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册全册美术教案.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5058436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册全册美术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十二册全册美术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十二册全册美术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十二册全册美术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十二册全册美术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十二册全册美术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册全册美术教案.doc(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学 进 度 计 划周次日期教材教学内容“双基”训练重点使用教具一2.21-2.26开学前的准备二2.28-3.4一追寻文明的足迹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审美能力图片、教科书三3.7-3.11二、我的书包培养设计表现的能力图片、教科书四 3.14-3.18三、装饰画感受色彩的形式美感油画棒五3.21-3.25四、彩球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剪刀、彩纸六3.28-4.1五、奇思妙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油画棒七4.4-4.8六、添画人物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油画棒八4.11-4.15七、用各种材料制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卡纸、剪刀九4.18-4.22八、拟人化的卡通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油画棒、卡纸十4.25-

2、4.29 期中考试十一5.2-5.6九、画故事培养学生的创作、想象能力相关材料十二5.9-5.13十、剪纸中的古老记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卡纸、剪刀十三5.16-5.20十一、留给母校的纪念感受色彩的形式美感油画棒十四5.23-5.27十二复制与传播学习用各种表现方法作画的能力油画棒十五5.30-6.4复习巩固复习教科书、画本十六6.7-6.11音美期末抽考第一课: 追寻文明的足迹(一)、教材分析追寻文明的足迹是“欣赏评述”领域的一课内容。对世界文化遗产的通过本节课的欣赏活动,让学生了解人类的智慧和壮举,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现象,从而引发学生对人类文化遗产的关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本课由两页组

3、成。第2页中简短的导语首先把我们学习、了解文化遗产的目标呈现出来,即让我们了解它、保护它,并把它留给未来。在教材第3页上,展现了日本法隆寺的五重塔。这座塔的建筑风格与中国的塔很相近。据说日本圣德太子于607年在这里修建了法隆寺,并在这里学习和弘扬了来自中国隋朝的佛教,从中不难看出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世界文化遗产绚丽而丰富,教材版面是有限的,之所以选择以上内容,不仅仅是它们有着珍贵的文化价值,在它们背后还有着不少文化故事(传奇、奥秘)。例如拉美西斯二世雕像的“大迁移”、拉斯科洞窟壁画的“意外发现”、库库尔坎金字塔的“蛇影现身”、日本五重塔的“震而不倒”等,都是引发学生兴趣的良好题材。我们可以根

4、据教师课堂安排,自由选取,使课堂不仅是文化的课堂,也是妙趣横生的课堂。在本课两页下方展现了欧洲、非洲、南美洲的代表性文化遗产,我们还要将引发学生关注、保护文化遗产作为本课的目标,教给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方法,使其能够了解更多的遗产文化,为人类的文明而骄傲。(二)、教学内容与目标知识目标:初步认识、了解文化遗产。学习了解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文明足迹,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现象,接纳多元文化,拓展国际视野。能力目标:能够收集世界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增强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及方法。能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有正确的认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

5、资料阅读、课上交流等途径,认识7处10处世界文化遗产,较细致地了解2处 3处世界文化遗产。难点:有步骤、有层次地介绍2处3处文化遗产。(四)、学习材料教科书、自己查找的相关资料(五)、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师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学生带工具情况。二、出示课题:追寻文明的足迹三、先学后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1、出示学习目标:初步认识、了解文化遗产。学习了解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文明足迹,能够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有正确的认识。1)指名读目标(20秒钟)2、出示自学指导(一)(设计理念:通过课前学习卡,简单了解有关知识学生交流互相启发。)根据自己查找的相关资料对照书上图片思考:什么是文化遗产

6、?你找的资料是有关那幅图的信息?这个建筑或雕塑在哪个国家?你知道它是哪一年建成的吗?离现在有多久呢?从图片上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试着找找它的建筑或表现风格,与中国的有什么区别?把自己查找的信息在组内与同学互相交流共享,请每个同学边交流 便做好笔记。5分钟后小组选派代表汇报。(5分钟)1)、学生根据教师制定的图片汇报自己的见解。2)、 教师可以先请平时较差的学生回答后请优秀生补充。3)、教师可适当更正学生回答是的不足。3、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关注分析几幅图。(15分钟)1)、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了世界著名的第29届奥运会。有没有同学知道第一届奥运会是在哪里召开的?这个国家在哪个大洲呢?(

7、希腊,欧洲。)2)、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奥运会的发祥地希腊。希腊属于欧洲,首都是雅典。这里气候宜人,景色优美,到处都是橄榄树、桂树和柏树。古奥运会起源于公元前776年,终止于公元394年,共举行293届,绵延1 170年。1896年4月6日至15日,第一届现代奥运会终于在雅典隆重举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虽然改在各国轮流举行,但仍然沿用这一名称,并且在这里点燃各届奥运会的圣火。奥林匹亚有世界上最古老的运动场。在古代奥运会上获一次冠军者,可以在运动场墙壁上镌刻自己的名字;三次夺冠,雕塑家就会找上门来,为你塑像。我们看到的掷铁饼者就是这样一尊雕塑,它属于圆雕作品。3)、大家看到这尊雕塑有什么感受?(刻

