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九单元第19讲课时跟踪练 含解析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5052909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九单元第19讲课时跟踪练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修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九单元第19讲课时跟踪练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修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九单元第19讲课时跟踪练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精修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九单元第19讲课时跟踪练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精修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九单元第19讲课时跟踪练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修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九单元第19讲课时跟踪练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高考总复习历史练习:第九单元第19讲课时跟踪练 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备考精品资料【精校版】第19讲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衡水中学模拟)1949年11月,中宣部曾表示,私营报纸“在现阶段,有其一定的必要”,并要求扶助大公报:“拨给适当数目纸张,作为公股投入该报。”这类经济扶助()A为后来公私合营积累了经验B以贷款形式盘活了私营报纸C配合了城市经济改造的进行D稳定了民营报纸的产权结构解析:根据材料不难看出,这是人民政府在加强对私营企业的监督和管理,这就为之后的公私合营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提供了重要经验和借鉴,故A项正确。答案:A2(2017石家庄模拟)1955年9月,陈云在国务院全

2、体会议中提出,在保持农产品出口的同时,也应该出口一些工业品,利用我国工业品成本低廉的优势打开国际市场,尽可能换回更多的外汇,用于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国内工业生产必需的设备和原料。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A基本实现了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型B力争使工业化与对外贸易相互促进C优先出口工业品的计划得以实施D农业集体化运动保障了工业化建设解析:材料“出口一些工业品,利用我国工业品成本低廉的优势打开国际市场”,工业化促进对外贸易,同时“尽可能换回更多的外汇,用于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国内工业生产必需的设备和原料”,对外贸易促进工业化,故B项正确。答案:B3(2018临沂模拟)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五年内基本建设项

3、目开工12 694个,建成455个。1956年初召开的第一次全国基建会议将建设项目追加到745个,将建成项目追加到477个;不久又将建设项目追加到800个,将建成项目追加到500多个。据此推知()A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充满理想色彩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C工业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相适应D“一五”计划初期建设思想相对保守解析: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在“一五”计划期间,建设项目开工的数量和建成项目不断提高,据此可以推知急于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济建设落后的局面,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充满理想色彩,故A项正确;B、C两项材料无涉及,排除;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A4(2017郑州模拟)

4、1955年,毛泽东指出:“农民的出路主要还在农村,他们可组织起来,向一切可发挥自己力量的地方和部门进军,向生产的深度与广度进军。”毛泽东此番话意在鼓励农民()A开展土地改革运动B走农业集体化的道路C成立农村人民公社 D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依据材料“1955 年”“向生产的深度与广度进军”可知,此时中国正在进行三大改造,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走农业集体化的道路,故B项正确;土地改革运动的时间19501952年底,故A项错误;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故C项错误;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对农村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故D项错误。答案:B5(2017烟台模拟)中国第一个五年计

5、划,从1951年开始编制到1955年7月经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共历时4 年,其间大的修改就有6次。最后一次修改是在1955年45月,根据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的决议,吸收中央各部和各省(市)的意见并参考苏联顾问的建议作了适当修改。该现象主要表明()A中华人民共和国注重把握经济规划的客观全面性B“一五”计划完全仿效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C中国共产党注意防止经济建设中出现“左”的倾向D“一五”计划的制定仅立足于全国各地实情解析:根据材料中“吸收中央各部和各省(市)的意见并参考苏联顾问的建议作了适当修改”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注重把握经济规划的客观全面性,故A项正确;完全仿效绝对化,与材料中“

6、参考苏联顾问的建议”不符,故B项错误;“一五”计划期间,中国经济建设并未出现“左”的倾向,故C项错误;仅立足于全国各地实情与“参考苏联顾问的建议”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A61952年和1953年,国家通过从各方面调集专业人员,提前一年毕业分配理工科大学生,采取大规模培训等办法,迅速壮大了中国的地质勘探队伍,其人数有二百多人发展到数以万计。这一措施旨在()A促进国民经济恢复 B完善地质勘探工作C实现教育体制改革 D服务国家战略需要解析:依据材料“1952年和1953年”“采取大规模培训等办法,迅速壮大了中国的地质勘探队伍”结合当时时代背景可知,经过三年的经济恢复期,国家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7、,材料措施是为国家经济建设战略服务的,故D项正确。答案:D7(2017韶关调研)党的八大以后,针对自由市场明显活跃、出现“地下工厂”和“地下商店”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并称之为“新经济政策”。这一思想()A使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变化B意识到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某些弊端C毛泽东主张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资本主义D毛泽东纠正经济上的“左”倾错误解析:毛泽东提出的这些“新经济政策”,其重要考量就是“自由市场明显活跃、出现地下工厂和地下商店的实际情况”,这就表明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某些弊端已经被党中央意识到,故B项正确;A、C、D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答案:B8(20

