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的教学原则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5052085 上传时间:2023-04-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随班就读的教学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随班就读的教学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随班就读的教学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随班就读的教学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随班就读的教学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随班就读的教学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随班就读的教学原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随班就读的意义一. 随班就读是国际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随班就读是指智力、身体、心理等方面发育和发展非正常的儿童与普通儿童共班学习。放弃特殊儿童独立编班学习的模式,采用与普通儿童共班学习的教育模式,尽量让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在一起接受教育,在最少受限制环境中成长以成为各国特殊教育的基本共识“全纳教育”二.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受教育者有完善的人格,具备一定的知识,能够自立于社会特殊儿童如果不能够融入社会,没有自立的能力,必将会被社会抛弃成为弱势群体中的弱势,也必将成为国家、社会、家庭的负担特殊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使特殊儿童具备完善的人格和一定的知识,能够自立于社会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共班学习,为特殊儿童搭建了

2、一个与正常人交流、交往的平台。共班学习,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学会与正常人交流、交往,更重要的是使他们能够完善人格,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成为能够完全自立,对社会有用的人。三. 切实做好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保障教育公平教育公平的基本含义:个体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和社会应满足个体接受基本教育的需求。特殊学校的设置数量有限,难以真正有效满足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普遍需要。研究随班就读教学的意义一特殊儿童由于个体的缺陷,表现出学习方法、思维水平、行动能力等方面与普通学生的差异,寻求合理恰当的教学方法是保障随班就读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二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微观环境下解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效沟通和衔接的重要桥梁

3、,是教育研究的核心问题。三随班就读有效教学是培养特殊儿童良好社会适应和生存技能的基础课堂教学的教育原则一. 主体性原则二. 多样化原则三. 适应性原则四. 成功性原则五. 个别化原则随班就读的教学策略一. 教学目标的差异性、挑战性二. 教学内容的选择性、铺垫性三.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补偿性四. 教学组织形式的补偿性、合作性五. 评价的及时性、全面性随班就读特殊儿童的评价内容1. 行为规范的遵守2.适应能力的提高3.言语能力的发展4.健康状况的改善有效的随班就读课堂教学一.明确而恰当的教学目标二. 全体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三. 灵活组织课堂教学,分层递进的教学模式四. 为所以学生提供练习、

4、实践和反馈的机会五. 面向全体学生,兼顾随班生各种教学方法与模式的探讨一.分层教学,有效参与.分类教学三.差异教学四. 合作学习五. 基于教育生态化理论的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有效参与随班就读课堂教学总则面向全体,照顾差异课堂教学需要思考的问题如何照顾?何种方式照顾?照顾到何种程度?课堂教学中教师容易有的两种极端表现“关怀备至”与“迅速遗忘”一、分层教学的步骤(一)分层设标根据学生情况分层设计课堂教学目标1. 两层设标:普通学生与随读学生2. 三层设标:普通学生有学习困难学生随读学生思考:可否有其它分层方式?分层设标的原则1. 准确清楚,符合学生实际2. 调查了解,熟悉掌握学生情况(二)分层施教课堂

5、教学要有不同的教学活动,不同的时间、内容、学习方式安排。分层施教需要注意把握教学方案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各环节三)分层辅导1. 辅导对象的选择2. 辅导时间的把握3. 辅导方法的确定4. 正确区分课堂辅导和课下辅导(四)分层评价1.评价标准:教学目标2. 评价内容: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学习能力学习习惯3. 评价的原则:积极的激励性评价课堂评价的及时性延后评价的系统性各步骤间的关系(一)基础与出发点:分层设标(二)主体:分层施教(三)补偿手段:分层辅导(四)总结与激励:分成评价思考:四个环节的重点环节是什么?1.分层施教制约教学过程中受教师关注程度、学生的学习态度、助学伙伴的帮助,这直接影响随读生的学

