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住宅楼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工程类资料.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5047952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2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工住宅楼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工程类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职工住宅楼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工程类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职工住宅楼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工程类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职工住宅楼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工程类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职工住宅楼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工程类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工住宅楼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工程类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工住宅楼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工程类资料.doc(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一 章工程概况工 程 概 况工程名称:市国家税务局职工住宅楼1、2楼建设单位:合肥市国家税务局施工单位:合肥市第二建筑安装总公司一处设计单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合肥市监理公司工程地点: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工程造价:2058万元建筑面积:1楼8122.74 2楼12310.8 结构类型:异型框架 层数:十一层,复式坡屋面开工日期:2005年月日计划竣工日期:2006年月日项目经理:王文国技术负责:姚从正安 全 员:汪永奎施 工 员:李克良 孙理海瓦工班长:汪永奎钢筋班长:姚自平木工班长:梅二保水工班长:蒋传宝 电工班长: 窦本贵架子班长:娄尔顺第 二 章 安全文明领导组

2、织机构安全文明领导组织机构网络图公司分管经理刘小兵安全设备处张建民处安全科祁 云项 目 经 理王 文 国技术负责人姚 从 正技 术 员蔚友法 安 全 员汪永奎 电气 窦工 本长 贵木 工 梅工 二长 保门前 陈三 守包 泉架子 娄工 尔长 顺水工 蒋工 传长 宝钢筋 姚工 自长 平瓦工 汪工 永长 奎施工员现场负责人李克良 第 三 章安全文明管理目标安全文明管理目标1、 本工程项目杜绝重大伤亡事故,负伤率控制在千分之六。2、 项目经理、安全员、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为100%,三级教育率达100%。3、 杜绝重大设备及火灾事故。4、 劳保用品配备率95,防范职业病,定期体检。5、 本工程

3、创市级示范工地。 技术负责人:姚从正责任目标负责各专项方案的审核和督查项目经理:王文国(安全总负责人)责任目标1、 严格行业标准,力争创省级安全文明示范工地。2、 全面负责本项目的资金投入,统一指挥,布置。3、 承担安全法律责任。技术员:蔚友法责任目标1、 负责各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制订。2、 对班组下达安全技术交底书。安全员:汪永奎责任目标1、 负责现场安全管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2、 检查督促隐患整改、验收。3、 负责班组的安全教育。4、 负责现场安全内业资料的整理。施工员、现场负责人:李克良责任目标1、 负责现场的统一调配和各工种的协调。2、 协助安全员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整改。电工工长窦

4、本贵水工工长蒋传宝瓦工工长史建根钢筋工长陈宝中木工工长梅二保班组组员班组组员班组组员班组组员班组组员1、各工长应抓好班组的安全管理; 2、负责班组安全帽的配戴和岗前5分钟交底。3、抓好班组的文明施工,不出现打架斗殴; 4、发现大的隐患及时上报。安全责任分解图第 四 章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一、基坑支护方案本工程基础形式为:1、2楼均为柱下条形基础和独立基础,承台和基础梁的土方开挖深度离自然地面约1.22.3 m,因此按常规放坡开挖的方式进行施工。(一)、按图纸设计要求钉好龙门桩和定位点,放好大楼外框线等。根据水平基准点和0.000标高,算好放坡尺寸(包括预留工作面)。放出开挖灰线,并将四周角的控制点

5、引出开挖线以外。基础开挖放坡按1:0.67系数放坡。基础土方采用机械在坑底大开挖,挖至离设计标高约200处,采用人工开挖、清土,基槽四周在基础外边线50cm以外挖300(宽)150(深)的明排水沟,并在基槽四角的排水沟边共挖4个集水井,以便及时排除基槽集水。(二)、基坑支护。对于上面松散的杂填土应采取基坑支护措施,具体做法是采用5cm木板沿坑槽壁隔50cm一道,对于坑槽壁薄弱处应密布然后用10cm5cm方木做顶撑加压顶紧。并随时观察加固。(三)、临边防护:挖出的土严禁堆在坑槽边,离坑槽边不小于1m,周围用围护栏杆连续设置。并悬挂警示牌,并根据施工需要坑槽上口搭设跳板设置专用通道。(四)、投入充

6、足的劳动力和机械设备,采取分段流水的作业方式,争取在短期内将基础工程施工完毕。二、框架模板安装拆除方案和设计计算书为了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需要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砼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因此需要对模板进行设计计算。一、工程概况1、本工程为十一层异形框架结构, 2楼最大层高为3m,1楼最大层高为3.6m,最大板厚为13cm,最大梁高为0.5m,最长净跨度为3.9m,宽为0.2m,离楼面为3.1m,采用商品砼浇筑,坍落度控制在12cm16cm之间,木模木支撑支设。二、施工准备1、材料:50mm厚松板

