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美术学校高中语文 第11课奥斯维辛课时2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5056010 上传时间:2023-12-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长沙市美术学校高中语文 第11课奥斯维辛课时2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南省长沙市美术学校高中语文 第11课奥斯维辛课时2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南省长沙市美术学校高中语文 第11课奥斯维辛课时2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湖南省长沙市美术学校高中语文 第11课奥斯维辛课时2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湖南省长沙市美术学校高中语文 第11课奥斯维辛课时2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长沙市美术学校高中语文 第11课奥斯维辛课时2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长沙市美术学校高中语文 第11课奥斯维辛课时2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长沙市美术学校高中语文 第11课奥斯维辛课时2教案 新人科目年级班级时间 年 月 日课题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学重点 揣摩、理解意蕴丰富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发现作品中极具新闻价值的“反差”,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 实施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布置预习: 1.搜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资料,小组内加以整合,完成对奥斯维辛的文字介绍、图片展示工作。 2.阅读本文,试着用一句话概况新闻主要信息,体会概括时与标题能否联系。 3.阅读中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运用刚学过的批注手法记录下自己的宝贵思想。 一、 创设情境: 1. 学生展示合作完成的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介绍。 2

2、. 如果用一种颜色(色调)来形容二战中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你的选择是什么?为什么会做如此选择? 二、 研读文本: 1读完课文后用一个词来概括你的感受,并加以说明。 2.如果把它作为普通新闻,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3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他给我们传递了怎样的感受?以什么方式表达?参观者的感受怎样?在文章中的作用? 作者正是传递了一种反差,而这些矛盾的纽结处正是这则新闻的价值,每天数以千计的游览者来到这里,感受同样的恐怖,战栗,震惊,窒息,耻辱,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以一个给有的心态每面对这一切,到底什么样的心态是该有的。 通过参观者的感受来表述,无需赘述,因为事实本身具有强大的震撼力,这是旧闻 。 看

3、似千篇一律的参观过程中,作者以敏锐的职业目光捕捉到许多极具新闻价值的种种反差。新闻的思想价值就非同寻常了。 引导、组织学生寻找反差,分析作用。 预设反差 色彩,环境: 灰色绿色 阴暗明媚 毁灭新生 杀戮嬉戏 恐怖快乐 恶梦美好 人物 灭绝人性羞惭自省 死亡微笑 绝望憧憬 感情 残忍不忍 无耻反省 遗忘铭记 历史现实 最可怕的是亡国先忘史 三、在研究的过程中解决含义深刻的句子。 方法:小组讨论、发言 同学们找到的种种反差恰恰是新闻的细节,是作者在二战后14年,在奥斯维辛每天接待数以千计的参观者的平静生活中的“发现”,和平年代参观奥斯维辛所带给人的强烈的心灵震撼,作者向人们传达的尊重生命,珍惜和平

4、的情感恰恰是这则新闻的价值与意义。 1. 回到色彩的问题,相信大家会替罗森塔尔说出他的答案。 小结:作为读者,读这样的文字如果没有任何感受那是情感上的缺失;如果对意蕴深厚的文句领悟不深那是鉴赏理解上的欠缺;假如能够受到心灵震撼,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那就是与作者一起延续了这则新闻新的艺术生命。 2【提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应该怎么理解? 【明确】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内涵,值得细细体会。比如: 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介绍

5、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3【提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

6、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明确】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总结、扩展 别了,“不列颠尼亚”选取了英国撤离香巷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一

7、个历史的背景中,使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有了历史的纵深感;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叙述自己的感受。它们和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要求学生阅读“背景材料”中的新闻报道奥斯维辛,历史不会忘记,比较一下和两篇课文的写法的不同。四、 拓展思考:今天学习此文的意义、价值? 时间永是流逝,二战的硝烟也渐渐远去,罗森塔尔的思考,德国总理的忏悔却在提醒我们奥斯维辛是人类历史上无法跳过的一页,请将“面对奥斯维辛,我们不该更该”的句子补充完整,并以此为开头写一段文字,展现你的思考。(200字之内) 预设:面对奥斯维辛,我们不该(忘记、麻木、逃避)更该(铭记、反思、直面) 学生展示 结语:余秋雨说,人类是需要废墟的,没有皱纹的老祖母是可怕的;同样,人类也是需要奥斯维辛的,没有伤疤的历史只会催生新的罪恶产生新的苦难。让我们谨以这样的思考纪念400万在奥斯维辛被无情摧残的生命。别了,不列颠尼亚教学反思让学生自己查资料、展示成果、自己读课文、自己提问、互相解答,老师只在关键时候引导点评,整堂课既紧张又充实,积极实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