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景德镇高岭国家矿山公园.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5060148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景德镇高岭国家矿山公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西景德镇高岭国家矿山公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西景德镇高岭国家矿山公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西景德镇高岭国家矿山公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景德镇高岭国家矿山公园.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景德镇高岭国家矿山公园 中瓷网 时间: 2009-11-23字体:大 中 小 坐落于景德镇市浮梁县的高岭国家矿山公园,保存有大量完好的古尾矿堆、高岭土矿残体、古采坑、古采硐、古洗选池、运矿古道、古码头和古亭、古桥等古矿遗迹,加上古文献、古瓷器遗存,形成了采、选、运、销一条龙,古矿址、古商埠、古村落三位一体的综合景观。具有深厚的陶瓷历史文化底蕴和极高的科学价值。江西省规划把其建设成融科考、科普、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的矿山公园。高岭古矿从宋代开始开采,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开采最盛,持续至20世纪60年代。高岭土以其优异性能被引入瓷胎,使景德镇制瓷原料与工艺发生了重大变革,陶瓷产品质量出现飞跃

2、,达到了世界领先地位。高岭土闻名天下,高岭随即成了高岭土和高岭石矿物的命名地,是我国第一个世界通用矿物的命名地。因此,人们把高岭称为瓷业圣山。 高岭国家矿山公园管理局负责人表示,高岭国家矿山公园揭牌开园,仅仅是公园发展的第一步,他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做好保护、建设、管理、经营、研究五篇文章,创新宣传手段,增强矿山公园的活力和吸引力,在继续实施高岭国家矿山公园保护建设二、三期工程时,将坚持“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六大原则,把高岭国家矿山公园建设成为一项保护环境的“生态工程”和传承历史的“文脉工程”。 据悉,高岭国家矿山公园是我国第一批28个国家矿山公园之

3、一。 江西景德镇高岭国家矿山公园揭碑开园2008-11-24 13:23:31 来源: 江西省国土厅网站 查看评论 0 我来说两句 收藏 2008年11月15日,江西景德镇高岭国家矿山公园举行隆重的揭碑开园仪式。 初冬的高岭,阳光灿烂,层林尽染。15日上午9时30分,江西景德镇高岭国家矿山公园揭碑开园仪式在浮梁县瑶里镇东埠古码头隆重举行。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陶庆法副司长为国家矿山授牌,李明路处长宣读了国土资源部关于建立江西景德镇高岭国家矿山公园的批复,景德镇市副市长卢正大和浮梁县县长陶永昌分别在开园仪式上致词。江西省国土资源厅原副厅长吕细保参加了公园揭碑。高岭是世界通用矿物高岭土和高岭石的命名

4、地。高岭古矿自南宋初已有开采,明清最为鼎盛,持续至20世纪60年代。高岭土引入瓷胎,使制瓷原料与工艺发生重大变革,陶瓷质量跃居世界领先,大大推动了欧亚乃至世界制瓷业进步,是我国最早向国外传播的重大科学技术成果。景德镇高岭国家矿山公园保存有大量完好的古尾矿堆、高岭土矿残体、古采坑、古采硐、古洗选池、运矿古道、古码头和古亭、古桥等古矿遗迹,加上古文献、古瓷器遗存,形成了采、选、运、销一条龙,古矿址、古商埠、古村落三位一体的综合景观。宛如一座从古至今,陶瓷业的生产、发展的大观园。景德镇高岭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为保护古矿遗址,挖掘陶瓷文化、提升旅游品味、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填补了景德镇市区

5、陶瓷文化旅游资源结构和旅游内容的不足,对弘扬悠久的中华矿业文化和陶瓷文化,促进资源枯竭型矿山经济转型,推动地方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带动瑶里风景旅游区的陶瓷文化旅游,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高岭国家矿山公园目录位置及简况 评审及开园情况 历史情况 园内景观 编辑本段位置及简况高岭国家矿山公园的核心是高岭古采矿遗址,位于瓷都景德镇市东北部浮梁县瑶里镇高岭村。矿物主要是用于陶瓷生产的瓷土矿石。1965年后,高岭山的瓷土矿经数百年的开采后停产。昔日曾经轰轰烈烈的采矿场-高岭山,只剩下一些供人凭吊的采掘遗迹。 编辑本段评审及开园情况在北京的国家矿山公园评审会上,景德镇高岭矿山公园以86.67分通过国家矿