7、刨光,50100松方,18厚多层板,小头直径不小于80mm的松木支撑,铁钉及483.5钢管,扣配件等材料。2、作业条件,柱钢筋绑扎完毕,验收合格并做好隐蔽验收记录。三、操作工艺1、框架柱最大截面300800,模板采用18mm厚多层板50100松背方,扣件式钢管柱箍,50100松方支撑加固校正,柱箍间距为250mm。2、框架梁模板采用50mm厚松木刨光作梁底板,杉木支撑,50100松木模担,间距830mm;侧模为18mm厚多层板,50100立档间距为300,50100背方,纵横交错。木斜撑。支撑加一道扫地拉杆和两道中间水平拉杆。每道梁下,加连续剪刀撑,与地面成45 60角。3、现浇板采用,501

8、00松方作为主次龙骨支设,上铺18mm厚多层板,主龙骨间距80cm,次龙骨间距50cm,支撑间距80cm,下垫木板和大头楔,并设纵横方向两道水平拉杆。加一道扫地拉杆。每间现浇面下中部做“十”字型剪刀撑各一道。四、施工验算:针对以上工艺,进行复核验算。(一)框柱模板设计计算书根据图纸设计要求,本工程最大柱净高为3.1m,截面为300800,采用商品砼施工,砼坍落度控制在12mm16mm,拟采用18mm厚多层板加50100松木立背方三道,外用48,壁厚为3.5mm的钢管加扣件作柱箍,主要验算钢管扣件的抗脱滑力和刚度能否满足荷载的要求,先假定钢管的间距为300mm。1、抗弯曲力和抗滑力验算根据方式:

9、F=0.22to12.v1/2和F2=h其中:=24KN/M3 to=3h, 1=1 2=1.15 V=2m/hH=3.1m所以F1=0.2224311.152=25.76KN/F2=243.1=74.4KN/m3 二者取F1=25.76KN/作为计算依据,计算假定钢管为铰支及受均布荷载;其计算荷载为q=0.325.76KN/=7.73KN/m铰支点间距为L=1.01m= 0.98KN.m=M= qL2 77.731.012 8 8 钢管的截面模量W=/4(R3-(f)4/R)=3.14/4(243-20.54/24)=5077.61mm3弯曲强度s=M/W=0.98106/5077.61=1

10、93N/mm2=205N/mm2钢管两端的支点反力为R=qL/2=6.771.01/2=3.42KN。钢管扣件的设计抗滑力为8KN,因此满足要求。2、钢管刚度的验算:主要是看其挠度是否能满足小于f=1/400,为了加强其刚度,对于800断面的钢管中间采用对穿螺栓加固,因此 钢管的计算长度按L= 1010/2=505mm 根据简支梁挠度计算公式Fmax= 5qL4 384EI其中I为惯性矩,因为钢管48壁厚3.5mm244-20.544(R4-L4)4则I=I1-I2= =3.14 = 121805mm41.22105 mm456.7750543842.061051.221055QL4384EI

11、Fmax= = =0.23mm5054001400Fmaxf= = =1.26mm因此柱钢管箍竖向间距300mm能满足要求。(二)板模支撑抗压和稳定性计算1楼一层最大层高为3.6m,根据拟定的施工工艺,及采用商品砼堆积厚平均按20cm计;1、荷载计算(1)P静=0.20.80.8(2500+1100)9.8=4.52KN(2)P动=1/2p静=2.26KN所以荷载P=1.2P静+1.3P动=1.24.52+1.32.26=8.36KN2、采用TC11级杉木作支撑,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可知,抗弯强度设计值f=11N/mm2顺纹抗压强度fc=10N/mm2弹性模量E为900Mpa允许长细比为2001

12、) 支撑长度设计计算。多层板厚18mm次龙骨高100mm砼板厚130mm主龙骨高100mm,所以长度L=h层高-0.018-0.1-0.23=3.6-0.48=3.25m。又因为支撑两端相当于铰支所以计算长度LO=L=3.25m。2)支撑直径取dmin=8cm其计算直径d=dmin+Lo/20.9%=80+3250/20.9%=14.7cm3)计算回转半径id243.1414.724其计算截面积Ao= = =170cm23077170d4643.1414.7464截面惯性矩:I= = =3077cm4IA所以i= = =18.1cm325018.1Loi4)计算长细比:= = =179.56=2005)计算值;因为913000179.56261230002所以= = =0.098.361030.09170102612NAo6)稳定性验算 = =5.46kfc=1.310=13 N/mm2稳定性满足施工要求。8.361031/43.1480202612NAij7)强度验算 = =1.66N/mm2kfc=1.310=13N/mm2强度满足施工要求。(三)梁模板和支撑系统计算书本工程最大梁高为1.5m,长3.9m,宽1.6mm。离楼面4.65m。梁模采用组合式钢模板,采用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硕士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