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多套试题.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5057257 上传时间:2024-03-20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多套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多套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多套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多套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多套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word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多套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多套试题.doc(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机械运动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小明同学对物理课本进行了测量,记录如下:长为25.91 cm,宽为18.35 cm。那么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A1 mm B1 cm C1 dm D1 m2小明参加了身体素质测试,以下四项测试成绩记录与事实明显不符的是()A身高1.70 m B坐位体前屈21.3 dmC步行速度1.3 m/s D百米成绩14.5 s3在学校举办的“运用物理技术破案”的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1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图1A1.65 m B1.75 mC1.85 m D1.95 m4李

2、白在望天门山一诗中写道:“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作者在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中,先后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岸边和行船 B行船和太阳C都是行船 D都是岸边5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A航模飞行器以11 m/s的速度飞行B汽车以50 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 s跑完全程D一物体从30 m高处竖直下落到地面用时2.5 s6如图2甲所示是某物体运动的st图象,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图象是()图27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测得其5 s末的速度为9.0 m/s,10 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前5 s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3、4.5 m/sB在后5 s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 m/s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8如图3所示,图(a)是甲车运动的st图象,图(b)是乙车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图3A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C甲、乙两车都以10 m/s的速度匀速运动D甲、乙两车经过5 s通过的路程都是10 m9石头纸是一种新型材料。这种纸防水、坚固、不易燃烧,最重要的是不用砍树造纸,非常环保。要想测出一张石头纸的厚度,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一张石头纸的厚度B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0张石头纸的厚

4、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多次测量一张石头纸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0张石头纸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010小雨骑共享单车上学,途中有一只狗突然冲在单车前,他赶紧刹车才没撞到它。如图4所示是小雨骑行速度的记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4A骑行中最大速度是20 km/hB从9:14开始静止了4 minC大约是在9:18躲避狗而刹车的D小雨前6 min行驶的路程大于后6 min行驶的路程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11人们常把集成电路称为微电子器件,微电子器件芯片中的线宽在1 m左右。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线宽已降到0.13 m,数年后,有可能降到0.05 m,即50 nm,则50 n

5、m_m。12如图5所示,测得一枚纽扣的直径是_cm。图513体育课测短跑成绩时,停表的示数如图6所示,该停表所示的时间为_min_s。图614(1)我们确定物体是否运动,必须先选定_;如图7甲所示,从早晨到中午,阳光下日晷晷针的影子相对日晷的盘面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小明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先后连续拍了两张,如图乙所示,如果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向_(选填“左”或“右”)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速度最小的物体是_(选填“小轿车”“大卡车”或“自行车”)。图715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同学

6、,这里比较三人运动快慢采用的是_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参赛者甲乙丙成绩/s13.613.813.7图816小唐一家双休日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8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_;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为_h。17图9记录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由图可知汽车在各段时间内速度是_(选填“相同”或“不同”)的,汽车在2040 s内的平均速度是_m/s。图918沿同一条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A、B,运动时相对同一参考点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10所

7、示,由此可知:物体B的运动速度为_m/s;当t4 s时,物体A、B之间的距离为_m。图10三、实验探究题(15分)19如图11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木板(长为120.0 cm,底端有金属挡板);小车(长15.0 cm);停表;木块。图11(1)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_(选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_(选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_(选填“大”或“小”)。(3)一次实验中,小华测得小车从静止开始运动两个车长

8、的距离所用时间为1.2 s,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_m/s。(4)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_组小车从静止释放到撞击金属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四、计算题(共13分)20(6分)据报道,2018年国庆节假期,南宁地铁日均旅客输送量达到了创纪录的800000人次。若地铁一号线的南湖站到金湖广场站的路程为380 m,列车需要行驶约40 s时间,求:(1)这段路程中列车的平均速度。(2)如果列车以这个速度跑完地铁一号线,将需要2400 s的时间,那么地铁一号线的长度为多少千米。21(7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的一种方式是采用“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

