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期中考试2.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5060798 上传时间:2023-06-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期中考试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下期中考试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下期中考试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下期中考试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下期中考试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下期中考试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期中考试2.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发达中学刘洋(本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运用(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确凿(zu)脑髓(su)气氛(fn)倜傥(tn)B殷红(yn)骊歌(l)讪笑(shn)炽痛(zh)C澎湃(pi)屏障(zhn)诧异(ch)祈祷(do)D崎岖(q)污秽(su)深邃(su)荒谬(mi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嘱目美不盛收万籁俱寂人迹罕至B.烦躁显为人知相辅相成络译不绝C.嘹亮变幻莫测中西合壁轩然大波D.抉择相得益彰栩栩如生金碧辉煌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多年的学习生活

2、使我认识到,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在于平时刻苦钻研。B、夏老师的这个讲座,使我们对怎样选择和阅读课外读物有了清楚的认识。C、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教育,并制订了交通安全管理条件。D、目前,全社会都对素质教育的问题予以了极大的关注。4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一阵轻风拂过,枝头的果子津津有味,令人垂涎。B、深海和远洋中还有许许多多尚未被我们充分开发利用的海洋生物,其巨大潜力是不言而喻的。C、柜台里的点心有二十几种,真是不计其数。D、全校同学聚精会神,目不暇接地聆听着科学家精彩的学术报告。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论语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

3、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B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原名朱自华,字佩弦,现代诗人、散文家。代表作品有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等。C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刘义庆召集一批文人共同编撰。是一部记述东汉末年至东晋时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的言谈轶事的书。D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6、根据所学内容默写填空。(8分)(1)、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成为传世绝唱,表达诗人追求清净隐逸思想的诗句是:,。题破山寺后禅院)(2)、吴楚东南坼,。(杜甫登岳阳楼)(3)、孤雁一诗中“,”两句深切地写出了失群者的心情,显

4、示出诗人对同伴的无限思慕、迫切追求的心情。(4)、蝉中歌颂品格高尚者的是:,。(5)、写一句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二、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6分)7、探究: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的发现。(3分)日本动画片狐狸的故事里有组耐人寻味的镜头:狐狸父母将断奶不久的小狐狸赶出了温暖舒适的洞穴。惊慌失措的小狐狸恋着父母使劲地要往回跑,但饱经沧桑的老狐狸却无情地厮打驱赶着,不让其回“安乐窝”。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小狐狸最终无可奈何地走向了潜伏着危险,却又能任其施展才华的大千世界。邹韬奋在我的母亲中写到:“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现在社会上有许多父母把孩

5、子当成是宝贝,在孩子的生活中只充当保姆的角色,后来小孩到了大学还不会剥鸡蛋壳;而有的家长太溺爱自己的小孩,任由他们胡作非为,结果使孩子走上了犯罪道路。8、阅读下列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3分)材料一:大哲学家黑格尔读书时养成了一个独特的习惯,就是无论在哪儿读过的东西,他都要在活页纸上认真地做摘录,然后把摘录加以分类,放进贴有标签的文件夹里。这样不管需要用到哪一条摘录,都可以马上拿到。长年累月地广泛读书,细水长流地做读书摘录,使黑格尔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材料二:毛泽东同志在学生时代就勤写笔记。他每次去图书馆,必定带上三件物品:地图、字典、笔记本。读书时,凡学到自己需要的知识,就立即记在笔记本上

6、。材料三:上海有一位青年,十分重视摘录,他的摘录笔记本多得不可胜数。他每天上午总是伏在一张宽敞的书桌上写作,身旁堆满了笔记,下午到图书馆去,从大量报刊上摘录自己所需要的资料。注重知识的积累,为他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他最终成为了年轻的小说家。三、综合阅读(共36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题。(3分)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9这首诗构思巧妙,不着痕迹,连用了哪些地名?(1分)10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一)阅读文言文,按要求完成811题(10分)黄鹤楼州城西南隅,有黄鹤楼者。图经云:“费祎登仙,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

7、名楼。”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山山龙从,上倚河汉,下临江流;重檐翼馆,四闼霞敞;坐窥井邑,俯拍云烟:亦荆吴形胜之最也。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州城西南隅()尝驾黄鹤返憩于此()遂以名楼()四闼霞敞()12、翻译下列句子(4分)(1)、尝驾黄鹤返憩于此(2)、坐窥井邑,俯拍云烟13、黄鹤楼美在哪里,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回答。(2分)14、黄鹤楼是我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你的记忆宝库中有关于黄鹤楼的知识积累吗?请任选一题回答。(2分)(1)江南三大名楼中的另外两楼是、。(2)请写出一句描写、赞美黄鹤楼或与之有关的古代名句:(二)阅读说明文,按要求回答1215题(

