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影像中级职称知识点查缺补漏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5056108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放射医学影像中级职称知识点查缺补漏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放射医学影像中级职称知识点查缺补漏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放射医学影像中级职称知识点查缺补漏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放射医学影像中级职称知识点查缺补漏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放射医学影像中级职称知识点查缺补漏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放射医学影像中级职称知识点查缺补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放射医学影像中级职称知识点查缺补漏(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放射医学影像中级职称知识点查缺补漏中级职称知识点查缺补漏中枢神经1)正常小儿前囟闭合年龄是:11.5岁2)颅骨缝在 30岁以后逐渐融合3)小儿颅缝闭合的顺序为:矢状缝、冠状缝、鳞状缝、人字缝和 枕骨乳突缝。颅缝多在生后 34 个月闭合,少数永不闭合呈永存颅缝、多见于 额缝4)中颅窝孔、裂由前到后顺序为:圆孔-破裂孔-卵圆孔-棘孔5)颅底位可以显示:卵圆孔、破裂孔6)X线片上正常内听道的宽度平均约为:5mm7)正常视神经孔径大小约为5mm8)脑血管造影侧位片上大脑前动脉发出:眶额动脉、额极动脉、 胼缘动脉9)颞顶枕叶通常是以自顶枕沟至枕前切迹的连线作为枕叶的前界, 自此线的中点到外侧沟后端的连线

2、,是顶、颞二叶的分界10)麦氏孔(Magenide )位于四脑室下端,梗塞时可导致双侧侧 脑室、三脑室、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均扩张11)小脑半球借上、中、下脚分别与中脑、脑桥、延髓相连接。小 脑上脚由起自小脑齿状核的传出纤维组成,上行至中脑,小脑前叶又称旧小脑, 齿状核为小脑核团中最大者,原裂之后的部位为小脑后叶12)脑部铁沉积始于儿童,年龄分别为:苍白球 -6 个月,黑质 - 912 个月,红核-1.52岁,齿状核-37岁,壳核-60岁13)脑出血CT水肿高峰发生于发病后:46天,脑梗死水肿高峰是:25天14)多发性硬化 CT 表现的特点是:病灶多发,大小不等,位于脑 室旁,垂直于侧脑室,多

3、无占位效应,急性期病灶可强化15)神经元移行异常的疾病包括:无脑回畸形、巨脑回畸形、脑裂 畸形、灰质异位、半巨脑畸形等16)单纯孢疹病毒性脑炎发病突然,迅速恶化,以颞叶底面与内侧 (包括海马结构与杏仁核)、额叶眶面、扣带回前部等边缘系统为中心,引起 广泛性脑坏死、软化、出血及神经胶质丧失,病变区显著肿胀17)按WHO分级标准,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属于I级 头颈部1)出生时未发育的鼻窦是:额窦2)额窦可显示于:瓦氏位、柯氏位、侧位片3)X 线检查上颌窦炎最合适的位置是:瓦氏位4)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可有粘膜下皮质白线消失,邻近骨壁增厚硬 化5)鼻窦粘液囊肿多发生于筛窦和额窦,上颌窦和蝶窦少见,一

4、般 为单侧6)鼻息肉T1WI呈中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不强化或 呈线条状轻度强化;若为出血性息肉则T1WI、T2WI均为高信号,增强检查 有不同程度强化7)眼眶异物 X 线定位法很多,通常采用角膜接触直接定位法、手 术切口标记定位法、多发性眶内异物定位法、生理学定位法和几何学定位法, 其中角膜接触直接定位法最常用8)眼眶内侧壁由哪些结构组成:上颌骨额突、泪骨和筛板9)眶下壁由上颌骨眶面、颧骨眶面及颚骨眶突组成10)正常双侧眼球突出度相差3mm有病理意义11)眼眶骨折多见于内侧壁和底壁12)下颌关节间隙正常值为:2mm13)正常颈椎前软组织厚度不超过1cm14)脑脊液鼻漏,常见于:筛

5、骨骨折15)按骨折的好发部位可将上颌骨骨折分为三型,其中的皿型骨折 线不能通过:上颌窦底部16)上半规管后脚与后半规管上脚为共脚,称为总骨脚17)双45颞骨岩部周围像,又称为:梅氏位18)鼻咽侧位片上,正常成人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厚度不超过1.5cm19)鼻咽癌常规X线检查体位是:鼻咽侧位+颅底位20)鼻咽癌MRI Gd-DTPA增强扫描肿瘤呈轻中度强化21)舌癌MRI的冠状位和矢状位扫描图像显示最佳,T1WI病灶呈 等信号,T2WI呈高信号,边界不清,病灶在增强时有强化22)颞骨骨折分为三型:纵行骨折,占 70%80%,骨折线与岩锥长轴平行;横行骨折占20% ,骨折线与岩锥长轴垂直;混合型骨折较

