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简单的运动.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5048261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简单的运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二章简单的运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二章简单的运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二章简单的运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二章简单的运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章简单的运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简单的运动.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简单的运动(2002-11-27 15:02:58)第一节机械运动(1课时)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什么叫参照物,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二)教具 !1米长的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管内注入水,并留约2厘米长的一段空气柱,管口被封闭;节拍器(或秒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高 !1.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是什么?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怎样的? !2.完成下列长度单位的换算,要求有单位换算的过程。由两名同学到黑板上演算,其他同学在笔记

2、本上进行练习。 !教师口述:0.2千米=_厘米。(答:2104厘米) !500微米=_米。(答0.0005米) !对学生所答进行讲评。 3.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课本图1-5甲图中木块的实际长度。要求每个学生动手测量。由同学说出测量结果。巩固上节所学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正确读、记测量结果和减小误差的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学 1.新课的引入 !组织同学阅读课本节前大?的内容。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认真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 板书:第二章简单的运动 一、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 (1)什么是机械运动? !运动是

3、个多义词,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2)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 !提问并组织学生回答: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 对于回答中所举机械运动实例,教师要明确指出是哪个物体相对什么物体有位置的改变。 !组织同学看课本图2-2,提问:图中的哪些物体在做机械运动? !答:图2-2中运动员、足球、列车、地球、人造卫星、太阳系、银河系都在不停地做机械运动。 !问:图中的铁轨,地球上的树木、高山,我们教室中的课桌和椅子是运动的吗? !

4、答:它们都在跟随地球自转,同时绕太阳公转,它们也在做机械运动。 !小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板书:1.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组织学生看课本图2-3,讨论: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看法。 小结: !首先明确本问题中研究对象是汽车中的乘客,这位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其次根据前面所学机械运动的知识,判定汽车、司机和乘客都在做机械运动。但是司机和男孩所说乘客是静止的或是运动的说法都有道理。因为他们在研究乘客的运动情况时,选定的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同。 !问:司机看到乘客没动是静止的,是以什么为标准

5、的? !答:以车厢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车厢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说乘客是静止的。 !问:男孩看到乘客运动得很快,他是以什么为标准的? !答:男孩以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房屋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路面有位置的改变。所以他说乘客是运动的。 !教师小结:在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板书: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在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提问:看课本图2-4,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在农

6、田里并排行驶,受油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飞行,说它们是运动的,你选什么物体为参照物。 !答:选大地为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 !教师追问:在甲图中如果选卡车或收割机为参照物,在乙图中如果选受油机或加油机为参照物,另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 !答:另一物体是静止的。因为它们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 教师小结:像卡车和收割机这样两个物体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相对位置不变,则称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提问:请你解释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子弹的道理。 要求学生用相对静止的道理予以解释。教师指出: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举例说

7、明当所选的参照物不同时,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不相同。例如列车中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车厢为参照物是静止的。 4.匀速直线运动 !(1)自然界中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2)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演示实验:启动节拍器,使两响之间间隔1秒钟(如果没有节拍器,可由学生读秒表)。将1米长的内封气泡的玻璃管竖直靠放在黑板上。使气泡由管底竖直上升。从零时刻开始,在每个节拍时,在气泡所在的位置旁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个个短横线(以气泡的上沿或下沿为准),这些横线由下到上等距离排列。 !改变节拍器摆锤的位置,增大(或减小)摆的周期,重做上述实验。此时要平移玻璃管在黑板上的位置,每组横线不可重

8、叠。 !用刻度尺测相同的时间间隔内,气泡通过的距离。 !提问:你认为气泡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教师讲述:运动的气泡经过的路线是直的,并且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距离相等,即快慢是不变的。这种快慢不变、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板书:3.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路线是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提问:百米跑运动员,从起跑线起跑,跑到终点,他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吗?(答: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 5.小结本节知识要点 三、布置作业 !课本P2-4,练习1、2、3、4。 (四)说明 !由于在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试用)中,参照物并未作为教学内容列出,建议