8、10分)神奇的永定土楼在我国闽、粤、赣三省交界处镶嵌着一座美丽、古朴而又典雅的小城,名字叫永定。这里的小城故事多,因为它是客家之乡。土楼是客家人赖以生存的必要居所,古往今来,土楼像日月一样与客家人同在。在连绵不断的崇山峻岭中,在茂密的树林里,在青翠欲滴的田园旁,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土楼。它像无数星星点点的智慧星座,充盈在神奇而又独特的山寨之中。难怪有识之士把它誉为“世界民居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客家土楼”,是“天上掉下来的飞碟,地上冒出来的蘑菇”。据史料记载,在四世纪初(西晋末年)九世纪末(唐朝末年)和十三世纪初(南宋末年)因战乱或饥荒等原因,汉人从黄河流域举家迁徙到南方,被土著人称为“客

9、家人”。客家人为了安居乐业,繁衍生息,早在900多年前,就开始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大兴土木。他们按照中原的传统建筑风格与技术,开始营造防御性能强,同时又防风、防潮、防火、防盗的土楼。他们十分巧妙地把中原建筑风格模式与当地的条件和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他们就地取材,在黄土中掺拌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做粘合剂,以竹片、木条等做筋骨,以木料做框架,用木制的夯箱日积月累、由下至上夯实加固。土楼墙厚约一米,楼高15米以上,大多为3层至6层。建成后的土楼像柑橘瓣似的均匀分布着100200间房间,族长根据实际需要分配给族人。仅此一点就可以充分体现客家的群体意识和团结氛围。一般来讲,一层天井的对面为堂屋,是供奉先

10、祖之处,每到重大节日和遇有要事(婚、丧事)都在此相聚,朝拜议事。一层的其它房间则为厨房,二层多为粮仓,三层以上住人。一幢土楼居住着几十户人家,数百口人,他们朝夕相处,互帮互助,相依为命,活得充实、舒适、潇洒,到处洋溢着人间真情。(选文有删改)15、选文第二段主要从、等方面说明了土楼。(3分)16、土楼具有的特点。(2分)17、选文一开始引用有识之士的话,说永定土楼是“世界民居奇葩”,“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客家土楼”,是“天上掉下来的飞碟,地上冒出来的蘑菇”。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18、文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其作用是。(3分)(三)阅读记叙文,按要求回答1621题(13分)大地上的灯盏江歌

11、那年秋天,我请假在家照料病危的母亲,已耽误了半个月的功课。母亲终因胃癌的折磨,撒手人寰了。安葬了母亲后,我不敢再耽误学业,傍晚时就上路往学校赶,因没赶上最后一班车,我便一咬牙,接过伯伯送给我的马灯,决定攀山步行。那时,我正读初三。这可是人生的第一个坎。为了能考进县城重点高中,我把时间看得特别金贵,在蜿蜒山路上,我尽力排除头脑里母亲去世的阴影,一边赶路,一边背英语单词。不知不觉间,夜幕降临了。我点亮了马灯后,才发现自己完全陷身在一片黑暗中。又走了一阵路后,恐惧感渐渐袭来。山风呼呼,飘来零星小雨。松林里不时传来一两声鸱枭的怪叫,我手中的马灯竟颤抖起来。由于过度紧张,我慌乱中又踏翻了一块石头,重重地

12、摔了一跤,手中的马灯也滚得老远,我划着火柴找到马灯时,发现油已泼尽,玻璃灯罩破了一个洞,根本无法点亮了。一霎时,我急得大哭起来,我站在伸手不见五指的山路上,真是呼天不应,呼地不灵哪!就在这时候,前方山路上突然闪现出一星灯火,我像看到救星般大喊:“叔叔伯伯,救救我呀!”灯火渐渐近了,我还在大喊着求救。忽然,对面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是江歌吗?是不是江歌同学?”我一下子听出是语文老师的声音,心中一暖,激动得哭起来了:“赵老师,是我!我是江歌!”走近了,我才发现赵老师身上背着高炎同学,高举的马灯照着他满头的汗水。高炎同学前不久从双杠上摔下来,小腿骨折,他爸出外在广东打工,每天上完晚自习,竟是赵老师背送他回家。我望着赵老师汗津津的头发,心中涌起一层热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