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考试简答题重点总结归纳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5075347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2.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系统解剖学考试简答题重点总结归纳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系统解剖学考试简答题重点总结归纳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系统解剖学考试简答题重点总结归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系统解剖学考试简答题重点总结归纳(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脑1. 试述脑脊液的产生、循环和回流: 脑脊液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产生,少量由室管膜上皮和毛细血管产生,由侧脑室脉络 丛产生的脑脊液经室间孔流至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 中脑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再汇合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经第四脑室正中 孔和两个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隙,然后,脑脊液再沿蛛网膜下隙流向大脑背面,经 蛛网膜粒渗透到硬脑膜窦(主要是上矢状窦)内,回流入血液中。如脑脊液循环途 中发生阻塞,可导致脑积水和颅内压升高,进而使脑组织受压移位,甚至形成脑疝。2. 大脑动脉环由哪些动脉形成?它位于何处?有何功能意义? 位于颅底下方,蝶鞍上方,环绕视交叉、灰结节及乳头

2、体周围。大脑动脉环由两侧 的大脑前动脉起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端、两侧大脑后动脉借前交通动脉和后交通 动脉相连通而成,又称Willis环。作为一种代偿的潜在装置,此环使两侧颈内动脉 和基底动脉互相交通,当此环的某一处发育不良或被阻断时,可在一定程度上通过 大脑动脉环使血液重新分配和代偿,以维持脑的血液供应。不正常的动脉环容易出 现动脉瘤。3. 试述脑的动脉供应: 脑的动脉来源于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以顶枕沟为界,大脑半球的前2/3 和部分间脑 由颈内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1/3 及部分间脑、脑干和小脑由椎动脉供应。 试述脑 脊液循环。答:左右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T室间孔T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 脉络

3、丛产生的脑脊液一起)T中脑水管T第四脑室(与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 液一起)T第四脑室正中孔和两外侧孔T蛛网膜下腔T蛛网膜粒T上矢状窦。4. 何谓边缘叶和边缘系统,其主要功能如何?边缘叶由隔区、扣带回、海马旁回、海马、齿状回、岛叶前部和颞极构成。边缘系 统由边缘叶及其皮质下结构(如杏仁体、隔核、下丘脑、上丘脑、背侧丘脑前核及 中脑被盖等)组成。其主要功能是司内脏调节、情绪反应、性活动等。海马与 学习记忆等高级神经活动有关。5. 脑干网状结构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与大脑的联系及上行激动系统;与脊髓的联系及调节躯体运动;脑干内部的 联系及调节内脏活动;参与睡眠发生,抑制痛觉传递6. 小脑的形态分叶

4、、机能分区与种系发生的关系如何?分部:小脑中部狭窄称为小脑蚓:小结、蚓垂、蚓锥体; 膨大部分为小脑半球:小脑扁桃体。有 3 条裂:原裂、水平裂、后外侧裂。 分叶:前叶(脊髓小脑)、后叶(大脑小脑)、绒球小结叶(绒球、小结、前庭小脑)。原 小脑(前庭小脑):维持体态姿势、保持身体平衡、协调眼球运动;旧小脑(脊髓 小脑):参与调节肌张力,维持姿势。新小脑(大脑小脑):协调和控制上、下肢精 确的随意运动。7. 间脑的分部及背侧丘脑和后丘脑有哪些特异性中继核团,他们的纤维联系如何? 间脑分为背侧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底丘脑、后丘脑5部,其内腔为第三脑室。 背侧丘脑:腹前核、腹外侧核(小脑齿状核、苍白球

5、、黑质)、腹后核(腹后外侧核: 内侧丘系、脊髓丘系。腹后内侧核:三叉丘系、孤束核发出的味觉纤维) 后丘脑: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分别接受下丘的听觉纤维和视束的传入,发出 纤维至颞叶听觉中枢和枕叶视觉中枢。8. 下丘脑外形怎样?内部主要核团有哪些?功能如何?视前区:视前核 视上区:视上核、室旁核、下丘脑前核 结节区:漏斗核、腹内侧 核、背内侧核乳头体区:乳头体核、下丘脑后核。 功能:(1)是神经内分泌中心, 完成神经体液调节,调节内分泌活动。(2)是皮质下(自主)植物神经中枢, 调节体温、循环、呼吸、摄食、生殖、水盐平衡。(3)与边缘系统有密切联系,参 与对情绪行为的调节。(4)昼夜节律调节:

6、可能是生物钟起搏点。9. 端脑如何分叶、大脑半球背外侧面沟回的名称? 以中央沟、外侧沟、顶枕沟3 条沟分叶,分为:额叶、 顶叶、枕叶、颞叶、岛叶5 个叶。10. 有关学习和记忆的脑区和皮质下结构。苍白球,海马结构下橄榄核是大脑皮质、红核等与小脑之间的一个中继站。功能与 小脑有关,参与对运动学习记忆的控制。松果体(第三只眼):是位于脊椎动物脑中 的小内分泌腺体。它的形状像是一颗小松果,并坐落在脑部中央的附近,介于两个 大脑半球之间。是上丘脑的一部分。它负责制造褪黑素,一种会对睡醒模式与昼夜 节律功能的调节产生影响的激素。在儿童时期保有充足的褪黑素被认为会对性成熟 有所压抑,因此松果腺瘤被认为与性

7、早熟症有关。而当青春期来临时,褪黑素的制 造就会减少。中枢神经系统中唯一的腺体。乳头体:情绪反应的中间站,参与智能 活动。与海马之间有神经联系。和近期记忆有关,对记忆的形成甚为重要。边缘系 统:边缘系统所包括的大脑部位相当广泛,杏仁体、海马、乳头体等都属于边缘系 统。边缘系统的主要部分环绕大脑两半球内侧形成一个闭合的环,故此得名。边缘 系统内部互相连接与神经系统其他部分也有广泛的联系。它参与感觉、内脏活动的 调节并于情绪、行为、学习和记忆等心理活动密切相关。比如,海马体是形成长期 记忆的必要部分,海马体中的旁海马回能形成空间记忆;损伤杏仁核之后,病人的 应变能力减弱,情绪功能受阻。第二节:传导

8、束1. 内侧丘系、脊髓丘脑束、三叉丘系、外侧丘系、锥体束的起止、位置和功能? 内侧丘系:由对侧薄束核和楔束核发出的二级感觉纤维,经内侧丘系交叉后形成, 向上经脑干终止于丘脑腹后外侧核。该系在延髓,位于中线的外侧,锥体的背侧; 至脑桥后,略偏向腹外侧,位于基底和被盖之间,纵穿斜方体;到中脑则移向被盖 腹外侧边缘,红核的外侧。传递对侧躯干和上、下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脊髓丘脑束:来自对侧脊髓后角的脊髓丘脑束在脑干的外侧区上行,终止于腹后 外侧核。在延髓,它们位于外侧区,下橄榄核的背外侧;在脑桥和中脑,位于内侧 丘系的背外侧。传导对侧躯干四肢的痛、温、触觉。 三叉丘系:三叉神经脑桥核和脊束

9、核发出纤维交叉后组成三叉丘系。与内侧丘系 伴行,终止于腹后内侧核。传导对侧头面部皮肤、粘膜及牙齿的痛、温、触觉。 外侧丘系:起于双侧上橄榄核及对侧蜗背侧核和蜗腹侧核的听觉纤维,在上橄榄 核外侧转向上形成外侧丘系T下丘T内侧膝状体。一侧外侧丘系传导双侧耳的听觉 冲动。锥体束:起自大脑皮质,止于脊髓前角的为皮质脊髓束,经锥体交叉后形成 皮质脊髓侧束,未交叉的为皮质脊髓前束。皮质脊髓束管理双侧躯干、对侧的上下 肢肌的随意运动。2. 脊髓白质中薄束和楔束、脊髓丘脑束、皮质脊髓束的位置、起止和功能? 薄束和楔束:起自脊神经节细胞的中枢突,薄束成自T5节段以下,楔束成自T4 以上。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10、 脊髓丘脑束:脊髓丘脑侧束:位于外侧索前半部,传导痛、温觉。脊髓丘脑前束: 位于前索,传导粗触觉和压觉。 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侧束:止于同侧脊髓灰质皮质脊髓前束:止于双侧灰质前 角。功能:完成大脑皮质对脊髓运动功能的控制。3. 什么是锥体系?写出皮质脊髓束传导路及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表现有何不 同?(1)锥体系的上运动神经元由位于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巨型锥体细胞 (Betz 细胞)和其他类型的锥体细胞以及位于额、顶叶部分区域的锥体细胞组成。上 述神经元的轴突共同组成锥体束,其中,下行至脊髓的纤维束称皮质脊髓束;止于 脑干内一般躯体和特殊内脏运动核的纤维束称皮质核束。(2)皮质脊髓束传导

