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 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5056851 上传时间:2024-03-0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五 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实验五 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实验五 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实验五 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实验五 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五 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五 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五 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 膜分离技术是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分离技术。膜分离法是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薄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的溶质与溶剂进行分离、分级、提纯和富集的方法。膜分离法可用于液相和气相。对于液相分离可用于水溶液体系、非水溶液体系、水溶胶体系以及含有其它微粒的水溶液体系。膜分离包括反渗透、超过滤、电渗析、微孔过滤等。膜分离过程具有无相态变化、设备简单、分离效率高、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能耗少、适应性强等优点。目前,在海水淡化、食品加工工业的浓缩分离、工业超纯水制备、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超过滤是膜分离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实验掌握

2、这项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熟悉超过滤膜分离的工艺过程; 2、了解膜分离技术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二、分离机理 通常,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液相膜分离方法有反渗透(RO)、纳滤(NF)、超滤(UF)和微滤(MF)等方法。图1为各种渗透膜对不同物质的截留示意图。对于超滤(UF)而言,一种被广泛用来形象地分析超滤膜分离机理的说法是“筛分”理论。该理论认为,膜表面具有无数微孔,这些实际存在的孔径不同的孔眼象筛子一样,截留住了分子直径大于孔径的溶质和颗粒,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最简单的超滤器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当含有高分子(A)和低分子(B)溶质的

3、混合液流过被支撑的超滤膜表面时,溶剂(如水)和低分子溶质(如无机盐类)将透过超滤膜,作为透过液被收集起来,高分子溶质(如有机胶体)则被超滤膜截留而作为浓缩液被回收。应当指出的是,若超滤完全用“筛分”的概念来解释,则会非常含糊。在有些情况下,似乎孔径大小是物料分离的唯一支配因素,但对有些情况,超滤膜材料表面的化学特性起到决定性的截留作用。如有些膜的孔径既比溶剂分子大,又比溶质分子小,本不应具有截留功能,但令人意外的是,它仍具有明显的分离效果。由此可知,比较全面一些的解释是:在超滤膜分离过程中,膜的孔径大小和膜表面的化学性质等,将分别起着不同的截留作用。因此,不能简单地分析超滤现象,孔结构是重要因

4、素,但不是唯一因素,另一重要因素是膜表面的化学性质。图1 各种渗透膜对不同物质的截留示意图 图2 超过滤工作原理示意图三、实验设备、流程 1、实验设备:中空纤维超滤膜装置。 (1)膜组件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中空纤维超滤膜组件(2)膜组件技术指标。本装置为双组件结构,外压式流程。组件技术指标:截留分子量:6000;膜材料:聚砜中空纤维膜,有机玻璃膜外壳,管路及管件为ABS塑料;流量范围:10-50L/h;操作压力:0.2MPa;适用温度:5-30;膜面积:0.5m2;组件外尺寸:50480mm;pH:1-14;装置外形尺寸:长宽高=9605002000mm;泵:离心泵(严禁空转);电源:AC

5、220V,50Hz;预过滤器滤芯:材质为聚砜,精度5-10,若阻力增大,可以反吹。2、实验流程如图4所示。C1储槽中的清洗水或C2储槽中的溶液经过水泵加压至预过滤器,过滤掉杂质后,经过流量计及水切换阀F20至F5、膜组件1或F6、膜组件2,透过液经F11或F10至视窗流入C4,未透过液经F12或F9至F13取样或F14流入溶液储槽C2中。C3中的保护液经F8和F21至F5和F6进入膜组件;排放保护液时,打开F7阀,保护液流入C5中。四、实验物料及分析方法1、实验物料保护液:1%甲醛水溶液。聚乙二醇水溶液:液量35L(贮槽使用容积),浓度30mg/L。料液配制:取聚乙二醇1.1g置于1000ml

6、的烧杯中,加入800ml水,溶解。在贮槽内稀释至35L,并搅拌均匀。2、分析方法(1) 分析试剂及物品 聚乙二醇:MW20000,500g;冰乙酸:化学纯,500ml; 次硝酸铋:化学纯,500g; 醋酸钠:化学纯,500g。烧杯:100ml,5个;棕色容量瓶:100ml,2个;工业滤纸;蒸馏水。 图4 中空纤维超滤膜分离流程图C1清洗水储槽,C2溶液储槽,C3保护液高位槽,C4透过液储槽,C5保护液受液罐,F1、F2C2和C1的排液阀,F3、F4C2和C1的出口阀,F5、F6组件1和2的入口阀,F7排液阀,F8保护液阀,F9、F12组件1和2的出口调节阀,F10、F11组件1和2的透过液切换

7、阀,F13取样或排放阀,F14未透过液循环阀,F15串联阀,F16、F17回流阀,F18过滤器前阀,F19过滤器排放阀,F20水切换阀,F21保护液切换阀,P-压力表。所需仪器:722光栅分光光度计容量瓶:50mL,21个,100mL,6个,1000mL,1个; 移液管:0.5、1、2、3mL各1支,5mL,3支,25mL,3支; 量液管:10mL,2支;量筒:100mL,1个;500mL,1个。 (2)发色剂配制 A液:准确称取0.800g次硝酸铋,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冰乙酸10mL,全溶,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B液:准确称取20.000g碘化钾置于50mL棕色容量瓶中,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8、 Dragendoff试剂(简称DF试剂):量取A液、B液各5ml置与100ml棕色容量瓶中,加冰乙酸40ml, 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有效期半年。(实际配制时,量取A液、B液各50mL置与1000mL棕色容量瓶中,加冰乙酸400mL, 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醋酸缓冲液的配制:称取0.2mol/L醋酸钠溶液590ml及0.2mol/L冰乙酸溶液410mL置于1000ml容量瓶中 ,配制成pH4.8醋酸缓冲液。(3) 分析操作绘制标准曲线:准确称取在60下干燥4小时的聚乙二醇1.000g溶于1000ml容量瓶中(已配好),分别吸取聚乙二醇溶液0.5、1.0、1.5、2.0、2.5、3.0mL稀释于