9、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判为超速。(1)若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12所示,监测点A、B相距25 km,全程限速120 km/h,采用“区间测速”时,这辆汽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2)若一辆货车以100 km/h的速度匀速通过AB段路程,则它需要多长时间?图12详解详析1A解析 长度测量的记录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其最后一位为估读值,而倒数第二位为刻度尺的分度值。数据25.91 cm和18.35 cm的倒数第二位都是0.1 cm,因此小明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 cm(1 mm)。2B解析 成年人的身高在170 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70 cm1

10、.70 m左右,故A符合实际。中学生坐位体前屈不可能达到21.3 dm2.13 m,故B不符合实际。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8 km/h4.8 m/s1.3 m/s左右,故C符合实际。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 s,中学生百米成绩不可能小于10 s,一般在15 s左右,故D符合实际。3B解析 由题意得25.10 cm7175.70 cm,即身高约为1.75 m。4B解析 在描述物体运动时,选定一个物体为参照物,看所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否有位置的变化。诗中说“两岸青山相对出”,是说山相对于行船有位置的变化,所以参照物为“行船”;“孤帆一片日边来”,是说孤帆相对于太阳有位置的变化,所以参照物

11、为“太阳”。5B6B解析 由st图象知: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物体的运动路程与所用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它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A选项,图象中时间不变而速度变化,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B选项,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物体速度保持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与st图象相符;C选项,图象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越来越小,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与st图象不符;D选项,图象中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与st图象不符。7C8D解析 由图可知,甲车的速度为v甲2 m/s,乙车的速度为v乙2 m/s,所以甲车的速度等于乙车的速度

12、,故A错误。由图可知,甲车由静止开始运动,乙车开始计时时的速度为2 m/s,不是从静止开始运动的,故B错误。甲车运动的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 m/s;乙车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乙车的速度不变,所以乙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2 m/s;则甲、乙都以2 m/s的速度匀速运动,故C错误。甲、乙都以2 m/s的速度匀速运动,经过5 s通过的路程相等,svt2 m/s5 s10 m,故D正确。9D解析 一张石头纸的厚度比较小,单独测量误差较大,所以,用刻度尺测出100张这种纸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0就可得到一张纸的厚度,故

13、只有D方法最佳。10B解析 由vt图象可知,骑行中最大速度是20 km/h,A正确。由图象可知,9:149:18这段时间内单车速度不变,单车做匀速直线运动,B错误。途中有一只狗突然冲在单车前,他赶紧剎车,所以车的速度会迅速减小,由图象可知从9:18开始单车的速度迅速减小,所以大约是在9:18躲避狗而刹车的,C正确。图象中横轴表示行驶的时间,纵轴表示速度,由速度公式v得知,svt,所以图象中图线与横轴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单车运动的路程。由图象可知,前6 min的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大于后6 min的图线与横轴围成的面积,即小雨前6 min的路程大于后6 min行驶的路程,D正确。11510812.

14、1.25(1.241.26均可)1334714(1)参照物运动(2)右大卡车15甲路程解析 由题意可知,甲、乙、丙三名同学运动的路程相同,则用时短的跑得快;由数据可知,甲用的时间最短,所以跑得最快。1680 km/h0.5解析 汽车行驶的速度为80 km/h,汽车行驶的路程为40 km,则t0.5 h。17不同37.5解析 由图可知,在相同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在变大,说明汽车在做变速运动,汽车在各段时间内速度是不同的;汽车在2040 s内通过的路程:s1200 m450 m750 m,平均速度:v37.5 m/s。1814解析 由图象可知,物体B在5 s内通过的路程为5 m,其运动速度为v1 m/s。由图象可知,第3 s时,物体A从O点出发,运动10 m路程所用时间为2 s,当t4 s时,运动了1 s,所以通过的路程为5 m,即距O点的距离为5 m;当t4 s时,物体B运动的路程为sB1 m/s4 s4 m,距O点的距离为5 m4 m9 m,所以物体A、B之间的距离为9 m5 m4 m。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