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新奥法施工安全管理指导书.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5055344 上传时间:2023-10-24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3.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新奥法施工安全管理指导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隧道新奥法施工安全管理指导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隧道新奥法施工安全管理指导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隧道新奥法施工安全管理指导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隧道新奥法施工安全管理指导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隧道新奥法施工安全管理指导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新奥法施工安全管理指导书.doc(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交二航局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指导书 隧道新奥法施工目 录1、概述11.1隧道新奥法施工工程简介11.1.1施工工艺11.1.2工艺流程31.1.3依托工程概述31.2适用范围41.3编制依据51.3.1国家法律法规51.3.2国家标准及行业技术规范51.3.3设计、建设、监理单位执行文件51.3.4企业内部规章制度5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62.1隧道新奥法施工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62.2重大危险源清单113、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管理124、安全过程控制134.1作业准备134.1.1作业许可手续准备134.1.2施工进度计划134.1.3人力资源计划134.1.4材料与设备计划144.1

2、.5准备工作检查验收164.2作业实施174.2.1洞口边仰坡开挖及防护174.2.2洞口段辅助施工措施施工204.2.3洞身开挖224.2.4洞内运输294.2.5初期支护314.2.6监控量测354.2.7超前地质预报364.2.8整平层或仰拱施工374.2.9防水层施工384.2.10二次衬砌施工404.3检查验收445、应急处置455.1应急预案体系455.2应急反应组织机构465.2.1成立应急工作小组465.2.2组织机构和职责475.3事故报告485.4应急处置485.5事故调查处理545.6应急培训与演练546、附件556.1依托工程特点、工程环境(气象、水文、地质)556.2

3、工序安全检查表567、指导书管理777.1指导书编制管理小组777.2指导书持续改进77中交二航局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指导书 隧道新奥法施工1.概述1.1隧道新奥法施工工程简介1.1.1施工工艺新奥法是应用岩体力学理论,以维护和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为基点,采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及时的进行支护,控制围岩的变形和松弛,使围岩成为支护体系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量测、监控来指导隧道施工和地下工程设计施工的方法和原则。新奥法施工中主要的开挖方法包括以下几种:全断面法:全断面法洞身开挖循环进尺可按2.5-5.0m控制,实际施工时应根据围岩状况及钻眼机具的钻孔深度确定,主要适

4、用于-类围岩或节理发育的围岩和当-围岩开挖断面最大跨度大于13m时。图1全断面法施工顺序台阶法:台阶法洞身开挖循环进尺宜按1.5倍的钢拱架间距进行;上下台阶间距:软弱围岩宜采用微台阶(上、下台阶间距取3-5m),以确保初期支护及时封闭成环;一般地段采用长台阶法(上、下台阶间距取60m以上)以避免上、下台阶施工作业的相互干扰。主要适用于-类围岩或节理发育的围岩和当-围岩开挖断面最大跨度大于13m时。图2台阶法施工顺序台阶分部法:台阶分部法的循环进尺、上、下台阶间距取值同台阶法。主要适用于一般土质围岩地段且掌子面自稳能力较差时。图3台阶分部法施工顺序单侧壁导坑法:主要适用于围岩较差、跨度大、埋深浅

5、、地表沉降需要控制的地段和小净距隧道。中壁墙的拆除必须在初期支护封闭成环和围岩稳定后进行。图4单侧壁导坑法施工顺序双侧壁导坑法:主要适用于浅埋大跨度隧道及地表下沉量要求严格而围岩条件很差地段。图5双侧壁导坑法施工顺序1.1.2工艺流程隧道新奥法施工内容主要为:施工准备地质预报测量放线洞口边仰坡开挖及防护洞口段辅助施工洞身开挖出渣运输初期支护监控量测整平层、仰拱施工防水层施工二次衬砌施工。1.1.3依托工程概述本指导书依托湖北恩来恩黔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中交二航局陈家坡隧道施工编制。陈家坡隧道为一座上、下行分离的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本隧道起讫桩号左线ZK35+929.9-ZK37+770,长184

6、0.1m;级围岩666.1米,级围岩934米,级围岩290米;右线YK35+930-YK37+774,长1844米,级围岩617.1米,级围岩902.9米,级围岩324米;洞内为沥青混凝土复合式路面,隧道走向呈东北西南向。隧道左线纵坡为-2.487,-3;隧道右线纵坡为2.5,-3(沿路线前进方向上坡为正)。隧道左右线间距约32m,其中进口约14.2m,出口约21.7m,左右线均为下坡。全段设置了3处人行横洞、2处行车横洞及4处紧急停车带。隧道衬砌内轮廓采用半径为5.5m的单心圆。技术标准:陈家坡隧道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如下:公路等级: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标准;设计行车速度:8