8、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掷铁饼的过程。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出色的健美而又富于力感的运动员形象。)4)、雕塑选择的是将铁饼摆到最高点、即将抛出的一刹那,有着强烈的“引而不发”的吸引力。虽然是一件静止的雕塑,但艺术家把握住了从一种状态转换到另一种状态的关键环节,达到了使观众心理上获得“运动感”的效果,成为后世艺术创作的典范。这尊雕像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直到今天仍然是代表体育运动的最佳标志。此雕塑由米隆创作于约公元前450年,被公认为体育运动和健美体魄的象征。这是雕刻家从实际生活中观察得来的真实形象。5)、竞技表演也是一座以表现奥林匹克运动为内容的雕塑作品,它属于浮雕。从图片上大家可以看出哪些内

9、容?从这些人物的表现上你感觉这些运动员身体素质怎样?(这座浮雕通过表现竞技场上的运动员们在精神上与肉体上的坚强有力和美感,向我们传达出生命的健美、庄重与和谐,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4、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岩洞壁画。(8分钟)1)、有谁知道有关阿尔塔米拉岩画和拉斯科岩画的故事?学生简单叙说2)、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出两个岩画的发现岩洞的相关情况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于拉斯科岩画,还有这样一个故事:1940年,在法国拉斯科地区,4个来自蒙蒂尼的法国少年,想去探究30多年前因一棵大树连根拔起而遗留下来的洞穴的秘密。这个洞穴的通道把他们引向拉斯科山坡附近的另一个洞穴,结果惊奇地发现在洞中的岩壁上画着数百个

10、动物,经考古学家考察后发现,这是15 000年前原始人类艺术家的作品(出示拉斯科岩画)。3)分小组讨论汇报:这幅画表现的是什么?让你联想到什么?猜一猜,当时的人类是用什么工具创作的?他们为什么要画这些壁画?(一匹在乱箭中奔跑的。把植物的汁液、彩色的矿土碾碎后用水搅拌,再用树枝、树叶、动物的羽毛手绘在岩石上.表现狩猎生活,为了祈求更好的收获,祭祀)4).小结:这是人类早期的绘画,已经和生活有了联系。四、当堂检测训练(15分钟).面对世界上众多的文化遗迹,我们该做些什么?同学们让我们用手中材料制作一张以“世界文化遗产”为内容的宣传手抄报吧。作业要求:1.内容要求:题目自拟,可以是单独一个内容也可以

11、是多个内容组合。2.人员安排:可以单独制作,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3.设计要求:版面安排美观、合理、清晰,能解决所提到的问题。五、组织学生展示作品,自评和互评作品。(5分钟)六、教师小结:遨游在世界文化遗产的海洋中你会为人类辉煌的文化而自豪。1)今天我们学习、了解世界文化遗产有什么意义呢?(保护它、爱护它,并且每位学生都要做义务宣传员,把这些知识讲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全社会、全人类都来保护这些世界文化遗产,并把它们留给未来。)2、)请同学们齐读课本第2页上方的一段文字后结束本课。(2分钟)七、教师叮嘱下节课要准备的工具,下课。八、板书设计:第一课;追寻文明的足迹世界文化遗产 前人遗留给全人类的财

12、富让我们了解它、保护它,并把它们留给未来。九、课后小记:第二课: 我的书包一、教材分析艺术设计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艺术设计是以满足人的需求为目标,追求功能价值的实现,是以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实用与审美结合的方式,来为人类的生活提供服务的。本课的书包设计要体现美观与实用相结合,对造型结构和功能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设计,从而综合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本课是一节“设计应用”领域的课程。在此之前的几册中,学生对于设计课已经有了初步了解,本课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艺术设计与生活应用的密切联系,认识到设计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书包对于学生是很熟悉的物品,但是书包在材料

13、、造型、尺寸等方面的运用是根据不同功能进行设计的,这是学生在以往的生活中所忽视的。教材第6页中展示了各种各样的书包实物图片,并针对不同特点的书包的各部分结构提出问题,其目的旨在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对书包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从而学会分析、思考的方法,了解到书包的主要功能是为了方便人们携带学习用具的,了解体会出设计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自己的设计打下基础。教材第7页是多幅学生的设计作品,作品中体现出简单的设计图的画法,非常适合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图中有图像、尺寸、材料和简单的功能介绍,形象生动,色彩艳丽,简单易学,对学生的创作有很好的启发作用。(二)、教学内容与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书包的设计理念,学会观

14、察和分析书包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学习简单的设计图画法,能够设计一款既美观又实用的书包。能力目标: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情感目标:养成关注身边事物的习惯,了解设计要以人为本的原则。(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观察、分析书包各部分的设计意图,了解形象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运用简单设计图的画法设计一款自己的书包。难点:运用设计理念,设计出既美观又实用的书包。(四)、学习材料(五)、学习材料各种造型不同的书包图片、彩色纸、彩笔、尺子、剪刀等。(六):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师组织教学: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学生带工具情况。二、出示课题:我的书包三、先学后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1、出示

15、学习目标:学会观察和分析书包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了解书包的设计理念。能够设计一款既美观又实用的书包。1)、指名读目标(20秒钟)2、出示自学指导(一)(设计理念:了解书包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及书包的设计理念以提高自学与互学的能力。)1)、让学生拿出自己喜欢的书包,互相展示和欣赏。小组学生讨论分析:书包的结构?(书包箱体、书包带、外部装饰等)每个人的书包有哪些地方不同?各部分形态有哪些不同?设计师为什么要设计这些不同的地方?有何作用?结合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研究回答问题,更深入地对书包的设计细节进行研究。仔细观察书中图片针对提出的问题在组内讨论分析。5分钟后看那一组分析的结果更贴近“设计以人为本”的意图。(5分钟)1)、学生发表讨论和研究结果。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