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晶教授从脾胃论辩治慢性糜烂性胃炎探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5058766 上传时间:2023-06-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4.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彦晶教授从脾胃论辩治慢性糜烂性胃炎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刘彦晶教授从脾胃论辩治慢性糜烂性胃炎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刘彦晶教授从脾胃论辩治慢性糜烂性胃炎探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刘彦晶教授从脾胃论辩治慢性糜烂性胃炎探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刘彦晶教授从脾胃论辩治慢性糜烂性胃炎探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刘彦晶教授从脾胃论辩治慢性糜烂性胃炎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彦晶教授从脾胃论辩治慢性糜烂性胃炎探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刘彦晶教授从脾胃论辩治慢性糜烂性胃炎探析【摘要】慢性糜烂性胃炎是中国常见的疾病,发作时胃 脘部疼痛症状明显,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根据中医辨 证论治原理,刘彦晶教授结合慢性糜烂性胃炎病因病机和临 床症状,从脾胃论辨治,以清化湿热、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患者李缘经此 方治疗后,诸症好转明显改善。【关键词】脾胃论;慢性糜烂性胃炎;刘彦晶慢性糜烂 性胃炎(Chronicerosivegastritis, CEG)是一种以胃黏膜的破 坏、缺损为病理特征的临床多见病,又称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伴糜烂1,临床症状主要为上腹隐痛、腹胀、反酸、腹泻等, 一旦确诊应立即采取有

2、效的治疗,不然会有转化成胃癌的风 险。西医认为 CEG 与幽门螺旋杆菌有密切想关,治疗上一般 采用抑制胃酸药、黏膜保护剂合并进行治疗,据统计慢性糜 烂性胃炎多发5060岁及2030岁年龄组,男女发病之比 为6: 1-3: 12,近年来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患病率直线上升, 成为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原因是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 的高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饮食结构发生了很 大的改变。1 从脾胃论辨证要点1.1 脾胃虚弱脾胃虚弱是疾病发生的基础。人体正气充足,则百病不 侵,人体一旦正气虚弱,则百病生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如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日:“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 之气无所伤,而后能

3、滋养元气”。此外李东垣在脾胃论?饮 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中提出了“内伤脾胃,中气不足” 是导致胃脘痛的内在病因。正气的充足有赖于脾胃运化。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 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纳运相得,共同将水谷化为精微,化 生气血,为五脏六腑功能的正常发挥提供物质基础。脾胃健 运则生化之源充足,精气充盛、腠理固密、抗病能力则强: 反之,就会出现气血不充正气耗损,气虚无力,病邪则容易 入侵而致病。刘彦晶教授认为 CEG 发病的病理基础是脾胃虚 弱,中焦脾胃虚弱日久,可导致胃脘痛。1.2 中焦湿热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湿热有密切相关:(1)外感湿邪 外感寒、热、湿诸邪,内客于胃,导致胃脘气机阻滞,胃脘 痛发

4、作“十二经络外感六淫郁于中焦,气与邪争,发为疼 痛”(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2)内生湿热饮食 不规律,五味过极,平素嗜食辛辣,肥甘厚腻,烟酒之物, 则蕴湿生热,饮食内停,伤脾碍胃。如医学正传?胃脘痛 说:“致病之由,多由纵恣口腹,喜好辛辣,恣饮热酒复 餐寒凉生冷,朝伤暮损,日积月深故胃脘疼痛”。外感湿邪,饮食所伤,宿食停滞,湿热蕴结,痰浊内生, 痰食阻滞中焦,脾胃升降不畅,而发血瘀、气滞致胃脘痛。 不管是内湿还是外湿可导致脾胃功能障碍。因此,湿热内蕴 是本病的发病之标。1.3 肝郁气滞情志与五脏生理功能有相关,病变部位在肝、脾、胃。 如虞抟在医学正传?胃脘痛中云:“清痰食积郁于中,七

5、 情九?獯丄谀凇?而肝木之邪得以乘机侵侮而为病也故胃 脘疼痛”。脾胃论?脾胃虚不可妄用吐药论曰:“肝木受邪, 食塞胸咽,故日在上者因而越之。”肝木受邪后,导致胃失 和降,则表现为食物堵塞食道,则为嗳气、反酸情志过度可造成气机逆乱而致病,七情不和,则肝气不 舒,肝主疏泻,调畅情志,若忧思恼怒,则肝木失于疏泄, 肝功能失调影响脾胃运化功能,横逆犯胃,而疼痛暴作,脾 虚健运,则脾胃之气升降无绪,气机阻滞中焦,肝气久郁化 火,肝胃郁热,胃热蕴蒸,则发为胃脘部疼痛。1.4 中西医病症结合在人体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有 研究表明, 90%以上的慢性糜烂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 H p )

6、相关3,幽门螺杆菌感染则会导致慢性糜烂性胃炎。在中医 上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属湿热范畴,刘彦晶教授认为幽门螺杆 菌的感染与脾胃虚弱有密切关系,脾胃虚弱,湿邪内蕴,日 久易于化热,湿热交阻,更伤脾胃,易导致胃黏膜的损伤。 随着现代研究的进展,徐艺4认为本病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密切相关,湿热内蕴,气机不畅,淤血阻络,升降失常。张 弘5认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性胃炎与中医的湿热,痰、 瘀、毒,饮食等病理因素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安晓霞旧研究 慢性糜烂性胃炎Hp阳性患者78例,加三联疗法治疗(泮托 拉唑钠肠溶胶囊+阿莫西林分散片+克拉霉素缓释片)。治疗 组总有效率为 88.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68.6%,

