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5083037 上传时间:2023-0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怎样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怎样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怎样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怎样才能使学案导学在历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呢?具体地说,学案导学是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模式。学案导学的总体思路是:以学案为载体,学案与教材相结合,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诱导相结合,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一、历史导学案的特点“导学案”是教师为学生课堂学习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课堂学习活动的方案,是师生共同教与学,同步操作的学习文本。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

2、思、导做”的作用。历史学案具有如下特点:1主体性原则。导学案设计不同于教案,必须尊重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信任学生,注重留给学生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发展,做学习的主人。2指导性。导学案要突出体现“指导”,重在指导学生学习而不是一昧做练习,要通过由易到难,由简单到相对复杂的问题的设置,阶梯式学习内容的呈现和有序的学习步骤的安排,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3时效性。导学案应该在新课没有上之前完成,如果导学案失去时效性,就会变成了变相的课外作业,失去了导学的功效。4层次性原则。在编写导学案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

3、、阶梯性的、符合各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都能享受学习成功的喜悦。5创新性。学案的导向作用是明显的。学生要完成课前的检测题,就必须先阅读教材,找方法,查资料。应用学案,学生读在前,教师讲在后,教师实际上只是组织问题讨论和思维训练,而不再采用“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陈规,实现教与学的创新。课堂上,在大家面前展现的是热烈讨论、争论、提问、发表见解等生动活泼的场面,完全改变了传统教学的沉闷局面。更重要的是鼓励了学生敢于怀疑权威,不唯书、唯师、唯上,而变得善于发现问题、找出自己学习的契机,学案带来了学

4、的创新。二、历史导学案的编制导学案教学是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要依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设计出高质量的学案是进行学案教学的重要环节。(一)历史导学案的编制方法导学案编制的前提是有效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的第一步是个人研究。首先同一年级同一科目的教师个人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研究教法、学法,提出初步教学方案。一般要提前一个星期准备下周学案。第二步是集体研讨。在集体研课时,对个人的教学方案进行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共同确定出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

5、过程以及相关的教学措施和方法,再集中制定出一个科学、实用的学习方案。最后每个教师再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把确定的学案适当地增加或减少部分内容,做到求同存异,更有针对性。(二)学案编制应注意的问题1必须一课一案。导学案不能剪贴化、简单化和习题化。必须采用35+10的课堂模式,教师精讲和点拨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2不能以教案定导学案教案的重点是突出“教”,即老师怎样讲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它以老师为中心;而“导学案”的着眼点和侧重点在于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它以学生中心。3不能以练习题定导学案学案决不是单纯的另一份额

6、外的课堂作业、家庭作业,不能把学案搞成单纯的“习题集”。三、历史导学案的使用1.课前发放,学生自学教材,完成导学案中的基础部分的有关问题。一般要求提前一天把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通过自学课本、查阅资料和与同学探讨等方式把教师设计的学习目标和知识结构进行一番思考和探究,对照学案进行预习,完成“自我测试”环节的基础知识,找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和存在的疑问。然后在课前把学生预习过的学案收集起来,进行查阅,深入了解学生预习所达到的程度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把握讲课的方向和重点。这样可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探索精神和自学能力,就切实做到了“先学后教,问题教学”。久而久之,使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7、,也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更加乐于学习。2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课堂导学时,对导学案中的内容处理要恰当,简单、易懂的要一带而过,而重点、难点的问题则应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形成共识。当出现学生在讨论中不能解决或存在的共性问题时,教师应及时加以点拨,帮助学生解决。要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重点、难点让学生议论;问题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让学生寻找归纳等。教师当好导演的角色。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创设民主、和谐、平等、自由的情境和氛围,通过个体发言、相互探讨、小组讨论等多种讨论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各抒己见。3、精讲释疑。在学生自学和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结合教学重点、难点

8、,就学生遇到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教师的精讲要有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要有启发性,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4在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理清知识点后,教师应设计一定的达标练习,让学生当堂训练,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为使不同档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可以采取分层达标测试,将测试题分出档次,一般可以分为两组,较简单的题目要求全做,较难的题目要求可以部分选做。针对达标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再次进行适当的点拨。5在设计学案时,每节课上留有35分钟时间,指导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进行总结反思。总结归纳本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主要探究了哪

9、些问题,运用了哪些探究方法,通过本节课学习所得到的启示,还有哪些疑问等等。同时,还可以适当补充相关的课外知识,一方面迁移形成技能,另一方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四、学案导学中的一些误区 1、认为“学案导学”就是教学内容习题化有些教师认为,“学案导学”不过是教学内容习题化。所以,他们在设计“学案”时没有经过认真研究,只是把教材内容简单地编制成一个个的习题,甚至机械照搬课本内容,连编排顺序都完全一样,认为这就是“学案”。教师就按这样的“学案”进行教学,结果成了学生去抄课本,死记硬背教学内容,简单机械地寻找答案。根本无法实现“学案导学”教学的优势。其实,“学案导学”的优势在于有高质量的“学案”。 通过

10、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情境和最优化的教学和学习过程,实现教师的再创造,引导学生主动思维,深刻理解知识的内涵外延。2、“学案导学”变成了“穿新鞋,走老路”有些教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重教轻学,包办代替养成习惯,所以实行“学案导学”时习惯于走老路。如对那些应由学生自已解决的内容仍以讲为主,还是注重了讲深、讲细、讲透,认为“学案”中安排的让学生自我探索、独立思考、相互讲解、提出问题等太耽误时间,总不如自己讲效果好。其实,“学案导学”的最大优势应在于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想方设法把学生从被动的观众席推向积极主动的导演台,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如果仍对学生的学不放心,还是老一套,把学案导学,变为学案导教

11、,如何能发挥它的优势?3、“学案导学”是为了减轻老师的教学负担有些教师把“学案导学”看作是教师省力的好方法,认为“学案”中很多内容是安排学生自学,可代替了教师的讲,这回可该轻松一下。于是,课堂上多数时间采取了“放羊式”,该讲的也不讲,该引导的也放给学生去“死啃”,结果不光效率低,更重要的是出现了很多知识漏洞,学生不会的还是不会,“生米做成了夹生饭”。殊不知,“学案导学”并非是为了让教师教学省力的,恰恰相反,教师要比常规教学花费更大的精力,付出更多的劳动,课堂上要保持高度的精力集中,时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思维障碍,把握点播的时机,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体现出“学案导学”的优势。由些可见, “学案导学”不是为了使教师轻松,而是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负担更重了。4、“导学”方面薄弱,不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有些教师不能很好地进行“导学”,不善于启发学生,主要存在:一是不会利用学案中的现成条件启发引导学生思维,更不会创设条件去启发;二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问题,让学生齐声回答:“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以为这就是启发引导,其实,这种仅仅让学生对是非作简单判断,根本引不起学生的积极思维;三是启发目的不明确,引导不利。四是启而不发,如提出的问题模棱两可,学生无法回答。或者提出的问题过难,即使学习优秀的学生都回答不出来,结果是启而不发,引而无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