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2第六章综合测试题.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5048341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必修2第六章综合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一地理必修2第六章综合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一地理必修2第六章综合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一地理必修2第六章综合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一地理必修2第六章综合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必修2第六章综合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必修2第六章综合测试题.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综合测试题本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读“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完成第12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2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A原始社会人类科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

2、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答案】1.D2.B【解析】第1题,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各发展阶段并不只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由图可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第2题,原始社会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农业社会人类消耗的主要是生物能源,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工业社会生态问题最为突出。现代社会环境问题有所缓解,但尚未得到解决。2011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报导了用瘦肉精喂养的“健美猪”最终流入河南双汇肉制品厂事件,食用含有“瘦肉

3、精”的肉会使人出现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特别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危害更大。越来越多的人们期待厂家能生产更多更好的“绿色食品”。据此回答34题。3肉制品厂家用牺牲人们健康来获取高利润的做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公正性原则4“绿色食品”是当今的热门话题。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使用有剧毒的农药防治病虫害引进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防腐剂利用作物害虫的天敌防治病虫害等ABCD【答案】3.A4.B【解析】第3题,危害人们身体健康违背了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性原则。第4题,“绿色食品”是无污染、安全、优质的营养食品,生产

4、过程中不能使用剧毒农药和增白剂、防腐剂等。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读图回答56题。5、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A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B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C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D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肥料、废弃物6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A小农经营 B集约化程度低C商品率高 D科技水平低【答案】5.D6.C【解析】本题考查生态农业的有关问题。第5题,由图中的循环过程可以判断作物的秸秆经过过程之后进行畜禽养殖,所以只能是饲料加工,沼渣是作为肥料供给作物种植的,所以为肥料,D选项符合题意。第6题,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园区

5、的主要农产品以加工、销售为主,所以其生产特点是商品率高。读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回答7、8题。7字母M表示的环节是()A产品包装运输 B产品使用回收C环境 D原材料加工8在清洁生产中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A从原材料开采环节评估B从产品生产过程评估C从产品废弃物处置情况评估D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评估【答案】7.A8.D【解析】第7题,从M环节前后来看,其起到联系产品生产制造与批发零售这两个环节的作用,因而M应表示的是产品包装运输。第8题,清洁生产过程中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是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评估,强调全过程;而不是传统的只把焦点放在产品使用后的废弃物处理上。下面左图为某地区

6、地形图,右图为该地区人口密度分布情况图,读图回答910题。9该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A凌汛 B水土流失C森林面积减少 D泥石流频发10造成这种问题的人为原因是()A人口密度超过土地承载力BA地区的人口密度高于B地区C人口密度在北部最合理D本区人口合理承载力较大【答案】9.B10.A【解析】第9题,根据图中的信息可知,该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受黄土土质疏松、植被覆盖差以及多暴雨的影响,该地水土流失现象严重。第10题,读图可知,本区的人口合理承载力为每平方千米30人,北部合理承载力为10人/平方千米,而目前A、B地区的人口密度已分别高达64人/平方千米、47人/平方千米,说明该地的人口密度已超过该地

7、区的承载力,从而导致人为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的现象。(2012山东学业水平考试)据联合国官方网站消息,联合国大会2011年6月21日通过决议,任命潘基文连任联合国秘书长。在宣誓连任演说时,潘基文援引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名言。据此回答1112题。11“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A地理环境决定论 B人类中心论C人地相关论 D人地伙伴论12这句话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人类优先原则【答案】11.C12.A【解析】第11题,这句话的意思是:自然的法则是利物而不害物;“圣人”的准则是帮助

8、别人而不和别人争夺。反映了我国古代朴素的人地关系思想。第12题,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这句话体现了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公平。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1315题。13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起飞的国家中,最典型的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A柏林 B伦敦C旧金山 D圣彼得堡14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工业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15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A经济发展水平的不

9、断提高B人的认识能力不断增强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调整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答案】13.B14.D15.A【解析】第13题,英国是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第14题,发展中国家应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第15题,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617题。16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正确的叙述是()广东省以煤炭最小 福建省以薪柴最大江苏省以薪柴最大 北京市以秸秆最小ABCD17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发展沼气

10、 开采小煤窑利用太阳能 种植薪柴林ABCD【答案】16.A17.C【解析】第16题,读图可知,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二氧化硫污染的贡献率,广东以煤炭最小,福建以薪柴最大,江苏以秸秆最大,北京以薪柴最小。第17题,煤炭、薪柴、秸秆燃烧均能产生SO2,而发展清洁能源是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萨瓦河畔有一个农场,一进农场门,映入眼帘的是面积不大的耕地,荡漾着碧波的鱼池,令人悦目的森林,牛羊成群的牧场,以及各种各样的加工厂,它们相辅相成,互为利用。农田为牲畜提供饲料,牲畜为农田提供肥料,森林保持水土,河池润泽草木。据此回答1819题。18上述农场的农业发展模式是()A能量密集型农业 B生态农业C

11、立体农业 D传统的自给农业19解决该农场居民生活燃料的最理想措施是()A从场外购进煤炭或石油B砍伐森林或利用秸秆做燃料C建立火力发电厂D利用牲畜粪便、作物秸秆和植物枯枝落叶等制取沼气【答案】18.B19.D【解析】材料描述的是典型的生态农业。制取沼气是解决农村中燃料不足的理想措施。下图为某酒精厂清洁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读图回答2022题。20该酒精厂的厂址临近()A原料产地 B消费市场C动力基地 D科技发达地区21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A酸雨 B大气保温(温室)效应C臭氧层空洞 D扬尘22实施清洁生产,该厂()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

12、的工业联系D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答案】20.A21.B22.D【解析】第20题,酒精厂的厂址应临近原料产地。第21题,该厂的废弃物主要是CO2,可产生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第22题,清洁生产是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由于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绿色消费已成为时尚。据此完成第2325题。23以下做法与绿色消费不相符的是()A废品回收利用 B完善质检体系C使用无汞电池 D产品多层包装24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 使用绿肥等有机肥使用高效化肥 使用农药防治虫害采用生

13、物技术防治虫害A BC D25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要求()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A BC D【答案】23.D24.B25.B【解析】第23题,产品多层包装浪费材料,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第24题,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做到清洁生产。第25题,绿色食品要符合国家强制标准。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综合题(共50分)26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据专家预测,在未来30年内,全球将出现“十大新兴技术”。其中,“垃圾回收利用技术

14、”被排在第二位。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是循环经济的重要原则。据国家有关部门估计,我国城市每年“生产”的垃圾约有1.5亿吨,目前大多数城市处理垃圾的办法是将垃圾运到城外堆放、填埋或焚烧。随着积存垃圾的不断增加,有约2/3的城市已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有约1/4的城市已难以找到可供垃圾堆放的场所。材料二中新网2月25日电:中新网房产频道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获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工作要点通知,要求推动各地加快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建设,2012年全国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力争达到74%。(1)目前,城市对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是填埋,虽简便省钱,但是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有_。(2)(多选)目前,许多城市周边地区垃圾堆积现象十分严重,垃圾现象已经成为城市发展中十分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思想汇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