9、100mL容量瓶内配成浓度为 5、10、15、20、25、30mL/L聚乙二醇标准溶液。再各取25ml加入50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DF试剂及醋酸缓冲液各5mL,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放置4小时,于波长510nm下,用1cm比色池,在722型分光光度计上测定光密度,蒸馏水为空白。以聚乙二醇浓度为横坐标,光密度为纵坐标作图,绘制出标准曲线。试样分析。取试样25ml置于50mL容量瓶中,分别加入5mLDF试剂和5ml醋酸缓冲液,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静置30分钟2小时,测定光密度,再从标准曲线上查浓度值。五 、实验步骤方案一:固定压力(0.04MPa),改变3次流量(分别为20、25、30L/h)

10、1、排超滤组件中的保护液为防止中空纤维膜被微生物浸蚀而损伤,不工作期间,在超滤组件内加入保护液。在实验前,须将保护液放净。开启阀F7、F5、F6、F12、F9、F15,保护液由F7、C5处流出,用烧杯接盛,之后倒入装甲醛的容量瓶中。保护液停止流动后即认为保护液排完。2、清洗超滤组件关闭F7,打开F4、过滤器阀F18、流量计后水切换阀F20。将水泵电源线插入插座,按下水泵开启按扭,开泵,用蒸馏水清洗膜组件,开泵前确认F3关闭,F4打开。冲洗时,水流量3035L/h。F15打开5分钟后关闭,F6稍关小,让水同时充满组件1和组件2,调节F6阀,使压力表1读数为0.04MPa,冲洗20分钟,清洗完毕。

11、将清洗液倒掉,清洗液不要流入原料贮槽中。 3、排水 先关泵,关闭F4,打开阀F7、F15,将阀F12、F9稍开大些,排掉组件1、2及管路中的水,组件中的水排完后中空纤维收缩,F7中无水排出时认为水已排净。用烧杯接水,不要流入原料贮槽中。排完水后除过滤器阀F18、流量计后水切换阀F20保持打开状态外,关闭其它所有阀门。将桶中水倒掉。 4、分离测样 用干净烧杯取原料液样100ml,放置,待测光密度和浓度。 打开阀F3、F5、F12、F13。用膜组件1分离物料。开泵(开泵前确认F3打开,F4关闭),流量为10L/h。调节F12阀,将压力表 1压力调节为0.04Mpa,几分钟后,窗口中有透过液出现,这

12、时准确记录时间。在 C4处用烧杯接透过液1分钟,测量体积,计算流量,在F13处用烧杯接未透过液1分钟,计算流量。用烧杯各取100ml原料液、透过液和未透过液,用25ml移液管分别移取25ml原料液、透过液、未透过液试样于50ml容量瓶中,测定光密度。 每隔20分钟取一次样,共取6次样,每次都要重新测量透过液和未透过液流量,重新取样测定光密度。每次所取样都要标记清楚(如原料液0,原料液1,透过液1,未透过液1;原料液2,透过液2,未透过液2等)。 改变流量(分别为10、15、20、25、30 L/h),重复步骤、(注意始终保持压力表1压力为0.04Mpa); 停泵,关闭F3,打开F4。 放掉膜组

13、件及管路中的原料液。打开阀F7、F6、F15,将膜组件中的原料液排入原料贮槽中。 5、清洗膜组件 待膜组件中的原料液流完后,关闭F7。打开F9,开泵 ,开泵前确认F3关闭,F4打开。清洗膜组件5分钟后,F15关闭,调节F12、F9,使压力表1、2读数为0.02Mpa,视窗中有透过液出现,继续清洗15分钟,清洗液不要流入原料贮槽中。打开阀F7、F15,排尽膜组件及管路中的水。关闭阀F7、流量计后水切换阀F20。 6、加保护液 将实验前放出来的保护液加入保护液贮槽C3中。打开阀F8,保护液切换阀F21(确认水切换阀F20已关闭),膜组件中加入保护液,中空纤维膨胀,待膜组件中保护液加满后,关闭所有阀

14、门。 7、测标准溶液的光密度,绘标准曲线,测试样的光密度,从标准曲线上查试样浓度。 8、将仪器清洗干净,放在指定位置,切断分光光度计的电源。实验结束。方案二、改变4次压力(分别为0.03 、0.05、0.06、0.07Mpa),改变4次流量(分别为15、20、25、30 L/h)。 1、调节压力表1压力为0.03 Mpa,改变4次流量(分别为15、20、25、30 L/h),每个流量只做20min,取一次样,其它同方案一; 2、改变压力,在不同压力下分别改变4次流量,取样同上。六、数据处理 1、按下表记录实验条件和资料压力(表压): Mpa 温度: 时期: 年 月 日实验序号起 止时 间 浓度(mg/L) 流量(ml/min) 原料液透过液未透过液透过液未透过液 2、数据处理(1) 聚乙二醇的脱除率 (i=1,6) (2) 透过流速:(3)聚乙二醇回收率其中: (4)在座标上绘出不同流量Q下回收率Y-取样时间T的关系曲线;(方案一) (5)在座标上标出不同时间T下回收率Y-流量Q的关系曲线;(方案一)(6)用origin软件绘出渗透流率J-压力P的关系曲线,并回归出曲线方程;(方案二) (7)用origin软件绘出回收率Y-流量Q的关系曲线,并回归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