或敛风长感,或一见尽怀。然后览英雄之心,骋熊罴之勇,挟天子以崇大顺,扶幼主而显至公

13、,武功赫然,霸业成矣。(唐朱敬则魏武帝论,有删节)7.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而审乎计之得失 审:仔细考量B. 则必有所格 格:阻止,阻碍C. 此用之于新造之蜀 造:拜访D. 或一见尽怀 或:有的人8.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则是有时而穷焉 盘盘焉,囷囷焉B. 而权之以人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C. 特欲侥幸于权之不敢抗也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 游尘之集高岳 不知东方之既白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 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B. 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

14、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C. 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为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D. 知之/而不能权之以人/则亦纷纷焉或胜/或负争雄强而未见/其能一也10. 下列六句分编四组,都属于苏轼认为曹操应该采取的正确做法的一组是( )孙权勇而有谋,此不可以声势恐喝取也 与之争于舟楫之间行三百里以争利 刘备可以急取,而不可以缓图方其危疑之间,卷甲而趋之 欲以荆州新附之卒,乘胜而取之A. B. C. D. 11. 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苏轼一开篇就肯定了明辨利害即为“智者”的看法,并认为“大智者”还必须善于权衡对手。B. 苏轼认为曹操过于重视刘备、又过于

15、轻视孙权,因而错失统一的时机。C. 朱敬则认为曹操在名望、实力上不占优势,又屡次战败,但最终扶持幼主,使朝廷稳定。D. 两则选文摆事实、讲道理,观点鲜明,条理清晰,文气充沛,很有说服力。12.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犯此二败以攻孙权,是以丧师于赤壁,以成吴之强。(2)此不亦长于料事而不长于料人之过欤?13.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苏轼和朱敬则对曹操评价的不同之处。第卷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12小题,共117分。四、(25分)阅读下面的词,按要求作答。念奴娇用傅安道和朱希真梅词韵宋朱熹临风一笑,问群芳、谁是真香纯白?独立无朋,算只有、姑射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