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有效.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5076388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有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有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有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有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有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有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有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低段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有效有效教学的提出,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既要让学生减轻负担,快乐学习,又要保证教学效果,提供教学质量。而课堂教学是有效教学实施的最主要途径,它直接决定了语文教学的成败。那么在低段语文课堂中,采用何种教学策略才能够真正实现快乐、有效的教学呢?一、利用好插图在低段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美轮美奂的插图,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插图,理解图意,进而达到有助于理解课文的目的。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要是把图画带进教室就是哑子也要说话了。可见,在课本中插入生动的图片,这一安排也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运用好插图,对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以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小熊住山洞为

2、例:(一)通过插图培养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小熊住山洞这篇课文主要表现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的童话故事,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连环画的形式出现。低段学生由于逻辑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口头说话常常呈现出语序混乱,说话不完整这样的问题,小熊住山洞中的插图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顺序观察插图,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讲故事,练习说话,这样学生说出来的故事,会更有顺序性和逻辑性。从低年级开始练习看图说话,可以夯实写作基础,打好写作基本功,为今后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带来莫大的好处。(二)通过插图培养学生的理解、背诵能力。一般课文插图都具备概括全文内容的作用,小

3、熊住山洞这课的插图也不例外,这篇课文与前面的课文相比,长度长,没有了拼音的帮助,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一个难题,为了加快学生的识字、理解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读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看插图,将具体段落和插图对印起来,在理解主要内容的同时,理解关键字词的意思。插图也可以为加快背诵速度服务,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春天满树的叶子,夏天五颜六色的鲜花,秋天沉甸甸的果树,冬天灵动的鸟儿。练习背诵时,指导学生一边想象,一边背诵,背诵速度得到了大大地提高。二、组织好课堂游戏低段孩子活泼好动,教师在课堂上,要根据课堂内容,有效合理设计课堂游戏,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提高语文能力。(一)

4、利用课间操,活跃课堂气氛。儿童心理学指出:7至8岁的儿童持续集中注意只有20分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耐性,不能长时间地对某件事保持专注。而小学一节课是40分钟,因此在低段的课堂中,我们能经常看到学生思想走神、坐立不安。课中操的出现正是遵循了低段孩子心理发展规律。课中操不一定要刻意找课外的儿歌,可以结合课文中的儿歌,如一年级上册中的拼音课n、en、in、un、n,课后有一首儿歌登山,在教授儿歌的同时,可以请学生站起来,拍手读儿歌,读到登山时,可以比登山的动作,读到擦汗时,可以伸出手来比一比擦汗的动作,将游戏和理解课问内容结合起来,也起到了让学生在课中站起来动一动的目的,为下半节课集中注意力学习打下

5、基础。(二)结合游戏,提高识字效率。语文课程标准:小学累计认识3000个,其中2500个会写。第一学段认识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也较为枯燥,因而,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很容易回生。但是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因此它是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可以设计各种识字游戏,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1、摘鲜花。首先教师出示一幅草地画,利用多媒体,让草地上的花依次开放,其次指名学生摘花并认读字词,对准确认读者教师,奖励小红花予以肯定。以摘得最多者为识字小能手。这种游戏识字方法应用于一课的生字

6、学习和巩固既方便又高效。2、登山。教师运用多媒体设计一座山,迷宫的尽头有学生感兴趣的红旗、奖杯或者是被救的对象(动物、人物等),但是在爬山的路途中有许多生字把关。教师可将班级分为若干组,每组以3-5人最为适宜,并规定学生只有准确认读了其中的生字才能过关。该游戏在教师运用多媒体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既能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又能满足学生的情感发展需要。3、找朋友。教师将已学汉字(合体字)拆开,分别贴出来,组织学生或者安排小组合作来进行组合,在最短的时间内组合既快又准确的选手获胜。比如,教学沙新体粮等生字时可将这四个字拆成氵少亲斤亻本米良分别写在卡片上,学生将卡片上的部件组成汉字最快者给予奖

7、励。(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扫除拼音学习障碍。一年级学生的记忆效果与他们的情绪也有着极大的联系,他们高兴时记忆效果良好,反之则较差。因此,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的教学效应,融入到原本枯燥、抽象的拼音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拼音教学中,一些外形相似的字母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拦路虎,而利用画面丰富、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有利于学生对这些字母的识记,比如,b、d、p、q四个字母的识记,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一根棒子和一个苹果,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可以组成哪些我们已经学习过的字母,学生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可以得出答案,在讨论的过程中,随着苹果和棒子的上下、左右位置变幻,这四个字母的识记方法也被学生自己归纳

8、得出来了。通过这个游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插图和游戏是语文教学中两种直观的学习策略,假如教师能够合理运用好这两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策略,必将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用有限的语文教学时间,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掌握语文知识。只要教师运用自己的智慧,就能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认识并熟记汉字。对于有效教学,谈不上有什么经验,要说感受可能会有一些。按我的理解,语文课的有效教学就是让学生听懂、学会、有所创造。一节课是否有效,老师的一头自己是十分重要的。对教材的充分理解,之后备好一节课。上课前的教具学具的准备,对教案的熟悉,都是必不可少的。到了上课的时候,老师良好的教学素质,对课堂的掌握,教

9、学中练习的设计是否合理科学,有没有考虑到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做到每一次练习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培养技能、发展智能的目的等等各方面无不关系到教学的效果。第一,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备好课是上课有效的前提。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但生成并不意味着不需要预设、不需要备课。相反,有效的教学对预设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预设要能真正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能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能促使课堂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并及时反馈。这就需要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让“预设”真正服务于生成性的课堂教学。

10、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为“预设”打好基础。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每一位教师都要认真研读、感悟、领会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精神和编写意图,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分析教材所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生活动的科学内涵,这样才能体会新教材蕴含的教学理念,备出高质量的教学预案。其次,要改变备课模式,变“教案”为“学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知识经验的获得都依赖于学生的自主建构、自我内化。离开了“学”,再精心的“设计”也没有意义,教师要充分考虑,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即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一种有准备、有意识的预设。第二,重课堂动态生成,着眼学生发展。教学过程是动态生成的,尽管

11、教师在备课时已经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了充分的预设,但是在课堂中,依然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更有出乎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面对信息多变、资源多彩的课堂,教师要扮好倾听者、重组者、等待者、提升者这几种角色。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中,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从学生那里生成的各种各类信息,灵活驾驭教学过程,推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有效生成。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应该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

12、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而在课堂中能研究的、能放大的,则必须敏感的捕捉和利用起来,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培养出来。第三、“设计科学合理的练习” 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有效的语文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讲解,而且更取决于科学、高效率的练习。科学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语文,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新课程下的语文练习应成为一种生活,一种活动,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而非单一的、千篇一律的重复。好的练习能主动地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从而实现语文知识的巩固和应用,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以熏陶,学习习惯、思维品质得以培养,思维方法得以训练,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要求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养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达到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