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隐性课程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504983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隐性课程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隐性课程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隐性课程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谈隐性课程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隐性课程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隐性课程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隐性课程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方面谈高校文化建设摘 要:校园文化建设,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校发展稳定,起着重要作用。其中校园隐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关键和难点。本文从隐性课程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方面对此进行了阐释,认为将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来建设,可以推进校园文化的科学化和制度化。文章提出了隐性课程视角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分别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与实施、课程评价等角度,尝试解决高校校园文化的目标定位、内容设计、管理手段等问题。关键词:隐性课程; 校园文化一、校园文化与隐性课程关系(一)隐性课程的来源美国著名教育理论家柯尔伯格指出,校园文化作为教育的重要手段,比正

2、规课程更加有力。事实上,校园文化之教育意义与课程有相同之处。只不过与传统的课程相比,学生从校园文化中习得的内容不是教师直接教授的,因这一特殊性,国外称之为“隐性课程” 1。隐性课程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国际课程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发展,也是当代课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1968年杰克逊(Jackson,PW )在其课堂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首先提出“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 概念,引发一片研究热潮。国际课程百科全书则将隐性课程明确定义为:“在课程方案和学校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教育实践和结果,但属于学校教育经常而有效的组成部分,可以看成是隐含的、非

3、计划的、不明确或未被认识到的课程。”20世纪8O年代,我国开始将隐性课程纳入课程之列加以考虑。普遍认为:隐性课程的提出,改变了传统课程的观念。课程不仅是学科知识的选择与构建问题,还必须将相关的背景因素以及动态的因素纳入其中,课程设计走向立体化和动态化;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已不单单局限于有限的课堂学习中,而是扩展到了学校的整个生活世界之中,课程学习全面化、整体化;隐性课程的提出,促进了现代课程体系的重构。学校的实际课程,应该是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互相依存互相转化的大课程体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程结构的优化;隐性课程的特色,是重视改善物质文化环境和社会心理环境以完善学生的经验结构。如果说显性课程更重视知

4、识、技能等认知性因素的传授,那么隐性课程则侧重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非学术性发展目标的教育,以暗示、习得、熏陶等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方式,通过学生的非认知心理的作用,来实现其教育价值。(二)校园文化与隐性课程的关系学界对于校园文化的定义,一直众说纷纭,但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已成共识。它以“教育场”的方式,陶冶情操,规范行为,熏陶素养,激发认同感和使命感,以形成整个学校的凝聚力和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一个学校的精髓与灵魂。校园文化与隐性课程有很多相似之处。具体说来2:1.从内容上看,校园文化包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人际交往等众多方面,这与隐性课程偏重于非学术性内容非常一

5、致;2从影响方式来看,校园文化通常是通过特定的文化氛围和情境使置身于其中的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这与隐性课程所具有的对学习者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实施方式非常一致。但这并不等于说校园文化完全就是隐性课程,它们之间也有不同。从产生的背景看,隐性课程是在西方课程理论研究的背景下提出的,与“学生在学校学到什么”的问题密切相关,强调“附带学习”(collateral learning,杜威)的重要性。而校园文化则是作为一种“亚文化”的观念被提出的,即通过学校载体来反映各种文化现象。从属性上看,校园文化是一种教育影响,而隐性课程是一种教育性经验,教育影响是无处不在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而教育性经验是有选择

6、的,主观上看通常可以被设计。所以,校园文化和隐性课程之间既紧密关联又相互区别,应该说,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中一种重要的隐性课程资源,这种资源可以通过科学的开发和设计成为隐性课程3。二、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的现实意义高校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问题。在高校教育中,课程是传授专业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任,因而成为目前高校专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从课程的角度去观照校园文化建设,可以站在高校建设的高度,去统筹、规划校园文化建设,避免其建设的盲目性;可以站在课程设计的角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制度化有序性,从而匡正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偏见与误解,提升

7、其地位,共同支撑着教育目标的实现。1. 将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来建设,是高校教育创建品牌打造特色的需要,更是进行“文化管理”、提升高校现代管理水平的基本途径。著名教育学家张楚廷教授认为:“同类学校与学校之间,论常规课程,论教育计划表,几乎是没有多少差别的。然而,论隐性课程,论隐性文化,学校与学校的差别就可能很大。某些学校的珍贵之处就在于它高质量的隐性课程。”以隐性课程的方式进行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无疑是高校创建特色的良好切入点。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将之设计成高质量的隐性课程,是学院进行品牌建设、促进特色形成过程中,值得考虑的战略之一。 另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特殊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既具有亚文

8、化属性,又具有管理属性,既不同于传统的刚性的管卡压式的管理方式,也不同于单纯的物质引导管理方式,而是一种用文化进行管理的方式,重内在启发,重文化环境的熏陶,重文化氛围的感染4。建设具有管理属性的校园文化是现代管理学的必然要求。通过隐性课程的设计可以充分凸显校园文化的“文化管理”特性,提升学院现代的管理水平。2.将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来建设,将其纳入课程体系进行规划、管理和建设,可以避免校园文化建设陷入误区,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曾经出现偏差,例如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学生管理、文体活动等层面,或者用思想政治工作、党群工作等代替校园文化建设,导致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简单