7、0km/h;隧道建筑界限:0.75+0.25+0.5+23.75+0.75+0.75=10.50m,隧道净高:5m。施工准备超前地质预报测量放线洞口边仰坡开挖及防护洞口辅助施工洞身开挖出渣运输初期支护监控量测整平层、仰拱施工防水层施工二次衬砌施工图6隧道主要作业施工流程1.2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采用新奥法施工的高速公路隧道。此种施工方法利用围岩本身所具有的承载效能的前提下,采用毫秒爆破和光面爆破技术,进行全断面开挖施工,并以形成复合式内外两层衬砌来修建隧道的洞身,即以喷混凝土、锚杆、钢筋网、钢支撑等为外层支护形式,称为初次柔性支护,系在洞身开挖之后必须立即进行的支护工作。因为蕴藏在山体中的地

8、应力由于开挖成洞而产生再分配,隧道空间靠空洞效应而得以保持稳定,也就是说,承载地应力的主要是围岩体本身,而采用初次喷锚柔性支护的作用,是使围岩体自身的承载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第二次衬砌主要是起安全储备和装饰美化作用。1.3编制依据1.3.1国家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70号)(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第393号)(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4)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F602009)1.3.2国家标准及行业技术规范(1)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9、(JGJ462005)(3)建设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程(DB42/5352009)(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安全监管总局第30号)(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7)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JTG/T F60-2009)(8)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10)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3.3设计、建设、监理单位执行文件(1)湖北恩来恩黔高速公路TJ-2合同段陈家坡隧道二阶段施工设计图(2)现场调查所获得的工程

10、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资料1.3.4企业内部规章制度(1)中交二航局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2)中交二航局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3)湖北恩来恩黔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中交二航局第三分部安全管理制度(4)湖北恩来恩黔高速公路第二合同段中交二航局第三分部安全操作规程4中交二航局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指导书 隧道新奥法施工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2.1隧道新奥法施工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LEC评价法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源进行半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该方法采用与系统风险率相关的3种方面指标值之积来评价系统中人员伤亡风险大小。这3种方面分别是:L为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

11、为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为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对这3种方面分别进行客观的科学计算,得到准确的数据,是相当繁琐的过程。为了简化评价过程,采取半定量计值法。即根据施工经验和估计,分别对这3方面划分不同的等级,并赋值。具体如下:(1)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分值为1,表示可能性小,完全意外;分值为2,表示不经常,但有可能发生;分值为3,表示很有可能;分值为4,表示完全可以预料,必定要发生。(2)E人员暴露在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分值为1,表示人员极少暴露在危险环境中,每月还不到一次;分值为2,表示每月多于1次地暴露在危险环境中;分值为3,表示每天暴露在危险环境中;分值为4,表示

12、长时间持续地暴露在危险环境中。(3)C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分值为1,表示人员受轻伤,经济损失很小;分值为2,表示人员受重伤,有一定及经济损失;分值为3,表示一人死亡,有较大的经济损失;分值为4,表示数人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风险分值D=LEC。D值越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增加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人体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直至调整到允许范围内。根据施工经验,风险分值划分为4级:D27,风险级别为1;16D27,风险级别为2;8D16,风险级别为3;D8,风险级别为4。其中,风险级别为1、2级的属于重大风险源,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重点控制;风

13、险级别为3、4级的为一般风险源,用企业现有规章制度进行预防和控制即可。11中交二航局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指导书 隧道新奥法施工表1隧道新奥法施工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价一览表序号作业活动单元(分类)活动的内容危害因素时态/状态危险、危害因素评价危害级别现行法律法规控制方法时态状态直接判断DLEC是非LECD1洞口施工洞口边坡不稳定 物体打击现在正常2231231.安全生产法2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3起重机械安全规程4高空作业分级5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安全技术规范6. 起重机械危险部位与标志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操作规程9安全标志1.安全生产法2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3起重机械安全规程4高空作业分级5起重机械超载保护装置安全技术规范6. 起重机械危险部位与标志7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操作规程9安全标志。1.安全生产法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3.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4.爆破施工管理办法5.粉尘危害分级监察规定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7.重大危险源辩识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1.安全生产法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3.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4.爆破施工管理办法5.粉尘危害分级监察规定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