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教案:认识小白兔【精品文档】.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505385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班社会教案:认识小白兔【精品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班社会教案:认识小白兔【精品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班社会教案:认识小白兔【精品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小班社会教案:认识小白兔【精品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班社会教案:认识小白兔【精品文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社会教案:认识小白兔【精品文档】.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班社会教案:认识小白兔注:本文经过精心编辑,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疑议,请联系我们处理。【活动目的】让小班幼儿了解兔子的外形特征、习惯、用途。【活动准备】兔子一只,兔笼一只,布一块,桌子一块,兔子挂图一幅,上有各种各样的兔子。米粒、鱼、肉骨头、萝卜、草、青菜各一碟,兔子头饰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同),狼头饰一个。【活动过程】一、起始部分1师:Stand up,plebse,Good morning,children幼儿:Good morning。Miss Yan师:今天在教室里的不只是Miss Yan,还有很多的客人老师。请小朋友转过身去,向客人老师说声:Good morning,Sitdown

2、,please。2师:除了这些客人老师,今天我们班上还来了一位小客人,它是谁呢?我要请一个坐得最好的小朋友来把它请出来。(请一名幼儿上前将笼子上的布揭开)幼儿:小白兔。师:对,这位小客人的名字叫小白兔。whats the小白兔in English?(教兔子的英文单词rabbit)【评析】组织教学部分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尝试情境,同时体现了英语实验班特色。二、基本部分1师:小朋友们想不想看看小白兔,摸摸小白兔?【评析】设疑,激发幼儿尝试的愿望。好的,老师抱给小朋友们看看,看看小白兔是长得什么样的?(教师抱小白兔环教室一圈:鼓励幼儿动手摸摸)【评析】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幼儿在尝试过程中产生了对小白兔由

3、陌生到喜爱进而渴望了解的学习动机。师:小朋友们都看过,摸过小白兔了,你们可以跟边上的小朋友讲讲,小白兔长得什么样,等会儿老师要请小朋友举手告诉我。(把小白兔放在桌上)NextPage2请幼儿上来指着小白兔说出兔子的外形特征。【评析】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尝试结果,同时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3教师引导并教给幼儿以正确的概念。重点突出:长耳朵、红眼睛、短尾巴、三瓣嘴、前腿短、后腿长。【评析】这里体现了有指导地尝试。4再一次请幼儿上来复述小白兔的外形特征。【评析】帮助幼儿强化正确概念。5师:小朋友们看到的是小白兔,其实兔子还有别的颜色。(出示挂图)还有小灰兔和小黑兔,这种毛很长很长的兔子,又叫长毛兔。【评

4、析】体现了知识的延伸。6师:这些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最爱吃什么呢?我这里准备了很多食物。有鱼、有肉骨头、米粒、萝卜、青菜、草,请小朋友来喂喂小白兔,看看它到底爱吃什么。(先给小白兔吃鱼、肉骨头、米粒,再给它吃萝卜、青菜和草)【评析】小兔子爱吃什么,教师没有教给现成的答案,而是再次创设了尝试情境,将幼儿的好奇心又一次激发。精彩!7师:小朋友看清楚了,小白兔最爱吃什么呀?幼儿:萝卜、草、青菜。【评析】尝试出了圆满的答案。师:我们学过小白兔的儿歌,还记得吗?幼儿: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师:什么小动物爱吃鱼、肉骨头、米粒呢?(集体回答:猫、狗、小鸡)小朋友

5、以后看到小白兔,还可以仔细地看一看,小白兔还爱吃什么?发现以后再告诉老师,好吗?8师:小白兔吃了东西以后,慢慢地越长越大了,它长大以后有什么用处呢?主要由老师讲:兔肉可以吃,冬天到了,兔子身上长出长长的兔毛,就像穿了一件很厚的棉衣,兔毛可以做衣服,穿在身上很暖和,兔皮可以做帽子、手套。【评析】幼儿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由老师教给他们并未落入俗套,而是贴切自然。9师:小白兔在外面呆了那么久,有点累了,让它回到兔笼里歇一会吧。(把兔子抱回兔笼)三、结束部分1师:今天小朋友们看了小白兔,摸了小白兔,喂了小白兔,还知道了兔子有很多很多的用处,想不想自己也做做小白兔呢?我们来做一个兔子和狼的游戏,好吗?(请一名幼儿来做大灰狼,教师做兔妈妈)【评析】由于有了对兔子的了解,幼儿把这个游戏做得极其投入,使一节课在高潮中结束。2师:小白兔,我们跳到外面草地上去玩一会儿,好吗?(跟客人老师说bye-bye)【总评】这个教育活动教师按照创设尝试情境激发尝试愿望鼓励大胆尝试表达尝试结果再次进行有指导地尝试强化正确概念的思路精心设计。教育活动中幼儿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状态;尝试精神渗透在每一个环节中,打破了传统教育中灌输模式,教育形式活而不乱,教育效果十分显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