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上的足迹 (2)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508874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月亮上的足迹 (2)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月亮上的足迹 (2)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月亮上的足迹 (2)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月亮上的足迹 (2)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月亮上的足迹 (2)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月亮上的足迹 (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月亮上的足迹 (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月亮上的足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积累“观测、畅谈、里程碑、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等词语。2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能力目标1学习本文按时间顺序,清楚明白地叙述事件发生过程的写作方法。2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并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德育目标1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作者蕴涵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教学重点分析登月事件的全过程及伟大意义,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教学难点对登月技术的理解;用简练的语句概括登月的四个阶段。教学方法1快速阅读法。本文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以明晰的时间线索将登

2、月的全过程叙述得清楚明白、生动形象。先让学生较快速度地默读,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再用简洁的语句梳理概括内容要点。2延伸拓展法。激活学生的思维,就关于报道人类登月的文章如自读课本中的登陆月球进行对比阅读,充实有关细节,培养探索太空的兴趣。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及胶片、月球地貌的图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训练学生快速默读文章,用圈点勾画和记录摘要获取要点信息、概括课文内容。分析文章表现手法,如恰当的描述、叙述中有议论等。利用课堂实践活动,了解现代科技的发展和探索月球的奥秘。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设计(一)(多媒体显示月球地貌、宇宙飞船探访太空的的资料)(教师简要解说图片内容)同学们,

3、你们知道这些珍贵的资料是怎么得来的吗?对,是宇航员登上月球后拍摄的。那么,你们想了解人类成功地踏上月球的全过程吗?让我们一起学习朱长超的月亮上的足迹。(板书课题、作者)设计(二)(多媒体播放一段人类探访月球的短片)我们刚才看到的是人类探访月球的全过程,那么作者朱长超是怎样用手中的笔记录这一段真实历程的呢?今天让我们与航天英雄一起,去感受1969年那惊心动魄的一刻设计(三)(背景音乐:贝多芬的月光曲、阿炳的二泉映月)同学们,“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伴着这熟悉的儿歌,我们不知不觉中走过了孩提时代,的确,如洗的碧空、如盘的圆月有着太多的光彩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丰富的内蕴尽在神话传

4、说、文章词赋、民风民俗之中。长舒广袖的寂寞嫦娥、吴刚砍伐月桂的坎坎之声,无不诱惑人们去设想月球上的情形,奇妙的幻想终于在1969年的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伴着阿波罗11号”太空雄鹰而展翅飞落月球,今天,让我们在朱长超的引领下去重温那一刻。(板书文题、作者)二、快速阅读,概括要点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读,不回视。阅读中,勾画出下列字词,并利用工具书掌握其读音和意义。投影:(1)观测:观察并测量(天文、地理、气象、方向等)。(2)畅谈(chng):尽情地谈。(3)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4)昂首挺立:仰着头笔直地立着。(5)遥遥在望:形容远远地

5、可以看到。(6)可望而不可即(j):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即:靠近、接触。2本文是一篇科普小品,真实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在文中筛选圈点出表示时间的短语,思考:(1)登月的全过程按时间发展和空间位置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试概括每个阶段的内容要点。用示意图标示飞船向月球进军的行程(注明时间、距离、速度等)。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登月的全过程可分为飞船升空前的准备、飞船飞向月球、登月舱登月成功、飞船返回地球四个阶段。(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报道登月的全过程的呢?明确:按时间顺序展开叙述的。明晰的时间线索使读者比较详细地了解登月的具体时间,也增强了事件的生动性。3指名学生详细复述事件过程,要

6、求说出具体细节,其余学生补充遗漏的情节。4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哪些事?在文中标记出来。教师明确: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下列几件事:(1)检查登月器的着陆情况;(2)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3)树立登月纪念碑;(4)安装电视摄像机、太阳风测定装置、激光仪和月震仪进行科学探测;(5)插上美国的星条旗;(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行通话等。5朗读课文的12语段对登月事件及意义的概说,根据文章语言环境的提示,筛选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要素。学生回答,教师明确:1969年7月16日,美国佛罗里达半岛中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6精彩朗读并背诵文章最后一段阿姆斯特朗评价登月意义的

7、话。7师生共同归结课文思路:文章采用“概括评说”的结构方式:(板书)第一部分:概说登月事件及其意义。第二部分:评说登月全过程。第一阶段:起飞第二阶段:进军第三阶段:登月第四阶段:返航第三部分:再次强调登月事件的伟大意义。8想像训练:根据情况提示,展开想像,口头描述一个片断。你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三、精读课文,研讨细节1请一名同学朗读课文的第5、11语段,其他同学在课本上标记出含有数字的语句,思考:作者比较详细地列举一系列数字的作用是什么?教师明确:富有吸引力的数字如“阿波罗11号”飞船的高度为2650公

8、里,速度为每秒767公里;21日上午11点39分,登月舱打开了舱门;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等。因为这是一篇太空探索的文章,太空探索对数字的精确度要求非常高,这些数字主要是为了体现本文的准确性、科学性、真实性,体现记实报道的特点,同时可以帮助读者增加知识。2结合课文第4语段中的议论性语句和投影显示的内容讨论:为什么说人类第一次登月“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是人类探索太空的里程碑?投影:(1)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2)踏上月球的第一步,也是踏上太阳系各行星和最终走向太空其他星球的一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这句话阐述

