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7-艺术设计基础-重点.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5085217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177-艺术设计基础-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10177-艺术设计基础-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10177-艺术设计基础-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10177-艺术设计基础-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10177-艺术设计基础-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177-艺术设计基础-重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177-艺术设计基础-重点.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绪论1.1设计艺术鉴赏的特点艺术鉴赏的概念“鉴赏” :鉴者,照也,明也,即 ”识” , 赏者: 即赏心,称扬,玩娱之意.鉴赏即:感受,鉴识,理解和评判的过程.人们在鉴赏中的思维活动 和 感情活动, 从具体设计作品的感受出发.由 感性阶段 和 理性阶段认识的飞跃.鉴赏课程,用大量的设计艺术作品给鉴赏者以强烈的感性冲击,从案例中生成美的感觉,美的情趣,美的意识.涉及设计艺术史、设计艺术批评和美学等艺术学科知识。1969年,美国学者,亚历山大,西蒙 首次 提出 “设计科学 ”论文 : 从人的创造思维和器物的合理结构之间的辩证统一和互为因果的关系出发,对设计科学的基本框架进行总结.包括定义,研

2、究对象和实践意义.20世纪初,“ design ”开始引入中国” 中国开始注重装饰与设计俞剑华 “图案design一语”1920 蔡元培 “美术有狭义:建筑造像,,广义:图画与工艺美术” 等柳 林 我国制造家、实业家忽视工艺美术之得要,不以工艺美术为产品竟争这必要工具的结果。1.1.1识记:设计、艺术、技术三者的关系设计: 艺术与科学的结合体, 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具有高附加值的 文化 与 艺术 含量.设计艺术作品满足消费者三方面需求 1. 基本功能 2. 享受功能 3.鉴赏功能,构成了文化与艺术上不断提高的需求.相同点: 技术: 是一种方式, 过程,手段; 艺术: 是一种方式, 过程,手段,

3、 又可以是艺术品,艺术现象, 不同点: 两者属性,目的和存在方式 都不同. 联系点: 1. 艺术的属性: 技术, 是技术存在的最高形态. 2. 技术成为艺术存在的基础,艺术在技术中成长出来.整体设计的产生便是 科学技术与艺术进步整合的产物. 技术化与艺术化的高度整合和统一,使设计日趋艺术化, 艺术化生活是人类的理想. 苏珊-朗格: 席勒 马克-第亚尼 1.1.2艺术欣赏与设计艺术鉴赏.(1) 领会:艺术欣赏与设计艺术鉴赏的不同点以下艺术欣赏艺术欣赏 是一种纯粹的审美活动, 而设计艺术鉴赏 是 实用性 与 审美性 的有机统一.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揭示艺术品与欣赏者, 对象与主体, 生产

4、与消费之间相互依存转化.辩证关系.1、艺术创作:可以说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对创作客体(社会生活)能动反映的过程;2、艺术作品:可以看作是艺术生产的”产品”;3、艺术鉴赏:可以看作是艺术的”消费阶段”,它是欣赏主体(读者,听众,观众)和欣赏客体(艺术品)之间相互作用并得到享受的过程.一、艺术欣赏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形象性的特点: 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形式,任何艺术作品的形象是具体,感性,有情感,A. 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B. 内容 与 形式 的统一.C. 个性 与 共性 的统一.2、主体性的特点由于美感既有共同性,又有差异性,既有社会

5、功利性,又有个人直觉性, 因此美感独具个性特征. 由于个人的生活经验与性格气质不同,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不同,因此形成了欣赏者在审美感受上的个性差异,艺术欣赏具有欣赏主体的烙印.3、审美性的特点 (艺术品与非艺术品的区分) 从艺术生产角度:1)必须是人类艺术生产的产品2)必须是具有审美价值,即审美性.艺术审美性是真善美的结晶:1、艺术中的”真”不等于生活真实, 要通过艺术家的创造性劳动,加工提炼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真实,化真为美,通过艺术形象体现出来.,2、艺术中”善”, 通过艺术家的精心创作.,使艺术家的人生态度和道德评价渗透到艺术作品之中,化善为美,体现生动感人,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真善美-假,