9、在教学中只需让学生对参照物的概念有个很初步的了解,懂得要描述物理是运动还是静止需要选个参照物就够了,不要在教学中补充较为复杂的例题,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返回页首 第二节速度和平均速度(1课时) (一)教学目的 !1.理解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和公式,知道速度的单位,会进行米秒、千米时间的单位换算。 !2.知道什么是变速直线运动,知道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二)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什么叫机械运动?什么叫匀速直线运动? !(2)坐在行驶汽车里的甲、乙两乘客,甲说乙是静止的,乙说甲是运动的。他们谁说的对,说出你的道理。 !(3)结合上例,说出两个物体相对静止的条件。 2.新课教

10、学 !(1)引言:从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知道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例如我们要想尽快到达某地,坐火车就比坐汽车节省时间。物体运动的快慢是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如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组织学生阅读课本第15页第二节大?所提出的三个问题,围绕如何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展开讨论,教师引导并进行小结。 !判断同时起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的快慢。可以比较它们在相等时间内运动的路程,走的路程远的骑车人运动得快。 !比较百米运动员的快慢,可以比较跑完相同的路程(百米)所用的时间,用的时间短的那个运动员跑得快。 !比较同学们百米跑同奥运会万米冠军谁运动得快。要看1秒内谁跑的路程多,1秒钟内跑的路程多的运动员运动得快。 !

11、教师指出:在物理学里,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一个物体运动得很快,物理上就说它运动的速度较大。由此引出本节学习内容和速度的概念。 !板书二、速度和平均速度 1.速度 !(1)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 !提问: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甲车1小时前进30千米,乙车10分钟前进10千米。怎样表示这两辆车运动的快慢?要求学生利用小学学过的有关速度的知识具体回答: !利用前面比较百米短跑运动员同万米长跑运动员谁运动快的方法,算出在相同时间内甲、乙车行驶的路程。即算出它们运动的速度就可以进行比较。甲汽车1分钟行驶0.5千米,乙汽车1分钟行驶1千米。由此可知甲车运动的比乙

12、车慢。(相同时间用1秒、1小时都可以。) !汽车所通过的路线长度叫路程。路程的单位是长度的单位,米或千米等。1秒、1分、1小时叫做单位时间。只要用时间去除这段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就可以求出物体的速度。知道了速度就能比较它们的快慢了。在此基础上,给出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概念和公式。板书:(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速度=路程/时间 !v=st !提问:要求学生利用公式计算前面例子中甲、乙汽车的速度,并解释它们的物理意义。计算过程如下:v甲=S甲/t甲=30千米/60分=0.5千米分 !v乙=S乙/t乙=10千米/10分=1千米分 !(3)速度的单

13、位 !教师指出: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的单位和时间的单位组成的。常用的长度的单位是米,时间的单位是秒,所以速度的单位是米秒,读作米每秒,单位中的分数线读作每。交通运输中常用千米时作速度的单位。 板书:(4)速度的单位:米秒,千米时 !单位的换算 !教师板演千米时和米秒间的换算,同时介绍进行单位换算的方法和注意问题。(详见课本第17页,可先讲容易的千米时换算为米秒,后讲较难的米秒换算为千米时) !在进行速度的单位换算时,要强调掌握长度和时间的各自单位进率,分子或分母要根据要求分别换算。运算时,数与数算,单位与单位算,单位的运算完全遵从数学相乘、相除或相约的法则。 (4)平均速度

14、!提问:从北京开往天津的火车的运动是匀速运动吗?它的运动有什么特点? !答:它的运动特点是有时快,有时慢,到达中途车站时还要停下来。其特点为速度是变化的。 !教师指出:从北京开往天津的火车的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运动。这是常见的一种运动。变速运动比匀速运动复杂,在要求不很精确,粗略研究的情况下,可以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变速运动的快慢。 !板书:(5)平均速度 !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叫变速运动 !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把变速运动这一较复杂的问题当作简单的匀速运动来处理,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 !例:火车从北京行驶两小时到天津,通过路程是140千米。火车虽然时快时慢,但我们设想火车在两小时匀速行驶了140千米。火车平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就是火车在这段路程中(或在这两小时内)的平均速度。即: !140千米/2时=70千米时。 !所以,做变速运动物体在时间t内通过的路程是s,那这个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就是: v=s/t。 !利用上式计算出来的平均速度,只能表示物体在所求的那段路程中(或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不能表示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或任何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