9、化和低层次化,能够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院建设和发展的轨道,并放在整体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进行操作的极少。我们认为,校园文化是实现高校教育目标的重要方面,更是进行高校建设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但是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学校越来越强调实践性,在理论性方面的关注有所减轻。这样就导致了有些大学生过分注重实践而忽略理论知识。过弱的文化熏陶、过重的功利性培养,使得高校一度沦为职业训练场所,出现了知识、人格和文化的严重割裂。高校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已经使得在高校中加强隐性课程建设成为日益强烈的呼声。人

10、们普遍认识到,由于隐性课程在学生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具有无可替代且深刻持久的影响力,若缺乏强有力的隐性课程体系的支持,仅仅拘泥于45分钟课堂上的显性课程教学,要培养大批与市场零距离对接的合格人才,将成为高校教育不能承受之重。而校园文化可以通过隐性课程这个方式,充分弥补高校教育目标中非学术性发展目标的缺失。高校内涵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高校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对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独特、积极的作用,作为一个复杂而富有活力的课程形态,校园文化是高校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可以被设计的重要的课程资源,这种设计需要科学规划,统筹开展,而设计

11、、规划并实施的过程,就是使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化科学化的过程。三、隐性课程视角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从课程目标看高校校园文化的定位:高等性和职业性高校院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偏差还表现在:要么“眼睛向上看”,一味地模仿或复制重点大学的校园文化模式;要么“眼睛向下看”,将本校的校园文化进行简单的改头换面。我们可以转换一个角度,结合高校教育培养目标和特色,将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来思考其定位。“完人”的教育一直是人类共同的教育理想,课程的目标自然也是促进个体最大限度的全面发展,高校教育亦不例外。人是知、情、意的统一体,隐性课程在情意方面的价值已得到承认,因而就要有目的地发挥作为高校课程体系中隐性课程部

12、分的校园文化在这方面的特有功能。高校校园文化的课程目标,主要是承担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中的“关键能力”培养而不是专业技能训练。其次,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校校园文化自然应该具有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和共性,在其建设过程中必然要遵循高校校园文化的一般原则,要重视大学作为功能独特的文化机构应具有的文化品位、独立品格和价值追求,这是高校校园文化应该具有的高等性。二是职业性。高校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层次,高校院校的定位是培养一线需要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要求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按照高校教育特点和规律,尽可能追求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交融、学术气氛与实践氛围相辅相成的职教文化,为培养合格的

13、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创设优良环境5。 (二)从课程内容与实施方式看高校校园文化的规划设计从“亚文化”的角度,我们可以把校园文化分为“静态文化”和“动态文化”两个层面。物质环境等可以算是“静态文化”,是整个校园文化的外在标志;“动态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所在,大致可以划为三类6:其一,是智能型文化主要指以增长知识、开发智力为目的课外文化,例如课外学术讲座、辩论赛、知识竞赛、办校刊等;其二是观念型文化,包括思想观念、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审美观念等:其三是素质型文化,指的是由历史积淀形成的独特的校园风气和校园精神,包括政治素质、心理素质、工作作风、治学风格等。 从教学计划的角度,我们应该对其

14、中的每一项活动、每一种制度、每一个观念、每一种精神都要进行细致认真的设计,并根据学生的生活轨迹和作息时间,恰当测算出校园文化每门隐性课程的所需时间长度(即课时),从总体上做好系统化的实施安排,避免课程的冲突与无效。尤其要注重整个校园文化课程化体系中主隐课程与次隐课程的层级组合关系,使之系统化。学校应该具有自己的主隐课程。所谓主隐课程,就是主流的隐性课程,用张楚廷教授的观点则是“隐性的主流文化”。不同的主隐课程代表着不同学校的个性。主隐课程是在开发学校自身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课程体现了学校自身的历史传统与现实状况,并凝聚着学校独有的长期积淀形成的思想行为作风,是一种能对学生产生巨大吸引力并产

15、生强烈影响的校园特色文化。因此,学校在制定高校校园文化的隐性课程体系的过程中,要加大力度重点建设主隐课程,也可使原有的次级隐性课程上升为新的主隐课程,进而与原有主隐课程一道形成更具有内涵的主隐课程8。(三)从课程评价看高校校园文化的“文化管理”方式的体现课程评价同样是对课程的价值判断。不过,由于隐性课程主要对学生的情感、价值观、态度等非学术性因素产生影响,而且这些因素作用的发挥不仅是内隐的,而且是漫长的。因此,评价注重舆论性、自我性、人文性和非程序性,偏重于自然式探究性的评价,关注定性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访谈、调查等方法。更多采用对实际情形的文字描述,特别重视学生自评价能力的形成9。这样

16、的评价方式,无疑有助于校园文化重启发、重熏陶等“文化管理”方式的实现9。“隐性课程是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内取得成功的关键。”这是最早提出“隐性课程”概念的美国学者杰克逊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论断之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各大高校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工作,需要全校上下群策群力,研究并实施校园文化战略,把校园文化作为隐性课程来 建设,将使学校的高校文化建设有的放矢有章可循,并取得杰克逊所期望的成绩和作用。参考文献1刘新洲.校园文化作为“课程”的特性及条件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02(11):43.23赵江.隐性课程视野下的高师校园文化建设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30.45兰成琼 黄晓初.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9):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