8、17内江模拟)1959年在第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计划委员会主任李富春报告:“1959年工农业总产值计划为2 970亿元,比1958年的2 050亿元增长40%,即增加820亿元。其中,工业和手工业产值计划为1 650亿元,比1958年的1 170亿元增长41%;农业总产值计划为1 220亿元,比1958年的880亿元增长39%。”这体现了()A党实行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的方针B经济发展状况良好C工农业协调发展D我国经济建设受“左”倾思想影响严重解析:依据材料“1959年”和“1959年工农业总产值计划为2 970亿元,比1958年的2 050亿元增长40%,即增加820亿元。其中

9、,工业和手工业产值计划为1 650亿元,比1958年的1 170亿元增长41%;农业总产值计划为1 220亿元,比1958年的880亿元增长39%”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经济建设受“左”倾思想影响严重,故D项正确。答案:D9下图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钢铁生产的状况,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A百姓服饰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B国民的建设热情受到压抑C社会资源面临较大的破坏D英国工业产值仅次于美国解析:材料体现大跃进时期的钢铁生产状况,故A项错误;大跃进时期人民受到“左”倾思想的鼓动,国民建设热情高涨,故B项错误;大跃进在“左”倾错误的指导下,不合理的建设方式导致资源大量浪费,故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

10、英国工业产值仅次于美国,故D项错误。答案:C10(2018泉州模拟)1957 年,全国农业总产值536.7亿元,比 1952年的 417亿元,增长24.8%,平均每年递增4.5%。粮食总产量19 505万吨,比 1952 年的16 392万吨增长19%,平均每年递增3.5%。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优先发展农业 B农民拥有土地所有权C农民生产自主权扩大D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解析: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故A项错误;1956年底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土地由私有变为公有,故B项错误;农业合作化走的是集体道路,农民生产自主权减弱,故C项错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解放了

11、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故D项正确。答案:D11(2017成都模拟)下表为19561961年中国粮食进出口量的统计数据。对此解释较为合理的是()年份出口量/千吨进口量/千吨净出口量/千吨19572 092.6166.81 925.819582 883.4223.52 659.919594 157.52.04 155.519602 720.466.32 654.119611 355.05 809.74 454.7A.表中数据与该时段的粮食生产状况不符,明显失真B19571959年粮食出口持续增加,表明农业政策效果显著C该时段粮食出口量过高,说明“一五”计划成效有限D1961年粮食进口量激增,体

12、现了实事求是的作风解析:1961年由于受自然灾害和中苏关系破裂的影响,中国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粮食需要大量进口,因此一改19581960年“左”倾错误的影响,导致数据失真的现象,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粮食生产的现状,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作风,故D项正确;A、B、C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答案:D12(2017三明质检)1962 年9 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正式通过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中规定:人民公社社员可以经营家庭副业,可以将家庭副业的产品拿到集市上出售。这一规定()A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开展B符合当时国情,奠定“一五”计划的物质基础C恢复农民土地私有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

13、极性D是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部分调整解析:针对三年经济困难,1961年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材料中的做法即为调整的重要内容,故D项正确;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在1978年之后,与此题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62年“一五”计划早已经结束,与此题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是对原有生产关系的调整,但并未恢复农民土地私有制,故C项错误。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其中,第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5分)(2017上饶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近代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年份全国总人数/万人城市人口数/万人城市化率/%184041 281

14、2 7686.7184341 7242 8256.7189333 6712 7698.2190142 6454 1739.8192044 7154 74210.6193146 8845 10610.9193646 9625 28111.2194954 1675 76510.6材料二直到1895年为止,上海几乎仍旧是个纯粹经商的城市,因此人口从未超过50万尽管1843年至1895年间由于外国人创办的经商机构的结构,人口增加了一倍,但是如果跟1895年以后伴随着市内现代工业发展而造成的人口激增相比,那么早期的增长就显得微不足道了。美墨菲现代中国的钥匙材料三围绕工业化建设生产型城市阶段城市化水平。年份城市化水平/%年份城市化水平/%年份城市化水平/%194910.6195918.4196917.5195011.2196019.7197017.4195111.8196119.3197117.3195212.5196217.3197217.1195313.3196316.8197317.2195413.7196418.4197417.2195513.5196518.0197517.3195614.6196617.9197617.4195715.4196717.719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