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学业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45060458 上传时间:2023-06-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学业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构建学业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构建学业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构建学业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构建学业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建学业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学业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构建学业发展性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省前中“普通高中学生学业发展性评价研究”结题报告第一部分 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一、课题的提出1社会发生巨大变化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突飞猛进,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一方 面,个人的知识和才能被赋予更大的价值;另一方面,社会的急剧变化对人才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只有不断推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2当前学生学业评价存在的问题和改革的基本方向 受长期来形成的诸多社会原因和中国独特考试文化的影响,学业评价改革一直进展缓慢,各地虽也有 少数学校和个人开展相关的研究,但多偏重于

2、理论研究,真正将研究落实在行动中,并坚持不懈实施的非 常少。概括起来,当前各地正在进行的学业评价主要呈现以下几方面不足:(1)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发挥评价在调控、反馈、激励、导向等方面的作用;(2)过分关注评价的结果,忽视被评价对象的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忽视对学习全过程的评价;(3)评价主体单一,基本上没有形成学生、教师、管理者、教育专家、家长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 互作用的评价模式;(4)评价标准机械单一,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体间的差异;(5)评价内容片面,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对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和培养起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 力、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等综合素质的

3、评价或者相对忽视,或者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方法;(6)评价方法单调,过于注重量化评价和传统的纸笔测验,对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质性评价,如成长 记录袋评价法、表现性评价法不够重视;(7)评价对象基本处于被动地被检查、被评判的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对评价 持一种冷漠、应付、对立、讨厌、拒斥或者害怕、恐惧、逃避的态度,甚至出现欺骗、弄虚作假行为。从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关于课程评价改革的目标表述中,可以看到当前学生评价改革的基 本方向是,从以“甄别选拔”为基本价值取向的甄别性学业评价向以“促进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的发展 性评价转变。尽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已实施较长一段时间,但传统的评价方

4、式在本地区,包括本校部分教 师中依然较流行。研究和运用学生发展性学业评价任重而道远。3学校持续高位发展 我校是江苏省首批四星级普通高中。多年来,学校坚持科学发展,先后开展了“主体性课堂教学探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居本地区同类学校前列。学校的持 续高位发展对教育教学工作也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坚持不懈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上下功夫,才能永保学校发展的强劲势头,才能永立潮头不断谱写改革新诗篇。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外关于发展性评价的研究起步较早,已形成了一些较为成熟的带有明显发展性评价特征的教学改革 范式,如表现式评价、

5、档案袋评价、开放式考试等,出版了一系列研究专著,具有代表性的有有效的学 生评价(Ellen Weber【美】著,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 译)、等级评分一一学习和评价的有效工具(BEWalvoord & VJ.Anderson【美】著,国家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译)、全面质量教育(Edward Sallis【美】 著,何瑞薇译)等。国内关于发展性评价的研究时间不长,但进展较快,特别是在新课程拉开帷幕之后。目前国内从事发 展性评价研究的主要人员有北师大董奇教授、北京市科学院李吉会教授、华南师大高凌飙教授、华东师大 钟启泉

6、教授以及华中师大教育硕士刘建等人。阅读这些专家学者的研究,其内容大致呈现以下几方面特点: 1理论研究多于应用研究。在核心理念方面,教育工作者已基本达成共识,如评价必须做到内容多 元、主体互动、过程动态等。2研究类别分布不均匀。对于“发展性评价的理念”、“评价的原则”、“评价的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较多,而对于案例实践、应用反思明显不足。3研究在逐步深入。研究不仅关注发展性评价本身,而且正朝着分支深入研究。如“表现性评价的 研究”、“真实性评价的研究”、“非正式性评价研究”等。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1研究目标(1)通过研究,改革和完善学校现有的学生学业评价方式,构建一整套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发展性

7、学业评价体系。(2)通过研究,深入探索发展性学业评价的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形成一整套校本化的发展性学 业评价的实施策略。(3)通过研究,切实转变广大教师的评价观念,指导教师形成符合当前社会和时代要求,与普通高 中课程改革相一致的新的质量观、人才观,同时提升教师践行新课程的自觉性和能力。(4)通过研究,使评价成为提升学生自尊、自信、自强,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而又富有个性发展的重 要途径和方法。2研究内容(1)开展课堂学习评价研究。课堂学习评价的研究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如从哪些方面考察和评定 学生课堂学习的状况,怎样考察和认定学生三维目标达成的情况,以及如何分层、分批对同一个班级四五 十位学生的学习

8、状况进行评价等,都值得研究和探索。(2)深化日常作业的设计及评价的研究。作业是课堂的延续和拓展,作业评价是学业评价的重要组 成部分,涉及作业的设计、作业的分层、作业的批阅等多方面的内容,每项内容又有若干小的方面,如作 业的批阅包括作业评语的研究、学生参与作业评价的研究、如何指导学生建立作业档案的研究等。每一个 方面都不能忽视。(3)开展模块学习评价和学分认定的研究。模块是构成科目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内容的主要载 体。如何对学生模块的学习内容进行评价,模块学习评价与传统的月考或者期中、期末考有什么区别,怎 样根据模块的成绩授予学生相应的学分,这些都是学校在推进新课程改革中必须直面和解决的问题。