9、的是事实,而“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则是对未来的希望。(3)2122世纪,人类将移民月球,建立月球村。月球村将利用太阳能取暖,利用月球上发现的水生产蔬菜、粮食,建立各种生活设施。月球村的重要任务是开采氦3并运回地球,并利用这一热能源发电,供应全地球所需电能。人类还将开发地球人拜访月球村的旅游业。学生畅所欲言,尽情回答,教师稍作点拨:“一小步”是指宇航员从飞船跨到月球表面的一小步,是事实的阐述。但这一小步是人类向太空领域迈出的第一步,它显示了人类卓越的聪明才智,说明现代科技已经达到了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人类迈进宇宙的步伐将更坚实更长远。3作者以平实的语言记录登月的过程,尽管没有过多的

10、议论抒情,但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举出片断说明。明确:表达了作者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对宇航员的赞叹。如流露在登月纪念碑文中的胜利、豪迈之情。四、课堂小结人类第一次成功地探访月球转眼间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回眸历史,重温经典,在叹服人类用聪明才智谱写壮举的同时,月球的神秘仍然吸引着人类探索的脚步,精彩神话的创造就孕育在这坚实的探索之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月球村的梦想在不久的将来会变成鲜活的现实,让我们共同祈祝人类未来更美好。五、课堂练习阅读文段,完成14题。投影:阿波罗11号太空船首次登陆月球的刹那,的确令人叹为观止。但太空船得先摆脱地球强大的引力,才能飞往月球。因此刚发

11、射的几分钟,也就是整个航程一开始的若干公里之内,是最艰难的时刻,所费的力量往往超过往后的几十万公里。习惯也是一样,它具有极大的“引力”,只是许多人不加注意或不肯承认罢了。要革除因循苟且、缺乏耐心、吹毛求疵、自私自利等不良习性,缺乏意志力,不能大刀阔斧地改革,便难以竟全功。“起飞”需要极大的努力,然而一旦脱离重力的牵绊,就能达到理想的境地。1从全文看,第一自然段关于太空船的叙述,是为了说明什么?利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第二自然段中的“习惯”具体是指什么?3第二自然段中“起飞”的含义是什么?4这篇短文的中心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参考答案:1说明“起飞”需要极大的努力,然而一旦脱离重力的牵绊,就

12、能达到理想的境地。2具体指因循苟且、缺乏耐心、吹毛求疵、自私自利等不良习性。3人们改变不良习惯的起始阶段。4克服不良习惯(摆脱习惯的引力),就能到达理想的境界。六、布置作业1有人说阿波罗登月计划是一场大骗局。也有人说,登月的照片有些是假的,对此你是如何看的?请查阅有关资料证实自己的观点。2阅读文段,完成题目。(分发讲义资料)7月19日晚上9点32分,地面指挥中心发来呼_(喊、救、叫)。三个人急忙起身。这一天,他们应该按计划登上月球。飞船开始作_(均速、减速、加速)飞行,用不了多久,他们就要到达神往已久的月亮上空了。三个宇航员紧张地工作着,他们手握操纵杆,以防一旦计算机出现故障,就用手工操纵。还

13、好,计算机发着正常的指令,飞船减慢到一定速度时,就自动发出停火的指令。7月20日上午7点32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换乘登月舱,并与地面指挥中心通了话。不久,登月舱和飞船脱离,飞船继续在绕月轨道上飞行,登月舱则开始降落,在椭圆形轨道上缓缓下降。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_(安稳、平稳、很稳)地降落在月球上。登月的宇航员兴奋地向休斯敦地面中心报告:他们已经胜利着陆。休斯敦地面中心也高兴地祝贺他们的成功。(1)按照原文在短线上选词填空。(2)解释加线的词语。凌晨_神往已久_(3)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_,主要写了登月前夕哪几个工作程序?(4)这段文字分别交待了三个关键数字,分别标识三个关

14、键的工作程序,请把两者用连线标出。7月19日晚9点32分登月舱平稳降落月面上7月20日上午7点32分从飞船换乘登月舱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中心发来呼叫准备登月(5)“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和“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是本文中两个精确到秒的时间数据,这是为什么?(6)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感受,请实话实说。参考答案:(1)呼减速平稳(2)天快亮的时候内心向往已久时间地面指挥中心发出登月指令、两名宇航员换乘登月舱执行登月计划、登月舱平稳降落月面、登月成功。(4)略(5)因为这两个数字有重大的历史意义。(6)略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1课题叫做“月亮上的足迹”,好不好,能不

15、能想出更鲜亮的?2把课文的第三部分移前至第一部分后,好不好,为什么?3我国古代诗歌作品中有许多关于月亮的名篇佳作,请写出你最欣赏的佳句(不少于5句),并以一句为例说说喜欢的理由,推荐给同学、朋友。4搜集、整理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完成一期介绍月球奥秘(如月球的起源、地质构造、月貌、月相、月食、潮汐等)或月亮文化为题的手抄报。选题中以及搜求材料、办报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统筹,给予指导,以求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备课资料一、课文补遗太空中的日常生活失重是太空中最显著也是最奇妙的环境因素。它会使人产生某些不适反应,也会使简单的操作变得非常困难。不过它也会使航天员单调艰苦的生活充满许多意想不到的乐趣,给航天员带来一种全新的、奇妙的感受和体验。行走人在地球上走,而航天员在太空里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