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瑶族舞曲》欣赏课教案.docx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5059779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教案-《瑶族舞曲》欣赏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音乐教案-《瑶族舞曲》欣赏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音乐教案-《瑶族舞曲》欣赏课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音乐教案-《瑶族舞曲》欣赏课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音乐教案-《瑶族舞曲》欣赏课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教案-《瑶族舞曲》欣赏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教案-《瑶族舞曲》欣赏课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音乐教案瑶族舞曲欣赏课教案 瑶族舞曲观赏课教案 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笔山小学 蔡亚珊 课题:观赏课瑶族舞曲 年级:四年级 重难点:在观赏中引导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表现力,使学生对我国的民族音乐产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教学: 1. 复习学过的几种速度标记; 2. 让学生听辨三个音乐片段的速度(采纳瑶族舞曲里的三个主题旋律); 3. 引入并提出问题:刚刚观赏的三个音乐片段是我们今日预备观赏的民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里的三个音乐主题,同学们是否能在乐曲中听到这三个主题并分别用手势指出它是我们刚刚听辨的第几个音乐片段呢? 二、 初听,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边用手势答复教师的问题; 三、

2、 复听,出示挂图,提出问题: 1. 瑶族是我国西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这首由作曲家彭修文改编的描写瑶族人民生活的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就是以瑶族的民间歌曲为素材的,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倾听音乐并想象一下,乐曲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唱歌跳舞)?表达瑶族人民怎样的心情(幸福欢快)?你是从乐曲的哪些特点中得到这样的感知的(节奏感强、旋律欢快)?听完后,同学们可以和旁边的同学争论一下,再答复教师的问题; 2. 复听后,请同学答复教师提出的问题; 四、 细听三个主题 引入:刚刚,我们已经初步地感受了三个主题旋律,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来观赏这三段奇妙的旋律: 1. 第一局部之第一主题 1) 先听一听第一局部

3、的第一主题,请同学们留意一下,第一主题消失了几次(3次)?每次消失时在什么方面(乐器的音色和力度)有变化?假如把第一主题的第一次消失表现的是一位漂亮姑娘的翩翩舞姿,那么,再次消失时多种乐器的齐奏和力度的渐强,又表现了什么情景呢(越来越多的姑娘参加了舞蹈的行列)? 2) 播放第一局部第一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2. 第一局部之其次主题 1) 接下来,我们听一听第一局部的其次主题,请同学们留意一下,这个主题共消失了三次,三次在音调的凹凸上有什么变化(一次比一次高)?速度和乐曲(快速、粗暴豪放)的心情和第一主题比拟有什么不同?假如第一主题表现的是姑娘们在跳舞,那么,其次主题表现的又是什么呢(小伙

4、子们双手猛击着长鼓,参加了舞蹈的行列,尽情欢舞)? 2) 播放第一局部其次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3. 其次局部主题 1) 其次局部的主题在拍子(三拍子)和速度(中速)、力度(较弱)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请同学们仔细感受它都有怎样的变化并说一说。其次局部相对于第一局部的热闹欢快,旋律变得比拟(平稳),就象人们在亲切地交谈。 2) 播放其次局部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五、 再次复听全曲 刚刚,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乐曲的三个主题,这首乐曲是由三个局部组成的,乐曲的第三局部根本上重复了第一局部,下面,让我们完整地再次复听全曲,并听听乐曲的哪个局部最美丽抒情(其次局部),高潮是出在哪一局部(第三

5、局部)?在本次观赏中可提示学生乐曲中渐快、渐慢的地方。 六、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宽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乐器(像瑶族的长鼓、蒙古族的马头琴等),人们借助这些民族乐器和民族器乐曲(像我们今日观赏的瑶族舞曲)来表现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的幸福生活。这些民族乐器和它们的各种表演形式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在表现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劳动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中能起到其他乐器所不能到达的效果,在五年级里我们将开头介绍这些民族乐器和器乐曲,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 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笔山小学 蔡亚珊 课题:观赏课瑶族舞曲 年级:四年级 重难点:在观

6、赏中引导学生感受民族器乐曲丰富的表现力,使学生对我国的民族音乐产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 引入教学: 1. 复习学过的几种速度标记; 2. 让学生听辨三个音乐片段的速度(采纳瑶族舞曲里的三个主题旋律); 3. 引入并提出问题:刚刚观赏的三个音乐片段是我们今日预备观赏的民族管弦乐合奏瑶族舞曲里的三个音乐主题,同学们是否能在乐曲中听到这三个主题并分别用手势指出它是我们刚刚听辨的第几个音乐片段呢? 二、 初听,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边用手势答复教师的问题; 三、 复听,出示挂图,提出问题: 1. 瑶族是我国西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这首由作曲家彭修文改编的描写瑶族人民生活的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就是

7、以瑶族的民间歌曲为素材的,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倾听音乐并想象一下,乐曲描绘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唱歌跳舞)?表达瑶族人民怎样的心情(幸福欢快)?你是从乐曲的哪些特点中得到这样的感知的(节奏感强、旋律欢快)?听完后,同学们可以和旁边的同学争论一下,再答复教师的问题; 2. 复听后,请同学答复教师提出的问题; 四、 细听三个主题 引入:刚刚,我们已经初步地感受了三个主题旋律,接下来,我们进一步来观赏这三段奇妙的旋律: 1. 第一局部之第一主题 1) 先听一听第一局部的第一主题,请同学们留意一下,第一主题消失了几次(3次)?每次消失时在什么方面(乐器的音色和力度)有变化?假如把第一主题的第一次消失表

8、现的是一位漂亮姑娘的翩翩舞姿,那么,再次消失时多种乐器的齐奏和力度的渐强,又表现了什么情景呢(越来越多的姑娘参加了舞蹈的行列)? 2) 播放第一局部第一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2. 第一局部之其次主题 1) 接下来,我们听一听第一局部的其次主题,请同学们留意一下,这个主题共消失了三次,三次在音调的凹凸上有什么变化(一次比一次高)?速度和乐曲(快速、粗暴豪放)的心情和第一主题比拟有什么不同?假如第一主题表现的是姑娘们在跳舞,那么,其次主题表现的又是什么呢(小伙子们双手猛击着长鼓,参加了舞蹈的行列,尽情欢舞)? 2) 播放第一局部其次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3. 其次局部主题 1) 其次局

9、部的主题在拍子(三拍子)和速度(中速)、力度(较弱)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变化,请同学们仔细感受它都有怎样的变化并说一说。其次局部相对于第一局部的热闹欢快,旋律变得比拟(平稳),就象人们在亲切地交谈。 2) 播放其次局部主题,让学生跟着哼唱旋律。 五、 再次复听全曲 刚刚,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乐曲的三个主题,这首乐曲是由三个局部组成的,乐曲的第三局部根本上重复了第一局部,下面,让我们完整地再次复听全曲,并听听乐曲的哪个局部最美丽抒情(其次局部),高潮是出在哪一局部(第三局部)?在本次观赏中可提示学生乐曲中渐快、渐慢的地方。 六、 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宽阔,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乐器(像瑶族的长鼓、蒙古族的马头琴等),人们借助这些民族乐器和民族器乐曲(像我们今日观赏的瑶族舞曲)来表现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的幸福生活。这些民族乐器和它们的各种表演形式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在表现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活、劳动和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中能起到其他乐器所不能到达的效果,在五年级里我们将开头介绍这些民族乐器和器乐曲,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