6、习结果2.分层施教对教师本身的教学经验、知识基础提出较高要求。3. 分层施教在日常的随班就读课堂教学过程中难以得到较好的体现,需要作为重点工作加以重视。二、有效参与有效参与实质上是探讨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学的问题。有效参与形式上是对学生学的要求,但这需要在教师有目的的培养下才能更好的实现目标,实质上还是对教师的要求。随读生的参与程度,包括家长的辅助、伙伴的帮助、教师的训练与培养,但教师的作用是主导因素。(一)随读生参与课堂教学的四个层次1.形式参与:最低水平2.情感参与:真正参与学习活动的开始3. 学习参与:较高层次4.评价参与:最高层次形式参与对形式参与的描述:能够与全班同学一起听课,即使听不懂

7、或听不了多长时间能够与同学一起进行小组讨论和学习,即使他只听不说也可以能够与同学一起朗读、写字、绘画,即使他完全不会,乱写乱画也没有关系,只要不影响课堂教学,不妨碍其他同学学习思考:如何评价形式参与?情感参与对情感参与的界定随独生在课堂教学的实践活动中,逐渐与同学建立较为亲密的关系,学习与同学交往的方式,形成了交往习惯,促成其在情感上产生积极的变化对课堂教学的学习内容产生反应,如听懂了高兴,不明白感到疑惑等。思考:情感参与的随读对象要求学习参与初步的学习参与在检查复习、简单提问等非主要的教学活动中,关照随读生,让其参与教学活动中。真正的学习参与在主要教学活动中设计适合其程度和能力的,能够接受的

8、教学活动的内容与方式,并确保其能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务。评价参与评价参与的两个维度自我评价:通过对自己的学习结果、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的评价,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及时调整学习方式与方法。对同学学习的评价分类教学的应用一.整体分类,集体教学,异步要求的课堂模式课程实例:5的乘法口诀1.异步要求随读生:能根据加法算式写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基本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意义普通生:理解5的乘法口诀的推导过程,并熟练掌握5的乘法口诀2.异步训练随读生:5+55X25+5+55X3普通生随读生普通生5X520-4口述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3X525-4集体老师辅导小结自由熟读2个五星几个角?4个五星几个角?3.教学目

9、标随读生5+5=()5X3=()普通生5X2=()5X4=()随读生:一个五星5个角,普通生:一个五星5个角,5X2=()5+5+5=()5+5+5+5=()5X4=()二五()5X3=()三五()四五()5X5=()五五()4. 特点(1)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两类学生提高(2)教师从不同教学目标出发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3)照顾随读生的个体差异,并力求满足其需要5. 注意的问题(1)作为安排,有利于教师对随读生的个别辅导(2)教学程序上,给予随读生充分参与的机会(3)教学过程中,尽力克服将随读生单独分类带来的心理上的消极影响(4)较难恰当的完成普通生的集体教学任务二.局部分类,分组

10、教学,异步调整的课堂模式实例:美丽的小兴安岭1异步训练随读生:说出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会理解)低等生:用别的词语替换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能掌握)中等生:说说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好在哪里?(会运用)高材生:按照下面句子的样子说出两句话。(能发挥)树木抽出新的枝条落叶在林间飞舞2教学目标随读生:说出小兴安岭哪个季节美?(会理解)低等生:把最美的季节背诵并默写下来。(能掌握)中等生:为什么说小兴安岭的这个季节最美?(会运用)高材生:说说我们这最美的季节是什么样子?(能发挥)3特点(1)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全纳教育,有利于因材施教。(2)够尽可能地发挥出各类学生的内在潜能,充分地利用各类学生的优势和个别学生的特长。(3)教师把握准确,能够使各类学生的身心功能得到最大的发展,可使课堂教学获得最佳效果。4注意的问题(1)教师在备课上应做到充分准备,机动灵活,体现出弹性的教学内容。(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深入细致地了解各类学生的接受能力,以便灵活地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3)课堂上的一切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侧重于学生学习的独立性,重视学生独特的个体需要。(4)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辅导者。所制订的教学方案,应以适应各类学生的个别差异为主。混合分类,个别教学,异步训练的课堂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