6、恶,丑, ,通过审美特征将生活中的丑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出来,生活中的丑,经过艺术家的能动创造变成了艺术美,丑的性质没有变,但作为艺术形象,具有审美意义.,普列汉洛夫 ”艺术是既表现人们感情,也表现思想的”二、设计艺术鉴赏的特点:1、设计艺术是与人们 物质和精神生活 具有广泛与密切联系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是通过视觉形象和对一定物质材料进行加完成的艺术, 功能性 是其首要的特点. 陈设性艺品,繁复和简洁风格, 繁复不琐碎,简洁不简单, 根据环境不同,有要求华贵典雅,有要求清丽明快,有安详稳重,有要求轻松舒畅.,最终的标准是和 整体环境协调统一. 之后才能从, 构思,构图,工艺手法,材料,制作 方面细

7、细审视.2、设计艺术与社会生产力有直接联系,它的发展标志着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3、设计艺术作品中,有些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融实用性与观赏性于一体,具有物质与精神双重属性. 实用性是主要方面,美化是在实用的基础上进行的. 对器物、工具的鉴赏是从两个方面展开: 实用与美观相统一,是设计艺术追求的标准, (2)个性特点与社会时尚:设计艺术鉴赏同样有个性特点,但更尊重普遍性的社会时尚.1、个人风格 或 个性化的图式 (语言) 是艺术家成熟 标志. 文如其人就 就是这个道理. 设计师首先注重的是传递产品信息功能, 艺术作品重在 ”表达” , 设计艺术则重在 ”沟通

8、” , 2、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艺术是不会以是否符合”时尚”为标准,而设计艺术却在很在程度上是时尚代言人.3、经典的艺术作品是永恒的.相同点:1、设计艺术鉴赏同艺术欣赏一样,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双向活动. 在设计艺术鉴赏中,设计艺术作品作为审美客体,是受众进行鉴赏的对象,作品成为鉴赏主体进行审美再创活动的客观依据. 2、设计艺术是生活的艺术,发源于人类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创造领域,集中体现人类的本质力量和人类文明的基本特征.3、物质与精神,实用与审美的双重属性, 二者的有机统一,融会贯通并潜移默化作用人们的生活.1.2设计艺术美与鉴赏设计艺术的性质决定设计艺术善的性质设计艺术美的特点:功能美、形

9、式美、文化美?功能美: 1、非艺术品的本质特征, 产品的功能是实现功利的前提. 功能的实用,是构成设计美的重要特征之一.2、物的结构,材料,技术所表现的符合目的性和符合规律性的功能统一 一、功能美是指:(功能为第一要素)1、一切产品都是人们为一定目的按照自己掌握的客观规律对自然物质进行加工改造的结果2、当产品实现它的预定功能时,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达到统一3、合目的性体现物的实用功能传达的内在尺度,要求构成物的结构材料,技术等因素所发挥恰到好处的功利效用另一方面:1、设计品与环境协调的目的性。 “绿色革命”: 要求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节能,不污染环境,使用消费中无毒无害,利于保护环境,在报废后安全或

10、易拆卸,回收,翻新. 产品包装,运输,销售,使用,考虑环保功能美所产生的多层次审美感受, 满足人对功利与实用的双重需求:1、具有直接的功利性,使人在使用过程中得到物质的满足;2、人与机的协调, 反映了机受人支配,使人获得体力和脑力的解放的深层美学思想.3、产品与环境的协调在更为广泛和更加深刻的背景下体现了自然规律,摆脱束缚与重负,追求体力解放和精神自由的不懈努力.功能美集中体现了设计美的本质,体现在设计观念上, 就是“好的设计是手段的节约”二、形式美:形式美是 功能美的抽象形态, 是指构成物外形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形,声等) 以及它们的组合规律(如整齐,比例,均衡,反复,统一等)所呈现出

