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新版).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5075838 上传时间:2024-03-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7.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新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湘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新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湘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新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湘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新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湘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新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新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新版).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教版二年级科学上册期中考试题(新版)班级: 姓名: 题序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填空题。(共15分)1、指南针里的指示针上标有红色或其他特殊标记的一端是_极,指向_方。2、晴天的白天看不到星星的原因是_。3、拔河用的是_力,拉皮箱用的是_力,推物体用的是_力,关教室门用的是_力。4、蚂蚁的身体分为_,_,_三部分,头上长有_,胸部有_对足。5、用推的方法可以让桌子动起来,因为_可以对物体产生作用。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常用来做衣服的植物是( )。A蒲公英B蘑菇C水稻D棉花2、()都是自然世界的。A玻璃橡胶B木头、沙子C纸、石头3、以下不能证明我们的身体在生长的证据是()。A从

2、前的衣服穿不上了B头发变长了C会刷碗了4、记录大自然,下列方法错误的是( )。A拍照片B画图画C唱歌曲5、制造书籍的主要材料是( )。A玻璃B纸张C空气D塑料6、下面的生活方式中,健康的是( )。A早睡早起 B经常看电视 C多吃零食7、做大自然的孩子,我们要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A救助动物 B随意采摘花草 C乱砍树木 D观察动物时惊吓它们8、请你选出不正确的测量方式()。A测量身高时挺直后背B测量体重时用力踏上体重秤C测量身高时不能戴帽子9、栽小葱,我们需要做以下哪一件事?( )A浇适量的水B不闻不问C放在阳光下暴晒10、夏季到来,小朋友们最喜欢吃( )。A糖葫芦B冰激凌

3、C蛋糕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我们吃的,用的都来自大自然。( )2、四季变化能影响人类。( )3、玉石需要人工的打磨,所以他属于人工制造的。 ( )4、很多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土壤。( )5、山、水、汽车、动物和植物都是自然形成的。( )6、种大蒜时应将蒜瓣的尖头向下插入土中。( )7、加大宣传力度,可以起到保护珍稀动物的作用。( )8、我们可以用芦苇、树木来造纸。( )9、条形磁铁一端为南极,用“N”表示;另一端为北极,用“S”表示。( )10、可以从颜色、轻重、材料等方面描述一辆玩具车。( )四、连线题。(共10分)1、这些符号各表示什么天气,连一连。雾霾阴沙尘暴雷阵雨雨夹雪五

4、、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除了用磁铁,你还能用什么方法不接触小车就让它运动起来?2、健康成长需要良好的生活习惯。请列举4条健康的生活习惯。3、秋天和冬天有哪些不同?(写出三个)六、综合题。(共20分)1、小楠利用回形针感受条形磁铁不同部位的磁力大小。接近磁铁的一端 接近磁铁的中间1小楠发现回形针在()受到的磁力最大。A两端B中间C中间和两端2小楠根据发现判断条形磁铁的磁极在()。A中间B两端C任意位置3小楠按如图所示的方法,将磁铁慢慢靠近回形针,最先被吸过来的是()A1号和3号B1号和5号C3号和5号4用条形磁铁的不同位置吸引回形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点吸引的回形针数量最少Ba

5、点和e点吸引的回形针数量最多Cb点吸引的回形针数量比e点多参考答案一、填空题。(共15分)1、N 北2、阳光太亮了3、拉 拉 推 推4、头 胸 腹 触角 35、力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D2、B3、C4、C5、B6、A7、A8、B9、A10、B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2、3、4、5、6、7、8、9、10、四、连线题。(共10分)1、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答案不唯一)用嘴吹、用电风扇吹、用扇子扇。解析:可以利用风来使小车运动。2、(1)良好的作息习惯培养;(2)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3)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4)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3、(1)秋天硕果累累,冬天颗粒无收;(2)秋天秋高气爽,冬天天寒地冻;(3)秋天动物迁徙,冬天几乎没有动物。六、综合题。(共20分)1、1A 2.B 3B 4C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