6、少见23)颞骨骨折后出现眩晕、感音性耳聋、自发性眼震和面瘫,其最可能的骨折类 型为:横行骨折。横行骨折线多起自后颅窝枕大孔,横过岩锥达中颅窝,止于颈静脉孔和棘孔等处,少数穿过内耳道和骨迷路24)解剖上,腮腺分为浅深两叶,其分界为:面神经,于下颌角后 缘腮腺颊部,常见颈外动脉与面静脉形成点状致密影,居于面神经前内侧,可 作为辨认面神经与划分腮腺浅深叶的解剖标志25)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很普遍,最高达86% ,其中以颈深上淋巴结 后组转移为最多26)腮腺混合瘤的典型CT增强表现为:均匀强化27)Warthin 瘤常见于 50 岁以上的高龄男性,通常为多发或双侧 发病,多位于腮腺浅叶下极,肿瘤常有较薄的

7、包膜和大小不等的囊腔。 Warthin 瘤较易产生蛋白含量高的囊腔,T1WI、质子像及T2WI均呈高信号, 颇具特征28)视网膜母细胞瘤为神经外胚层的恶性肿瘤,组织学上大多属于 未分化型。肿块边界多清楚29)眼眶海绵状血管瘤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发病多于男性,占 52%70%30)视神经胶质瘤好发于 10 岁以前的儿童,主要表现为视力损害 早且严重,可出现斜视和眼球震颤,多伴有视乳头水肿或萎缩31)脉络膜黑色素瘤多起自先天性黑痣,好发于后1/3 脉络膜。本 病好发于中老年人,大多为单侧发生。此瘤在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呈扁平状生长, 伴有新生血管,可引起出血和渗出,导致视网膜剥离。肿瘤在组织学 上可分为

8、A型棘细胞瘤、B型棘细胞瘤、表皮细胞瘤和混合细胞型, 其中A型预后好,B型及表皮细胞瘤预后差32)牵牛花综合征女性发病多于男性,视盘(视乳头)先天性失常, 多为单侧发病,眼球小于健侧,为视神经远端(视神经与眼球连接部)漏斗 形异常扩张,常伴有视网膜剥离33)颈动脉海绵窦瘘表现为:眼上静脉增粗,海绵窦增大,眼球突 出,眼外肌增粗,眼睑肿胀,增强扫描显示增粗的眼上静脉和增大的海绵窦明 显强化34)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单纯型CT表现为:听小骨部分吸收、 破坏,鼓室粘膜增厚,乳突窦或较大的气房粘膜增厚,气房间隔增粗,密度增35)鳃裂囊肿为鳃沟或鳃囊闭合不全,囊肿在 T1WI 呈均匀低信号, T2WI

9、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囊壁明显强化,若继发感染则囊液信号增高,囊 壁增厚36)喉淀粉样变性特征性信号改变为:T2WI等或略低信号37)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与脑灰质相比,炎性肉芽组织在T1WI 多数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T2WI多为高信号,增强扫描多数有强化。胆脂瘤 肉芽肿在T1WI及T2WI均为高信号38)颈动脉三角的边界包括:肩胛舌骨肌、二腹肌后腹、胸锁乳突 肌前缘39)迷走神经瘤与颈动静脉典型关系为:肿瘤使动静脉分离40)颈总动脉分为颈内夕卜动脉的水平最常见于C441)颈动脉粥样硬化致血管腔狭窄,测量方法为 CC 法,管腔狭窄 率(%)=(颈总动脉管径-最小残存管径)/颈总动脉管径x100%。

10、狭窄程度分 级按以下标准: 049%为轻度狭窄;50%69%为中度狭窄; 70%99%重度狭窄;100%为完全闭塞42)头颈部肿瘤的N分期为: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x :区域 淋巴结不能显示;N1:同侧转移淋巴结其直径v 3cm ; N2 :同侧(3cm,v 6cm )或对侧淋巴结转移;N3:转移淋巴结的最大径6cm43)淋巴结内部信号不均质是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可靠征象呼吸系统1)条件合适的胸部 X 线正位片应显示第 14 胸椎。乳头影一般位 于第 5 肋间,双侧可不对称,容易误认为肺内结节,可结合透视鉴别2)后前位胸片上,左肺下叶的肺不张显示不清3)观察肋骨骨折的胸片为:长时间、低千伏的

