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报告制度.docx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5049262 上传时间:2023-04-1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66.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场所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报告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公共场所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报告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公共场所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报告制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公共场所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报告制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公共场所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报告制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共场所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报告制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场所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报告制度.docx(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场所健康危害事故与传染病报告制度1、住宿场所应建立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制度,场所负责人和卫生管理员为责任报告人。2、建立公共场所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并加强应急演练。3、当发生死亡或同时发生3名以上(含3名)受害病人时,责任报告人要在发生事故24小时内电话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4、传染病和健康危害事故报告范围:(1)室内空气不符合卫生标准所致的虚脱休克;(2)饮用水遭受污染所致的饮水传染性疾病流行;(3)公共用品用具和卫生设施等遭受污染所致的传染性疾病、皮肤病;(4)意外事故导致的一氧化碳、氨气、氯气、消毒剂、杀虫剂等中毒。5、发生传染病或健康危害事故时,场所经营者应立即停止相应经营活动,协

2、助医务人员救治事故受害者,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治事故的继发,并保护好事故现场。6、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以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现场事故调查,控制事故蔓延。7、卫生突发事件调查处理结束后,应及时撰写本单位总结报告,并上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单位)和存档备案。8、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传染病危害事故。环境卫生清扫保洁及通风系统清扫制度1、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2、机械通风或排风装置的设计和安装能防止异味交叉传导。3、卫生间应每日清扫、消毒,保持地面无积水,便池内无积粪(尿垢),室内无蚊蝇及异味。4、住宿场所应保证室内采风量符合国家标准。5、普通机械通风装置应定期清洗、过滤

3、,过滤器、风扇不得有积尘。6、空调系统的开放式冷却塔、过滤器、制冷器、加热器、冷凝水盘每年应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清洗。7、采风采气口的设置应保证所吸入的空气为室外新鲜空气。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培训及个人卫生制度1、制订从业人员卫生培训教育计划和考核办法,组织从业人员参加卫生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和卫生知识、岗位操作规程等的培训学习和考核。从业人员培训每两年进行一次,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2、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负责提出将患有有碍公众健康的从业人员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岗位的意见。3、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公众健康疾病的治愈前不得从事直接为

4、顾客服务的工作。4、住宿场所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上岗前应当取得“健康体检合格证”方可为顾客服务。5、直接为顾客服务的从业人员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体检合格证”后可继续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6、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合格证”不得涂改、伪造、转让、倒卖。7、从业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进行卫生操作应穿戴清洁的工作服,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及佩戴饰物。8、从业人员应有两套以上的工作服,工作服应定期清洗,保持清洁。无为县卫生局监制公共用品用具清洗、消毒保洁制度1、清洗消毒间应有明显标志,环境整洁,通风换气良好,无积水积物,无杂物存放。2、供顾客使用的公共用品用具应严格做到一客一换一消毒。

5、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用品用具。3、清洗消毒应按规程操作,做到先清洗后消毒,使用的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设备(消毒柜)应运转正常。4、消毒间应做到“专人、专室、专工具、专消毒、专储存”。5、消毒后的公共用品、用具要自然滤干或烘干,不得使用毛巾擦干,以免受到再次污染。6、用品用具消毒前应洗净,避免油垢影响消毒效果。7、客用物品用后自洗,须记录清洗消毒日期、时间、物品种类、件数、方法(消毒液配比、浓度、浸泡时间),消毒人员签名。8、若外送清洗消毒,需索要清洗单位的相关资质证明(单位的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检测报告)。9、客房配备卫生间的清洗消毒马桶、面盆、浴盆的工具及盛放工具的容器应分开,消毒工具应专用,防止交叉传染。10、公共用品用具,经清洗消毒后应及时放置在密闭保洁柜内存放,不得直接放于地板上或直接暴露于空气中,防止二次污染。 11、保洁柜四周密闭,不得与外界相通,柜内无污染迹及积尘。保洁柜内只能存放洁净公共用品用具,其他物品均不得存放其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