11、来的审美特性.形式美的基本因素: 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 形式美是 形式因素本身所具有的美,是对美的形式的知觉抽象, 形式美的关健是超越了某些观念内容,而只保留了形式因素本身的性格特征和情感意蕴.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特征. (形,色,声等物材料也具审美意义的属性, 是可以传达和获得某种情感意的属性的.点 线 面 的审美属性1. 点的基本特征是 聚焦2. 线的基本特征是 视觉导向3. 面的基本特征是 线的集合体. 其审美属性与边界线的审美属性关系密切.点: 圆形点:由曲线围合 ,形象完整, 内部饱满, 给人以同内敛,圆融,稳定但又趋向不断运动的感受.方形点:由直线构成 形象坚实 方正, 规整, 给人

12、以静止和庄重之感, 其刚正的属性与圆形点的温柔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不规则点:由不规则的线构成,形象自由随意,给人以灵动多变之感。线: 直线的方向感强,且力度大于曲线,因此直线形态给人以刚劲,有力的美感,水平线与视学方向一致,因而产生舒缓,宁静,沉稳和无限延伸的感觉,垂直线与之正好相反,垂直的纵向形态给人向上耸立的基本感觉。 斜线的方向感与稳定,平衡的上下左右方向有对比,因此斜线显得比水平线和垂直线更灵活,而且斜线方向对其审美属性影响很大,向上的斜线给人奋发,挑战的积极美感,向下的斜线则让人产生俯冲,倾倒甚至危机感。曲线的流动性比直线大得多,而且自由曲线显得奔放,流畅, 自由曲线比几何曲线更灵活,

13、 具有随机线和偶然性,没有有规定,因而也最为自由,内涵也是丰富.几何曲线一般具有理智而柔美和的美感, 他们通常对称分布,均衡,稳定,富有变化,蛇形线,一波三折,起伏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同时对充满柔和,秀美气质.螺旋线具有强烈的上升感, 同时它将重复性和创造性完美结合,从中可以领略到一种幽默的趣味. 运动感强烈,但是并不紧张,它是一种疏缓, 逐步延伸的幽雅美. 将重复性和创造性完美结合. 面:分为 几何形和自由形, 作为直线和直角的结合,矩形具有直线形态刚直,稳健的基本审美属性,而又以符合黄金比例的矩形富于美感.正方形四边相等, 平稳,单纯,安定,整洁,规则之感,而且它的审美属性与其空间位置无关

14、, 具有整体稳定感.圆形与圆点的审美属性类似. 椭圆作为圆的变体,相对于圆,更秀气,柔和, 圆=大家闺秀, 椭圆=小家碧玉三角形:的审美属性受空间位置影响很大,正三角形则一般被视为最稳定感,又富有进取感;倒立的三角形,是最不稳定的,而且具有俯冲,倒退的感觉;一般来说,三角形的顶角的角度越大,对人的心理刺激越强烈,视觉识别力也越强.自由形,灵活感大于几何形,而且它的理性成分少,更具有人情味,具有亲和力.同样是物质自然属性之一,也是构成形美的基本因素.从表现意义上说: 色彩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 一切造型离不开色彩, 都要通过色彩表现. 能激发人的联想,想象和情感.一切设计元素中,色彩是最具有表现力的元素. 色彩琮可以强化造型的效果.单一的色彩可以引起不同的联想和感觉,相对个人而言是不稳定的. 色彩的审美价值主要表现于特定的色彩关系或色彩配置之中.-配置规律.- 形式美感.形式美感的组成:颜色、形状、自然属性,经过一定 组合规律 ,才能够形成更加强烈的形式美感。形式美法则: 组合规律是形式因素自身构成美的结构原理.按照 质 - 量 - 度 : 的关系去研究 形式美规律, 分为三类:1、一类是涉及 量 的关系的形式规律 主要是 整齐一律, 平衡对称;2、一类是涉及 质 的关系的形式规律 主要是 比例, 对比, 调和;3、一类是涉及 度 的关系的形式规律 主要是 节奏, 和谐.量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