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美术教师美术史论知识五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5046175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美术教师美术史论知识五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美术史论知识五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美术史论知识五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美术史论知识五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小学美术教师美术史论知识五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美术教师美术史论知识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美术教师美术史论知识五(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美术教师美术史论知识(五)(一)素描基础“素描”就是“素色描绘”和“朴素的描写”的意思。一般是指用木炭条、炭精条、铅笔、木炭笔、钢笔、毛笔等较为单纯的工具和单一的色彩在纸面上所作的绘画。它是造型艺术的形式之一,可以用来进行美术创作,绘制创作草图和进行造型基本功训练。素描是造型艺术的基础。作为造型艺术形式之一的素描,它是通过形体结构、比例、位置、运动、线条、明暗调子等造型因素体现的。由于它使用的工具材料简单,色彩单一,通过严格的素描训练,便于学习者掌握造型艺术基本规律,研究和反握造型艺术诸因素,训练和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思维方法和表现方法、提高审美情操,打下牢固的造型基础。因而学习国画、油

2、画、版画、雕塑、工艺美术的同志,常从学习素描入手,世界各国均把素描作为重要基础课列入造型艺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对学习者进行基础造型本领的培养和训练。素描基础训练的目的是为了不断提高造型能力,准确而又概括、生动而以深刻地表现对象。要达到此目的,必须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深刻的表现方法,坚实的造型能力,以及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要正确的科学的观察、认识和思维的方法。素描教学是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它要求眼、脑、手同时得到锻炼,认识和技能同时得到提高。为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造型的分析和综合,深入形容和艺术的概括,都要以唯物辩证法作指导,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观与客观、现象与本

3、质、感性与理性、局部与整体等关系,整个作画过程都要在“整体的关系”中去观察,认识和表现对象。这是掌握形体塑造技巧的前提,健康而以符合审美原则的表现方法的基础。 要运用多种训练手段。提高造型能力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长期的素描写生训练对培养写实能力,深入准确的描绘能力是有效的,应作为造型能力训练的重要手段予以重视。但单有这方面的能力是不够的,也是不全面的。速写对敏锐的观察和艺术的概括能力的培养;默写对形象的理解和记忆能力的训练;摹写对借鉴优秀技法的作用;以及构图练习对创作能力的提高和技能的全面锻炼都是十分有益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坚持“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把长期作业和短期作

4、业结合起来;课堂练习和课外练习结合起来;写生和速写、默写、摹写、构图练习结合起来。这样穿插进行,合理安排,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就能使造型能力得到全面的锻炼与提高。 要采取多种表现方法。一般人认为“素描”就是长期的全调子素描,这种理解是不够全面的。应该说这是素描的一种形式和方法,也是一般人目前常用的方法,但并非是唯一的表现方法。素描在平面上塑造形象、表现空间的基本要素是点、线、面,通过它们的单个运用和综合运用,均会产生不同的素描样式,并有不同的表现效果。线条对形体的概括和情感的表现,块面对立体空间和真实感的表现,各有所长,我们要充分研究和发挥它们的表现功能,取各法之所长以适应专业学习和艺术表现的

5、需要。我们还要向历代名家学习,得各家之所长为我所用,丰富和发展我们的素描技法。 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素描基础训练的技术性很强,它需要艰苦的劳动,刻苦的磨练,通过大量的实践去掌握它,这是无疑的。但如没有必要的理论知识作指导,路子未必对头,收效未必显著。在素描实践过程中,除了必须有正确的科学和观察、认识思维的方法橡皮,还要有解剖结构、透视变形、明暗调子、线条运用和构图处理等方面的知识,这就要结合技能训练学习解剖、透视、素描、构图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这样在理论指导下实践中提高认识,素描技能就能得到不断的提高。 (二)平面构成基础平面构成的概念所谓构成(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是一种造型

6、概念,也是现代造型设计用语。其含义就是将几个以上的单元(包括不同的形态、材料)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力学的概念。其中,立体构成是以厚度塑形象,是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形体;平面构成则是以轮廓塑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平面构成元素,包括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和关系元素,是指创造形象之前,仅在意念中感觉到的点、线、面、体的概念,其作用是促使视觉元素的形成。视觉元素,是把概念元素见之于画面,是通过看得见的形状、大小、色彩、位置、方向、肌理等被称为基本形的具体形象加以体现的。关系元素,是指视觉元素(即基本形)的组合形式,是通过框架、骨格以及空间、

7、重心、虚实、有无等因素决定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骨格,是可见的,其它如空间、重心等因素,则有赖感觉去体现。平面构成的框架 一切用于平面构成中的可见的视觉元素,通称形象,基本形即是最基本的形象;限制和管辖基本形在平面构成中的各种不同的编排,即是骨格。基本形有“正”有“负”,构成中亦可互相转化;基本形相遇时,又可以产生分离、接触、复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等几种关系。骨格可以分为:在视觉上起作用的有作用骨格和在视觉上不起作用的无作用骨格,以及有规律性骨格(即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骨格)和非规律性骨格(即密集、对比等骨格)。基本形与骨格的上述这些特性,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构成千

8、变万化的构成图案(如下图,就是由基本形通过重复、接触、差叠等构成的)。平面构成入门:点的构成形式 越小的形体越能给人以点的感觉(1) 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2)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3)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 (4)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既密集、又分散的进行有目的的排列,产生点的面化感觉(5)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6)不规则点的视觉效果线的构成形式线是点移动的轨迹(1) 面化的线(等距的密集排列)(2)疏密变化的线

