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5047658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初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命题人: 审题人:总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 语言知识及运用。1、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分歧(q) 熬过(o) 霎时(sh) 很累(li)B拆散(ci) 粼粼(lng) 嫩芽(nn) 新绿(l)C信服(xn) 蹲下(dn) 田野(y) 铺着(p)D桑树(sng) 委屈(q) 习惯(gun) 仔细(z)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喜出望外:高兴地望向外面。)B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翻动身体。)C看着三轮车

2、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诀别:分别。)D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3、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一个自私的人,是不会快乐的,因为他的心中只有他自己。快乐是爱心的传递,快乐是爱心的回报。快乐是用宽容做土壤,智慧作肥料,真情作水源培育出来的花朵。快乐是人生的主题,每一个人都有快乐的权利,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快乐的主角。只有我们用爱心来呵护,它才会绽放一生。A B C D4、对下面语段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个人惟有对自己 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

3、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 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像,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 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 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做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A、要有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B、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C、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D、尽责是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和所获得的心灵满足。5、辨别下

4、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辞,哪些属于谦辞。(2分) 敝人卑职陛下令尊寡人足下令郎老朽麾下敬辞: 谦辞 6、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中国的美食文化更加风靡世界,一个“吃”字,也呈现出丰富的语义内涵,比如:花积蓄叫“吃老本”,理解透彻叫“吃透”。请根据下边括号里的提示,在“吃”字后面的横线上分别填上一个恰当的字,使之产生有趣的效果。(2分)吃 :(受人欢迎,受重视) 吃 :(产生嫉妒情绪)吃 :(受损失或在某方面条件不利) 吃 :(特别爱吃、能吃的人)二、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一)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7-8题。(4分)田园乐(其六)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注释宿雨:昨夜

5、下的雨。山客:隐居山庄的人,这里指作者本人。犹眠:还在睡觉。7、对本诗的思想感情把握最准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勾画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表现了诗人悲观厌世的心理。B、本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美景图,反衬诗人怀才不遇的苦闷心情。C、诗歌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表现诗人对“桃红柳绿”的喜爱心情。D、诗歌写作者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表现诗人的闲适生活和恬静心情。8、下面对诗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本诗与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诗所写的内容有很多类似之处,意境也完全相同。B、诗中“红”“绿”二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读者眼前会自然展现一派柳暗花明的

6、图画。C、诗中“未扫”两字,描述了花落的自在,没有人为的痕迹,意趣天然。D、花落莺啼虽有动静有声响,却能把“山客”的居处与心境衬托得越见宁静。(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小题。王冕者,诸暨(1)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2),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3)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4)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5)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6)若不见。注:(1)诸暨:县名,今属浙江省(2)陇上:田边的高地。陇,同“垄”,田埂。(3)辄:总是、就(4)挞:用鞭子、棍子等打人。(5

7、)曷:同“何”。(6)恬:安然、坦然。9、对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窃入学舍(偷窃)B冕因去(离家)C执策映长明灯读之(拿)D琅琅达旦(天亮)10、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2分)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11、本文记叙了王冕苦学的哪两件事?(2分) 12、文中最能表现出王冕读书专心入迷的是哪一句?(2分) 13、这则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2分) (二) 古诗文背诵默写。(8分)14、按要求填空。(1)咏雪中对雪进行比喻的句子是 、 。(2)表明陈元方不愿原谅友人的句子是 。(3)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4) ,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 。(5) ,则是无信。三、现

8、代文阅读(30分)我的母亲(13分)母亲生在农家,勤俭诚实。为我们的衣食,母亲要给大家洗衣服,缝补衣裳。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白天,她洗衣服,洗一两大盆。她料理家务永远丝毫也不敷衍,就是屠户们送来的黑如铁的布袜,她也给洗得雪白。晚间,她抱着一盏油灯,还要缝补衣服,一直到半夜。她终年没有休息,可是在忙碌中她还把院子屋中收拾得清清爽爽。桌椅都是旧的,柜门的铜活久已残缺不全,可是她的手老使破桌面上没有尘土,残破的铜活发着光。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从这里,我学到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这些习惯至今我还保存着。有客人来,无论手中怎么窘,

9、母亲也要设法弄一点东西去款待。舅父与表哥们往往是自己掏钱买酒肉食,这使她脸上羞得飞红,可是殷勤地给他们温酒作面,又给她一些喜悦。到如今我的好客的习性,还未全改,因为自幼看惯了的事情是不易改掉的。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可是,母亲并不软弱。那时有多少变乱啊!有时候兵变了,有时候内战了,城门紧闭,铺店关门,昼夜响着枪炮。这惊恐,这紧张,再加上一家饮食的筹划,儿女安全的顾虑,岂是一个软弱的老寡妇所能受得起的?可是,在这种时候,母亲的心横起来,她不慌不哭,要从无办法中想出办法来。她的泪会往心中落!这点软而硬的性格,也传给了我。在做人上,我有一定的宗旨与基本的法则,什么事都可将就,而不能超过自己画

10、好的界限。我怕见生人,怕办杂事,怕出头露面;但是到了我非去不可的时候,我便不敢不去,正像我的母亲。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二十位教师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当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友一致地愿意我去学手艺,好帮助母亲。我晓得我应当去找饭吃,以减轻母亲的困苦。可是,我也愿意升学。我偷偷地考入了师范学校制服、饭食、书籍、住处,都由学校供给。只有这样,我才敢对母亲说升学的话。入学,要交十元的保证金。这是一笔巨款!母亲作了半个月的难,把这巨款筹到,而后含泪把我送出门去。当我由师范毕业,被派为小学校的校长,母亲与我都一夜不曾合眼。我只

11、说了句:“以后,您可以歇一歇了!”她的回答只有一串串的眼泪。新年到了,正赶上倡用阳历,不许过旧年。除夕,我请了两小时的假,由拥挤不堪的街市回到请炉冷灶的家中。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到我该走的时候,地递给我一些花生说:“去吧,小子!”街上是那么热闹,我却什么也没看见,泪遮迷了我的眼。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她一世未曾享过一天福,临死还吃的是粗粮。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15、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文章写了母亲哪些事。(4分) 16、文章多次写母亲的“泪”。请结合上下文,揣摩语句,体会情感,参照示例,完成表格。(2分)17、文中画线句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4分)(1)母亲笑了。及至听说我还须回校,她愣住了。半天,她才叹出一口气来。 (2)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 18、结合丈章内容,写出你对“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这句话的理解。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你对此的感悟。(不超过60字)(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