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峰》教案.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5059500 上传时间:2023-09-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女峰》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神女峰》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神女峰》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神女峰》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神女峰》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女峰》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女峰》教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女峰教案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朗读诗歌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读诗,品诗。2、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探究质疑精神。3、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诗的热情,引导学生朗读及感悟诗。教学难点:体会诗中对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以及对新爱情观的向往和呼唤。一、导语(幻灯:课题,投影“神女峰”图片)请问在座的各位同学去过长江三峡吗?(生:没有)没去过也不要紧,老师找了几张三峡的照片让大家一饱眼福。(展示三峡图片)大家知道这座山峰叫什么峰?(生1:神女峰)为什么叫神女峰?(生2:形状像一个女子的形象),神女峰高距长江巫峡北岸,一片巨石突兀

2、于清风云霞之中,因其形状像一个女子的身姿,而衍生出许多的神话传说。其中有一个最为著名,把神女峰叫做“望夫石”,有哪位同学知道这个的传说?生3:一位女子的丈夫因故远行,女子便每天爬上高高的山峰极目远眺,思念丈夫,无论风吹雨打,严寒酷暑,天天如此,久而久之,便化做巫峡上的一座山峰,人们为了纪念她,把她命名为神女峰,又称为望夫石。多么美丽又忧伤的故事,这块耸立在巫峡江岸上的山石,作为女性坚贞的化身备受礼赞。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令多少人一洒同情之泪。而中国当代著名的女诗人舒婷也坐着游船慕名前往游览参观时,她呈现给我们的又是一座怎样的神女峰呢?(设计理念:我认为,诗歌教学的关键在激发学生学诗的热情,让他

3、们带着极大的兴趣和激情去感悟诗。因此,导语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我努力使它既切合教学内容,又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能让学生带着几分新奇、几分兴奋、几分自豪很快地进入状态。)。二、学生感受性诵读好,下面请大家自由放声进行感受性诵读,然后用一句话概括一下你的阅读初体验。师:你觉得这是一篇怎样的诗?你感受如何就如何说,不必拘束?把自己最本真的感受说出来。生5:这是一首很有感染力的诗。生6:是一首很伤感,朦胧的诗。师:同学们的感受特别敏锐,表述也特别直白。看来大家对这首诗歌的第一次感受性诵读还是有所领悟的,但感受不仅要说得出来,更要读得出来。下面请同学们齐读此诗,边读边思考:对于这首神女峰来说,你最想深入

4、的学习主题是什么?是细腻的语言,丰富的意象,还是复杂的情感,特别的结构?师:好,下面让我们来齐读课文 ,请你按照你自己确定的学习主题,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观点去判断,用自己的思维去创新。(生配乐朗读)三、学生自主研读欣赏师:好,看大家在静静的研读,细细的思考,想必你对于自己的学习主题已经有了一个较深的思考,哪位同学愿意毛遂自荐,跟我们分享一下你对此诗的初步研读成果?生7:我选择的学习主题是意象。诗人借千古传颂的神女峰表达了自己对封建节烈观,男权意识的批判。对于一个围绕人们几千年的老问题,诗人让一个自然奇景和文化胜迹来承载,可谓独具法眼,另辟蹊径。生8:我选择的学习主题是语言。“挥舞花帕

5、”“突然收回”“捂住眼睛”细微传情的动作描写,表明了抒情主人公是一个多情善感,感情细腻的女性。这三个动作,貌似平行的排比,其实是一种非常有序的推进,生动反映了抒情主人公心理变化的过程。生9:我选择的学习主题是情感。传统文化中,神女峰历来被认为是对爱情忠贞的象征。诗人舒婷对此都推出了不同的见解,她认为在悬崖上展览千年,虽然可作为守贞的典范,为人礼赞,却不能享受生存的快乐,经历真实的生命过程和情感体验,只能是风干的虚幻祭品,表现对出爱情婚姻中“正统”道德的反思批判。生10:我选择的学习主题是结构。“江涛,高一声,低一声”三个简单的观念排列极大增强了诗歌形式上的美,读起来简单明亮,循环往复,又有音韵