9、(4)深化以纸质考试为主的考试研究。在当前传统的纸质考试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的大形势下,开展 以纸质考试为主的考试研究,制定“各学科试题编制双向细目表”,建立开放式试题库,同时改革考试的 组织形式和成绩报告的方式,最大限度发挥纸质考试的作用,是本课题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之一。(5)推动学科特长培养和荣誉学分认定。学生的个性兴趣爱好特长各不相同,学习潜能也存在差异 新课程倡导“全面加特长”的育人方式,学校如何在加强基础课程学习的同时,结合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积极开设各学科延伸拓展课程、兴趣活动类课程,从而进一步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兴 趣爱好和特长,也是本课题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6)

10、推动多元化评价的研究。传统的评价,无论在评价内容、方式,还是主体上都是比较单一的, 它已经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课题组将进一步总结学校在提优和托一把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同时积极推 广纸质考试之外的其他开放式评价的方式,探索学生、家长参与评价的方式、途径等。四、主要概念和理论依据1主要概念解释(1)评价评价是从特定的目标出发,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特定的程序,对已经完成或正在从事的学习(工作) 进行检测,找到反映学习(工作)进程的质量或成果水平的资料或数据,从而对学习(工作)的质量或成 果的水平作出合理的判定。(2)学业评价学业评价是依据一定的课程标准,运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搜集学生在学

11、习进展过程中 发展变化的信息和数据,并据此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学生学业评价应该包括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学习 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3)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是一种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个体的处境和需求,尊重和体现学生个体差异,面向未 来,强调合作和自我完善的一种评价方式,是一种新型的评价类型。发展性评价在评价的目的上,注重学 生的个体发展;在评价内容上,注重全面性,不只关注知识,更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态度、价值观;在 评价主客体关系上,注重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性;在评价标准上,注重绝对评价,削 弱相对评价,强调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和进步;在评价过程中

12、,更加重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充分发 挥评价的反思、调控功能;在评价方法和手段上,注重定性与定量评价的有机结合。2理论依据(1)多元智能理论随着人们对智力认识的不断深入,新的智力理论不断产生,特别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 元智能理论,使我们破除了传统的IQ”思维,他认为人的智力有七种甚至更多种紧密关联但又相独立的 智力组成,如:言语语言智能、音乐节奏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等,各种智力只有 领域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在这些领域中,都有发展杰出的人才。换句话说,一些人可能会 在某几种领域智力比较突出,而另外一些人则可能在其他一些领域智力比较突出。鉴于此,以文化课学习 成绩

13、与能力作为唯一标准与尺度的传统的学习评价显然不能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业状况。必须以 多元评价取代传统分数评价,即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各个不同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 发挥评价的功能,培养具有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让学生学尽其长、学有其长。(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是近年从维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人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认为,学习不是 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一种不断的重建和重构自己的经验结构,从而提高自己适应和改造环境 功能的过程,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知识意义的建构,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 者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

14、创新精神,管理自己的学习,在不同的情景中应用所学知 识,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认识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实现知识的建构。基于这一理论,学生的学习 评价应充分发挥个体的主体作用,不能用教师的评价代替学生的评价;应关注学生认知的过程,不能用结 果评价代替过程评价。(3)后现代主义理论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思潮,其主要理论观点包括:强调反思与批判性;反对中心 主义,提升非理性主义;倡导多视角、多元化的方法;推崇对话,强调不确定性和差异性。后现代主义理 论在教育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尊重个性,强调学生个体差异,注意学生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发挥,鼓励 教师和学生发展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注重师

15、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这一思想无疑为我们的学业评价提供 了新的视野: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能用绝对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程度, 要给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空间。因此评价不应只注意结果,更应重视过程。评价不仅仅是对现时学习状况 的价值判断,更应该是开展下一步学习活动的逻辑起点。第二部分 课题研究主要过程和推进措施一、精选成员,强化力量本课题先后由江苏省特级教师、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邹兴华校长(2007年8月退休)、孔建华校长担 任课题组长。作为学校近年来研究的主打课题之一,本课题集中了学校一大批具有丰富教育教学实践经验 和教科研能力的教师,课题核心成员中教授级高级教师1名,特级教师

16、5名,常州市名教师工作室领衔人 2名,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为确保本课题各项计划的顺利实施,学校专门成立了由校长、分管教科研工作的副校长、教科室同志 共同参与的课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课题日常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二、加强学习,提升理念课题研究离不开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课题组从建立之初就高度重视理论学习和研讨活动,一 方面课题组成员带头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新课程通式学习、观摩培训活动,自觉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意识。 另一方面,定期开展专题学习研讨活动,课题组坚持每两个月开展一次理论学习研讨活动,课题组指派专 人负责从网络和各种报刊杂志中搜集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文章,提供给大家学习。课题组还坚持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更加深入的学习活动,几年来,课题组先后安排课 题组成员深入上海华东师大二附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