11、胸片4)肺下积液应取立位向一侧倾斜60或取仰卧位检查可见游离性积 液征象5)最易引起胸膜改变的是:肺结核6)纤维索条影基础上出现浸润性阴影是继发性肺结核的征象,原 病灶处出现纤维钙化灶是结核的正常转归7)哪种疾病不易造成局限性肺气肿:支气管囊肿8)一侧肺不张、肺硬变及胸膜肥厚可引起纵隔向患侧移位;胸腔 积液、气胸、胸膜肿瘤、肺肿瘤、偏侧生长的纵隔肿瘤、一侧肺气肿可使纵隔 向健侧移位;而弥漫性肺气肿、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肺脓肿等一般不引起 单侧肺容积变化的疾病不会引起纵隔移位9)胸内甲状腺可以钙化,随吞咽活动是其特点10)阻塞性肺不张出现于支气管完全阻塞后1824 小时11)支原体肺炎典型表现

12、为单侧下叶受累,此病空洞罕见12)部位、大小、数目可一日数变的肺气囊是葡萄球菌肺炎的特征 性表现,肺气囊可随着肺部炎症的吸收而消失13)支气管肺炎多见婴幼儿、年老体弱患者,X线表现为双肺中下 肺野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片状略高密度影,临床表现重,多有高热、咳嗽,年老 体弱者体温可不高,治疗不当可形成支气管扩张及机化性肺炎14)组织学上周围型错构瘤主要由软骨组织构成,并混杂有纤维结 缔组织、平滑肌及脂肪等组织,中央型错构瘤脂肪组织较多15)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时可见多个小液平,临床表现为抗炎治疗 后病情反复16)放射性肺炎慢性期因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使病变肺组织体积减小, 边缘呈内凹表现17)肺包虫病一般无

13、钙化,肺吸虫病愈合可表现为环形、结节及点 片状钙化影18)肺吸虫在肺内穿行形成的隧道或囊肿的X线特点主要为:单房或多房性囊状阴影19)肺叶内型肺隔离症供血动脉多来自降主动脉,静脉回流多经肺 静脉;叶外型肺隔离症供血动脉多来自腹主动脉,静脉回流经下腔静脉、门静 脉、奇静脉或半奇静脉20)X线胸片上淋巴结转移可见Kerley B线21)Goodpasture 综合征(肺-肾综合征)是由于血清中有抗肾基 底膜抗体,而这些抗体与肺基底膜呈交叉反应,导致肺泡腔内出血与急性肾小球 肾炎同时发生,反复肺出血导致贫血及肺纤维化22)闭合性膈外伤常发生于左膈,右膈因有肝脏的保护和缓冲,不 易产生破裂23)肺不发

14、育病例因患侧胸腔早期即被移位的纵隔和健侧疝入的肺 组织所充填,患侧胸廓不塌陷,这与一侧肺不张或纤维化所致的患侧胸廓塌陷 是有区别的24)矽肺早期肺纹理增多增粗,延长到肺外野,晚期由于矽 结节增多、肺气肿加剧,肺纹理反而减少25)石棉肺较滑石肺患者症状出现早且重26)韦格纳肉芽肿病理改变为坏死肉芽肿和坏死性血管炎,坏死性 肉芽肿可发生于上、下呼吸道,坏死性血管炎好发于肺、肾、皮肤、心血管、 消化道和神经系统。早期肺部病灶可在 12 周内缩小,消失或有新病 灶的出现,呈现多变性特点27)肺阴球菌为土壤、牛乳、鸽粪和水果等的腐生菌,感染途径为 吸入性,除产 生肺部病变外,常侵犯脑和脑膜。多数患者肺部

15、症状轻微,而出 现颅内压增高症状。若在痰中找到隐球菌的圆形厚壁孢子有助于本病 的诊断。鸽粪也可引起过敏性肺炎,但过敏性肺炎一般不会并发神经 系统症状28)农民肺患者脱离接触有害粉尘肺部改变可有消退或只留少许纤 维灶29)肺类风湿性病可发生广泛的肺间质纤维化,最后发展为蜂窝肺, 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相似,但前者纤维化多伴有空洞性结节及单侧胸腔积 液,再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 化鉴别30)肺泡蛋白沉着症在MRI呈短T1长T2的特征性信号表现,与 肺的渗出性病变明显不同31)恶性胸膜间皮瘤大多与先前接触石棉有关,该肿瘤并不起于早 期存在的胸膜斑循环系统1)心脏后前立位心脏远达片心影放大率一般小于6%2)左心房增大顺序为:后-右-左-上;右心室增大顺序为:前-左上-后3)左侧位 X 线片中正常右心室与前胸壁接触的面积是:1/34)左室增大常见原因为高血压病、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二 尖瓣关闭不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