11、路损伤:一侧皮质脊髓束在锥体交叉前受损,主要引起对侧 肢体瘫痪,躯干肌运动不受明显影响;在锥体交叉后受损,主要引起同侧肢体瘫痪。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在皮质脊髓束表现为硬瘫,在皮质核束表现 为核上瘫。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在脊髓前角细胞或脊神经表现为软瘫,在脑神经核或 脑神经表现为核下瘫。4. 一侧皮质核束起于大脑皮质何处?是如何发纤维管理脑干内的哪些核团? 起于中央前回下部锥体细胞。皮质核束下行经内囊膝至大脑脚底中35的内侧部, 由此向下陆续分出纤维,大部分终止于双侧脑神经运动核,小部分纤维完全交叉到 对侧,终止于面神经核支配面下部肌的神经元细胞群和舌下神经核。第三节:神经1. 交感

12、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部位和周围部的组成? 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1腰3节段的灰质侧柱的中间外侧核。交感神 经节前纤维起自此核的细胞。交感神经的周围部包括交感干、交感神经节,以及由 节发出的分支和交感神经丛等。 副交感神经的低级中枢位于脑干的一般内脏运动核和脊髓骶部第 24 节段灰质 的骶副交感核,由这些核的细胞发出的纤维即节前纤维。周围部包括神经节、节前 纤维、节后纤维。2. 试述脊神经的组成及纤维成分如何?脊神经共 31 对,每对脊神经借前根和后根与脊髓相连,前根属运动性,后根属感 觉性,二者在椎间孔处合成一条脊神经干,感觉和运动纤维在干中混合,因此脊神 经是混合性神经。根据脊神

13、经的分布和功能,可将其组成纤维分为四类: 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皮肤、骨骼肌、腱和关节,将浅、深感觉传入中枢。 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传导内脏感觉。躯体运动纤维:分布于骨骼肌,支配其运动。 内脏运动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支配平滑肌和心肌的运动,控制腺体 的分泌。3. 叙述脊神经前、后根的性质,纤维成分及分支分布?(1)前根连于脊髓前外侧沟,由运动性神经根丝构成;后根连于脊髓后外侧沟, 由感觉性神经根丝构成。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为一条脊神经。(2)脊神经由躯体感觉纤维、躯体运动纤维、内脏感觉纤维和内脏运动纤维合成。(3)脊神经在椎间孔处合成合为脊神经干后,分为 4 支

14、:前支(主要分布四肢和 躯干前、外侧部的肌和皮肤)、后支(躯干后部深层肌、皮肤)、交通支(内脏、腺 体、立毛肌)、脊膜支(分布于脊髓被膜、血管壁、骨膜、韧带和椎间盘等处)。4. 简述膈神经的组成、走行及支配:膈神经由 C3-C5 前支组成,在颈部走在前斜角肌的外侧、前面和内侧,在锁骨下动、静脉之间经胸廓上口入胸腔,经肺根前方下行达膈并穿入膈肌,支配膈肌,感觉纤 维分布于胸腔、心包及膈下面的部分腹膜,右膈神经尚支配肝、胆囊和肝外胆道的 浆膜。5. 简述坐骨神经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及损伤后的表现:(1)坐骨神经起自骶丛,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在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下行, 在腘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

15、神经,在股后区支配股二头肌、半腱肌和半膜肌。胫 神经分布于小腿后群肌和足底肌,小腿后面和足底皮肤。(2)损伤后,小腿后群肌无力,足不能跖屈,内翻力弱,足呈背屈外翻位,出现 “钩状足”畸形。 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分布于小腿前群和外侧群、 足背肌和小腿外侧、足背、趾背的皮肤。损伤后足不能背屈,趾不能伸,足下垂且 内翻,呈“马蹄内翻足”畸形。6. 脐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中点平面脊神经各丛的组成、位置如何? 颈丛:由第1-4颈神经前支和第5颈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相互交织构成。胸锁乳突 肌上部深方、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起端的前方。 臂丛: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1胸神经前支的大部分纤维交织而成。臂丛

16、在斜 角肌间隙处恰位于锁骨下动脉的后上方。麻醉阻滞点为锁骨中点上方。 胸神经前支:共12对,第1-11对均位于相应的肋间隙中,第12对位于第12肋 的下方。腰丛:由第12胸神经前支的一部分、第1-3腰神经前支及第4腰神经 前支的一部分组成。位于腰大肌深面、腰椎横突的前方。 骶丛:由来自腰丛的腰骶干和所有骶、尾神经前支组成。位于骶骨与梨状肌的前 面、髂内动脉的后方。7. 试述手的皮肤神经分布: 正中神经:分布于掌心、鱼际、桡侧三个半指的掌面及其中节和远节手指背面的 皮肤; 桡神经:分布于手背桡侧半和桡侧两个半手指近节背面的皮肤; 尺神经:手背支分布于手背尺侧半和小指、环指及中指尺侧半背面的皮肤。浅支 分布于小鱼际、小指和环指尺侧半掌面的皮肤。8. 说明尺神经损伤出现“爪形手”的形态学基础:尺神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