6、上的美。四、质疑探究师总结:刚刚这四位同学从语言、情感、意象、结构四个方面谈了他们的自主研读收获,虽然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却充满了智慧的火花和思考的闪光。各位同学在研读过程中,肯定会产生一些疑问,要解决这些疑问,单靠个人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下面就请大家自由选择学习伙伴,组成互助小组,交流探讨你们各自的疑问,小组内容易解决的马上解决,不易解决的提出作为本组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学生自由选择学习伙伴。小组交流探讨,将本组的问题写在纸条上交由教师实物投影出来。)师: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咱们班的同学特别聪明,八个小组的同学提出了八个问题,其中

7、有三个小组的问题都是“美丽的梦为何会留下美丽的忧伤”,这样就只剩下六个问题了。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问题(教师实物投影出学生问题)问题:1.“美丽的梦”为何会留下“美丽的忧伤”?2怎样理解诗中“神女”的意象?关于“神女”有那些传说故事?3舒婷对“神女峰”的评价,态度怎样?从那些诗句中可以证明?4诗人对“神女峰”的定位,反映出怎样的爱情观?舒婷还在其他的那些诗作中也体现了这样的爱情观?5怎样理解“新的背叛”?6怎样理解“心真能变成石头吗”这句话的含义?师归类;在这六个问题中品位语言的有1、3、5、6,探究意象的有2,领悟情感的问题有4。请每个小组在这些问题中选择12个问题进行探讨,其中本组提供的为首

8、选讨论题。待会请每组选出一位中心发言人陈述你们的观点。现在开始讨论。(小组讨论)(学生讨论后陈述观点)生11:我们选择解决的问题是“美丽的梦”为何会留下“美丽的忧伤”?这个“美丽的梦”就是指传说中的神女忠贞不二,宁愿化作石头也要忠于爱情的人们的美好愿望。师:那这个梦是神女本身自己产生的?还是别人强加在她身上的?生12:别人强加的。陈腐的封建道德、男权社会,按照自己的价值体系和审美标准要求和改造女性,派定给她们“贤妻良母孝妇”的角色,并且打造出一些典型的女性偶像,以此作为妇道妇德的标准,使女性千百年受着这些典范的约束与桎梏。师:你了解传统女性都受些哪些陈腐思想约束吗?生13:1、三从四德:未嫁从

9、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2、在整个封建社会,贞洁崇拜表现为:女性从小被限制在家庭范围内,不得擅自接触男性和发生恋爱,从父母之命而嫁,从一而终。夫死则守节不嫁,如遇强暴则以死殉之。烈女传中有很多这样的故事。3、贞洁牌坊:就算是指腹为婚,从为谋面过的未婚夫死掉了,社会的压力,道德的礼仪也会逼迫你守节终身,最后皇上会因为你的忠贞,给你赐一座贞洁牌坊。师:同学们,女同胞们,多么可悲,多么可叹,你愿意要这样“贞洁”的名号吗?你愿意空抱着一座冰冰的贞洁牌坊走至终死吗?(生:不愿意)师:同学们不愿意,舒婷同样不愿意,让我们一起来齐读舒婷后来的一篇散文女祠的阴影中阐明的神女峰的核心思想

10、:(幻灯投影,学生齐读)(幻灯:去年在安徽歙州牌坊群,参观全国惟一的的女性祠堂。里面供奉的无非是贞女节妇;是烈女传的注释与续篇吧从”五四”反封建至今,八十年过去了。我们对女性的奉献.牺牲.大义大仁大勇精神除了赞美褒扬之外,是否常常记住还要替她们惋惜.愤怒,并且援助鼓励她寻找自我的同时,也发扬一下男性自己的民主意识和奉献牺牲精神?我不是个女权主义者,在我的事业与女人职责中,我根据自己的天性与生活准则比较侧重家庭,我清楚我得到什么,失去什么。我可以损失时间,错过一些机会,在情绪与心境中遭到一些困难,但我不放弃做为一个女人的独立和自尊-舒婷)师:的确,正如舒婷所说,“我可以损失时间,错过一些机会,在