6、山公园评审委员会的专家评审。2005 年8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文,确认首批 28 个“ 国家矿山公园 ”,高岭古矿成为江西唯一的“国家矿山公园”。 2008年11月15日,高岭国家矿山公园正式开园。 编辑本段历史情况高岭古矿从宋代开始开采,至明代中期至清代中期开采最盛,持续至20世纪60年代。 高岭土以其优异性能被引入瓷胎,使景德镇制瓷原料与工艺发生了重大变革,陶瓷产品质量出现飞跃,达到了世界领先地位。而且大大推动了欧亚乃至世界制瓷原料与工艺的进步,是中国最早向国外传播的重大科学技术成果之一。高岭土闻名天下,高岭随即成了高岭土和高岭石矿物的命名地,是我国第一个世界通用的矿物的命

7、名地。 高岭古矿保存有大量的高岭土矿残体、古尾矿堆、古采坑、古采硐、古洗选池、运矿古道、古码头、古亭、古桥和古文献、古瓷器等遗迹,形成了反映当时采、选、运、销一条龙,体系完整的古矿址、古商埠、古村落三位一体的综合景观。结合优越交通区位条件,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纯朴的民俗民风和丰富的文化遗存,具有深厚的陶瓷历史文化底蕴和极高的科学价值,是融科考、科普、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矿山公园。 编辑本段园内景观高岭山经过200多年的开采,留下来很多采掘遗址,古矿坑就是其中最为显著的遗迹之一。经考古调查发现,高岭山的古矿坑有数百处之多,至今保存完好的有4处。 一号古矿坑 一号坑开采年代为明万历至清乾隆年期间,

8、有200年历史。坑道全长约750米,宽20米-300米,尾沙平均厚度10米,估计尾沙量为127万吨,若按出土率20%计算的话,则从该矿采掘出的高岭土约有32万吨。 二号古矿坑 二号坑全长1000多米,宽50米-200米,尾砂厚度为10米-30米,尾砂量约有442万吨,若按出土率20%计算的话,则从该矿采掘出的高岭土有110万吨之多,是高岭山中面积最大、采掘量最多的矿坑。 古淘洗槽 古代淘洗方法是先在山坡上挖好水槽,并在较平缓的地势开挖3个淘洗池,池底及四壁均用砖或石块砌成,池与池之间以沟槽相连,并设有闸板开关。石第一个淘洗池前方还需另设一排砂槽相连,以清除杂物。高岭土采集后,放入水槽,利用溪水

9、将其冲下。在此过程中,砂石和粗杂质沉于槽底,被高度为槽深一半的闸板挡住,而细土则化成泥浆通过闸板上部流入淘洗池。在淘洗池稍作沉淀后,又让上部的泥浆流入第二个池子,再如法进入第三个池子,让其充分沉淀,然后放掉清水。待3个池中的高岭土经过3次沉淀成为稠密的泥块后,取出晾晒至一定程度,最后制成规格一致和丕子(即砖块状的净泥),每块重约2公斤。 接夫亭 接夫亭又名“碑亭”。原亭始建于明朝,后被毁,现亭于1990年首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节前重建。整座亭子古朴庄重,秀气曲雅。亭中有一石碑,正面刻着“高岭”两个大字,笔法苍劲,气势雄浑,为中国著名书法家何海霞先生所书。背面刻有高岭遗址保护区介绍。 尾沙堆积物 矿工把淘洗剩余的砂子称为尾砂。进景区的路上,就覆盖着厚厚的这样的砂子。因尾砂中含有晶莹明亮的白云母,在阳光下会闪闪发亮,人们形象地称之为“青山浮白雪”、“玉带绕青山”。根据反复调查和推算,高岭山4个开采地段上,尾砂堆积面积约16万平方米,总量750多万吨中,堆积厚度最小5米,最大的近30米。现今几百万吨的尾砂堆上也长满了植被。 高岭古道 二百多年的开采使高岭山古迹遍布。高岭古道始修建于宋代,距今已有近年历史。它全长2.5公里,宽约2米,全部用麻石铺砌而成,共有5600级台阶。明清之际,矿工们就是通过这条路将一担担岭土挑到东埠码头,然后装船运往景德镇,供瓷业生产使用。而如今古道上长满了青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