7、治疗组疗 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 Hp根除率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清胃通 络方联合抗Hp治疗湿热阻络型慢性糜烂性胃炎治疗有较好 的临床疗效。2 慢性糜烂性胃炎的治疗 刘彦晶教授从脾胃论治慢性糜烂性胃炎,始终结合病因 病机、临床症状,以清化湿热,疏肝理气,健脾和胃,因而 应用栀子泻热利湿,黄连燥湿除热,二药相配清利中焦湿热。 陈皮健脾理气燥湿,半夏燥湿理气和胃,二药相和理气安中, 降逆止呕;干姜可制半夏之毒;白术调中补气;茯苓利湿健 脾,草豆蔻健脾行气除湿;香附配柴胡,枳壳,白芍柔肝疏 肝理气;石膏配知母加强清热生津之功,全方合用共奏清化

8、湿热,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之效。慢性糜烂性胃炎多属脾胃 虚弱体质,是疾病发生的基础。因此调整病理体质是预防疾 病复发的关键。西医方法主要是对症治疗,药物包括制酸剂,H2拮抗剂 和质子泵抑制剂,同时应避免服用可使症状加重的药物和食 物。此病复发和恶化多见。部分患者采用西医治疗,但由于 西药不良反应较大,患者难以坚持治疗。中医中药在治疗该 疾病上则有较大的优势,中医在慢性糜烂性胃炎治疗方面取 得较好的成果,中医药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不仅疗效佳、毒 副作用少且能预防其发作,近年来颇受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青 睐。导师刘彦晶教授,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前人的经 验总结及病因病机的研究,在临床上从脾胃论辨治慢性

9、糜烂 性胃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3 典型病例 李缘,男, 36岁。2016 年 04月29 日 初诊。主诉:胃脘部疼痛半年加重 5天。患者半年前由于饮食 不节出现胃脘部疼痛, 5 天前因饮酒上症状加重,夜间突发 胃脘部疼痛,时有胃胀,打嗝,反酸,时有烧心,口干,口 苦,食少纳呆,睡眠可,大便黏腻,日 1 次。查体:剑突下压痛( +),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舌质红, 苔黄腻,脉滑数。实验室检查: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性,幽门 管炎。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为长期食肥甘厚味或酒热海腥 发物,湿热内生,再加之平素情志不畅。证属湿热中阻,故 见胃脘部疼痛,反酸,烧心,病位在胃脘部;舌质红,

10、苔黄 腻,脉滑数,为湿热中阻之征象属本虚标实之证。治以清化 湿热,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治疗:黄连10g,栀子15g,半夏10g,陈皮15g,茯苓 15g,甘草log,白术log,草豆蔻15g,干姜10g,枳壳15g, 白芍15g,川芎15g,柴胡15g,香附15g,石膏30窖,知母 15g。7剂水煎服。二诊患者胃脘部疼痛明显减轻,偶有反酸,偶有打嗝, 偶有烧心,口苦,口干改善,仍有食少,纳呆,睡眠可,小 便稍黄,大便成形,日1次。上方加入炒麦芽15g,炒神曲 15g,炒山楂15g。14剂水煎服。三诊患者胃脘部疼痛消失,未见反酸,未见烧心,无打 嗝,口苦,口干明显改善,食欲改善,睡眠可,小便可,

11、大 便成形,日 1 次。上方减石膏,知母。 7 剂水煎服。方中用黄连清热燥湿解毒、苦寒沉降:栀子泻火除烦、 泻热利湿;与半夏、干姜配用,辛开苦降;白术、甘草,益 气补虚;陈皮、茯苓,理气健脾燥湿,促使脾胃运化如常; 香附配柴胡疏肝理气;白芍柔肝止痛;枳壳、川芎,理气宽 中,行气止痛;石膏、知母清热泻火。诸药合用共奏清化湿 热,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之效。同时,在治疗期间,要求患 者饮食上酌情做到,吃?做到细嚼慢咽,少量多餐,忌烟酒 与酸甜饮料,忌辛辣生冷油腻。咖啡、茶。因此患者李。4 讨论刘彦晶教授提出从脾胃论辨治慢性糜烂性胃炎,认为此 病的发生与肝、脾、胃密切相关,肝主疏泄,调畅一身之气 机,肝

12、失疏泄,横逆犯胃,脾主运化,胃主受纳,共同运化 谷化精微,脾胃不和,脾胃之气升降无绪,则会造成水谷精 微运化失常。加之饮食不洁,滥食肥甘厚味,导致湿热内生 成增多变生湿、热、痰、瘀等病理产物,发为胃脘部疼痛。 所以湿热为关键致病因素。现在总结如下。综上所述,刘彦晶教授认为,慢性糜烂性胃炎病因病机 与肝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即:肝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湿热内生, 蓄而化湿,湿热流注脏腑而发病。治疗上以清化湿热,疏肝 理气,健脾和胃为主,配合辨证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从 脾胃论辨治慢性糜烂性胃炎疗效可靠。(指导老师:刘彦晶)参考文献1 李婷.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3

13、, 5(14): 72-73.2 邓天好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中医药治疗概述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8, 11(01): 69-70.3 陈建仪,陈升有.清热化湿方辅治慢性糜烂性胃炎脾胃 湿热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刊,2015,33(03):743-745。4 徐艺单兆伟教授辩治慢性糜烂性胃炎临证经验J.光 明中医,2015,30(08):1616-1618。张弘,何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中医病因探讨J 辽宁 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 , 20 (01 ):85-87.6安晓霞,王振刚,郑超伟,程臣.清胃通络方联合抗Hp疗法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临床观察J.广西中医药,2017,40(02): 18 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