9、(按不同距离排列)透视空间的视觉效果(3)粗细变化空间,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 (4)错觉化的线(将原来较为规范的线条排列作一些切换变化) (5)立体化的线(6)不规则的线面的构成形式 它体现了充实、厚重、整体、稳定的视觉效果(1) 几何形的面,表现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2)自然形的面,不同外形的物体以面的形式出现后,给人以更为生动、厚实的视觉效果(3)徒手的面(4)有机形的面,得出柔和、自然、抽象的面的形态(5)偶然形的面,自由、活泼而富有哲理性(6)人造形的面,较为理性的人文特点单形的构成(1) 几何单形的相互构成(以圆形、方形、三角形为基本形体,将它们分别以连接、重合、重叠、透叠等

10、形式,构成不同形象特点的造型)(2)分割所构成的形体(训练设计者灵活的造型能力)(3)重合所构成的形体,(形体间相互重合、添加派生出各种形态各异的造型)(4)自然形单形的构成 (把自然物的基本形以真实、自然、概括的形式表现出来,应用到构成设计中去)平面构成的形式(一)1.平面构成的基本格式(基本格式大体分为:90度排列格式、45度排列格式、弧线排列格式、折线排列格式) 2.重复构成形式(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简单重复构成多元重复3.近似构成形式(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

11、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4.渐变构成形式(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形的大小、方向渐变形状的渐变疏密的渐变 虚实的渐变色彩的渐变平面构成的形式(二)5.发射构成形式(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响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一点式发射构成形态多点式发射构成形态旋转式发射格6.空间构成形式(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所求得的平面上的空间形态)点的疏密形成的立体空间线的变化形成的立体空间重叠而形成的空间透视法则形成的空间(以透视法中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关系来进行表现的)矛盾空间的构成(错觉空间构成):以变动

12、立体空间形的视点、灭点而构成的不合理空间,“反转空间”是矛盾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7.特异构成形式(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单调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局部变化的比例不能变化过大,否则会影响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对比效果)8.分割构成形式等形分割(形式较为严谨)等量分割(只求比例的一致,不需求得型的统一自由分割(特点灵活、自由)9.肌理形态构成(肌理指客观自然物所具有的表面形态,是各种物体性质表面特征),制作更多的肌理图案:滴色法水色法水墨法吹色法蜡色法撕贴法压印法干笔法木纹法叶脉法拓印法盐与水色法 绘画工具及使用1、用笔的要

13、求画素描用铅笔、钢笔、毛笔、炭笔都可以。但初学者还是用铅笔更好些。由于铅笔的笔心有软硬深浅之分,又能削的很尖,便于深入细致的刻画。 “B” 代表铅笔芯的软硬度, “B” 前面的数字越大表示铅笔越软,色越浓; “H” 表示铅笔芯的硬度, “H” 前面的数字越大,表示铅笔越硬、越淡。画铅笔素描的铅笔可选用 HB 至 4B 之间。 4B-3B 常常用来画暗部和画面上最暗的地方; 2B-B 一般用来画灰调子; HB 画亮部。不过有很多人画素描就用 2B 铅笔,通过施力的大小变化来改变深浅。2、用纸的要求画素描通常在专用的素描纸上进行,选用素描纸时,要注意纸质坚实、平整、耐磨、纹理细腻、不毛不皱、易于修

14、改(好麻烦啊,不过为了能画出好的作品,也没办法,呵呵),如素描纸、铅画纸,如太粗、太薄、太光滑的纸都不适合铅笔画素描。初学者使用的纸张大小以 8 开或 4 开为宜, 16 开大小的铜版纸和复印纸,则适合用钢笔、圆珠笔画素描。3、其他用具的要求橡皮是修改绘画的辅助工具,使用得当能擦出一些特殊效果(电脑里画可就用不上喽),它可以成为铅笔表现对象的补充材料。购买时应尽量选择厚的和柔软的橡皮,现在,市场上还有一种叫橡皮泥的,它的吸附力很强,便于修改画的太弄的暗部。刀可以选择美工刀,削铅笔时注意不要将铅笔削的太尖。除了纸、笔、橡皮、美工刀外,学习素描还要准备夹纸用的夹子、画板、画架等工具。(算算,这得多

15、少钱啊,为了我们的理想,就少吃几块肉吧)学习素描的注意事项1、位置的选择和作画姿势正确的写生姿势、有助于整体观察和表现方法的运用。在绘画时身体应与画板相距一臂左右。如有条件,画板放在画架上最好。没有画架,画板放在大腿上也可以。画架一般放置在绘画者的右前方。画者与写生对象之间的最佳距离,通常是对象高度或宽度的 3 倍到 5 倍之间,良好的习惯有助于绘画技能的提高。2、握笔方法握笔的手要内空而松,方法有两种,上面那种方法手腕动起来画的范围会很大,以利于最大限度的调动指、腕、肘、肩的活动范围。下面那种方法便于描绘细微的地方。掌握轻松自如的握笔方法,才能保证画素描时运笔流畅,速度平稳、轻重自如,也是画好素描的关键。3、作业时间控制通常一幅素描一般安排在 2-3 小时之间,若是画面复杂,一次不能完成的,可以用多次完成。4、作业目标安排按造型因素做分解练习,有目的地集中解决难点,如:形体概括练习、比例和结构分析联系、透视与结构联系、结构与色调表现练习。作业目标应明确,以利于学习和掌握技法表现规律及艺术表现规律。5、培养科学思维方法造型规律的掌握与运用是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的过程。在素描训练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习者解决各种关系的思维能力,如正确把握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