11、情绪与心境中遭到一些困难,但我不放弃做为一个女人的独立和自尊”,这下你能更深刻地理解“美丽的梦”背后的深意了吧?还有哪组的同学愿意跟我们分享你的观点。生14:我们选择解决的问题是“怎样理解诗中神女的意象”?在我们查找到的资料、传说、文学作品中关于神女有着样的记载;“赤帝女瑶姬,未行而辛,葬于巫山之阳为神女。”巫山县志神女峰高距长江巫峡北岸,一片巨石突兀于青峰云霞之中,形状宛如一位少女。每当云烟缭绕,那人形石柱像是披纱带巾,亭亭玉立,风姿绰约,眺望远方,它每天先近朝霞,后送晚霞,又名望霞峰。神女峰闻名古今的原因有三:1 宋玉在神女赋中虚构了一个楚襄王与神女幽会的故事。2 神女瑶姬下凡助禹治水的传

12、说3 神女峰又名望夫石的传说师:那作者用“神女峰”这个意象来抒发反封建礼教的呐喊有何深意?生15:神话传说作为一个民族集体性口头创作,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积淀着深沉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考察传说中的意象犹如解剖文化母题,更能揭示根本的内涵。无论是神女峰还是望夫石都只能说是贞洁牌坊的变体形式,它们是典型的男权神话,具有相当大的虚伪性和欺骗性。所以,舒婷选择神女峰作为诗歌的主体意象是别具深意的。师:就象恩格斯所说,这种性质到现在还在保存着,它所形成的女性的贞操观念,使一代又一代的女性认同,履行。更残酷的是,即使丈夫死去,依然要死守礼教,遵守一女不嫁二夫的封建妇道,使生命与青春之花在毫无意义的施工中日

13、渐枯萎。正像一个外国电影的名字我嫁给了一个影子师:你知道这里采用怎样的构思方法吗?生16:这里用逆向思维进行构思,避免人云亦云,塑造出了鲜明的艺术形象。生17:我们选择解决的问题是“舒婷对神女峰的评价,态度怎样?从哪些诗句中可以证明?”在“为眺望 / 远天的杳鹤而错过 / 无数次春江月明”一句中有两个较为独特的意象:“杳鹤”与“春江月明”。“杳鹤”象征虚妄的空名,无望的等候,“杳”即是远,像天边的远鹤永远无法触及。“春江月明”指身边的月圆月缺,潮涨潮落,虽平凡但却真实,触手可及。这两个具有鲜明反差的意象组合在一起,使形象更鲜明,更能突出问题的悲哀与沉重。师:如何理解其中的深意?生17:神女获得

14、的赞美与称颂,其实是长期封建意识在她身上的禁锢。神女被当作异乎寻常的坚贞的化身来瞻仰,她生存的意义在于“眺望远天的杳鹤”,就必须失去自己独立的人格,失去了人作为一个真实人、普通人的生活权利,即“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生18:在“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 / 的洪流正煽动 / 新的背叛”一句中用两个植物名来形容洪流,“菊花”的特点是开得肆意灿烂,无拘无束,充满阳光的气息。“女贞子”本是植物名,这是被巧妙用来对应封建礼教所要求的女贞,他们卷起的洪流极富视觉冲击力,形象地表现这种背叛情感的恣意汹涌,舒婷并没有单调枯燥地直接高喊反封建礼教的口号,而通过这两个意象来宣讲自己追求解放的心理,使诗歌获得一种意

15、想不到的历史纵深效果。师:那为何要背叛?背叛什么?诗人写作时的时代背景怎样?生18:这首诗歌写于1981年,当时的思想和感情还比较禁锢,个人感情的合法性还没有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人们还不太勇于去追求个独立的幸福。所以,诗人所说的背叛就更显得惊心动魄,颠覆传统。诗人要背叛的不仅是神女坚贞守节成为的经典神话,要背叛的也不仅仅止于爱情,它指向一切对正常人性构成束缚的礼教锁链。表现诗人“对人的一种关切”的总主题。生19:我选择的是“与其 / 在悬崖上 / 展览千年,不如 / 在爱人肩头 / 痛哭一晚。”这一句师:这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也是全诗的抒情最高峰,该怎么读?(生读)师:“与其不如”这个选择句式,表明哪层意思更重要?为什么?生:在诗人看来,在悬崖上展览千年,虽然可作为贞洁的典范为人礼赞,却不能享受生存的快乐,经历真实的生命过程和情感体验,只能是被风干的一个虚幻祭品。“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这种基于生命本真的向往和呼唤,是对传统道德训诫的背叛,也是对被男权文化异化扭曲的女性自我的背叛。颠覆了千百年来关于忠贞的古老诠释,第一个从女性生命角度揭示出这个爱情传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